磁流变液隔振器结构优化及仿真研究

2013-12-03 12:19简晓春岳清亚文竟力王二红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宽频阻尼力下腔

简晓春,岳清亚,闵 峰,文竟力,王二红

(1.重庆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重庆 400074;2.重庆铁马工业集团军研所,重庆 400074;3.重庆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重庆 400074)

磁流变液(MRF)隔振器是一种新型智能型发动机隔振器,根据汽车运行工况不同,对阻尼力进行实时调整,是一种实现半主动隔振控制的理想元件。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磁场大小,在极短的时间(通常为ms级)内使MRF的状态在可自由流动的粘滞流体和半固体之间可逆变化,MRF隔振器具有响应敏感、结构简单、阻尼力较大和可控性能比较强的特点,更为突出的是需要的工作能量较小,一般在50 W左右,工作电压只需2~25 V[1]。

虽然发动机的激励有振幅小、宽频的特点,但MRF隔振器高频隔振性能很差。因此,在保证隔振器低频良好隔振性能的同时,提高高频隔振性能,十分必要。

1 磁流变液隔振器结构优化

1.1 示功特性分析

表1 循环耗散能量 J

评价MRF隔振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隔振器在一个振动循环中消耗的能量。对磁流变液隔振器施加不同的激励频率f和激励电流I,依次予以加载,并采集隔振器输出的力和位移信号。经过matlab处理过后,得到MRF隔振器在各工况下示功图所围面积,即各工况下的循环耗散能量E(见表1)。

随着频率增加,隔振器压缩行程缩短、MRF流经缸体和挤压盘的时间缩短,流通面积不可变是隔振器不能适应宽频隔振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提高MRF隔振器的宽频隔振能力,应改善隔振器结构,使高频工况时单个腔内需要交换的MRF体积流量降低,MRF流通面积增大。

1.2 结构优化

优化后的隔振器各部分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隔振器结构参数如图 2所示。

图1 宽频隔振器结构

改进后的MRF隔振器将中间挤压盘6与连接杆5分离,并新增加了下腔挤压盘4和上腔挤压盘7。上、下腔挤压盘与连接杆5固接,中间挤压盘6套在连接杆5上但不固接,并通过弹性元件组3把中间挤压盘支撑在上、下腔挤压盘之间,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使励磁线圈2起到调节MRF隔振器磁场的作用。

为了使MRF隔振器的阻尼达到最大,需确定改进后的MRF隔振器的各参数。

1)弹簧刚度K

将可以调节的库仑力与不可调节阻力之比称为可调倍数β,计算式为

(1)

图2 隔振器结构参数

式中 F0为激振力;F1为粘滞阻尼力;F2为MRF惯性力;F3为磁流变效应力;F4为初始力;ρ为MRF密度;α为材料系数;NI为磁动势; η为MRF粘度;hg为高频振动位移;hd为低频振动位移;x为振动位移;Fg为高频阻尼力; Fkg上为高频上腔弹簧阻力。

上腔挤压盘向下运动时,在h2足够大时,弹簧压缩量主要受上腔挤压盘位移的影响,由示功特性试验可知,当隔振器在5 Hz工作时,隔振器位移大,此时Fg=0.5 kN,振动位移x=0.6 mm,隔振器刚度K=33 kN/m。

2)上、下腔挤压盘半径r3

3)上腔上间隙 h0

h0对隔振器阻尼力F1有较大影响。如果h0过大,会导致阻尼力过小。在不改变隔振器腔体总高度的情况下,考虑发动机振幅一般小于1 mm[4],在高频工作时,两个新增挤压盘相对于中间挤压盘对称,因此新增挤压盘在各自独立腔体内也设计为对称结构,即h0=h2=h4=h6,h1=h5。

除挤压盘各尺寸有所变化外,为减少工作量,其它尺寸不变。

2 示功特性仿真及分析

MRF隔振器在低频工况工作时,其隔振性能较好,而高频工况工作时性能较差。因此,在低频时,用优化前MRF隔振器低频阻尼力模型计算,而高频工作时则用化优后MRF隔振器高频阻尼力模型计算。计算模型为

(4)

运用matlab中simulink模块对改进后隔振器阻尼力进行仿真,并将得出的结果输出,再用M文件编制相应程序。施加励磁电流为0,0.5,1.0,1.5 A,频率40,60,80 Hz对应的振幅分别为0.13,0.08,0.06 mm。对优化前后模型进行比较。

绘制出的仿真结果见图 3~5。

图3 频率为40 Hz、振幅为0.13 mm的仿真结果

图4 频率为60 Hz、振幅为0.18 mm的仿真结果

图5 频率为80 Hz、振幅为0.06 mm的仿真结果

优化后的MRF隔振器与优化前的MRF隔振器相比,在宽频时示功图更为圆润饱满,耗散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3 结语

优化后的MRF隔振器,在结构上增加了上、下腔挤压盘和弹簧组,不仅满足了发动机低频时对大振幅、大阻尼的要求,同时在高频工作时,增强了MRF的流动性,提高了隔振性能,隔振器耗散能力较强,其宽频范围的工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Takao Ushijima.High Performance Hydraulic Mount for Improving Vehicle Noise and Vibration[C].USA:SAE Paper,1988.

[2]Lee Dug-Young, Wereley Norman M. Analysis of Electro-and Magneto-Rheological Flow Mode Dampers Using Herschel-Bulkley Model[C]// Proceedings of SPIE Smart Structure and Materials Conference. California:Newport Beach,2000:244-255.

[3]Wang Xiao-jie,Gordaninejad Faramarz. Study of Field Controllable Electro-and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amper in Flow Mode Using Herschel-Bulkley Theory[C]//Proceedings of SPIE Smart Structure and Materials Conference.California:Newport Beach,2000:232-243.

[4]闵峰,孙亮,王利伟,等.挤压式磁流变阻尼器示功特性[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2,26(6):13-17.

猜你喜欢
宽频阻尼力下腔
减振器多速度点阻尼特性调校研究与分析(2)
宽频高磁导率R10k软磁材料的开发
基于DOE及RSM的单线圈磁流变阻尼器优化设计及动力性能分析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基于矢量匹配法的扼流变压器的宽频建模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次级粘合薄磁的直线平板电磁阻尼器研究
宽频锁相的一种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