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T制造”国际宇航产品的新标签

2013-12-07 05:15
太空探索 2013年9期
关键词:研制卫星用户

□ 兰 萍 兆 炜 政 轩

从自力更生研制卫星,到大胆闯进国际市场,与航天强国同场竞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以下称为五院)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辛勤耕耘,终于实现整星出口,空间产品、服务覆盖亚、非、拉、欧四大洲,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英文缩写“CATS制造”写在不同的卫星上,闪耀在星空中。

从游泳中学会游泳

中国卫星制造业的国际合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巴地球资源卫星。进入新世纪,汹涌而来的国际化浪潮,更加吸引中国航天的目光,在国家“走出去”政策的推动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国际化战略的指引下,凭借着日益成熟的空间技术和完善的基础条件,五院迈开了卫星制造业走出国门的脚步。

从长期埋头搞科研,完成国家航天器研制任务,到去国际市场与外国人谈生意,做买卖,对于待在科研象牙塔里的科技人员着实是一个全新的课题。2002年,五院人首次在国际宇航市场露面,与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一起参与通信卫星国际投标。凭借着中国航天人骨子里的那股不认输,不信邪的精气神儿,经过几轮练兵,终于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2004年12月15日,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项目在阿布贾正式签署,通过早已在国际商业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长征三号乙火箭捆绑销售,中国航天采取空间交付的方式,实现了整星出口零的突破!

卫星在进行热真空试验进罐瞬间(崔伟光摄)

尼日利亚通信卫星订单的签约,极大地增强了五院人的信心。从初尝胜利之果发轫,他们在国际市场奋力开拓,实现了从通信卫星到遥感卫星,从整星产品到天地一体化服务,从卫星部件到研制设施的多个突破,目前,已成功签订了尼日利亚、委内瑞拉、巴基斯坦、玻利维亚、老挝、白俄罗斯、尼加拉瓜、刚果、亚太142E等9颗通信卫星研制合同;首次成功向委内瑞拉天地一体化交付了委内瑞拉遥感卫星及地面应用系统,以撒哈拉以南非洲、南美、中亚、亚洲、西亚北非五大区域为重点开拓对象,与三十多个国家用户建立联系并形成了合作意向;先后承担了玻利维亚电信港、老挝地面通信系统等地面应用项目的建设项目,实现航天技术应用领域的国际市场新突破;伽利略搜救转发器、通信卫星天线以及俄罗斯GVU-600空间环境模拟器等项目等部件分系统出口项目的成功实施,开创了向发达航天国家输出产品之先河;而向委内瑞拉设计及总装测试中心又开创了他们卫星研制设施整体出口的新模式。

为尼日利亚培训技术人员

随着中国航天快速发展,五院与世界航天国家的友好合作也不断加深,中巴资源卫星项目稳步推进,中法海洋卫星紧锣密鼓,亚太多边合作展现了非常广阔的前景。巩固并建立中俄、中白、中乌、中意、中英等多个合作渠道,并促成多个重大合作项目,为研究院研制能力的提升和技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并通过各类国际会展全面向世界展示五院的形象,大大提升中国航天在国际宇航界的话语权和知名度,成功推选了1名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6名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正在积极申报3名新的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使研究院真正进入国际院士时代。同时,积极探索海外并购和设立中外联合实验机构,成为研究院国际化发展的又一次首次尝试。

如今,五院宇航国际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初步实现了天地互动,以星带地的协同发展,产品、服务覆盖到亚、非、拉、欧四大洲,“CAST制造”开始在国际宇航界崭露头角,仅“十一五”期间,五院的出口签约额就达到9.6亿美元,到款额20.27亿人民币,两项指标分别是“十五”期间的4倍和20倍,去年以来,出口签约额更是超过了4.5亿美元,实现了国际合作的新突破。

委内瑞拉星天线展开试验

商海永远属于勇敢的弄潮儿

去年11月13日,珠海航展五院展台前,迎来了一批特邀的外国宾客,在院领导和有关部门陪同下,客人们在各种宇航展品前驻足。而这仅仅是该院进行国际公共关系拓展活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围绕着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航天技术实力和水平,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与用户拉近距离,为项目的蕴育埋下种子,五院可谓用尽了心思。

开拓国际市场的实践使五院深深地感到,国际市场等不来,在国际宇航市场上,要想进入圈子,形成竞争力,必须发扬航天人坚忍不拔的气概,主动出击。

在委内瑞拉通信卫星项目的鼓舞下,近年来,研究院主动开拓国际宇航产品市场的步伐逐渐加快,并逐渐形成了精心策划、主动出击、快速反应、积极应对、全面开拓的市场打法,全面借助驻华使领馆等建立市场渠道,仅近两年就先后自主出访开拓土库曼斯坦、阿尔及利亚、刚果、尼加拉瓜、肯尼亚、苏丹、埃及、土耳其、马来西亚、摩洛哥等十余个目标国家地区,牵引出多个整星项目。仅2012年一年,就进行了9个通信卫星、11个遥感卫星、13个卫星应用和4个地面基础设施的拓展,其中一半以上项目来自于五院自主开发的渠道。

从派团走出去,到把外国客户请进来,从举办各类会议活动,到宣讲产品能力,研究院寻求新商机的脚步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细心的院职工发现,在北京航天城广场的旗杆上,不时地挂上了外国的国旗,而这些小变化的背后,是五院人近年来频繁而高质量的接待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五院每年接待来访团组200多个、近2000人次,累计接待十余位国家元首及上百位部长级来宾,不仅为国际市场项目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使得研究院成为中国航天乃至中国科技腾飞的标志性窗口和靓丽的名片。

发射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第二级

近年来,五院连续成功举办CAST新春国际沙龙和珠海国际沙龙,这两个沙龙已成为驻华使馆及驻京各国际知名宇航公司、国际组织官员每年必定参加的例行活动,同时借助航展、发射等活动,不断加深与客户关系,该院市场渠道拓展模式不断创新。目前已与全球50多个国家的相关机构和企业保持了良好的交流,并与多个国际顶尖宇航公司建立了总裁定期会晤机制。

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客户群国际公共关系的开拓,在扩大五院的知名度、提升国际形象、增强友谊的同时,还为进一步增强互信,为推动应用卫星走出国门,探索多种国际合作模式搭建了桥梁,越来越多的白皮肤、蓝眼睛、黑皮肤认识、了解和认同了他们,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有了他们培训出来的航天专家,也为他们蕴育了更多的新兴客户。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探索国际履约项目管理的新模式,把功夫下在重点关注履约监管上,严格按照已签约合同的要求,认真组织,精心策划,确保合同进度节点按时保质完成,截至目前,五院已实施的国际项目客户满意度平均达到97.3%,而在前不久交付的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上,客户满意度还史无前例的达到了100%。

辛勤的耕耘换来了甜美的果实:继去年珠海航展成功签约2颗通信卫星后,还有一些国际合作项目的洽谈进入了实质签约阶段;五院的技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CAST制造”逐渐被国外所认识,越来越多的国家伸出了橄榄枝,表达了愿意与中国航天合作的意向,一个个项目逐步成型,一份份订单从构想、竞标到签署。先进的技术、守信的履约、良好的服务,使中国卫星制造业走出国门的天地洞开,也使得“CAST制造”成为国际宇航市场上不可小窥的力量。

不仅如此,通过走出去,使研究院人开阔了眼界,通过与国际对标,使他们进一步发现了自己在技术、管理、经营上的瓶颈,真切地感受到了差距,明确了面向国际市场提高产品性能的目标。

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和合同履约的压力,逼迫科技人员不断创新管理、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形成了适应国际合作要求的型号研制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在缩短型号研制周期的同时,夯实了质量高可靠的基础,填补了技术空白,推动了关键技术发展,加快了国产化的进程,提升了“CAST制造”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世界航天激烈竞争的海洋里遨游,历练了一大批市场开拓专业人才,从该院的管理部门到卫星专家,都在实践中知道了何为国际惯例,明白了怎样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去玩。在谈判桌上,中国航天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着自信,市场开拓、国际履约和国际合作专业化队伍的快速成长,使研究院实现了在“走出去”的时候,又能“拿回来”的目标。

培训委内瑞拉技术人员

科技人员与监造方人员进行交流

手有金刚钻才敢揽瓷器活

过硬的卫星平台技术,真诚的服务用户,是五院推开国际市场的大门的利器。

有效载荷等效发射功率和增益噪声比是考核平台服务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国际商业卫星出口,在天线方向图测试方面都要求有明确的定量指标。研制队伍抓住新建卫星紧缩场的契机,立马着手对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进行整星紧缩场测试,通过大量定量的分析计算,了解了不同构型下不同频率的影响程度,针对性地优化舱体的布局和结构,拿出了可信的数据,证明了平台在目前所用各谱段频率的良好兼容性,拿到了进军国际市场的“准入证”。

在不断提升平台硬指标的同时,研制团队还结合国际用户需求,不断拓展卫星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在合作初期向用户提供全面的卫星设计建议书和卫星设计优化方案,全套合同的技术附件,性能规范,指标要求;在合同履行期,成立针对用户的项目管理办公室,举行定期的监造例会,按照月度发放进展报告,按照季度召开高层的碰面会,重要的设计评审、试验评审,都邀请用户参加,在重要关键环节,设立强制检验点,请用户对强制检验点进行确认。全过程透明化管理,让用户能时时了解卫星的研制进度。

技术人员在交流

中方教员向委内瑞拉技术人员演示

在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项目合作中,巴方提出要在卫星上搭载一套他们研制的科学试验载荷。卫星平台技术指标已经确定了,现在用户要搭载一个载荷,可不是小事,牵一发而全局动,这个跨国界航天研制合作难题摆在了研制队伍面前。用户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让用户百分之百满意,是我们永远的追求,即使有困难也要想方设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于是,他们迅速组织人员与巴基斯坦方面技术人员交流协同,对卫星进行局部设计。为保证巴基斯坦试验载荷正常运行,同时,如果一旦出现异常时,又不会对整星安全造成影响,他们专门设计了专用接口单元,进行了多次多阶段兼容性测试,使巴方试验载荷顺利上星试验。从而,圆满解决了跨国界航天研制合作的难题。

每当用户的卫星发射升空后,研究院的卫星研制团队都会专门派出技术保障组,为用户的在轨使用提供支持及全方位的保驾护航。

2011年12月28日凌晨,在“尼日利亚”1R卫星发射成功并定点之后的第8天,研究院卫星在轨测试试验队就抵达尼日利亚阿布贾,为客户提供在轨支持服务,针对阿布贾测试站长期闲置、缺乏有效维护、驱动设备进水等诸多问题,试验队主动服务,发挥专业优势,帮助用户排查、解决问题,扫清了测试障碍。测试期间,正值尼日利亚全国罢工游行,为保障测试工作的平稳运行,试验队就干脆扎进测试站,吃、住都在里面解决,没有厨师,试验队就吃方便面,就这样克服了重重困难,为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在轨支持,赢得了用户的高度评价。

此外,通过仔细分析国际用户的需求,研究院还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求,和长城公司、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等合作推出了卫星一揽子采购服务,提供从卫星研制、发射到地面测控系统、保险支持、后续在轨服务等全方位的“交钥匙”工程。

过硬的平台技术服务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使研究院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在为用户提供优良卫星产品的同时,也使他们收获了友谊。

与用户方和监造方切磋交流

把过硬的产品提供给用户

航天是高风险、高投入的事业。卫星产品质量无小事,千方百计保证质量,聚精会神消除产品瑕疵,为长寿命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用户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是研究院卫星研制团队开展工作的目标。严把质量关,不断提升平台可靠性、成熟度,是研制团队的工作理念,更是研制团队的行动标尺。

2010年8月,在鑫诺六号研制进行到最为紧张的时刻,研制队伍得知某型号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而在发射场已完成卫星加注的一颗卫星就使用了该批次的产品。面对换可能影响到卫星的按时发射,不换可能留下隐患的两难选择面前,研制团队坚定地说:“只要有隐患,哪怕卫星已经上了发射塔架,也一定要消除。”于是,他们立刻着手组织发射场和后方总装人员联动。后方负责总装方案的演练,并选派专人对实际情况进行模拟操作,前方对实际操作的风险进行分析,针对后方传送过来的更换方案,调用设备,两线作战。在不到24小的时间里,对可能存在问题的产品完成了更换,也用实际行动兑现了苛求质量的庄严承诺。

此外,研制团队还加强了对卫星平台所配套产品、元器件的验收,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团队要求所有元器件产品必须连过数关,才能放行,对元器件产品进行力学试验,要求在抗震动等指标上满足“东四”的环境;对所有产品进行热学分析,不仅是定性,更是定量,来准确掌控每台产品的温度参数;严格按照15年寿命,对元器件进行辐照剂量分析。

在此基础上,研制团队为了满足客户和监造代表国际化的标准和要求,在产品研制、试验、保证等方面均与国际对标,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还对标国际标准,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长寿命高可靠的宇航级元器件体系,制定的72份国产元器件质量条件和一系列元器件相关的可靠性设计、分析和试验规范,使得平台的整个研制过程更加规范有序。

为了夯实质量基础,研制团队主动出击,给自己加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和研制手段,提高平台的质量,充分展示平台应有的能力。多年来,东方红四号平台能力增长工程始终没有停步:一体化集成测试系统、数字化协同设计工作室、物资管理信息建设的不断提速,综合电子、电推进、锂离子蓄电池等平台关键技术攻关与工程应用,组批生产模式下平台关键通用产品成熟度的不断提升,多星并行总装、测试能力的不断增强……这些源源不断地向平台注入着新活力。

目前,整星出口主要面向第三世界国家,五院人希望,凭借能力强劲的卫星平台,完善的研制规范,可靠的质量保证,优质的技术服务,极具竞争力的性价比,素质良好的队伍,有朝一日能把中国的卫星出口给欧美主流国际运营商,为更多的用户提供优良的服务,开展满意的合作。

2005年11月1日,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前排左四)在总统府与中国代表团合影

猜你喜欢
研制卫星用户
miniSAR遥感卫星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静止卫星派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