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假日经济中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承

2013-12-07 01:32吴思增
关键词:传统节日民俗文化

吴思增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上海200237)

传统节日是存续了几千年的民俗,在历史流变过程中,稳定与变异的两种力量,一直共同起着作用,保持着节日的生命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传统节日的保护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2007年底,国务院公布《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重要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并自2008年元旦开始施行。这些法定节假日的调整主因,是为了增强节日的文化影响力,尊重民间习俗,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希望伴随着五一“黄金周”的消失,迎来中国传统节日的回归。那么,时隔六年,具体情况如何?

一、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化后的现状

自国家法定假日调整以来,传统节日的存续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产生了一些新问题。首先,在全民意识和社会心理层面,民俗节日与法定假日的结合,代表着政府对民俗节日的重视和民俗保护意识的增强;有助于民众对节日的认识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其次,就现实效果而言,传统节日的假日化,为民俗活动在民众中的开展,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保证;另外,假日经济蓬勃发展,休闲与旅游、娱乐,成为繁荣节日市场与文化消费的主要动因。

节日的现代传播手段多样,纸质媒体、电视媒体以及网络新媒体都做出了各自贡献,其中,以电视媒体的影响尤为显著。每年的央视春节、元宵、中秋晚会,地方台的清明诗会,端午综艺晚会、重阳文艺晚会……收视率颇高,民众喜闻乐见。但是,几年过去,此类节目创新乏力,困惑日增。

传统节日符号丰富多样,比如,作为年节符号的春联、年画、剪纸、烟花、灯彩等等,受到民众的普遍认同,使春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由此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同时,传统节日仪式和符号传承也存在着与现代社会发展不适应的问题,新的节日仪式和符号创新又不明显或者不具吸引力。

民俗活动逐渐简化,物化倾向加大。春节吃年夜饭,灯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文化节日倾向于“饮食节”;节日的商业运作和炒作明显强化,企业赞助的端午龙舟,舟身上印着广告;中秋的礼盒月饼,年年爆出新高价,以致国家不得不明令禁止豪华包装,并严查高价月饼;传统节日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民俗生活意境,未得到明显增强,如中秋节的赏月、重阳节的登高、端午节的祛病消灾、全民健身等,正逐渐从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中淡化。

节日假日化。传统节日与黄金周一起,共同续写着假日文化的辉煌,见证着假日经济的繁荣。假日文化从产生之初,就与经济密切相关,与提高生活质量、繁荣假日经济的初衷相一致。出游,成为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最为热门的活动。出游、购物、聚餐本无可指摘,也是节庆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过于偏重于此,无益于节日文化内涵的承续。仅举2013年的假日调整为例。至少连放3天,是假日安排的惯例。这种安排,主要是出于经济考虑,以方便民众出游和消费。由此,2013年民众总共要面对一个8天的工作周(元旦后),三个7天的工作周(春节后、五一前、端午前)和两个6天的工作周(清明后、国庆前)。正常生活节奏的打乱与过长的工作时间,引起“假期太累”的抱怨,集中出行加大铁路客运、高速拥堵压力,景区游客爆满等“假期乱象”凸显。假期安排引起的争议并非首次,如何在假日安排与经济增长之间做权衡,体现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成为节假日制度改革的要点。

节日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情况总体上呈良好态势,青少年对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虽然西方节日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有较高的认同和参与度,但未与传统节日文化产生明显冲突,基本倾向于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并重,在价值和情感上,略倾向于中国传统节日。学校和教师在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教育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1]。

二、人文导向:民俗课教学案例

弘扬传统节日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大众中普及,唤起国人参与节庆活动的热情,并形成守护精神家园的文化自觉。这需要政府决策导向、社会媒体推介传播、学校教育普及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作为一名理工科高校的人文类课程教师,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民俗文化、节日传统,责无旁贷。《中国民俗文化》是华东理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之一,起于2006年,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国民俗的历史和现状,自觉地关注本民族、家乡的民俗传统,教学内容包括:导论、人生仪礼民俗、岁时节日民俗、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居住民俗、神话故事与传说等。岁时节日民俗是其中重点。如何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体验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觉,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由问题入手,突出节日的独特性

把节日讲的有趣味性,是吸引学生的关键。在课堂上,从问题入手是比较常用而有效的手段。比如,清明是传统节日中唯一一个以阳历计算的节日,可以请同学思考:“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是农历日期,为什么单单清明节是阳历,定于每年的4月4日或4月5日?”通常这样的问题,都会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引起思考的兴趣。清明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清明忙种麦”,是春耕的大好时节。由于24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因此在阳历中的日期相对固定。由清明节的独特性讲起,延及节日的起源,学生接受起民俗基本知识来就比较容易和自然。

(二)立足历史源流,关注节日文化内涵

端午、中秋、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每个节日背后,都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教师的最大任务是向学生解释节日的来源,阐明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比如中秋节的历史渊源,中秋是关于月亮的节日,人尽皆知。但它为什么地位如此重要,能够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其中包含着古代哲学的奥秘。我国古代哲学,把宇宙万物划分为阴阳两大类,并认为,阴阳和谐是宇宙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太阳是宇宙万物中阳性事物的最高代表,故称太阳;月亮是阴性事物的最高代表,亦称“太阴”,由此可知,月亮作为与太阳唯一对应的天体,在古人心目中地位的崇高,我国古代历法也是根据月象的周期变化而定,故谓“阴历”。由于月亮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古代出现了祭祀月亮的仪式和节日。中秋节源远流长的历史与哲学意蕴,让学生对节日多了份敬意与认同感,这对节日的文化传承无疑是重要的。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经过大浪淘沙般筛选、流传下来的,代表了中国文化一个个精华段落,具有全民性,它的种种习俗,吃、穿、团聚、扫墓……都变成了文化的遗传密码,一个简单的习俗,往往包含传说故事和节日的大流变。比如,讲清明禁火扫墓的习俗就要联系到寒食节与介子推的传说;端午节吃粽子,就有纪念屈原、伍子胥和曹娥至少三个版本。在这些如计算机程序般精制的过程中间,让我们一遍遍重温祖先的智慧、辛劳和良苦用心。

(三)古今习俗对比,理性看待节日变异

中国传统节日大都与古代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当我们告别农耕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之后,节日功能开始式微。处于弱势的传统节日,因脱离固有生活习俗的变化而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传统节俗活动日益萎缩或者消失,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很多新的活动。如何看待节日的流变,需要一个理性的态度。

1.元旦与春节——节日名称演变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殊不知,这个名称的历史,不过百年。1913年(民国二年)7月,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而在此之前的近两千年时间里,“过年”一直被称为“元旦”,即初始的日子,作为一年的开端,象征着天地混沌初开、宇宙起源,蕴含着先民朴素的宇宙意识。如今,我们把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

在调查中发现,过年称“春节”,新年称“元旦”,同学认为这样的称呼“自古如此”,没想到民俗的改变竟这样容易和彻底。然而,变化的不仅仅是两个名称,在课堂发言和作业中,同学们都会提到节日习俗的变化,自觉地思考其中的原因。

2.清明祭扫——节日价值的淡漠或强化

清明节习俗丰富有趣,除了禁火、扫墓,古代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既有生离死别之悲,又有游玩欢愉之乐,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但祭祖扫墓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用庄重的祭拜形式表达对祖先的敬重和感恩;敬畏生死,对生者展开生命伦理教育;唤起社会成员之间同宗同祖的亲和力和民族精神的认同。

自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日以来,节日的文化功能体现如何?据民政部的追踪统计,2008—2013年清明节期间全国祭扫情况如图所示:

表1 全国清明节期间祭扫量统计(2008—2013)[2]

从这个简表可以看出,2008到2012年,清明节期间参与祭扫的人数逐年增加,由2008年的3亿人达到了2012年的5.2亿人,清明节小长假三天全国各观察点接待人数由2009年的1 190万激增到2012的1 791万人次,特别是2012年的增幅达到了21.4%。

然而,与人数年年破记录的祭扫增量相应的,是对祭扫方式的不断批评。这种批评之声在2012年达到了鼎沸。祭品繁复多样,而且表现形式与时代紧密结合,纸糊的 iphone、ipad,在汽车、别墅、电脑后,成为新的祭品。陵园内垃圾以吨计量,代理扫墓业务冲击民众的情感接受底线,代理痛哭、磕头、呼喊亲人等一系列个性化服务,付费即得,思念亲人的眼泪可以量化,直接购买。

冥灵产业兴旺、祭扫人数“井喷”的表象下,人们开始思索作为传统节日文化内核的人文价值,是否真正得到重视。清明时节,追宗祭祖,体现的是中国人重视亲情、慎终追远的心情,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一部分。过度注重节日形式,表现了人们在节日认识上的误区,“不该重视的地方重视了,该重视的却没能重视”。2013年,参与祭扫的人数有了理性回归,人数为1 364.2万人次,回落到了2010年的水平。尽管祭品当中还有iphone等高端产品,也有垃圾成堆、道路拥堵等问题,但低碳、文明的祭扫方式在受到多年冷遇之后,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接受:错峰出行,集体共祭、网络怀念、派发鲜花……或许,我们谈“文化清明”还为时过早,但距离“绿色清明”的目标已越来越近。

3.端午节与“端午祭”——“申遗”之争辩

端午节是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怎样讲得富有新意和时代感,是授课当中的难点,而联系时事信息,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是行之有效的良策。2005年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曾在学术界和民间产生极大反响,“韩国江陵端午祭”率先申遗成功,刺痛了国人的自尊心,同时也唤起了全社会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也正因此,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化的进程。

同学们围绕“端午节申遗之争”,展开了讨论。在讨论中发现,时隔多年,依然有半数以上同学认为那是一场“文化掠夺”,是韩国抢注了中国的文化遗产。这当然是出自对于传统节日的热爱,但同时也说明我们的“热情”还处于表层。所以,仅仅讲端午节的来历、传说、风俗远远不够,还要知己知彼。“韩国江陵端午祭”成为讨论之后授课的重点。中韩端午节的不同,在于“节”“祭”一字之差。同许多文化传统一样,韩国的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但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的习俗不同,韩国的“端午祭”主要由假面舞、祭祀、传统歌谣比赛以及各种体育活动等内容构成,历时一个多月。由此,同学了解了民间习俗的延续性和变异性。

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互融”与“共通”。华夏文化是东亚文明的支柱,但文化也是多元共生、互相影响的。比如,稻米在中国北方的成功引种和明代折扇(最早叫“高丽贡扇”)的出现,都是韩国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地区之间文明的相互影响和借鉴是必然的。

在了解的基础之上,理智地吸取教训,重视本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是同学们从端午节申遗之争中总结出的心得体会。

三、假日反思:传统节日的现代传播

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内涵,在诸多的民俗背后包含了值得传承的文化财富和思想精髓。但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与物质生活的丰富,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一边是对传统民俗的遗忘,一边是对节日气氛缺失的抱怨,两者交错暴露出国人的矛盾心理。一直致力于民俗文化保护的冯骥才先生认为,目前仍然可以称得上是“活态”而且具有全民性的传统节日,大概只有春节、清明、中秋、元宵、端午等几个,其余的都“七零八落”了。越来越多的人忽略了“无假可放”的重阳节,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有多少人还会登高祈福,游园赏菊,对饮黄酒?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即重阳节为“老年节”。虽然,重阳节在法律上得到保护,但面对面节日习俗淡化、消失的现状,九零后、零零后的一代,甚至只能在课本和网络中获得生硬的民俗知识,没有“躬行亲历”,何谓继承传统,空谈尊老敬老,保护民俗,意义何在?

这是一个无可避免的现状。作为农耕文化产物的传统节日,在这个向城市文明、工业化文明转化的时代,注定有一些要“淡化”;全球化背景下,受各种信息冲击、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我们无暇过多关注节俗的传承;清末以来历史情怀缺失、对传统文化的淡漠势态,仍未完全改善。在四大传统节日已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今天,如何让这些节日不只是假日,如何发扬其文化内涵,真正融入民间的日常生活,是节日研究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理顺商业发展与文化传承关系

如今一提到节日,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假日经济”这个词。“消费”在大部分节日里唱主角,每逢假日来临,厂家、商家推出各种优惠促销活动,比如,超越了宗教意义的“中国式圣诞节”商业氛围浓厚,商家获得极其可观的经济利益,人们“过节仿佛就是吃大餐、买东西”。但即使假日经济丰富了市场、拉动了内需,也不应成为节日的“全部”。被经济消费转移了大量注意力的人们,往往会忽略更有意义的节日文化活动。各省市组织安排的节假日期间文化活动越来越多,对强化节日文化底蕴、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过度的商业化会使民俗节日失去自身内涵与活力,但适当的、合理的商业运作却有助其发展。在充分发掘节日内涵和历史底蕴的基础上,做大节日文化产业,能够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其得到和谐统一。在这一过程中,一是要注意以商业为辅,切忌让商业主导节俗;二是要做到差异化营销。在商业宣传过程中,抓住每一种节俗的独有特点,这样既能起到真正的效果,又不会让不同的节俗文化因商业宣传的千篇一律而失去特色。

(二)把握节日符号建设

节日是民族的共同记忆,节日中繁复的仪式、饮食、禁忌,乃至衣物配饰、游艺竞技项目等特殊的符号,如同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钥匙。中国传媒大学的周文教授提出,传统节日现代传播仪式体系的基本元素应该包括:节日符号标志、吉祥物、意象、情境、仪轨等;而构成层次则是节日仪式、媒介仪式与节目仪式三者的融合。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应该用怎样的符号与仪式、节日载体与形式来呈现,吸引更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路径。

任何节日符号都有深切的所指意义,比如,端午节民俗纪念物,如菖蒲、艾草、石榴花等用来去除各种毒害瘴疠的植物,以及香包、雄黄酒、午时水等文化性产物,都属于端午节文化符号,是可以被保护、展示、开发、创新、经营出来的,这样既有复原的传统纪念物成果,也可以开发出许多包括衣、食、配饰、图徽、音乐、丛书等相关的文化性商业新产品,由此营造的民众的特定文化心理空间,相当重要。

其实,我们不缺乏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缺乏的是存续传统、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除了所列举的几个重大民俗节日外,我们还应更多关注、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节日。保护一个民族节日,也就保护了与之相关的衣食住行、民间信仰等一系列民族文化。传承节日文化,任重而道远。

[1]《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组.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J].艺术百家,2012(3):1-4.

[2]民政专题.清明节假期群众祭扫情况[OL].http://www.mca.gov.cn/article/ztzl/ywzt/民政部网站清明节专题报道,2008-2013.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民俗文化
冬季民俗节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年味里的“虎文化”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谁远谁近?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