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利剑行动”取得成效

2013-12-10 02:41施京京
中国质量监管 2013年1期
关键词:汽配利剑窝点

文/本刊记者 施京京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12年质检系统“质检利剑行动”有关情况。据了解,2012年,围绕老百姓关心的重点产品,质检总局全面组织开展了以食品、农资、建材、汽配、化妆品五大战役为重点的“质检利剑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46万人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6.1万起,涉案货值金额达61.3亿元,有效打击了质量违法行为。

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据质检总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在2012年开展的“质检利剑”行动中,质检总局持续保持执法打假高压态势,严查彻办质量违法案件,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违法分子。一是集中执法力量重拳出击。围绕当前问题最突出的食品、农资、建材、汽配、化妆品5类产品质量违法行为,集中执法力量,重点打击。以统一时间、统一行动、统一执法要求的方式,组织9省化肥打假联动和3省农药打假联动。二是严查彻办大案要案。组织查处了四平非法添加啤酒案、贵州假茅台酒案、珠海无证生产人造板案、福州生产油漆窝点案、柳州劣质机动车辆制动液案等一批大要案件,打掉了一批跨区域和行业的制假售假窝点和团伙,端掉制假窝点9243个,已查办大案要案2084起,移送公安机关1687起。三是注重做好打假活动宣传,加强执法震慑。加大执法打假重大案例的曝光力度,持续发布执法打假工作进展信息。

促进重点工作

据悉,“质检利剑行动”促进了以下重点工作:

促进了风险排查。形成了执法打假促进风险排查、风险排查引领执法打假的工作机制,引领执法打假打准,打狠,打彻底。

促进了发现并打击“潜规则”下的违法行为。通过实施案件会商制度,推进技术执法,排查出了一批风险隐患和行业潜规则,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处置与整治,有效防范了安全隐患的产生和扩大。发现了化肥有效含量不足、“瘦身钢筋”、“粉末砖头”等行业“潜规则”,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积极处置了农药企业将阿维菌素“油膏”冒充原药销售或作为原料生产问题。

促进了“为民服务”。在“清新居室”行动中广泛开展“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的“三进”服务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6.6万份。“进社区”2926个,结合投诉案例讲解产品质量消费维权知识;“进家庭”9502户,为广大群众免费检测室内环境,并提出针对性建议;“进学校”1722所,在学生中普及质量安全知识。

促进了区域整治工作。截至2012年,共确定重点生产区域336个,涉及28个省(区、市)20大类63种产品,涉及生产企业20447家,其中农资类56个、建材类73个、汽配类27个、食品等其他类别产品重点区域180个。2012年针对全国重点跟踪区域共组织开展联合行动66次,查办案件505起,关停违法企业、黑窝点89个。集中整治了河北昌黎、贵州仁怀等假冒侵权酒类问题突出的区域。

质检总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国质检系统将继续深入推进执法打假工作力度,持续保持执法打假高压态势。

猜你喜欢
汽配利剑窝点
向网络暴力亮出法律利剑
中山市帝光汽配实业有限公司
利剑出鞘
剑 客
环保督察,利剑出鞘
第二届法兰克福成都汽配及售后展成功举办
2014年上海法兰克福汽配展精彩落幕
中驰汽配:汽车配件的小米模式
涞水取缔-非法“小电镀”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