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平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125例

2013-12-11 08:51徐国荣
中医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平喘胸部阻塞性

徐国荣

(甘肃省中医院白银分院肺病科,甘肃白银7309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活动后呼吸困难,属中医学“咳嗽”“喘证”“肺胀”范畴。2008年8月—2012年12月,笔者采用止咳平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125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5例,其中男88例,女37例;年龄56~79岁,平均(68.5±6.5)岁;热喘56例,痰喘55例,寒喘14例。对照组125例,其中男86例,女39例;年龄55~80岁,平均(67.0±7.0)岁;热喘57例,痰喘53例,寒喘1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1]的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关于实喘证的诊断标准。

2.3 中医辨证标准

寒喘:遇冷感寒发作,喘息急促或兼哮喘,咳嗽痰白清稀,鼻流清涕,或伴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质淡,苔薄白,脉浮或浮紧。热喘:呼吸急促,喉中哮鸣,咳嗽痰黄,胸中烦闷,口渴喜冷饮,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数,或伴有发热,微恶寒,头痛,无汗,脉浮等表证。痰喘:呼吸急促,痰鸣,痰多白黏或带泡沫,胸部满闷,或伴有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即留痰行细菌学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抗炎、解痉平喘、氧疗、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根据临床症状及药敏试验选用1~2种抗生素。气喘较重者,给予氨茶碱注射液静脉滴注;严重者,加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连用3~5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止咳平喘汤,药物组成:杏仁 10 g,贝母 10 g,瓜蒌 15 g,桔梗 10 g,苏子10 g,紫菀10 g,甘草10 g。加减:寒喘者,加 细辛 3 g、半夏 10 g、五味子 10 g、麻黄 6 g、桂枝 6 g。热喘者,加桑白皮15 g、黄芩10 g、金银花15~30 g、连翘10~15 g、蒲公英15~30 g、麻黄6 g;里热炽盛者,加生石膏 30 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0 g;浮肿者,加葶苈子15 g;痰喘者,加陈皮10 g、半夏10 g、茯苓15 g、胆南星10 g、厚朴10 g。每日1剂,水煎2次,取药汁400 mL,分2次温服。

两组均以12~15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4 观测指标及方法

①临床疗效。②中医症候积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根据临床症状轻重分为4级:重者(+++)为3分,较重者(++)为2分,轻者(+)为1分,无症状、体征为0分。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③不良反应。

5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体温正常,症状、体征均消失,白细胞计数正常,血气分析基本恢复正常,肺功能FEV或PEER增加30%以上,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提示病灶完全吸收。显效:体温正常,症状、体征均明显减轻,白细胞计数基本正常,血气分析明显改善,肺功能FEV或PEER增加30%以上,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提示病灶部分吸收。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双肺干、湿啰音较治疗前减少,血气分析、肺功能均无明显改善。无效:症状、体征、白细胞计数均无改变,血气分析、肺功能均无改善,胸部X线片或胸部CT提示病灶无吸收或病灶增加。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7 结果

7.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1.98,P <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7.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对比

7.3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8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临床上,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均按照中医学的“咳嗽”“喘证”进行辨证论治。喘即气短气促,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时宜分清标本虚实,在肺多实,在肾多虚。中医学认为:喘证的病机主要为肺、脾、肾3脏功能失调。痰是该病的重要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为水之上源,为五脏之华盖,为娇脏。若感受外邪,或受其他因素影响,或久病肺虚,可导致肺失宣降,津液输布失常,停聚为痰;脾主运化,各种原因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停滞而为痰浊,上犯于肺,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主水,久病肾虚或劳欲伤肾,肾阳虚弱,不能温化水湿,则聚而为痰。喘分虚实,实喘在肺,为外邪、痰浊等邪阻肺气,宣降不利所致。虚喘责之肺肾,阳气不足,阴精亏耗,导致肺肾出纳失常,尤以气虚为主;实喘日久伤及正气,或虚喘复感外邪,或夹痰浊,则病情错综复杂,每多表现为邪气塞阻于上、肾气亏虚于下的上盛下虚证候。实喘治肺,以祛痰利气为主;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补肺健脾补肾。临床应结合中医学辨证论治,可收到良好效果[3]。临证治喘,兼咳者必当先治其咳,咳一日不止则喘一日不宁。《类证治裁》曰:“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在肺多见气虚,而肺气虚多兼脾气虚,故肺脾同治,在肾则为气阳虚,而阳虚实是气虚之渐[4]。

笔者参考前贤之理论,结合临证经验,根据临床表现将实喘分为寒喘、热喘、痰喘3种类型,并自拟止咳平喘汤随症加减。止咳平喘汤是由《摄生众妙方》之定喘汤和《医学心悟》之贝母瓜蒌散加减化裁而成,方中桔梗、杏仁宣肺化痰,止咳平喘;苏子降气止咳平喘;贝母、瓜蒌清化热痰;紫菀温化寒痰;甘草调和诸药,以增强止咳化痰之力。诸药合用,共奏止咳、化痰、平喘之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往往因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引起急性加重,多数患者反复使用多种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很容易引起细菌耐药和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面对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现象,应进行整体调节,充分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和协调机能以达到减少耐药的治疗目的。中医药具有不良反应小、耐药性和药源性疾病少的特点[5]。在运用抗生素的同时加用中医药治疗,可调节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生素对耐药菌的敏感性,达到杀菌抑菌的效果。中西医结合也可使各自的优势更加突出,是治疗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方法[6]。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 -1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8.

[3]魏中平,李丹萍,洪筱苹,等.中医药治疗喘证近况[J].福建中医药,2008,39(4):63.

[4]吴银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应抓住咳、痰、喘、炎四个要点[J].江苏中医药,2006,27(7):7.

[5]李振吉,陈传宏,贺兴东,等.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5-9.

[6]徐国荣.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下呼吸道感染105例临床观察[J].内科,2011,6(5):446 -448.

猜你喜欢
平喘胸部阻塞性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病毒性肺炎流行期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2例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胸部Castleman病1例报道
呼吸调节法平喘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