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我歌唱的女性
——论玛雅·安吉罗的《非凡女人》

2013-12-12 14:58刘丽昀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诗节布鲁斯玛雅

刘丽昀

一、引言

玛雅·安吉罗(Maya Angelou 1928-,下文简称安吉罗)原名玛格利特·约翰逊,是当代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位曾为美国总统就职典礼朗诵过诗歌的诗人。她的诗歌《非凡女人》(Phenomenal Woman)首次发表于1978年出版的诗集《我仍奋起》(And Still IRise)。这首诗如其诗名,塑造的是一个“非凡”的女性形象。

坎坷的人生经历赋予安吉罗的诗歌独特的生命魅力,《非凡女人》亦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安吉罗出生在普通家庭里,三岁时父母离异,七岁半时遭受母亲的男友强暴,为了生计她曾是脱衣舞女,16岁时有了自己的儿子。作为黑人兼女性,她受尽贫瘠和苦难,然而仍然奋起,最终成就了自己作为女性非凡的一生。本文分析她的诗歌《非凡女人》,从文化身份意识和自我主体回归两个层面揭示诗人安吉罗的种族立场和女性意识。

二、文化身份意识

(一)刻画——黑人女性形象

在诗歌《非凡女人》中,安吉罗成功地塑造了“非凡的女人”——安吉罗心中所期许的那种自立自强、毫不妥协、意志坚定的非裔黑人女性。

全诗在首行设有悬念,即 “非凡女人的秘密何在”,该诗的四个诗节围绕此悬念展开,在描写对象的自我陈述中完成对描写对象的刻画。第一诗节中,非凡的奥秘便是伸手扭臀、抬脚撅唇的优雅动作。在第二诗节,非凡的奥秘在于热情的双眸,闪亮的皓齿,摇摆的腰肢,轻快的步履;在第三诗节,奥秘是脊背上的曲线,阳光般的微笑,起伏的乳房,优雅的风格;第四诗节中,非凡女人将自己与屈尊低头和企图用蹦跳和吵闹获取关注的女人对比,揭示自己“非凡”的奥秘存在于蜷曲的青丝、柔荑的手掌、温馨的关怀。如此这般,非凡女人的形象不仅是一幅肖像画,跃然纸上;而且是一段动态的视频,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女性的生理特征和曼妙姿态教人一览无遗。除了直接描写,安吉罗还使用了衬托的手法,如:第一诗节中琢磨她秘密何在的女人们,第二诗节中为她或立正或屈膝而跪的男人们,第三诗节中费神思量她何以迷人的男人们。这三种人对“何以非凡”的迫切追问进一步衬托出非凡女人的无穷魅力。

(二)旋律——黑人音乐元素

安吉罗的诗歌多是自由体诗,不拘泥于传统诗歌的严格押韵,不讲求通过对韵律和音节的处理来达到诗歌的音韵美。尽管如此,安吉罗的诗歌仍然富有节奏感。这是因为安吉罗遵循非裔诗人的口语化传统,在诗歌中加入黑人音乐的元素。黑人音乐主要包括黑人圣歌、布鲁斯、爵士、拉格泰姆等传统音乐和口头歌谣。在《非凡女人》中,安吉罗运用具有浓厚的黑人民族色彩的布鲁斯音乐的元素,试图给诗歌打上黑人民族的文化烙印。从形式上看,布鲁斯音乐是以一个固定的音乐模式与和弦旋律为基础,呈曲式重复,以即兴创作为主要特点的音乐艺术形式。其歌词最普遍的形式是AAB、ABB和AAA。

诗歌《非凡女人》就掺入了布鲁斯音乐的模式。整体上,该诗四个诗节的结构相仿;局部上,布鲁斯歌词的AAA形式在诗歌 《非凡女人》的每个诗节都有体现。如见该诗第一诗节的第6至10行:“It’s in the reach ofmy arms,/The span ofmy hips,/The stride of my step,/The curl ofmy lips.”与之类似,第二诗节的第9至12行、第三诗节的第9至12行、第四诗节的第8至11行都使用了这种技巧。像这样在同一诗节中使用平行结构,不仅可以增加诗歌形式上的美感,还增加诗歌节奏上的美感。

除了AAA形式,布鲁斯音乐的即兴重复的表现技巧在《非凡女人》中也有所体现,如每个诗节的最后四个诗行都是:“I’m a woman/Phenomenally./Phenomenal woman,/That’sme.”唯有第四诗节重复部分的开头有小小的不同,即不再如前三个诗节中的“I’m a woman”,而变成“’Cause I’m a woman”。 其中’cause即because,是“因为”的意思。这个词的加入一方面有如音乐歌词中暗示歌曲的收尾段的特点,另一方面增添了第四诗节的重量。重复技巧的使用让诗歌更加流畅,而且帮助渲染情感,将诗中黑人女性的骄傲和自信逐步推向高潮(第四诗节达到高潮)。

三、自我主体回归

(一)呐喊——隐匿诗人声音

大多数诗歌选择的视角一般选取诗人的视角,讲述的声音也是发自诗人的声音,用的是诗人的口吻,即诗人是潜在的讲述者。值得一提的是,这首《非凡女人》隐匿了诗人的声音,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手法,借描写对象非凡女人的口吻细致地描写非凡女人自己。结合布鲁斯音乐的旋律,整首诗就像一首黑人女性为自我而唱的歌,歌中充满了自豪之情,亦流露出一抹忧愁之意。

笔者在诗歌的字里行间看出了诗人所塑造的黑人女性的自信中夹杂着无力的挣扎和苦涩的无奈,认为全诗是描写对象的自我肯定亦是一种自我陶醉,因为诗中多处表现了她希求得到他人肯定的心态却不能完全被他人理解和认同。比如,在进入房间时,她“walk into a room/Just as cool as you please”(第二诗节的第 1、2行),此处“as you please”强调她的步态旨在迎合别人的喜好。她的期待更直接地表现在“When you seeme passing/Itought tomake you proud”(第四诗节的第 5、6 行),这里的“ought to”暗示她迎合的心态,然而真实情况并不如她所愿。诗中美人们和男人们的反应和态度也证明了这一点:尽管她真诚地道出自己的奥秘,却不被美人们相信,如“Butwhen I start to tell them,/They think I’m telling lies”(第一诗节的第3、4行);尽管她努力向男人们展示她的魅力,却不被男人们发觉,如“When I try to show them/They say they still can’t see”(第三诗节的第 6、7 行)。这些消极的因素反映了黑人女性在种族和性别上的压力,因此细细品味,全诗亦充斥着这个非凡女人抗争的呐喊。

(二)觉醒——联系诗人生平

美国黑人女权主义者贝尔·胡克斯 (Bell Hooks)认为黑人女性需建立一种激进的黑人女性主体性,要创造性地正面地反抗白人的压迫,而不是消极地压倒或对抗白人的优越性。纵观安吉罗的诗歌,它们经历了从“消极自卑”(厌恶自我)到“自信关怀”(积极探索)的心路历程,是对贝尔·胡克斯黑人女性的“自我主体”观的诗性诠释。

安吉罗的第一部自传体小说《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IKnow Why the Caged Bird Sings)记叙了她挣扎于种族与性别双重樊笼的童年生活。在白人歧视的眼神中,她对自己的黑人相貌感到羞愧,渴望“有朝一日,当我从这个黑色丑陋的梦中醒来,当我真实的头发,那头金色的长发代替了我头上这拳曲扭结的一团”(玛雅·安吉罗2)。无端的羞辱感包围了安吉罗的童年,使她觉得“如果成长对于这个南方黑人姑娘来说意味着痛苦,那么,意识到自己生非其地则更像是剃刀上的锈蚀,威胁到了咽喉”(玛雅·安吉罗4)。然而安吉罗并没有因此走向毁灭,祖母安妮在白人面前顽强地保持自己的尊严,教会她 “微妙对抗”(subtle resistance);弗莱沃丝女士读诗给她听,让她在生命中第一次听到了诗歌并爱上了书籍。渐渐地,安吉罗认识到黑人民族的美丽与神奇,内心产生出强烈的种族自豪感。正是这种种族自豪感孕育了安吉罗一首首充满了黑人种族豪情的诗歌,她的诗歌为黑人和女性以及世界上一切向往自由平等的人们而诞生。

四、结语

安吉罗的《非凡女人》诠释了黑人女性的非凡存在于自信的举手投足间,坦然的自我认同中和潇洒的言谈交流处,鼓励黑人女性勇于摆脱传统观念中的弱势形象,建立自尊自信的人生姿态。这首诗中的文化身份意识奠基了此诗的感情基调,增加了此诗的思想深度。安吉罗也用一生验证了她的这首诗,向她的读者传达出一股强大的正能量,对我们今天争取弱势族裔和女性群体的权利具有深远的影响。

[1]董蔚.解读玛雅·安吉罗诗歌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J].文教资料,2010,8:32-33.

[2]郭哲韬.安吉罗诗歌中的种族和性别探微[J].外国语文,2009(2):59-64.

[3]玛雅·安吉罗.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M].杨玉功,等,译.北京:北京十月文化出版社,2000,8:2-4,303-304.

[4]张慧芳.安吉罗的系列自传——兼谈美国自传的文学性纠缠[J].外国文学动态,2007(5):45-47.

[5]Jeffrey M.Elliot.Conversation with Maya Angelou[M].University Press ofMissisippi,1989:146-156.

[6]Maya Angelou.“Phenomenal Woman” 30[EB/OL].Jan.2007.(http://www.poetseers.org/comtempprary_po ets/maya_angelou_poems/phenomenalwoman)

猜你喜欢
诗节布鲁斯玛雅
雨天
雨 天
神秘的玛雅密码
—— 玛雅圣城
神秘的玛雅密码
神秘的玛雅密码
布鲁斯·鲍文
《采薇》里的深情
福州的玛雅
请给我一幅画
小金曼·布鲁斯特:耶鲁领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