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命运抗争的两朵善恶之花——论《美狄亚》和《氓》中的弃妇形象

2013-12-12 15:17吴春飞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3期
关键词:弃妇美狄亚被遗弃

吴春飞

自从母系社会结束以后,人类社会便进入了父权社会,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落入了社会的底层。男人便成为了社会和家庭的主宰,女人也便成为了男人的附庸品或者奴隶。但是,妇女们却不甘心自己被贬低、被奴役的地位,她们在争取自身的人格独立的时候进行了大胆而勇敢的反抗。古希腊文学作品《美狄亚》中的美狄亚和中国古诗《氓》中的弃妇两位女性形象便开创了女性反抗男权专制、反对不平等婚姻制度的先河。

美狄亚和《氓》中的弃妇作为中西方文学史上的最早描写的弃妇形象,她们都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由于当时的社会是以男性为社会和家庭的主宰,她们的价值和意义都只能依附男人而存在。遭到了丈夫的背叛和遗弃,但是她们并没有忍气吞声,而是勇敢地举起了反抗的大旗,离开了丈夫,甚至美狄亚还向丈夫举起了复仇的利剑。两位弃妇在对待爱情和婚姻上都有着相同的地方,也有着不同的地方。她们的形象成为了古今中外女性反抗夫权专制,反对不平等婚姻的典范。

一、由追求爱情自由、渴望婚姻平等的纯真少女到勇于反抗的弃妇

美狄亚和《氓》中女子都是追求爱情自由、渴望婚姻平等的纯真少女。美狄亚是一个热情、聪明、纯真、性格刚毅的女性。她爱上了伊阿宋,并陷入了情网,像所有的纯情少女一样,渴望有一份真挚纯洁的爱情。她甚至为了得到爱情的自由,背叛了自己的祖国,背叛了自己的亲人,果敢地去追求自己所渴望的爱情,也曾经过上了几年幸福快乐的日子,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而《氓》中的弃妇则生活在一个“男尊女卑”非常严重的社会里,本来婚姻大事就应该是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面对着婚姻习俗,她劝氓“无怒”,为了爱情,她不顾父母的反对,私下许诺婚期,“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嫁给自己所爱的人。并在婚后,为了丈夫,为了儿女,起早摸黑,日夜劳作,毫无怨言。美狄亚和女子都可以说是妇女中的最佳典范,为了自己所爱的人牺牲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和精力,但是她们最终还是遭到了被遗弃的下场,她们的勇敢的牺牲精神并没有和另外一个人达到高度的统一,她们成为了可悲的弃妇。在受尽了欺凌和屈辱的时候,她们的愤怒终于化为了强大的力量,激发了她们的反抗和复仇的火焰。

二、被遗弃的悲痛引发了张扬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美狄亚和女子在失去了爱情和婚姻的时候,她们都无限悲痛和无奈,但是却没有像其他的传统女性一样忍气吞声,暗自哭泣,而是勇敢地进行了反抗。被遗弃的悲痛引发了她们张扬的女性意识的觉醒,面对伊阿宋的变心,美狄亚痛心疾首,为自己的不幸向苍天呼喊:“在一切有理智、有天性的生物当中,我们女子是最不幸的。”[1]这句话显现出美狄亚内心的悲怆和绝望,也同时是所有传统女性的最真实的概括。“一个男人同家里人住得烦恼了,可以到外面去散散他心里的郁积,不是找朋友,就是找玩耍的人,可是我们女人只能靠着一个人。”[1]这段话,体现了美狄亚女性意识的觉醒。她已经意识到“女性”已经从“人”降到了“物”的地位,成为了男性的主宰物。班思说过:“家庭往往是把妇女当做性的工具的牢狱。”[2]妇女没有婚姻自由的,是没有独立的人格的,只能是男性的附属品。女性只能规规矩矩地待在家里,严守妇道,从一而终。男性可以在外面寻花问柳,也可以随意遗弃女性。但是美狄亚的女性意识已经觉醒了,不愿意做一个只是依附于男性的“物品”,她要有独立的人格,有做人的尊严,要有自己的性格。

三、面对着婚姻的背叛和欺骗,弃妇变成了两朵反抗的善恶之花

希腊神话中的美狄亚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有着强烈的独立意志的女性,她同其他的希腊人一样有着不可扼制的个人欲求、炽烈的爱情、奔放的个性与自由的精神,但却被冠上了“恶妇”之名。因为美狄亚在婚前就已经背负上叛徒的罪名,她谋杀兄弟,背叛父亲和氏族的利益。在婚后,她更是恶毒,不但设计杀死了国王和公主,还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惊世骇俗,于是美狄亚是一个“恶魔”、“悍妇”已经成为了一种公论。但是从本文入手,我们可以知道美狄亚是一个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的女性,为了追求爱情的理想,美狄亚 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众叛亲离,流离失所,最后她也达到了自己的理想。美狄亚以为从此以后可以和丈夫、儿子们过上幸福的日子,但是理想破灭了,丈夫为了追求权力和财富,狠心地把她驱逐出去。

美狄亚复仇的最主要手段就是“杀子惩夫”,这在现代人眼中太过残酷了,甚至会发出疑问,不能不杀死儿子吗?答案是不能,因为当时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除了父母之情外,还认为子女是生命和思想的延续者。美狄亚也是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知道了报复丈夫最残忍的方法就是斩断丈夫的生命和思想的延续,“杀子”就是最好的“惩夫”方法。所以要“惩夫”就要“杀子”,形势也逼得她不得不杀。面对着双重原因的攻击,美狄亚由一个弃妇变成了一个复仇的“恶魔”,也深深地体现出一种对夫权制度、对不平等婚姻反抗的彻底性。

《氓》中的弃妇虽然也对不平等的婚姻进行了勇敢而又大胆的反抗,但是在反抗中却又含有一种不彻底性。在开头一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中氓的嬉笑样子就可以知道他并不是一个很正经的男子,再到女主人公提到“子无良媒”时,而氓却责怪女主人公,甚至于还要 “怒”,在此时女主人公本来就应该义正词严,维护自己的尊严,但是为了爱情,却要委曲求全。在氓没有“良媒”的情况下,不顾父母的反对,擅自决定“秋以为期”,坚决要嫁给他。到最后的回忆里面,提到“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说明了两个人应该是一起长大,两小无猜的,女主人公不可能不了解氓的性格。但是女主人公却违背父母之命,不顾一切地嫁给了氓,这终归应该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为了爱情,第二是与她天生的软弱性格有关。

最后,她在遭受到被遗弃的下场,成了弃妇,回到家中,遭到兄弟的嗤笑时,她也只是“躬自悼矣”,最后发出了“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感叹,对自己的命运已经是认可和顺从,不再反抗。她没有像美狄亚那样,心里面完全没有一点复仇意识,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报复自己负心的丈夫,仅是离开丈夫而已。这也可以看出弃妇在勇敢坚强的性格中也包含了一种软弱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一种反抗的不彻底性。

在反抗夫权制度、不平等婚姻的过程中,两个弃妇的方式不一样,一个是善,一个是恶,从而也形成了两朵善恶之花。无论反抗是否具有彻底性,她们的行为已经是对男权社会最大的反抗和挑战,都对当时的社会制度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冲击,都为女性地位的提高作出了贡献,开辟了中西方女性反抗夫权制度、不平等婚姻的先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欧里庇得斯.美狄亚[A]//外国剧作选(一)[M].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2]朱虹.外国妇女文学辞典[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弃妇美狄亚被遗弃
传统道德的背离与女性意识的觉醒
——对古希腊悲剧形象美狄亚的分析
悲悯
《诗经》“弃妇诗”研究综述
《诗经》弃妇诗近十年研究综述
雪花莲
回收再创造
古今弃妇形象的转变及妇女地位的反思
19世纪的法国大歌剧:凯鲁比尼的《美狄亚》
被遗弃的地方
雪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