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人:反思应用型大学文学课教学改革

2013-12-12 15:17吴海红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文学大学

吴海红

文学与人:反思应用型大学文学课教学改革

吴海红

在应用型大学教改已经基本成为共识的今天,对其中文学课的位置、改革的路径及方向进行反省略显滞后,却并非不必要。文章以文学与人——人的成长、人的生存作为思考的坐标,在“用”或“无用”的价值标准之间进行了考量,提出以文字为媒的改革思路,用体验的文学含纳文学课教学改革的方向。或许,对文学课教学改革的反省同时也包含了大众时代文学的生存境遇问题,包含了对文学何为这一命题的思考。

文学 应用型 教学改革

当下,所谓应用型大学教学改革早已不是什么新鲜名词,当初纷纷扬扬、一拥而起、一哄而上的热闹而今在人们心里唤起的是一种长久的倦怠。情况可能是,当初倡导的人如今已可能倡导无力,而听的人——他们更是这场运动最直接的主体——却仍旧无动于衷、无关痛痒。于是,当初所指认的不合理的教育现实在持续,而当初改革的由来、改革要处理和面对的实际问题、改革所应有的理论探讨和深入却止步于前。大众化时代提供了供人们发挥想象徜徉激情的无尽所在,新名词以及与之所伴生的命名、发现的乐趣很快使人们淹没于一场新的游戏场中的新规则。独有教育中人,这场改革的真正主体,不应忽视了这场改革中凸显出来的深层次问题,不外化于此而是认真反省自身在其中的位置,承担职责并采取相应的行动,这也许才是任何一场改革其真正的要义和精神所在。

一、“用”或者“无用”

毋庸置疑,文学课在这场运动中越发处于边缘化的位置。跟文学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边缘化位置相通,应用型大学教改中文学课也越发处于一种领导不抬爱、学生不热衷、老师被迫改行的尴尬境地。有甚者直接危及到文学课的生存——笔者所在的一所三本院校不仅大量压缩本科一年级大学语文课的学时,更暂时停止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招生。以应用型为号召,大学减少文学课在培养计划中的比重甚至取消其生存显然基于以下判断:文学与应用(型)无关(或少关,少有关系)。此逻辑判断其实并无不可。在大学教育走向大众化的背景下,那些不可能走上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的大学如果不想降格为技校或高职,则唯独只有应用型大学一条路可走。在这个一切都可以被冠以之“世界的”时代,知识成为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生存置换的最有效约数。知识的形态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仅凭书本知识已经无法培养出适应时代,适应不断变动的社会人生和变革的现实需要的人才。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背景下人的多方能力需求,使人才培养突破之前只重理论(可能还是过时的理论)不重实际、只教书不育人的陈旧格局,使大学的教育始终与新鲜的、流动不居的社会现实进行积极和良性的互动。长久以来,大学教育陷于单一精英式培养模式,深居象牙塔,全然不理塔外的世界已经在进行着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学课犹然)。大学不问询、不回应社会现实的做法所带来的只能是大学的自我封闭。这一点任何“型”大学同样如此。事实上,什么“型”大学不是这轮改革的鹄的,如何在一个变动性的多元化的教育格局中明确自身的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才是根本。其关键仍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落实下来则是教育者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革新。在这个层面上,文学课如果不能克服一向的高蹈和空疏之弊,不能适应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实践等多方能力需求,不能促进和提升人的生存,文学原本是无用。

但是,以有用与否对文学进行的功利性考量很可能是错位的。并且它可能因此助长某些大学疯狂追求市场化空间中人才培养的利润这一畸形风气。某种意义上,文学的作用正在于一种“无用之用”。文学是一种心灵的事业。文学所能够带来的对于人的审美、精神和心灵的无形浸润,提供给人真正的精神栖居安身立命之所。文学通过对悠久的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和传承提供给个人和民族自我身份的同一性。文学以具象的方式记录下人类生活全部丰富复杂深邃性之所在,暗示思想和想象将以自由的方式接近和抵达无限的可能。凡此之“用”一一皆为大用,与今之“用”气象和境界迥异。问题在于,当今时代,“大用”往往为日常生活逻辑所不容,二者之间互不通约,偶有打通者,大约只是那些以此为业者——只有那些作家、评论家、学者等以此为业的人才能自觉文学之“用”且以之解决吃饭等生存之道。对于大众教育时代芸芸大学生而言,自觉于前者并不一定能为他们换来他们想要的体面的生活。相反,空疏玄远的说教加重了他们在面对社会面对真实的人际交往时的不相适应性。因此,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当思索:应当为他们——教育活动无可辩驳的主体——提供一种什么样的文学教育?什么样的文学教育使得他们在融入社会时既有助于他们解决吃饭穿衣等生存基本,又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生存?传统的文学教育应当在今天经历怎样的变革才能既不负于它的悠久的使命同时又发挥出更为持久迷人的光芒?进而,文学在今天的时代还能为人以及人的生存提供什么?它将以一种什么样的形态继续存在抑或消亡?文学何为?

二、以文字为媒

答案仍可能是不明的。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远超乎于我们当初提出这一问题时的想象,单靠勇气根本无法接近这一问题。飞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为这一问题设置了极为繁杂的问题机制。尽管大众时代这个名词仍可能是个伪名词,真正的大众时代还远未来到。但在历时性上,每年70%左右经过高考的年轻人进入大学这个事实还是不争地将以往的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涌入社会,成为这个社会就业大军中的成员。人才的涌动带来整个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活力,同时将封闭的教育机制与千变万化的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凸显。然而,一种尴尬的局面是:一方面,大学紧跟市场不断调整自身的专业和学科设置,另一方面市场和用人单位却仍在不断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已经不能仅从大学培养机制和体制的相对滞后性来解释,从用人单位那里我们听到最多的抱怨是关于人才的素质、人才的综合能力以及可适应性和可持续性。这将再次使问题回到原点:关于人才——人的问题仍是根本。我们看到一批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的崛起,看到在一番研究之后有关文化素养、职业素养、心理素养等新名词迭出,看到在一番云山雾罩之后问题如磐石仍自岿然不动。这让笔者大大慨叹中国现在最缺乏的不是顶着各种名头的理论家,而是需要像民国时代梁漱溟、陶行知这样的行动派;不仅仅需要大师,更需要教育改革当中每一环节的每一位普通成员,需要每一位教师贯串于每一节课与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交往,贯串于每一个细节之中的每一点滴的自觉和担当。变与不变早已经不是一个问题,步过了最初的改革阵痛期,人们不应该更深地陷入迷惘。既然所有的问题其连接的理路都在于人最后也都落实到人、人的成长、人的生存以及人的最终归宿,那么结合以上背景应当首先追问的就是,我们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在几乎所有的应用型大学专业培养方案中都会提到或者涵盖到一些字眼:高素质、可持续等。那么文学和文学教育能提供给他们什么样的东西助于他们在走入社会以后能够持续融入并且发展自身实现人的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生存?当然,文学是否可能在造化于此的同时寻找到它的某种生机?

文学正是关于人的事业。这是古老而又悠久的文学传统所赋予它的使命和光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学教育能够发挥和重聚的力量源泉正在于文学一向对人的生存凝望和关注。离开了天人合一的传统社会,现代社会人们的生存之重和之轻同时凸显。今天的文学教育必须首先和重新教会人们感知和使用文字,重建阅读作为一种公共兴趣和公众生活方式。过硬的文字能力是人们在这个社会生活的必要生存保障。准确流畅的口头和书面表达及交流使人们轻松置身于职场和现代交际场域。文字中包含的视野、思维以及方法的训练逐渐使人们养成自主独立的思想意识和判断,形成以同情和合作为基础的现代交往理性。文字世界的美好和自身的美感帮助人们形成审美的,最终也是道德的情怀。以文字为媒,统一其在技能和价值层面上的 “之用”,沟通和促进同时在这两个层面上的人们生活:让人们在养活自己的同时不致迷失了自己生存的方向性。以文字为媒,努力重建阅读作为一种公众的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今天中国社会的很大问题在于中国人阅读生活的贫瘠。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一方面带来了生存的失重感,另一方面又像离心机一样把人抛出,无法着陆。人们在体会着沉重、紧张的同时感觉到深层的孤独和无处不在的焦虑。生存的无力感浮动在那些盲目窜动着的就业大军,那些毕业可能即失业的现代社会的蚁族身上。社会的不平和不公在加剧着矛盾的生成。而过于精密的专业分工所带来的有着更大局限性的干燥枯涩的专业知识不能回答关于生存的追问。以文字为媒,在文字中认识社会,把握人生。不论是帝王将相的命运沉浮,还是百姓人家的寻常起落,无论是说理还是抒情,是纪实是虚构,文字的世界以其所包含的对全部生活世界的淋漓生动的摹写和记录教会人们正视现实,体悟生命,并不妨从惨淡中升腾出美好,从残酷中逼打出崇高。

尽管今天的社会已越来越呈现出所谓 “读图时代”的特征,图像对文字的僭越逐渐使人们远离一种深思的凝神静默的传统生活方式,淹没于图像以夸张和炫耀的方式暗示出的一个欲望和骚动的世界。然而,图像的虚幻性是可见的。图像以其隐藏很深的虚幻性为公众的欲望寻找了一个又一个出口,导引出一波又一波时尚狂潮,制造了一轮又一轮公众陷身其中的悲剧。揭开虚幻性的面纱就能看见这场消费社会的真实图景。只有阅读的生活才能够安慰空虚疲惫的心灵,只有真诚和美好的文字才能给予温暖与感动。因此,有必要同时警惕的是那些心灵鸡汤式的文字,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是这场欲望化狂欢的共谋。它们抽空了言语真实的内涵,又用催生出的虚假和空洞将真诚踩溅得一地都是。

三、文学,体验

让我们回到课堂。当我们将改革落实到最终和必经的载体上,人们也许会发现文学从其根基上说是体验的。不独现实主义作品如此,一切被叙述出来的都一定是来自作家本人在其全部生活当中的体验。而我们改革的思想和行为路数也就应当体现为用这些丰富而独特的个体性生命感受唤醒和激发人的深层生命体验和生存感受。因此,至少在以下三点,我们可以为体验的文学设计进行的路径或曰改革的方向。

(1)经典的文本细读仍是最重要的方式,但是必须改革细读的方式——我们仍将其称为体验的方式。以大学语文课为例,有不少同事仍在延续着高中模式:字、词、句逐个分解,然后是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条分缕析,既割裂了艺术作品完整的美感,同时也拆分了作为整体性的个人生活体验和感受。尽管字词等属基础且必须工作,但重心可以适当前移,最好能够在课前由学生自学解决。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必须要抓住文本中凸出表达的某一东西,情绪的流转、思维的改变、境界的生成等等,总之抓住一点即揪住脉络,分析成因,继之深入背景,用谱系学的方式使之在一个纵深的层面上一点点呈现(兼顾美学和历史的两个层面)。在教学手段上,未必一定要使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虽然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可能帮助提高学生的兴趣,但喧宾夺主式的“为……而……”式的手段不必用,因为只可能损害教学效果。这个过程势必会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对作品的意涵、作家的艺术个性以至生活经历还有时代社会等因素有了深入理解,方能提炼线索,对文本进行细致而又深入的读解,并且不至于因勤于对野史轶闻进行搜刮考证而流于庸俗化。举现当代的文学篇章来说,《狂人日记》中的狂人的疯魔,《伤逝》中涓生在真实和将真实的重担卸于子君间的纠结、《我爱这土地》中蕴藏于几个意象中不断递进而终于迸发的对土地(也是民族和人民)的赤热深情、《雨后》中对一种青春个体的同时也是时代的被压抑得近于焦渴的情绪的表达等等,都可以成为唤醒那些沉睡的情感与体验的重要脉络。问题只在于如何挖掘,以及课堂上行之有效的组织。

(2)将文本外延扩展为围绕当下社会事件以及个人经历而进行的生活流。今天,文本的范围早已不局限在以文字写成的作品之上,举凡影视、音乐、戏剧、绘画等等都可以在广义上进入待定的文本,成为人们分析和关注的对象。不同艺术形式间的互文性在大众文化发展的今天已经清晰可见,并且不仅仅体现为形式上的互见。因此,在以文字分析和文学鉴赏为主体的课堂上,适当结合其他艺术形式来拓广文学艺术的审美空间、增强艺术感染力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尽管由于这些艺术自身的高雅定位常常隔断了与大众之间的交流,打破隔阂将有赖于艺术自身的发展以及受众水平的提高,大的背景上可能还依赖于社会风气的变转,仍不妨将之作为一个可以努力和学习的方向。

事实上,一个更为广义的文本对象是奔流在我们身边并且裹挟我们而去的川流不息的生活。社会事件的发生,个人生活的变迁,最深刻的情感历程,最广阔的世界和人生体验,每一天都会奔腾到我们的课堂成为大家共同享有的生存大文本。这个世界从根底上说,没有一个人不同我们相关,没有一件事不同自身相连。在共同经历了那些攸关的生命体验之后,个人的生存才能够汇入到一个更大的群体之中,获得更为丰富更为深邃的生活体验。

(3)将课堂学习与课下实践结合。课堂学习当然都是在教室完成的,经由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一切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职责最终落实到个人的成长。这一教学形式的不足正体现为广为诟病的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薄弱。“百无一用是书生”反映的正是文科生行动能力不足的窘状。当然,用人单位的抱怨可能是想要转嫁用人成本的变相表达,而来自于文科生自己的反省可能是更具意味的,改革毕竟只有通过持续反省才能获得推进。在1917年,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跟他在甪直镇县立第五高等小学的同事们热心推行教育改革,孩子们在学校里演剧、开店甚至于在自办的农场里种地种菜。1927年,陶行知先生在他所开辟的晓庄师范推行乡村教育,第一批学生的开学礼竟然是在一空旷的山麓举行的,一无校舍,二无教师。陶先生说:“要知道我们的校舍,上面盖的是天,下面踏的是地,我们的精神一样的要充溢于天地间,所造的草房不过避风躲雨之所。本校只有指导员而无教师,我们相信没有专能教的老师,只有比较经验稍深或学识稍好的指导者。所以农夫、村妇、渔人、樵子,都可做我们的指导员,因为我们很有不及他们之处。”①一个世纪过去,今天的教育理念似乎仍未能走出大师们当年的设计——这一百年的教育实践并没能走出低谷与创生它的时代取得同步。然而,今天的学生们仍然可以借鉴前辈通过演讲、朗诵、话剧表演、采访实习、参加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自己办公司和创业等等方式进行实践。这不仅成为课堂的延伸,更是对课堂的补充和深化。

长期以来,文学课的教学以教条式理论桎梏了学生的灵感与想象,阻碍了学生对于更广阔的社会人生进行体尝的渴待。手脚被束缚的人势必怯于行动,因此,打破死守的课堂的僵局,我们试图将课堂还原成一场人与人、人与世界与生活之间的交流,一场藉借着无数人的生命体会而展开的无限延展和开放的对话,在对话中进行深度体验,在交流中让语言文字焕发行动的能力,担负人生,期待美好。

注释

① 陶行知与晓庄师范 [EB/OL].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6b76b60100g4fm.html.

(作者单位:安徽新华学院文化与新闻传播学院)

本文系安徽新华学院校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项目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应用型文学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我们需要文学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