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气缸驱动的工业机械手外夹持装置

2013-12-14 09:01杨益钟以波
机床与液压 2013年10期
关键词:机械手串联气缸

杨益,钟以波

(1. 苏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江苏苏州215104; 2. 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工业机械手的灵魂和核心是夹持装置。目前的工业机械手的夹持装置,一般采用电动、液压驱动或者气压驱动。电动机容易受到磁性材料饱和的限制,单位质量的设备所能输出的功率比较小[1]。液压传动具有输出力大、操作简单等优点,但是其最重要的缺点是液压介质容易泄漏,造成环境污染。气压传动所用的主要介质是空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即使泄漏也不会造成污染,但是其致命不足是压力较小,一般只能够达到0.5 MPa。因此,在需要大的输出力场合,人们不得不采用液压传动。作者设计一种既采用气压传动,又能使得输出力达到使用要求的一种夹持装置。采用串联气缸和杠杆-肘杆增力机构来满足较大的输出力,整体布局根据对称美学思想来设计[2-3],采用气缸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夹持装置。

下面介绍这种外夹持装置。

1 工作原理及装置演变

如图1 所示为夹持一般尺寸的外夹持装置。该装置由串联气缸、杠杆机构、肘杆机构等元件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当气动阀在图示位置时,压缩气体通入左右串联气缸的左侧,活塞被推动向右运动,肘杆机构的压力角α 渐渐变小,进行第一次力放大,然后再由杠杆机构进行第二次力放大,并带动夹持元件夹持工件。工件被机械手放到指定位置后,切换气动阀,压缩气体通入左右串联气缸的右侧,使得活塞向左运动,松开工件。

图1 一般尺寸外夹持装置

根据图1 所示装置的原理,通过改变杠杆的位置与形状,可以设计出满足不同尺寸要求的夹持装置[4],如图2—5 所示。

图2 内倾斜外夹持装置

图3 外倾斜外夹持装置

图4 较小尺寸外夹持装置

图5 较大尺寸外夹持装置

2 力学计算与性能分析

图1—5 所示夹持装置的总夹持力Fo的计算公式[5]完全一致,即:

如果不采用串联气缸,仅用左边的一个气缸,则总夹持力Fo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D 为气缸直径;

d 为右气缸活塞杆直径;

p 为气压系统压力(MPa);

α 为肘杆机构的理想压力角(图1 所示);

l1、l2为杠杆机构相关组件的长度 (图1 所示);

ηMP为气缸活塞装置的传动效率,一般应取ηMP=0.85[6];

ηMT为肘杆机构的传动效率,一般可取ηMT=0.90[7];

ηML为杠杆机构的传动效率,一般ηML=0.97[8]。

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对比公式 (2)与(3),可知文中所介绍的串联气缸驱动的工业机械手内夹持装置,其总夹紧力是传统的仅用一个气缸夹持装置的1.91 倍。如果采用二级串联气缸后,夹持力还达不到要求,可适当将串联气缸增加到三至四级。鉴于多级串联气缸的轴向尺寸将显著增加,所以一般不推荐采用多于四级的串联气缸。

3 总 结

(1)文中提出的串联气缸驱动的工业机械手夹持装置,可极为方便地通过对杠杆机构的形状和角度等进行简单的改变,以满足不同尺寸工件的外夹持和不同夹持力的要求。

(2)采用串联气缸,可以明显提高输出力,相比较于单个气缸,二级串联气缸的总夹持力提高接近1 倍。

串联气缸驱动的肘杆-杠杆增力工业机械手夹持装置,可在一定范围内代替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液压传动夹持装置,符合机械行业绿色设计与制造的发展趋势与潮流。

【1】左健民.液压与气压传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钟康民.简论对称性美学思想指导下的机械设计创新[J].机械设计,2004(z1):94 -95,56.

【3】钟康民,苏东宁,王明娣.流体传动夹具中介质绿色化的途径与方法探讨[J]. 机床与液压,2004(11):44 -45,48.

【4】柏青,钟康民.基于无杆活塞气缸的二级增压装置[J].机械制造,2007(4):67 -68.

【5】DOU Yunxia,WANG Mingdi,SU Dongning,et al.Reconfigurable Pneumatic Clamping Device of Industry Manipulator based on Toggle-Lever Force Amplifier in Series [C]//Proceedings of the ASME 2009 Internationa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ngress & Exposition IMECE 2009,Florida,USA,2009:183 -186.

【6】宋学义.袖珍液压气动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7】陆雯,钟康民.平行同步双边肘杆增力机构及其在液压传动中的应用[J].工程机械,2005(1):45 -46.

【8】林文焕,陈本通.机床夹具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

【9】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机械手串联气缸
气缸体止口面展开式车削加工
一种新型无杆气缸传送一模双件开卷落料模结构
串联法写记叙文的概括
基于粒子群迭代的一种冗余机械手逆解算法
审批由“串联”改“并联”好在哪里?
我曾经去北京串联
一种发电站专用的电力输送电缆的架设设备
搬运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
串联攻坚弹后级引信自适应起爆方法
基于ADAMS与MATLAB的机械手控制系统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