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春城”视野下的城市公共交通动态监控系统

2013-12-22 06:17
中国公共安全 2013年23期
关键词:公交公交车报警

智慧城市建设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前沿趋势,是昆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智慧化已成为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第四次浪潮”。智慧城市建设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前沿趋势,是昆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2007年,云南省在紧密跟踪世界智能城市发展理念和实践进程的基础上,积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高原边疆省份、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化大通道的特色发展道路,颁布了《云南省城市报警和监控系统建设实施意见》(云综治办〔2007〕33号),对其中公共交通行业和公交车监控系统建设做出战略部署。

2011年,昆明市出台了《昆明市机动车客运行业治安管理条例》,将智慧交通作为加快城市转型升级,并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确立领先优势的关键举措。

2012年,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张田欣在市委十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提出,要坚持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智慧春城”,推进先进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不断提升城市化水平,全面推进现代新昆明和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和提升“春城”品牌,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最具魅力,最有幸福感、归属感、自豪感和安全感的宜居宜人新都市”。

建设目标

以此为契机,昆明市在全省率先展开了“公交都市”示范工程,全面开展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完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提高交通组织管理水平,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倡导文明新风,提升市民素质,培育现代新市民。

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时限、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到2013年上半年以前,完成全市城市公交车动态监控系统和指挥调度平台的安装建设。通过运用现代信息网络及图像处理等先进技术,实现对全市城市公交车车内及客运沿线防范监控,建立健全行业动态治安管理、交通流量监控、企业客运调度等综合性的动态视频监控指挥系统,使城市管理更加有序、打击犯罪更加精确、服务群众更加有力、公共安全更加提升。

建设任务

昆明“公交都市”的建设任务包括:

(一)加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道路通行条件;

(二)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规范道路行车秩序;

1、通过系统建设,使公安、公共交通运输部门(旅游运输部门、中巴巴士营运管理机构、校车运用及出租车经营管理单位)建立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信息互通、人员互动、工作联动”协作机制。

2、深化城郊结合部、城中村路段交通安全管理。

3、深化城市道理交通管理畅通工程。成立城市道路交通综合协调机构,结合软硬件系统的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规、建、管一体化”、“交通影响评价”等工作机制,协调城市规划与交通发展,统筹研究解决昆明交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城市路网结构,落实公共交通有限战略,加大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科技信息化应用,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组织,加强城市道路通行秩序整治。

4、强化城市客运车辆超速、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和危险品治理。通过海康威视公共交通信息平台的建立和智能交通的完善,进一步配合公安、交通运输、教育、旅游等部门切实加强对旅游客车、危险物品运输车、校车等重点车辆标识、标牌的监督管理,提升对城市公共交通中超速超载治理、乘客携带物品监测识别、突发交通公共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的能力。

5、加强运输车辆动态监管。

(三)加大道路交通科技投入,提升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

2013年前实现城市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各县区逐步建成集接警、指挥、通信、勤务管理、路面监控、交通违法自动记录、信息查询为一体的智能交通指挥系统,与高速、高等级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要积极推进监控信息资源共享。

(四)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应急服务体系,提高对重大事故和突发事件预警防范、社会风险化解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工作程序衔接配合,进一步扶持和加强云南省道路交通安全统筹工作,逐步扩大交通安全统筹覆盖面,充分保障事故受害者和公共交通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进一步促进道路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

实施步骤

按照“新车新办法、老车老办法,边投入边建设、边应用边完善、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企业出资50%、政府财政一次性补助50%”的方式,用一年半时间(2012年-2013年上半年),分两期完成主城区和呈贡区已投入客运的2610辆公交车(公交集团2329辆、城乡巴士150辆、中北公交131辆,以上车辆不含两年内报废车辆和新购入车辆)的系统安装和指挥调度平台(2个一级指挥平台和3个二级指挥平台)的建设。同时,公交客运企业对新增营运车辆,应按照《昆明市机动车客运治安管理条例》和《昆明市客运机动车辆场(站)报警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配套安装符合技术标准的监控系统,向公安机关进行治安备案后,投入客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期建设(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

成立工作机构,抓紧完成建设方案细化、项目立项审批、建设资金落实、项目招标等前期工作,尽快启动系统建设,按照计划初步建成两个一级指挥平台(公交集团指挥调度中心、公安局公交分局指挥调度中心)、一个二级平台(中北公司)和一个信息共享平台(车载系统的音视频由公交企业提供,道路路口非涉密视频信号由公安局提供)。完成1610辆公交车(公交集团1479辆、中北公交131辆,含全部双层车和加长车293辆)动态监控系统的安装。

二期建设(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

完善技术体系,优化系统性能,实现良性运转。完成1000辆公交车(公交集团850辆、城乡巴士150辆,含全部351辆支线公交车)动态监控系统的安装,以及二级指挥调度平台(昆明公交新巴、城乡巴士)的建设。

建设内容

昆明市城市公交车动态监控系统采用海康威视整体解决方案,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面向行业管理部门,通过在公交车辆上适当位置安装摄像头,将实时数据传入车载硬盘录像机,可实现车辆客运中的车内动态情况适时记录(存储期15-20天),能够有效发挥“事前震慑、事中控制、事后取证”等功能,为加强车辆安全管理、调处纠纷、打击违法犯罪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如果业务管理产生需要,还可通过GPS系统实时查看录象数据,现场进行应急处理。

面向公交车企业,以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电子地图为支撑适时控制和掌握车辆动态及运行轨迹,为公交企业调度、管理等提供服务和保障,促进公交车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通过GPS收集营运数据,还可为行业管理提供业务基础数据与科学分析,为运力调整、驾驶员劳动强度等专题提供科学依据。

面向公交车驾驶员及乘客,司乘人员主动报警,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紧急情况等,可按动车内报警按键,经甄别确认为警情时,可同步启动3G无线传输将车内实时画面传到指挥调度平台,也可由指挥调度平台强制调用车内实时监控图像,为应急处置提供准确依据。

系统功能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视频监控指挥

(1)通过车内显示屏,司机可实时监视公交车站台、前门乘客上车、后面乘客下车、车内乘客情况;也可以实时监视驾驶人员在行车途中的服务质量;

(2)通过车载硬盘录像机记录车辆运行过程中摄像头所获取的视频数据,便于公安部门在案件发生后事后取证用;也便于公交企业对驾驶人员日常工作及服务质量的监管;

(3)通过3G传输方式,在指挥中心实时调看车辆运行过程中的视频数据,用于紧急指挥和调度;

(4)司机、乘客按下报警按钮后在监控中心自动把对应视频和电子地图在大屏上显示。

为行业管理部门、公交企业提供公交车车辆视频监控、车辆轨迹回放、车辆报警提醒(含异动报警)、应急指挥及车辆远程管理等功能。

对第三方应急监控系统如110接警系统,公交车监控指挥中心与这些系统建立连接,同步传输车辆动态信息,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应急处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企业在线业务管理

企业在线业务管理系统的用户对象是各公交车企业。企业需要对其下属的公交车进行监督、查询、管理和调度等。

通过建立统一的外网门户,为公交车企业提供个性化的管理界面,各公交企业通过行业管理部门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对本企业的车辆和驾驶员进行监管和调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公交企业的管理与服务能力。

3、综合运行分析

公交车管理涉及不同的管理部门,需要提供统一的内网门户,满足各部门对业务数据、管理信息的综合查询和分析需要。与公安部门道路视频信息系统对接,了解实时路况信息,便于应急调度车辆,减轻交通拥堵所造成的运力压力,方便市民出行。

该系统中,应用支撑软件系统是各类开发的应用软件运行的通用基础软件支撑环境平台,需要配置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中间件软件、GIS中间件软件、流媒体、数据交换软件、数据分析工具、备份软件、操作系统等。应用软件包括:

1、主机及存储系统

主机及存储设备是各类开发的应用软件运行的基础硬件系统,需配备数据库服务器、应用中间件服务器、数据交换服务器、GIS服务器及光纤磁盘阵列、带库等硬件设备。

2、终端系统

车载终端系统是各类开发的应用软件数据采集工具,根据采集和应用的数据要求,整个系统分为前端车载监控系统、通讯线路和监控平台。前端车载监控系统又包括车载硬盘录像机、监控摄像机、监听头、报警按钮、报警闪灯、液晶显示屏、GPS等。

3、通讯网络系统

需要依托网络系统进行各种数据的采集及对内、对外进行服务,包含前端车载移动传输系统和后台指挥中心以太网网络系统,满足与外部服务对象实现网络互通,满足业务系统各类数据传输的需求,保障系统有效、安全运行。具体需实现与行业管理部门网络、无线运营商网络、昆明公交集团信息系统网络互联互通,需通过互联网为公交车企业提供管理服务。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城市公交系统是一个完整的运营体系。为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监控目标,公交系统不仅要监控车辆路途中的状况,对公交站点、公交场站等场所都有安全监控要求。需分别针对车辆、场站、公交站点分别制定监控方案,通过管理中心实现监控点的集中管理。

公交监控系统是专门针对公交行业设计的一整套端到端系统解决方案,系统由车载监控系统、调度管理平台、公交场站/站台监控系统三大系统组成。分别针对公交行业中车辆、调度管理业务、站点/场站的需求而设计。各系统可独立工作,也可集成为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除了上述系统,各子系统功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下:

1、车载监控系统功能

通过调度主机连接摄像头、拾音器、报警器、GPS、3G模块等采集车内视频图像、音频信号、报警信号、车辆实时GPS信息、车辆行驶状况等,实现本地硬盘数据存储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上传到调度管理平台处理。实现对公交车辆的音视频监控,并协助司机完成报站、报警、提示、语音通话等业务。

2、调度管理平台功能

实现对前端设备的集中管理,音视频流媒体的存储、分发,业务运营管理等。调度管理平台功能包括系统配置、实时监视、视频查询、视频回放、实时控制、报警管理、抓图、抓录、电子地图、业务统计、员工考勤管理等功能。

3、车载监控系统设计

车载监控系统主要通过在公交车辆车上安装视频录像主机、摄像机、拾音头、GPS定位系统、报警按扭、无线传输模块等设备,实现对运行中的公交车辆进行视频音频监控,并完成突发事件下的车辆报警处理等。

车载软件要实现以下两种功能:

1、视频监控功能

a)通过车内显示屏,司机可实时监视前上车门、后下车门、车厢内乘客状况,安排车门打开、关闭时间,防止夹伤乘客、漏客事件;

b)通过视频发现车内拥挤状况,提示疏通乘客分布;

c)反扒,扶老爱幼提示;

d)监视司机驾驶行为,防止错误操作、疲劳驾驶;

e)司机通过视频及时发现车内警情,通过报警按钮通知上级部门,联合出警。

2、报警功能

a)越界报警:系统可设置车辆行驶范围,当车辆驶离该范围系统会自动向管理中心报警;

b)手动报警:在紧急状态下,司机按下报警开关,自动向管理中心发送报警信号。乘客亦可通过车内报警按钮向司机提示报警;

c)实时超速报警:可根据线路情况设置最高时速,当车速超过限速时向中心报警。

结束语

昆明四季如春,天生丽质。如何发挥优势把这座城市规划建设好,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个重大现实课题。通过该系统的建设,昆明市已完成对全市公交运营车辆进行可视化视频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公交运营质量,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系统建成后,市区公共交通安全事故明显减少,紧急状况应急响应时间明显缩短。

以海康威视作为重要伙伴的“公交都市”示范工程,作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将进一步开展其他交通智能化、集成化建设任务,对提升新形势动态环境下的反恐、防恐能力,强化城市管理,服务群众出行,建设“智慧昆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公交公交车报警
你们认识吗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拒绝公交车上的打扰
等公交
LKD2-HS型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报警处理
2015款奔驰E180车安全气囊报警
死于密室的租住者
奔驰E260车安全气囊报警
公交车上的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