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制义齿技术进行颌位关系转移的方法及临床应用初探*

2013-12-23 05:59郑东翔何华伟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基托全口义齿印模

李 群 郑东翔 李 卿 何华伟

颌位关系记录也称颌位记录,是对上下颌骨间三维关系的记录,可分为铰链轴关系、垂直关系及水平关系记录[1,2]。全口义齿、多数后牙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效果一直难以准确估计,即使具有多年义齿修复经验的医生也对预后存在不确定性[2,3]。临床实践中,针对已经磨耗严重而患者仍感觉旧义齿非常好用的情况可以采用复制义齿技术制作新义齿。根据复制义齿技术的特点,本文试图探讨基于这种技术进行包括铰链轴位等颌位关系转移制作义齿的可行性和初期临床应用的效果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筛选2012 年1 月至2012 年10 月来北京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要求行可摘局部义齿和(或)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入选标准:口内有牙列缺失或多数牙缺失,需要进行颌位关系转移的患者。修复前患者已进行完善的牙体、牙周治疗; 无颞下颌关节疾病及不可控制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 具备完全自主的行为能力。最后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10 例,其中男性5 例,女性5 例,平均年龄65.4 岁。

1.2 制作步骤和方法 以二次印模法常规取印模, 并进行模型灌注和修整、填补倒凹、骨尖及硬区缓冲、后堤区处理等作为对照组模型。用精细硅橡胶印模材翻制硬石膏模型记存作为复制组模型。采用光固化树脂制作临时基托, 再放置蜡堤制成托。将托放入患者口腔, 检查有无压痛点、边缘长度等酌情调磨。传统方法确定好垂直距离和水平颌位关系。上架常规排牙。患者口内试排牙,除了检查颌位关系是否正确外,还要重点检查唇部丰满度,上下唇关系及鼻唇沟、颏唇沟深浅度是否合适。根据试排牙后情况进行修改。然后将试排牙后的蜡合托取下放入硅橡胶印模材翻制的复制组模型,上架,依次取下已经试排好的上下颌托,放入复制组模型上,根据下颌或上颌托完成复制组的排牙,复制组这时可以进行不同基托的置换。复制组其余步骤同常规制作义齿程序。

1.3 技术室观察指标 技术室义齿完成后,试戴前由3 名医师对两组义齿(每组15 个,5 名患者为上、下颌义齿修复,5 名患者为单颌义齿)在平面、上唇突度、牙列在牙槽嵴上排列的位置(内外前后)、基托的厚薄、抛光面外形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按两组义齿修复效果的一致性情况分:一致、不一致2 个等级进行评估。

1.4 临床初戴情况分析 如果义齿无法就位或者就位后无有效固位,记为失败修复体,计算初戴失败率。分别对义齿的试戴时间、固位、稳定、咬合、垂直距离以及美观进行评价,同样按优、差2个等级进行评估。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 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颌位关系转移方法和程序归纳 本研究在预实验阶段发现,对照组与复制组进行颌位关系转移时,如果利用蜡堤进行,转移在垂直向颌位关系方面效果尚可,但是在水平向和铰链轴位颌位关系转移方面较差,尤其是前牙唇侧丰满度和牙弓内单个牙的位置和形态。于是在正式实验阶段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进行颌位关系转移时对照组应当先排牙,排牙后根据基托唇部丰满度适当调整,再分别利用试完排牙的单颌在复制模型上进行颌位关系转移。本技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多的使复制义齿保持与对照组义齿相同的特点,包括基托伸展位置、厚度,牙列弓型及树脂牙的轴向等。

图1 对照组与复制组所制备的下颌义齿

2.3 初戴情况 临床应用中,初戴没有失败修复体,30 个修复体均顺利戴入。对照组试戴合适后,医师参考对照组稍作调改(基本是试戴前口外调改)复制组义齿即可,复制组初戴时间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1)。而在美观、垂直距离、固位、稳定以及咬合方面对照组和复制组均为效果“一致”。

表1 对照组与复制组义齿的初戴时间比较

2.4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76 岁,上颌牙列缺失、下颌肯氏I 类牙列缺损,行颌位关系转移后修复(图2、3),在固位、稳定、美观以及咬合方面,复制组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复制组进行了金属基托置换后修复效果良好,而试戴时间方面复制组有较明显减少。最终,复制组与对照组所制作的两副义齿交给患者交替使用。

图2 复制义齿所用硅橡胶印模

图3 口内试戴时对照组与复制组所制作义齿排牙及外形情况(上图为对照组义齿,下图为复制组义齿)

3. 讨论

复制义齿技术的优点是使新做义齿的人工牙位置、基托外形与旧义齿接近,也就是旧义齿中性区的建立使患者接受起来更容易[3-5]。其实复制义齿可以对髁突的位置关系进行了记录和转移。它还可以修正、改善旧义齿。临床实践中,对于解剖条件差、侧方运动明显或下颌前伸等颌位关系异常的患者,新义齿即使没有问题, 患者戴用时也很难达到满意; 而且需适应很长时间后才能正常使用,这一直是口腔修复的难点[6-8]。本文所用方法的重要意义在于:复制精确度显著提高,利用排完牙的单颌(注意不是合堤)排复制组的对颌,复制了对照组平面、牙弓形态、基托边缘伸展范围、修复体唇部外形、髁突的位置关系等,也就是复制了与患者的神经和肌肉相适应的中性区。复制组义齿与对照组义齿戴用后垂直距离一致, 大部分患者完全适应。牙尖高度和面形态可参照对照组,金属义齿,不需磨改,咀嚼效率高,更加耐用。

该技术有如下优点:①义齿复制技术始于上世纪70 年代,但多注重义齿磨光面、组织面的复制,利用义齿复制技术进行颌位关系转移在临床上对某些患者的义齿修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复杂颌位关系需要重建的患者,过渡义齿可采用胶连义齿,这样制作周期短,缩短了患者缺牙时间。试戴合适后采用复制义齿技术复制制作最终义齿,使患者的椅位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老年患者体力消耗,更减少了医生反复取模等临床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而且,对照组试戴合适后,患者甚至可以委托他人办理。②使技工操作时间、劳动强度减小,对照组模型修整后再采用硅橡胶翻制模型的方法省去了复制组取印模、灌制模型及修整的时间,排牙步骤得到了简化。③可从基托、人工牙的材质方面进行节约,大大降低成本。对颌位关系复杂而以后可能最终需要金属面甚至金属牙患者,可以先采用塑胶基托和国产普通树脂牙,义齿甚至可以先采用热凝牙胶,患者口内试用合适后,根据患者经济情况换用纯钛基托和其它材质的牙。对于行动不便等特殊患者复制组义齿理论上可以做多副备用并可交替使用。

综上所述,应用复制义齿技术可以进行包括铰链轴位颌位关系、中性区等的转移,所制备的各种义齿患者可以保留并交替使用,此技术切实可行,在修复后短期内即表现出一定的临床效果,可有助于解决患者就诊次数多、周期长的难题。

[1] 马轩祥. 口腔修复学[M]. 五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10- 320

[2] 齐聪聪,林映荷. 在颌位关系记录中应用循证医学的现状和展望[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1,27(2):256- 259

[3] Carlsson GE. Facts and fallacies: An evidence base for com plete dentures[J]. Dent Update,2006,33(3):134-142

[4] 唐昊喆,周志强,孟庆胜,等. 翻蜡法精确复制全口义齿[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05,3(4):211- 213

[5] Heydecke G, Vogeler M, W olkew itz M, et al. Sim plified versus com prehensive fabrication of complete dentures:Patient ratings of denture satisfaction from a random ized cross- over trial[J]. Quintessence Int,2008,39(2):107-116

[6] 吴国锋. 无牙颌颌位记录的临床方法[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28(1):123- 126

[7] 孙学武,柳忠豪. 无牙颌全口义齿再修复患者的颌位记录方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38(5):614-616

[8] 马桂芳,侯晓冲. 异常颌关系全口义齿排牙问题的探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22(4):523

猜你喜欢
基托全口义齿印模
树脂基托添加氯化镧后对义齿性口炎的影响①
口腔传统种植印模精确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现状*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老年微创种植国家级学习班通知
无牙颌患者数字化方法制作全口义齿的临床疗效
以苄索氯胺和异丙醇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剂对牙科印模精度的影响
不同金属材料义齿基托对口腔感染的影响
口腔种植固定义齿数字化印模精度的研究进展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通知
无牙颌种植修复不同印模技术精度的研究进展
齿科铸造用纯钛制作总义齿基托及可摘义齿金属支架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