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冰的熔解热实验中水温与室温差的适 用 范 围

2013-12-24 06:39秦田田陈长海左安友
大学物理实验 2013年2期
关键词:冰水室温大学物理

秦田田,朱 瑜,陈长海,吴 泠,左安友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目前许多高校开设了混合法测冰的熔解热这个热学实验,由于系统与外界有热交换,所以选择合适的水温与室温差就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大量的实验教材[1-14]和文献[15-21]中并没有给出具体的适用范围,只是根据经验和牛顿冷却定律给出了一个粗略的范围,具体情况笔者整理后列于表1中,这使得学生在做实验时没有充分依据。本文以最基本的量热筒为实验器材,在冰水质量比分别为1 5、1 6、1 8、1 10、1 11、1 12时,根据牛顿冷却定律[19-21],选择水温与室温差为4~15℃,做了大量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水温与室温差的最普遍的适用范围,为今后实验提供依据。

表1 文献中给出的水温与室温差的范围

1 实验数据

根据混合量热法测量冰的熔解热时,常用下式计算被测物质的熔解热

其中:c1是水的熔解热,m是水的质量,M是冰的质量,T1为初始温度,T为平衡温度,量热器与温度计的总的水当量为W =9.629 g(量热器的水当量,温度计的水当量W2=0.46 V(g))。已知水的比热容c1=4.187×103J/kg·℃,内筒和搅拌器(铁)的比热容c0=0.46×103J/kg·℃,内筒与搅拌器的质量M0=83.46 g,冰的熔解热参考值L=3.335×105J/kg。

实验结果列于表2~17中,其中θ为室温。笔者进行了几百次的实验,整理的数据共有200多组,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故每个温度变化只选择了2~3组数据列于表中。

表2 冰水质量比约为1 5,水温与室温差为4~9℃

表3 冰水质量比约为1 5,水温与室温差为10~15℃

表4 冰水质量比约为1 6,水温与室温差为4~8℃

表5 冰水质量比约为1 6,水温与室温差为9~13℃

表6 冰水质量比约为1 6,水温与室温差为14~15℃

表7 冰水质量比约为1 8,水温与室温差为4~5℃

表8 冰水质量比约为1 8,水温与室温差为6~9℃

表9 冰水质量比约为1 8,水温与室温差为10~11℃

表10 冰水质量比约为1 10,水温与室温差为4℃

表11 冰水质量比约为1 10,水温与室温差为5~7℃

表12 冰水质量比约为1 10,水温与室温差为8~10℃

表13 冰水质量比约为1 11,水温与室温差为4℃

表14 冰水质量比约为1 11,水温与室温差为5~7℃

表15 冰水质量比约为1 11,水温与室温差为8~10℃

表16 冰水质量比约为1 12,水温与室温差为4~7℃

表17 冰水质量比约为1 12,水温与室温差为8~10℃

2 数据分析

在进行冰的熔解热实验时,由于整个系统不是绝热系统,量热器与外界进行了热交换,为了补偿这部分热量损失,常采用“面积补偿法”进行修正。由于刚投入冰之前水温比较高、冰的表面积比较大,冰融化的速度较快,为了使系统吸热与散热相抵,必须使T1-θ>θ-T。由表3、表4、表7、表10和表13可知T1-θ<θ-T或T1-θ≈θ-T,不符合面积补偿法的基本条件,所以不适合选择这些温度范围。

由表3可知当冰水质量比约为1 5,水温与室温差为10~15℃时,由于平衡温度偏高使得冰的熔解热整体偏小,虽然测量结果误差较小,但仍不适合选择此温度范围。

由表5可知当冰水质量比约为1 6,水温与室温差为9~13℃时,测量结果误差均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实验效果较佳。

由表6可知当冰水质量比约为1 6,水温与室温差为14~15℃时,由于平衡温度偏低使得冰的熔解热整体偏大,虽然测量结果误差较小,但仍不适合选择此温度范围。

由表8可知当冰水质量比约为1 8,水温与室温差为6~9℃时,测量结果误差均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实验效果较佳。

由表9可知当冰水质量比约为1 8,水温与室温差为10~11℃时,平衡温度刚好降至室温以下或者未降至室温以下,不符合面积补偿法的基本条件。由此可推知当水温与室温差增大时,平衡温度更难降至室温以下,故此冰水质量比下的水温与室温差不适合选择10℃以上的温差范围。

由表11可知当冰水质量比约为1 10,水温与室温差为5~7℃时,测量结果误差均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实验效果较佳。

由表12可知当冰水质量比约为1 10,水温与室温差为8~10℃时,平衡温度刚好降至室温以下或者未降至室温以下,不符合面积补偿法的基本条件。由此可推知当水温与室温差增大时,平衡温度更难降至室温以下,故此冰水质量比下的水温与室温差不适合选择8℃以上的温差范围。

由表14可知当冰水质量比约为1 11,水温与室温差为5~7℃时,测量结果误差均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实验效果较佳。

由表15可知当冰水质量比约为1 11,水温与室温差为8~10℃时,平衡温度刚好降至室温以下或者未降至室温以下,不符合面积补偿法的基本条件。由此可推知当水温与室温差增大时,平衡温度更难降至室温以下,故此冰水质量比下的水温与室温差不适合选择8℃以上的温差范围。

由表16可知当冰水质量比约为1 12,水温与室温差为4~7℃时,由于平衡温度偏低使得冰的熔解热整体偏大,虽然测量结果误差较小,但仍不适合选择此温度范围。

由表17可知当冰水质量比约为1 12,水温与室温差为8~10℃时,平衡温度刚好降至室温以下或者未降至室温以下,不符合面积补偿法的基本条件。由此可推知当水温与室温差增大时,平衡温度更难降至室温以下,故此冰水质量比下的水温与室温差不适合选择8℃以上的温差范围。

综上所述,当冰水质量比约为1 6时,水温与室温差可取9~13℃;当冰水质量比约为1 8时,水温与室温差可取6~9℃;当冰水质量比约为1 10~1 11时,水温与室温差可取5~7℃。

3 结 论

通过大量的冰的熔解热测量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

(1)冰的熔解热实验中水温与室温差的选择和冰水质量比直接相关:冰水质量比越大,水温与室温差就要选得越大;冰水质量比越小,水温与室温差就取得越小。

(2)学生实验时比较合适的冰水质量比约为1 6~1 11,其对应的水温与室温差的选择范围为:当冰水质量比约为1 6时,水温与室温差可取9~13℃;当冰水质量比约为1 8时,水温与室温差可取6~9℃;当冰水质量比约为1 10~1 11时,水温与室温差可取5~7℃。

[1]金以立,王楚云.普通物理实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109-115.

[2]谭金凤,张慧军.大学物理实验[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50-52.

[3]林抒,龚镇雄.普通物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45-149.

[4]北京工商大学物理教研室.大学物理实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5-77.

[5]赵鲁卿,王玉文.普通物理实验[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44-46.

[6]赵光强,申莉华,李玉琼.大学物理实验教程[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81-84.

[7]张宏.大学物理实验[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58-63.

[8]梁家惠,李朝荣,徐平,等.基础物理实验[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92-98.

[9]彭菊村,孙春峰.普通物理实验[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0-62.

[10]石星军.大学物理实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42-46.

[11]方利广.大学物理实验[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75-79.

[12]周殿清.大学物理实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90-94.

[13]邹红玉.大学物理实验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00-103.

[14]方建兴,江美福,魏品良.物理实验[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2:109-110.

[15]陈长海,朱琦,秦田田,等.冰的溶解热实验中冰水质量比的探讨[J].大学物理实验,2012(3):65-68.

[16]杜凯,魏光惠,徐流杰,等.测定冰的熔解热实验探讨[J].大学物理实验,2011(2):18-20.

[17]卓子华.测定冰的熔解热及吸热修正[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1996,19(4):75-77.

[18]任亚杰,翟宝清,王亚辉.冰的熔解热的实验研究[J].汉中师范学院院报:自然科学版,2003,21(2):47-50.

[19]冯卓宏,吴晨航,董敏.冰的熔解热实验的分析[J].龙岩学院学报,2008,26(6):123-125.

[20]王宝升,王维理,张爱军,等.用混合量热法测冰熔解热系统误差[J].大学物理实验,1997,10(3):54-56.

[21]罗湘南,唐建锋.冰熔解热不确定度分析及实验设计[J].科技信息,2010(6):108.

猜你喜欢
冰水室温大学物理
改良过湿冰水堆积土路基填料压缩特性试验分析
室温采集装置及供热二级管网智能化改造
普京泡冰水浴
经常喝冰水有什么害处
一种在室温合成具有宽带隙CdS的简单方法
一种碳纳米管填充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室温硫化制备方法
甲氧基MQ树脂补强缩合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研究
果汁多还是水多?
基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构建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