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相思不同种植密度及修剪高度对穗条量及扦插生根的影响

2013-12-27 04:57黄烈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条数根数大叶

黄烈健,易 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热带林业研究所,广州 广州 510520)

大叶相思不同种植密度及修剪高度对穗条量及扦插生根的影响

黄烈健,易 敏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热带林业研究所,广州 广州 510520)

通过对大叶相思采穗圃营建过程中不同种植密度、不同修剪高度对单株萌条数、穗条量及扦插生根率、根数、根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平均每hm2获得穗条量、扦插苗木数,提出了大叶相思采穗圃营建的最佳模式为20 cm×20 cm的种植密度、30 cm的修剪高度。为大叶相思通过采穗圃营建技术获得大量扦插苗木提供了理论依据。

大叶相思;采穗圃;种植密度;修剪高度;穗条量;生根率

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is A. Cunn.ex Benth又名垂耳相思,系含羞草科Mimosaceae金合欢属Acacia Mill.的一个热带速生树种,原产澳大利亚昆士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部和西部、伊里安岛、印度尼西亚基岛[1]。大叶相思具有适应性强、速生丰产、抗逆性强、无严重病虫害、根瘤发达、固氮能力强、材质优、纤维较长等特性[2],被认为是在我国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荒山造林、园林绿化、环境保护及薪炭材树种[3]。目前,大叶相思苗木的生产主要是通过种子繁殖,但由于相思种子具有一定的分化性,其树形、生长量、抗性、纤维含量等性状差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它们的开发利用[4]。而扦插是生产中简便易行广为应用的无性繁殖技术,应用扦插繁殖可迅速扩大苗木数量,达到扩大生产的目的[5],在许多树种中都成功得到应用[6-7]。

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对相思树种的扦插繁殖进行了探索[8-11],但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如何提高扦插生根率,而对通过采穗圃的营建技术来获得大量扦插苗木的研究却没有见报道。作者通过对大叶相思采穗圃营建过程中,不同种植密度、不同修剪高度对单株萌条数、穗条量以及扦插生根率、根数、根长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大叶相思采穗圃营建的最佳模式,为大叶相思通过采穗圃营建技术获得大量扦插苗木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广东省江门市沙堆镇南坑林场,该场地位于113°07′E、22°17′N,地势较为平坦,年平均气温22.2 ℃,极端低温2.8 ℃,极端高温37.4 ℃,年平均降水量1 750 mm,无霜期360 d以上,年均日照时数1 728 h,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1.2 采穗圃营建

首先将圃地整理成80 cm宽,10 m长的畦,畦间距50 cm。以大叶相思实生苗为材料,于2008年6月进行采穗圃的营建,种植密度设置3种:50 cm×50 cm、30 cm×30 cm、20 cm×20 cm,每种种植密度4畦,共种植12畦,随机区组排列,每畦修剪高度设置4个处理:10、20、30、40 cm,按照采穗圃常规管理技术进行管理。

1.3 试验方法

成功建立大叶相思扦插技术体系之后(见参考文献10),于2010年8月24日再次进行修剪,2010年9月20日进行每株萌条数及穗条量调查,取平均值进行数据分析;同时采条进行扦插试验。

剪取健康无病虫害的当年生萌条做插穗,穗长10~15 cm,具2个以上腋芽,粗度为0.3~0.6 cm,保留2~3片叶及顶芽,每片叶剪去1/2~2/3。按照不同种植密度、不同修剪高度进行记录挂牌,将剪好的插穗扎成小捆放在水中保湿待用。

制好的插穗用0.1%的多菌灵处理5 min消毒,然后清洗干净,用浓度为200 mg·L-1的IBA处理2 h后进行扦插,扦插基质为黄心土,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每重复60条插穗,于2010年9月20日扦插,扦插后40天调查生根情况,调查指标包括生根率(%)、平均根数(根)以及最长根长(cm)。

1.4 扦插环境及插后管理

以一般苗圃地做插床,宽1.3 m,高10~13 cm,长度视插穗数量而定。直插深度约为穗长的1/3,插穗间隔为8 cm×8 cm。为了更好的控制温度、湿度,在苗床上搭建半圆形低拱棚,盖上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压紧,烈日下加盖75%的遮阴网,保持棚内相对湿度90%以上,气温不超过35 ℃。扦插前一天先用0.2~0.5%的高锰酸钾对苗床进行消毒,再用0.3%的多菌灵对扦插基质进行消毒,插后每隔4~5 d喷一次0.1%的多菌灵。

1.5 统计分析

对百分率数据进行arcsinp-1/2变化,根数进行p-1/2转换处理后,再进行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其它指标直接进行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统计软件采用SPSS15.0[1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对单株萌条数及穗条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50 cm×50 cm种植密度的单株萌条数高达31.2条,单株穗条量也最高,为11.6条,与另外2种种植密度的单株萌条数及穗条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不同种植密度的单株萌条数是单株穗条量的3倍左右,较多的萌条数能够获得较多的穗条量。

表1 不同种植密度对单株萌条数、穗条量及扦插生根率、根数及根长的影响†Table 1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on numbers per plant sprouting, production of cuttings,rooting rate, rooting numbers and rooting length

2.2 不同种植密度对扦插生根率、根数及根长的

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20 cm×20 cm种植密度的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及根长最高,分别为69.72%、3.4条、2.59 cm,与另外2种种植密度的扦插生根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从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及根长3个指标对不同种植密度的效果进行优劣排序为20 cm×20 cm>50 cm×50 cm>30 cm×30 cm。

2.3 不同修剪高度对单株萌条数及穗条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修剪高度30、40 cm时的单株萌条数和单株穗条量与修剪高度10、20 cm的差异水平显著,修剪高度40 cm为最好,其单株萌条数和单株穗条量分别为33.3条和10.1条。同时,从表2中也可以看出,不同修剪高度的单株萌条数是单株穗条量的3倍左右,较多的萌条数能够获得较多的穗条量,这一结果与不同种植密度的相同。

表2 不同修剪高度对单株萌条数、穗条量及扦插生根率、根数及根长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different cutting heights on numbers per plant sprouting, production of cuttings,rooting rate, rooting numbers and rooting length

2.4 不同修剪高度对扦插生根率、根数及根长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修剪高度为10 cm时的扦插生根根长还算可以之外,其扦插生根率及生根数均较差。修剪高度为30 cm和40 cm的扦插生根率及根数均较好,它们之间没有差异,只是根长有差异。但从圃地管理的操作难易程度来说,修剪高度为30 cm为最好。

2.5 不同种植密度、修剪高度对单株萌条数、穗条量及生根率、根数及根长的多重比较

通过对不同种植密度、修剪高度对单株萌条数、单株穗条量及扦插生根率、根数及根长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20 cm× 20 cm的种植密度、30 cm 的修剪高度,其扦插生根率最高;50 cm×50 cm的种植密度、40 cm的修剪高度,其单株萌条数、单株穗条量及根长均最高;20 cm×20 cm的种植密度、20 cm的修剪高度,根数最多。从穗条量来看,50 cm×50 cm的种植密度、40 cm的修剪高度处理最优;从扦插效果来看,20 cm×20 cm的种植密度,20 、30 cm的修剪高度处理均优于其他处理。

2.6 不同种植密度、修剪高度,平均每hm2可获得穗条数及扦插苗数比较

根据不同种植密度、不同修剪高度下的单株穗条量、扦插生根率,计算了平均每hm2采穗圃能够获得的穗条数及扦插苗木数量,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尽管50 cm×50 cm种植密度、40 cm修剪高度的单株穗条量最高,但由于平均每hm2种植的株数较少,其获得的穗条总量及扦插苗数均一般;而20 cm×20 cm种植密度、10 cm修剪高度的单株穗条量虽然不高,但由于其种植密度大,平均每hm2种植的株数多,能够获得的穗条总量却最高,为103.20万条,获得的扦插苗木数量为73.385 5万株,位于第二;20 cm×20 cm种植密度、30 cm修剪高度,平均每hm2获得的穗条总量第二,为97.20万条,但由于其扦插生根率最高,获得的扦插苗木数量为第一,为73.444 3万株。

表3 不同种植密度、修剪高度对单株萌条数、穗条量及生根率、根数及根长的多重比较Table 3 Multiple comparison of between different cutting heights and planting densities on numbers per plant sprouting, production of cuttings, rooting rate, rooting numbers and rooting length

表4 不同种植密度、修剪高度平均每hm2可获得穗条数及扦插苗数Table 4 Available mean cuttings and cutting seedlings per 0.667 hm2 with different cutting heights and planting densities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 论

3.1.1 不同种植密度对单株萌条数及穗条量的影响

50 cm×50 cm种植密度的单株萌条数高达31.2条,单株穗条量也最高,为11.6条,与另外2种种植密度的单株萌条数及穗条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3.1.2 不同种植密度对扦插生根率、根数及根长的影响

20 cm×20 cm种植密度的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及根长最高,分别为69.72%、3.4条、2.59 cm,与另外2种种植密度的扦插生根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3.1.3 不同修剪高度对单株萌条数及穗条量的影响

修剪高度30、40 cm时的单株萌条数和穗条量与修剪高度10、20 cm的差异水平显著,修剪高度40 cm为最好,其单株萌条数和穗条量分别为33.3条和10.1条。

3.1.4 不同修剪高度对扦插生根率、根数及根长的影响

修剪高度30 cm和40 cm的扦插生根率及根数均较好,它们之间没有差异,只是根长有差异。但从圃地管理的操作难易程度来说,修剪高度30 cm为最好。

3.1.5 不同种植密度、修剪高度对单株萌条数、

穗条量及生根率、根数及根长的多重比较

从穗条量来看,50 cm×50 cm的种植密度、40 cm的修剪高度处理最优;从扦插效果来看,20 cm×20 cm的种植密度,20、30 cm的修剪高度处理均优于其他处理。

3.1.6 不同种植密度、修剪高度,平均每hm2可获得穗条数及扦插苗数比较

20 cm×20 cm种植密度、30 cm修剪高度,平均每hm2获得的穗条总量第二,为97.20万条,但由于其扦插生根率最高,获得的扦插苗木数量为第一,为73.444 3万株。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大叶相思营建采穗圃的最佳种植模式为:20 cm×20 cm的种植密度、30 cm的修剪高度。

3.2 讨 论

3.2.1 不同种植密度及修剪高度对单株萌条数及穗条量的影响

不管是不同种植密度还是不同修剪高度,单株萌条数与穗条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应比例,即3∶1左右,也就是说3个萌条中才有1个达到穗条的质量。因此,要想获得更多的穗条,必须要通过获得更多的萌条才能得以实现。种植密度低的植株由于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照及水肥,因此其萌条数及穗条量也更多;但可能由于萌芽时间的差异,或者是水肥不够,造成穗条量远远低于萌条数。

3.2.2 不同种植密度对扦插生根率、根数及根长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扦插生根率、根数及根长的优劣排序为20 cm×20 cm>50 cm×50 cm>30 cm×30 cm。可能的原因:种植密度为20 cm×20 cm时,植株之间的生长已经受到光照和水肥竞争的影响,由于种植密度高,植株能够获得的光照及水肥较少,其萌条相对较嫩,木质化程度较低,因此,其扦插生根率较高。而种植密度为30 cm×30 cm、50 cm×50 cm时,其扦插生根率差异不显著,植株之间的生长受光照和水肥的影响不大,较低种植密度的植株由于能够获得更多的光照和水肥,其萌条相对较老,木质化程度较高,因此,其扦插生根率较低。这与扦插时采的穗条要求是半木质化的相一致。

3.2.3 不同种植密度、修剪高度,平均每hm2可获得穗条数及扦插苗数比较

营建采穗圃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足够多的穗条以用于扦插苗木的生产,穗条的产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获得更多的扦插苗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因此,根据不同种植密度、不同修剪高度下的单株穗条量、扦插生根率,计算了平均每hm2采穗圃能够获得的穗条数及扦插苗木数量。20 cm×20 cm种植密度、30 cm修剪高度,由于平均每hm2的种植株数多,获得的穗条总量第二,为97.20万条,由于其扦插生根率最高,获得的扦插苗木数量为第一,为73.444 3万株,为采穗圃营建的最佳模式。

[1] Turnbull J W, Martensz P N, Hall N. Notes on lesser-known Australian trees and shrubs with potential for fuelwood and agroforestry [A]// Turnbull J W. Multipurpose Australian trees and shrubs: lesser-known species for fuelwood and agroforestry[C]. Canberra: Australian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1986: 81-313.

[2] 潘志刚,游应天.中国外来树种引种栽培[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78-406.

[3] 黄世能,郑海水.不同伐桩高度和林分密度对大叶相思萌芽更新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1992,5(5):611-615.

[4] 蔡 玲,王以红,吴幼媚,等.五种相思树组织培养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2003,32(1): 24-26.

[5] 孙敬爽,郑红娟,贾桂霞,等.不同基质、生长调节剂、插穗规格和代谢调节剂对‘蓝星’扦插生根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1):67-73.

[6] 曾松青,周土生,黄 祯,等.红豆杉扦插育苗试验[J]. 经济林研究,2007,25(2):52-55

[7] 张春桃,胡希军,罗雪梅,等.榉树的扦插繁殖技术[J].经济林研究,2011,29(2):108-110

[8] 谢国干,梁淑群,李任珠,等.大叶相思嫩枝扦插育苗试验[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13(1):37-39.

[9] 刘德朝.直干大叶相思扦插育苗试验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4,31(2):72-74.

[10] 易 敏,黄烈健,陈祖旭,等. 大叶相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 33(1):84-89.

[11] 易 敏,黄烈健,陈祖旭,等. 马占相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10,23(6): 910-913.

[12] 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第3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85-266.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and mowing height on cutting output and rooting rate of Acacia auriculiformis in cutting orchard

HUANG Lie-jian, YI M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opical Forestry, CAF, Guangzhou 510520, Guangdong, China)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and cutting heights of Acacia auriculiformi in the cutting orchard on the numbers per plant sprouting, production of cuttings, rooting rate, rooting numbers and rooting length were investigated, and based on the datum,the average cuttings yield and numbers of cuttings per 0.667 hm2were calculated.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best model for cutting orchard was: planting density 20 cm ×20 cm, cutting height 30 cm. The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producing a large number of cutting seedlings through building a set of optimal cultivation pattern of cutting orchard.

Acacia auriculiformis; cutting orchard; planting density; cutting height; cutting output; rooting rate

S722

A

1673-923X(2013)08-0010-04

2013-01-22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1B0402)

黄烈健(1971-),男,湖北宣恩人,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林木遗传育种与森林培育,主要从事相思育种研究;E-mail: 13802987948@163.com

[本文编校:文凤鸣]

猜你喜欢
条数根数大叶
更正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虫见大叶
咏松
玉米的胡须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非公企业党建网两新党建报道条数排行
对多边形对角线条数的探究
大叶绿萝
每只小猫给了猫妈妈几条鱼
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