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值属性在品类定义中的算法研究

2014-01-04 06:10潘渝棱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单品口味情形

张 磊,潘渝棱*

(成都工业学院 工商管理系,成都 611730)

品类管理的实践发端于沃尔玛和宝洁公司的合作项目,是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品类管理的概念1993年由美国食品市场营销协会(US Food Marketing Institute,简称FMI)提出。美国食品市场营销协会联合包括COCO-COLA、P&G、Safeway Store在内的16家企业和流通咨询企业Kunt Salmon Associates公司一起组成了研究组,对食品业的供应链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ECR(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高效的消费者回应)/品类管理概念和体系。经过FMI的大力宣传,ECR/品类管理被零售商和供应商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于实践[1]。1997年,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及行业的推动下,品类管理概念被引入中国,已成为国内零售企业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工具。但目前国内在品类管理方面的理论性研究较少,多为针对不同业态进行的运用分析。本文对品类管理第一步品类定义中具有多值属性的品类进行算法研究,目的是为了明确品类划分的唯一性,为第三步品类评估作数据准备,推动理论和实务的深入探讨。

1 品类定义与多值属性

品类定义主要涉及品类描述与品类结构,品类描述通用的方法是用非结构化的文字高度概括品类的商品属性和消费特性,为了避免重叠和遗漏,对容易引起误解之处还要着重说明。品类结构是按照产品的选择能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进行的分类管理。目前在实际的应用中品类分类结构标准多为处(部门)、课(组)、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直到单品(品项)6个层次,当然也存在其他的分类方法。在较高层次上采用非结构化文字定性地描述品类是明智的,不仅是它与人们的日常思维相通,而且处、课、大分类等之间的分隔条件是极明显的,实践中都不会搞混,在做营销分析时相互之间也较少发生联系。在中、小分类等较低层次则要采取完全不同的策略。一方面,在小分类层次实际上是进入到精细管理的层面,经营绩效的优劣判断与标准化管理方法应当得到量化的运用;另一方面,供应商与零售商对市场的理解应该体现在对消费者习惯的把握方面,剖析每种商品对顾客的吸引点,通过对这些吸引点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与总结,划分出小分类的属性集合,并用结构化方法来表达。

作为构成小分类的单品,要考虑其分类中各属性,包括价格、品牌、包装、规格、功能、材质等,对于特定的小类如食品、纺织品还应分别加上口味、颜色、款式等特色属性。这些属性的取值有些是唯一的亦即单值属性,如品牌、包装等;有些同时可以取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值,如功能等,亦即多值属性。

由于实际经营中涉及到管理的难度、成本、方便性等诸多因素,对于多值属性往往采用将其最主要的属性作为代表而忽略其他属性,比如某平板电脑的附加功能包括电话通讯、GPS导航、蓝牙、人脸识别、陀螺仪、原笔迹手写等诸多功能,但仅仅选择了电话通讯作为附加功能的代表而其他的都被忽略了。这显然不利于经营者对销售特征的把握,可能造成分析重点的偏离,无法知晓顾客对这些属性的看法和满意度,也无法分析这些属性的顾客偏好,最终可能忽略顾客关键的购买需求[2]。

为克服上述缺陷,有必要将这些属性的取值全部引入,并作为分析的起点。但要注意到多值属性的值的数量并不是固定的,比如一套信息系统要同时处理平板电脑和洗发水2类商品,它们的功能属性的值的数量并不相同,用信息系统处理此类问题须解决如何规范地表达的难题。另一个难题是,一个多值属性中各取值间关系可能是平等的,比如平板电脑附加功能这个属性中的GPS导航、蓝牙、人脸识别等取值,人们关心的是有或没有,并无挑选顺序问题,在此称为平等多值属性;另一类可称为等级多值属性,用来表述各取值间的顺序关系。比如洗发水功能属性中的控油与去屑2个取值,对于某些顾客来说首选控油然后才考虑去屑,表现出顾客对选项的优先级考虑。

2 思路与方法

2.1 多值属性的描述方法

为了满足全方位商品经营分析和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多值属性在表述的时候应采用结构化描述方法并满足以下条件。

2.1.1 表达方式简洁

从信息化管理的角度看,目前用于信息系统中数据的存储均是关系数据库,并且数据库的设计要满足3个范式的要求。因此,多值属性与单值属性一样,应该仅用一个字段来描述。

2.1.2 易于操作

多值意味着取值方式和取值数量的不确定性,可以是同时取2个值,也可以是同时取多个值,并且这样的情况是同时存在的。多值属性的描述应当适应不确定情形下用一个字段来容纳多个属性,以适应关系型数据库的存储规范。

2.1.3 含义准确,无歧义

多值属性在使用一个字段形成表达结果时,可以容纳多值的合成,同时也能够通过分解来还原其所表达的各属性。多值合成过程及其逆过程分解应当为对应关系,对于每个取值都应且只分解出唯一属性组合,不应出现多义解释。

2.1.4 广泛的适应性

多值属性的取值有2种情况,平等多值和等级多值,这是把握顾客偏好,分析顾客关键的购买需求的出发点,在实际应用中有极大的价值。在一个系统中这2种情况可以并存。

2.2 多值属性的表达方式

考虑多值属性的取值在实际情况下仍然是有限集合,本文提出3种实现方式。

2.2.1 对位二进制法

实现原理:

表1 某多值属性值列表

1)在某中(小)分类范围,枚举某多值属性的可能情形,按常用程度自左向右递增排列构造第一行情形列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转换后的结果尽可能小,并不代表之间具有优先等级关系。2)表1中第二行为该属性下某单品同时具有的情形,具备该情形时,情形取值1,否则取值0,并将结果视为二进制数。示例中某单品同时具备情形1和情形4,对应位取1,其他位取0,则该属性取值为1001(二进制数)。3)将该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并将该值作为该属性的属性值。上表的属性值为9,存储在数据表中对应字段。4)后续分析时,9可以还原为二进制数1001,并按表1对应到所具有的属性上,完成还原动作。

2.2.2 字母数字组合法

实现原理:

表2 某多值属性值列表

1)在某中(小)分类范围,穷尽某多值属性的所有情形,以单个字母和数字代表各情形的取值,制作取值规则表,如表2所示。字母和数字在这里是作为定类变量使用的,仅表达一种情形的出现,并无优先或等级的区分。2)某多值属性与表2对照,对具备的情形取对应值,各取值最终组合为字符串。3)后续分析时,可根据该字符串值,识别各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属性值。以字母和数字组合可表达36个属性之多,可以满足一般情况下的使用。

2.2.3 累加法

如表3所示,以2的N次方的方式对各属性值赋值,将具备该属性的对应值相加,得到最终取值。

实现原理:

表3 某多值属性值列表

1)在某中(小)分类范围,枚举某多值属性的可能情形,按常用程度自左向右递增排列构造第一行情形列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转换后的结果尽可能小,并不代表之间具有优先等级关系。2)第二行为某多值属性具有该情形时的取值。3)将所有取值加总,即为该单品在该属性的值,例如某单品同时具备情形2和情形3,则其取值为22+21=6。4)后续分析时,6可以唯一地还原为22+21,并按表对应到所具有的情形上。

2.3 平等多值属性与排序多值属性的表述思路

多值属性的取值是否平等或具有排序性质是依据分析的目标来确定的,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是随需而变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应当采用灵活的方式解决此问题。对于平等多值属性,采用上述3种表达方式均可,无需特别处理。

排序多值属性,即消费者心目中取值的排序可以是不确定的,供应商和零售商均可根据自身对市场的理解对多值属性中的取值进行排序。按照模块划分的思想,可以在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专门建立排序优先规则表,甚至按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标准分别制作来同时指向一个多值属性。排序优先规则表完全依照供应商或零售商对于客户的理解,体现出其经营市场的能力。

3 实例分析

以累加法为例来说明多值属性值的求取方法。选择某多口味热带果汁饮料作为研究对象,其口味属性包括橙、菠萝、柠檬、芒果等4种。这4种口味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混合的,因此可以用多值属性来描述每一SKU(品项)的口味属性。构建口味多值列表,如表4所示。

表4 口味多值属性值列表

很容易确定其组合数,C14+C24+C34+C44=15,根据口味多值列表做出口味属性取值,如表5所示。

口味取值表中的交汇点(标识处)表示口味组合与取值的对应关系。从横向看,每一取值都对应不同的口味组合,例如属性取值7对应同时具有橙、菠萝和柠檬口味,如表6所示;纵向看,如果需要分析每一口味的市场反应,比如橙口味被包涵在所有奇数取值中,芒果口味被包涵在所有不小于7的取值中。运用数学归纳的方法可以解决针对包涵几种口味的混合情况进行准确的甄别,如表7所示。如果零售商(或供应商)认为这4种口味在消费者眼中受偏好的程度依次为橙、芒果、菠萝和柠檬,那么在数据库里可以单独建立排序表,如表8所示,与前述的口味多值属性值列表完全隔离,方便分析人员从不同的角度来做市场分析。

表5 口味属性取值表

表6 口味属性取值与含义描述

表7 口味与取值的关系对应

表8 口味属性排序表

4 讨论

1)本文对多值属性采用的是定类变量描述,应把握2个原则:1)情形之间要互相排斥不可重叠,也即每个情形只能描述一个特征,含义要清楚。2)所有要用到的情形均应列出,不可遗漏。例如洗发水可以有去屑、止痒、柔软顺滑、深度清洁等多重功能,每一功能用一情形表达,同时情形之间又具有排斥性。

2)多值属性在品类定义中的适用性。理论上在品类定义分类结构的6个层次上都可以运用多值属性来进行分类划分,归纳出各多值属性的情形,并对这些情形赋值。应注意层次愈高,属性值也愈抽象,实际过程中是否采用结构化的表述方法还值得商榷。同时,建议视情况在中(小)分类中统一整理属性值,亦是将属性值作为中(小)分类的局部变量使用。

品类定义分类结构的6个层次,层次愈高,具有相同属性的可能性愈小,因此在同一小分类中各单品所拥有的共同属性越多。

对位二进制方法与累加法在使用时,考虑到用长整型变量占用位数为64位,它们可以代表65种属性值,再多的话就得采用特别的算法。字母加数字组合法可表达36种组合。在具体的应用环境中,应考虑多值属性可能的取值范围,采取适当的表达方法。

3)将多值属性与其排序规则分开表述有助于分析人员在实用中灵活操作,根据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可以调整排序规则,或者判断在本属性上是否有排序倾向。也可以做逆向分析,即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来做排序倾向分析,这项工作可以作为后续研究课题。

5 结语

对品类管理的深入研究,会涉及到多学科门类。本文就是管理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成果,但也只是掀开了冰山的一角。如果仍停留在业态层面作全流程分析,是不能为企业精细化管理提供出路的,因此,值得深入研究。

[1]程莉,郑越.品类管理实战[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校企合作小组.连锁企业品类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潘渝棱,张磊,石思恋.连锁店初级品类管理的构建[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55-57.

[4]潘渝棱.ETCHS连锁超市品类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

[5]陈必值,贺玢,王鲁燕.B2C电子商务网站品类管理实证研究[J].电子商务,2014(7):16-17.

[6]赵一沣.品类优化,零售终端的资源利用[J].营销界:农资与市场,2014(13):76-77.

猜你喜欢
单品口味情形
有限二阶矩情形与重尾情形下的Hurst参数
避免房地产继承纠纷的十二种情形
四种情形拖欠劳动报酬构成“拒不支付”犯罪
OFFICE LADY之娇美清新型美妆必备单品
多种口味
热卖单品
超难搭配的单品也可以轻松驾驶
出借车辆,五种情形下须担责
最火的单品款式
口味换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