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随想》演奏体会之二

2014-01-06 08:59
戏剧之家 2014年17期
关键词:音响效果中华儿女乐段

徐 立

(黑龙江歌舞剧院民族乐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作为第二乐章的<峰火燥>,节奏上为快板乐章,旋律紧张而急促,激情而富于变化,较为生动、全面地展示了中华儿女为保卫祖国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开始的引子由伴奏乐队演奏了36小节以后,作者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边疆烽火告急,以及阵守边关的将士们严阵以待的紧张气氛。独奏二胡在37小节以密集而极富内在张力的长颤音进入乐曲的第一段。为了配合渲染紧张的气氛,我在演奏此乐段时,有意把打音控制在小二度以内,并且每一打音的音头均特别在左、右手的音量、轻重上较为强调,以达到增加紧张气氛的目的。打音的音头在气息上要特别讲究,以保持一定强度的内在张力(指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内部而垂直于两相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作用力),领悟到张力的内在涵意,并且恰到好处地用在实际演奏中去,才能准确、全面地表现其作品的内在情感。在十六分音符的演奏上,自然跳弓要与快弓结合并用,以满足其速度上的结实、饱满、干净、清晰。100小节~115小节;129小节~138小节;160小节~177小节等较为集中的快弓段落,显得尤为重要。从独奏二胡的第一个长颤音。

开始在第二乐章中重复出现,每一次都要有不同的音响效果。独奏二胡不但要把握住不同的张力,即整个一个很长的渐强趋势,并逐渐递进,同时在音色上(以移调重复的形式在外弦提高五度演奏)相应的对比要明亮。右手及左手的力度上及语气上需较前提高一个层次,犹如在不同的战场上,更是一片杀声震天、战马嘶鸣的激烈场面,即从另一处高处看到另一处战场。

独奏二胡以高八度重现第一乐段的主题动机,把旋律带入展开部的第三乐段。在这一乐段中曲作者采用了以不规则移位的形式构成排比句,以及利用固定音型与音阶相结合,形成隐伏声部的写作手法,在情绪和音响效果上使人感到更加紧张、激烈。旋律也因情绪上的紧张而显得紧凑并且富于动感。在演奏这样的(隐伏旋律音型)旋律时,右手及左手在力度上均要表现出渐强的态势,并有向上奋力递进的效果。隐伏的上行半音音阶伴随着由远而近的快速节奏,造成一种金戈铁马纵横,千军万马酣战的激烈场面。我切身地感受到自己犹如置身在战场上,整个全身的血液沸腾起来,为了国家,为了我们的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英雄气概。在演奏下行的半音音阶时,尽量控制好起音与落音的音准,中间的半音要演奏的线条流畅和音程关系尽可能的均匀。同时两手的力度要随着音乐的旋律呈现出强、弱对比,这样在动作感觉上既与伴奏乐队全奏相呼应,又发挥出了独奏者情感的气势来,给观众视觉上以强烈的震撼,使整个舞台音响效果浑然一体。

在第200小节第二拍进入的前半部分,伴奏乐队演奏出由序奏主题派生出的号召性音乐主题。此旋律宽厚、沉稳、情感苍凉、带有悲壮色彩、大部分用宽阔的连弓来演奏。仿佛在决战之前的浴血誓盟,气氛尤为庄重。这也是第二乐章旋律比较舒展的乐段,独奏二胡在演奏上,一是要有旋律线条的形象感、即发音、质感均要与前后旋律有所不同。二是要在感觉上同第一乐章、第三乐章形成情绪相呼应的良好效果。

由乐章开始的边关峰火告急,将士们严阵以待的紧张气氛,至金戈铁马、纵横千军万马、酣战的激烈场面,到成千上万的优秀中华儿女为祖国而献出他(她)们年轻的生命。尾声独奏二胡那时断时续的凄惨音调以及情感上的处理,加上伴奏乐队在高音区的不协和音和弦的出现,展示了作者此时的描述:阴森恐怖、尸横遍野、冷月残照的悲惨景象。但这绝不是中华民族就此而一蹶不振。独奏二胡在284小节的突强、及同时在291小节的突慢、将前面的凄惨音调撇开,以壮士英雄气冲霄汉、炽烈愤慨、精忠报国的音调奏出,再现了幸存者怀着对英雄烈士的无限哀思,从失败中站起来,继承着英雄未完成的誓言,表现了中华儿女们的高风亮节。此时,独奏二胡既要演奏的铿锵有力,又要宽广豪迈、强劲而挺拔,充分展示出中华儿女不可战胜的那种雄心壮志,它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

猜你喜欢
音响效果中华儿女乐段
数字音乐即时性
香港的繁荣昌盛,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浅谈舞台音响效果的艺术设计
美学视角之乐段辨析
中华儿女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让中华儿女共享幸福和荣光
论曲式学中复乐段的辨析问题
试论音响效果在舞台综合演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