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

2014-01-06 02:31徐培琴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应对策略商业银行

徐培琴

【摘 要】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利率市场化拉开新的序幕,对于商业银行,这是巨大和严峻的挑战。本文着重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当下中国商业银行的挑战与提供的发展机会后,着重提出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可采取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引言

十六届三中全会已闭幕,新的改革已拉开序幕,不断提高我们利率市场化水平被媒体与网络热议的改革话题。我们目前的金融体制相对西方发达资本市场而言相比较为封闭,利率的市场化水平较低,行政性干预色彩相对较为浓厚。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将得到不断向前推进。作为我们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对必将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利率市场化的大潮中既能享受改革的红利又能很好的控制商业银行的风险值得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加剧商业银行之间的揽储与放贷竞争,压缩商业银行利润空间

目前商业银行利润主要依赖利差,即通过控制存款利率上限和限制贷款利率下限的方式来维持一定的利差空间,这确保了商业银行能够在现行制度背景下轻易获取高额利润。据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称,中国银行业收入主要依赖利差收入,大部分银行利差收入比重达到70%~80% 。但一旦决策机构放开受管制的利率,金融机构之间竞争势必会加剧,在我国以银行为核心的间接金融市场中,银行之间的揽储与放贷竞争势必会更激烈。这主要是受我国商业银行自身业务品种单一,创新动力不足,仅依赖存款利差的粗放型方式来获取利润。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中,会形成一种类似均衡解的价格水平,利差空间将被进一步缩小。

(二)商业银行现有传统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难以适应利率市场化

从结构上可划分为资产类业务、负债类业务与中间类业务。资产类主要有各项贷款,诸如住房按揭贷款、二手房贷款、小额质押贷款、消费贷款、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等等。负债类业务主要有各项存款,如对公存款、储蓄存款与同业存款等。中间类业务类型繁多,诸如代理国债、基金、保险,代理各项收费,代理理财业务等等。各大商业银行在这三类业务上具有较为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具体业务品种创新能力不足,导致长久以来,传统存贷款业务成为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商业银行丰厚经营利润主要来自存贷款利差,经营模式主要依赖大中型公司客户,模式相对较为同质与单一,且核心的信贷方面“同质化”趋势日趋明显。

决策部门一旦彻底放开利率管制,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势必加剧,仅依靠存贷利差收入的生存模式将受到严重挑战,迫切要求商业银行调整现有业务结构与经营战略。若某商业银行无法成功进行业务创新或业务开拓,势必对其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三)利率风险将成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

“利率风险是一种金融风险,指利率波动致使金融资产的收益与价值相对于其负债成本和价值发生不对称变化而造成银行损失收入和资产的风险。”考虑当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将面临的利率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敞口头寸方面的风险

“敞口头寸风险是指利率变动对缺口头寸产生的直接风险,是常见的一种利率风险。”敞口是指在利率变动的情形下,重新对资产与负债进行定价后出现的差额。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资产头寸与负债头寸不可能保持平衡,其不利期限的利率结构更容易遭受利率波动产生的风险。当利率发生波动时,某些资产或负债对利率敏感性要高于其他资产与负债,使得当利率表动一个单位,对利率变动敏感的资产与负债产生较大幅度变动,进而不同利率敏感性的资产与负债收益难匹配。这种由于资产与负债重新定价而产生的结构失衡,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和经济价值受到损失。

(2)收益曲线方面的风险

学者在研究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时均提及收益曲线风险。收益曲线即指利率期限结构变化风险。经济学经典定义中的收益曲线:“通常呈现向右上方倾斜态势,随着时间的延长,收益变得越来越丰厚。”但,当这种形态良好的收益率曲线发生异常变动时,长期利差缩出现倒挂现象,将极大地压缩利差存在的空间,银行的利差收入便会大幅度降低甚至变为负数,对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产生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当商业周期处于扩张阶段时,将引致货币政策反向操作,可能出现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的现象,形成长短期利率倒挂现象,导致银行预期的资产负债利差落空,特别是在银行存贷款利率多以国库券收益率为基准来设定的情形下,这种短期的宏观政策冲击影响更大。若收益曲线由正变负,银行长期未偿付浮动利率款的重新定价利率与短期存款利率的利差就会大幅度降低甚至变为负数,造成商业银行遭受收益损失。此外,不对称性重新定价也可能使收益曲线斜率与形态发生变化,即发生收益曲线的非平行移动,将对银行收益或其内在经济价值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最终形成收益曲线风险。

(3)选择权方面的风险

商业银行的各类资产或负债都隐含着期权。“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当利率发生变化,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业务中隐含的期权就会显现出来,从而客户就会利用其来规避风险,但是这样一来,风险就会转嫁给商业银行,是商业银行有可能遭受损失,我们将这部分损失的可能性称之为期权风险。”具体来说,在客户提前支取存款和提前归还贷款本息的潜在选择中都可能会产生利率风险。在利率变化时,存款人或者借款人随时都可能做出选择,他们可能对原资产或负债的到期期限或者对相应的金额做出改变,商业银行只能被动接受客户的这些选择。因此,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对于利率的任意变化,客户都能够通过行使期权来规避风险,并且将风险转嫁到商业银行的头上,从而使商业银行遭受期权风险所带来的净利息收入减少的损失。

二、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创造的有利的发展机会

(一)将强化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增强其业务能力

目前利率还处于中国人民银行控制之下,商业银行本身未被授予资产负债的定价权。“无论客户信用风险、存贷款业务规模与银行服务质量是否一致,商业银行均要严格执行央行规定的统一利率,利率价格根本无法体现商业银行投入的成本与承担风险之间的区别。”商业银行竞争形式仍集中于抢占优质客户资源,价格竞争并非是商业银行采取的主要竞争手段。在这种利益的驱动下,银行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争抢客户资源与如何向上级行争取资源上,根本不会在研究市场、发掘市场与开拓市场上下功夫。

一旦利率管制被放开后,商业银行拥有自主的利率决定权,可根据银行经营管理战略和市场利率情况,全面而充分地考虑目标收益、经营成本和同业竞争与客户风险等诸多因素,灵活确定存贷款利率水平,针对不同资信的客户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这可能改变以往利率管制条件下的商业银行预算软约束,进一步确立银行的自主经营地位,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增强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能力,通过创新获取更多的营业利润,最终实现增强商业银行业务能力的目标。

(二)将调整完善与发展现存的金融市场,催生大量金融新产品

“利率市场化实质上是使金融市场由一个低水平向高水平转换,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的过程。”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取消了“Q条例”,即放开对利率的管制,试图培育一个多层次的利率市场体系,促进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完善,大量金融创新产品涌现,形成有效的风险保值机制,激活金融市场融通资金的基本功能。

利率市场化有什么好处呢?它不但能促使金融市场深化发展,也能促使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为银行业快速发展和多元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最终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利率管制的放开,商业银行作为追逐商业利润的经济实体,为了获取丰厚报酬,其创新能力势必得到进一步释放,促使融资工具品种齐全及结构合理。

三、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主要策略

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从长期来看,发展机遇更多。但在当下面对新的挑战,商业银行必须严正以待,高度重视,抓住重点,有的放矢,笔者认为主要应该采取以下几种应对措施:

(一)应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重整

应对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不能仅依赖传统的存贷差,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类型,要丰富中间业务品种。我国商业银行对待中间业务大多偏重于“稳定客户、完善服务、增强竞争力”等间接效益目标,而对于“优化收入结构、增加利润”这一直接效益目标则不够重视。面对利率市场化,我国商业银行需整合现有中间业务产品,把其重点集中在知识密集型业务上,提高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大力发展效益高与市场前景好的业务,逐步改善业务结构,增强商业银行对抗风险的能力。

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单调,大部分都是代收电费之类的低附加值的中间业务品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为了改善业务结构,应直面广大客户需求,可向“咨询业务、信息咨询业务、国际金融担保业务与衍生金融产品类”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上发展。为了实现这种转变,需要引进、培育、发展和开拓知识密集型的人才,建立起全国性的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形成完备的金融信息系统,为中间业务的开展创造技术和信息条件。

(二)要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要建立科学的利率风险决策管理与研究机制。我国商业银行经历近二十多年的发展,但仍停留在被动地接受利率市场化改革,片面理解利率市场化改革,认为应对措施就是如何解决资金困难和提高揽储任务,呈现被动和狭隘的局面,根本不利于长远发展。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要成立专门的“利率研究部门”,通过采用新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对本外币利率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力求预测结果基本正确可靠,为资产负债管理提供切实可靠的科学决策依据;同时还应成立专门的“利率决策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市场利率进行适时调节,可由经营管理部门、业务核算部门及相关研究部门的人员构成,以此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灵敏度和及时性。

此外,要研发合适的模型,搭建和完善基础数据库和统一数据平台,要加大进行利率风险预测模型的研发,强化对利率风险的管理技术,这可充分借鉴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的先进利率预测模型,如敏感性缺口管理法、有效持续期管理法和情景模拟法等,并结合自身特点,针对不同客户进行必要的修正,提高管理与控制利率风险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胡新智.渐进式改革: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理性选择——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经济评论.2011-11-27

[2] 胡朝晖.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西部金融.2012-09-05

[3] 严敏.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3-01-25

[4] 庞东.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及前景展望[J].西部金融.2012-08-05

[5] 梁雅敏.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2013年第8期

[6] 范德玲.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商业银行转型思考[J].中国经贸.2013年第14期

[7] 李海波,武聪.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客户结构转型影响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3年

[8]周颖辉.利率市场化演变路径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东南学术,2013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利率市场化应对策略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转型分析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