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番茄施肥新技术

2014-01-07 08:00刘俐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穗果硫酸钾基肥

刘俐

导读:设施番茄在人为创造的相对密闭的条件下生产,设施光照弱、温差大、湿度大、二氧化碳不足等特殊环境,使得番茄植株各生育期的需肥和吸肥特性较常规露地栽培不同,易发生气害、缺素等生理病害,以及二氧化碳易缺乏等,因此,生产中要想获得高产高效,必须针对各生育期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进行管理。

设施番茄在人为创造的相对密闭的条件下进行生产,植株置身于光照弱、温差大、湿度大、二氧化碳不足等特殊环境中,具有需肥量多、耐肥力强,易发生气害、缺素等生理病害以及二氧化碳易缺乏等诸多特点,因此,要想获得设施栽培的高产高效,必须有针对性地采用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

1 番茄各生育期需肥、吸肥特点

1.1 发芽期

番茄种子在发芽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源于贮存在种子自身的物质。子叶出土后,由于植株矮小,生长量较少,所需营养有限,配制以腐熟有机肥为主的营养基质,基本可以满足氮、钾的需求,但需加入少量的过磷酸钙,增加磷和钙的含量。

1.2 幼苗期

在营养生长阶段以吸收氮素为主,随着2片真叶的展开,逐步开始进行生殖生长,开始了花芽分化,此时幼苗根系的生长速度也开始加快,主要依靠基质中的营养物质来满足生长的需要。除了氮素的吸收量增加,对磷、钾的需求量也加大。番茄对磷较敏感,磷能够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发育和花芽分化,使其提早开花结果,改善品质,而且幼苗期是吸收磷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幼苗后期,对缺肥的幼苗,可采取叶面喷施的办法,补充磷肥。

1.3 开花期

这一时期比较短暂,但却是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键期,营养生长过旺,容易造成植株徒长,推迟结果或落花落果;植株缺乏营养,生长缓慢,又会影响果实发育,降低产量。所以,如底肥充足,植株长势旺盛,应适当蹲苗;如底肥不足,可少量追肥。

1.4 结果期

结果期的生物产量和产品器官的产量达到最大,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也剧增,到采收前达到最大值。同时,氮、磷、钾三要素各自的吸收量也发生着变化,如从第一穗果坐果开始,氮在三要素中占50%,钾只占32%,到结果盛期和开始收获期,氮只占36%,而钾已占50%。此期合理施肥,及时追肥,协调好果与秧的关系,是获取高产的重要措施。

2 设施番茄施肥技术

2.1 苗期

番茄幼苗期所需营养主要来自于育苗基质,营养元素含量充足、种类齐全的基质,才能使幼苗生长健壮,发育正常。育苗基质可以到市场直接采购,也可自行按照正确的方法配制,要求做到疏松肥沃,有较强的保水性、透水性、通气性,无病菌、害虫及杂草种子,pH值中性或微酸性。配制育苗基质的原料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土壤,二是肥料。

土壤应当选择比较肥沃,没有种过茄果类、瓜类蔬菜的大田,挖取13~17 cm以内的表层土。

肥料分为迟效肥和速效肥两种。迟效肥有厩肥、堆肥、河泥、塘泥、泥炭、腐殖质等,各地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当地的质优价廉的有机肥料。速效肥有草木灰、人粪尿、化学肥料等。常用的化学肥料包括过磷酸钙、硫酸钾型复合肥,是在基质速效肥料不足时施用,用量为过磷酸钙0.1%~0.2%或硫酸钾型复合肥0.1%。所有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后才可使用。

一般土壤与肥料按(1~2)∶1混合,田土较黏重的,可掺入10%~20%的细沙以降低土壤黏度,提高通透性。将上述所有原料充分混匀后,表面喷洒37%甲醛(福尔马林)100倍液,1 kg甲醛可处理4 000~5 000 kg基质,喷后拌均匀,再用塑料薄膜覆盖堆置2~3天,杀灭其中的病菌。揭开薄膜后7~14天,药气散发完即可使用。

设施番茄一般苗期较长,育苗后期容易出现幼苗缺肥现象,此时应及时补充营养。可结合浇水,追施充分腐熟的淡粪水或0.1%~0.2%尿素溶液,也可采取根外追肥的方法,用0.1%~0.3%磷酸二氢钾加0.1%~0.2%尿素混合液叶面喷施。

2.2 春早熟栽培

春早熟栽培早期地温较低,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缓慢,因此需增施有机肥。全生育期每667 m2施农家肥4 000~5 000 kg(或腐熟鸡粪2 000~3 000 kg,或商品有机肥500~600 kg),氮肥30~40 kg、磷肥15~20 kg、钾肥40~50 kg。有机肥和磷肥全部作基肥,氮肥的1/3、钾肥的2/3作基肥,剩余的2/3氮肥和1/3钾肥作追肥。

定植前7~15天,将基肥的2/3均匀撒于地表,深翻土壤20~25 cm,精细整地作畦或作垄,其余 1/3在畦上或垄上挖沟施入。微肥也要用作基肥施入,用量为每667 m2可加入硫酸锌1~2 kg、硼酸或硼砂0.5 kg。

定植后若土壤肥力较高,基肥充足时,可以不施催苗肥。如果土壤肥力不足,可以在浇缓苗水时,每667 m2追施人粪尿500 kg左右,或者尿素4~5 kg,以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发育。

番茄第一穗果开始膨大时,结合浇水追施催果肥,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30%~40%,每667 m2追施人粪尿 500~1 000 kg,或者尿素7~9 kg,硫酸钾5~6 kg,或者硫酸钾型复合肥10~15 kg,并注意经常增施二氧化碳气肥。

番茄进入盛果期后,第一穗果即将采收,第二、第三穗果很快膨大时,果实旺盛生长,植株需要的养分量迅速增加,应及时追肥。此时气温较高,以不施人粪尿为好。一般需追肥2~3次,每667 m2追施尿素7~9 kg,硫酸钾6~8 kg,或者硫酸钾型复合肥15~20 kg。

番茄盛果后期,根系的吸肥能力下降,此时可结合喷药进行叶面追肥,选择在晴天傍晚进行。用0.3%~0.5%尿素液、0.5%~1%磷酸二氢钾液,缺钙时混入0.3%~1%硝酸钙溶液,混合喷施2~3次,每次每667 m2喷施50~70 kg。叶面追肥省工省力,效果明显,可以保持番茄植株健壮,延缓衰老,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2.3 秋延后栽培

秋季栽培前期温度较高,土壤中的养分容易释放,基肥的用量可适当减少。一般每667 m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 000 kg,再加入磷酸二铵15 kg或硫酸钾型复合肥50 kg。

定植缓苗后追施一次缓苗肥,每667 m2穴施磷酸二铵10 kg。第一、二穗果坐住后,每667 m2追施尿素8~10 kg和磷酸二铵15 kg。

生长后期若植株出现早衰情况,可再追施尿素10 kg。也可辅助进行根外追肥,用0.2%~0.5%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洒1~2次。

2.4 越冬长季节栽培

越冬长季节栽培结果期长达几个月,要求地力充足,因此要加大基肥的施用量。每667 m2大棚施充分腐熟的鸡粪4 000 kg、厩肥10 00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100 kg,硼镁肥和锌肥各1 kg。在施肥时,注意先将有机肥和微肥结合翻地深施,硫酸钾型复合肥在翻地后撒在地表作为面肥浅施。

定植缓苗后不浇水施肥,采取“蹲苗”以促根系下扎。当第一穗果核桃大小时,结束“蹲苗”,结合浇水每10~15天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0 kg或尿素15 kg,开始采收后每667 m2每次施20 kg。

越冬期间棚温偏低,通风量少,易发生二氧化碳亏缺,应在结果期进行二氧化碳施肥,一般在晴天日出后0.5~1 h之内进行,持续2~3 h,连续施30天,施放的适宜浓度为600~800 mg/kg。

2.5 越夏避雨栽培

越夏栽培要特别注意,作为基肥的肥料要充分腐熟发酵,避免高温季节在田间发酵引起伤苗。每667 m2施入农家肥5 000 kg或饼肥500~1 000 kg,再加上尿素30 kg,草木灰200 kg或硫酸钾20 kg,硫酸锌1.5 kg作基肥。

追肥采用前重后轻、分次追施的方法,分别(每667 m2用量)在第一穗果膨大期,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25~30 kg。第二穗果坐住后,施尿素10 kg、草木灰50 kg。第一穗果采收后,再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10~15 kg。炎夏过后的8月上旬,再开沟施豆饼100 kg或磷酸二铵30 kg,促进秋季的高产。每次追肥应与浇大水结合,促进肥料的吸收。

该茬番茄在高温季节生长,极易早衰,后期注意选用各种液肥补充营养,从第一穗果泛白时交替喷施0.2%~0.5%磷酸二氢钾液、0.2%硼砂等,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猜你喜欢
穗果硫酸钾基肥
日光温室不同果穗番茄品质差异性研究
不同基肥对湿加松生长的影响*
桃树施基肥“五字诀”
过二硫酸钾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硫酸钾为什么出口没有预想的热?
圣女果如何科学施肥
番茄整枝有技巧
硫酸钾供给受限明显行业景气回升
不同基肥对地笋某些农艺性状的影响
硫酸钾镁对甘蔗产量、糖分及效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