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气体放电影响因素的探究*

2014-01-08 07:09郭培东刘少华梁晶晶王彪
物理教师 2014年7期
关键词:辉光阴极间距

刘 闰 郭培东 刘少华 梁晶晶 王彪

(重庆市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 400715)

1 引言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5的“原子的结构”一章提到汤姆孙通过气体放电管的系列实验发现了电子,人们又通过研究稀薄气体放电得出氢原子光谱等.可见,气体放电在原子结构的探索中起到了重要线索的作用.但是,在课本中介绍相关实验时,仅局限于气体放电管的单一演示,且缺乏相应的实验操作与探究.针对该问题,笔者利用常用器材设计了一套演示气体放电的实验平台,对气体放电全过程予以展示,并定量探究了气压、电压、电流、极间距(放电电极间的距离)等因素对气体放电的影响.

2 实验介绍

2.1 实验过程

该实验采用了真空钟罩、真空计、高压直流电源、旋片式抽气泵、万用表,具体连接如图1所示.实验步骤见“中学物理教学中气体放电的演示与探究”.[1]

图1

2.2 实验现象及分析

2.2.1 火花放电

在保持气压与极间距一定时,随着电压升高,首先出现火花放电.根据流注理论的解释,[2]它是由一个主电子崩形成多个次电子崩,次电子崩不断混入主电子崩并扩散到阴极,所以实验中观察到火花放电是分叉的,且光是量子化的,则出现了闪烁放电的现象.当极间电压继续升高,气体放电就会从非自持放电过渡到自持放电,进入辉光放电.

2.2.2 辉光放电

火花放电的过程中,小球两端的电压达到着火电压时,放电过程由非自持放电过渡到自持放电,此时,电流I会继续增大,小球两端的电压U下降进入辉光放电,从阴极到阳极的放电空间出现_了明暗相间的光层分布,如图2.这是由于带电粒子从阴极球面发射出来,不断向外散射,到达阳极的带电粒子密度逐渐减少.由于空气以氮、氧为主,而氮气的负辉区呈现蓝色,氧气的负辉区呈黄色.[3]因此,在辉光放电实验时,就可以看到淡紫色的负辉区.

图2

2.2.3 弧光放电

当电流较大、气压较高时,从电极的阴极到阳极形成耀眼的白色光流柱,就出现了弧光放电,如图3所示.

图3

2.2.4 电晕放电

当球形电极的间距较大时,极间就会形成极不均匀的电场,并在曲率半径小的电极附近发生局部电离,发出大量光辐射,形成电晕放电,如图4.

图4

2.3 实验数据

实验中,笔者着重选取了辉光放电时电流与电压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5所示.

图5

在极间距d=19.82mm和压强p=5500Pa时,当电压和放电电流很小时,辉光放电仅发生在阴极表面的小部分,只有较小的阴极亮斑.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大,阴极亮斑也逐渐增大;如图5所示,电压随电流接近线性增长阶段,直至放电充满阴极表面.当极间电压U上升到0.83kV,出现了稳定辉光放电,电流I逐渐增大,而U保持不变.直到U=0.83kV,I=3.03mA时,随电流I的增加,电压反而逐渐减小.当U=0.4kV,I=4.02mA时,再一次出现电流I逐渐增大,小球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

目前,中学尚无探究各种气体放电现象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以作为教学仪器,也可用于课外拓展实验.

1 王彪,刘少华.中学物理教学中气体放电的演示与探究[J].物理教学探讨,2013(8):28-29.

2 杨津基.气体放电[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3 徐学基,诸定昌.气体放电物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辉光阴极间距
阴极板移载小车结构及运行原理设计
Evaluation of Arctic Sea Ice Drift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Near-surface Wind and Ocean Current in Nine CMIP6 Models from China
大中小功率霍尔推力器以及微阴极电弧推进模块
自然神性辉光下的凹村世界——雍措散文集《凹村》解读
深圳市煜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高速公路指挥中心小间距LED应用探讨
场发射ZrO/W肖特基式场发射阴极研究进展
算距离
林辉光 作品
东莞市桥头裕辉光固设备厂 3F 260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