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制教具探究电动机中的反电动势”一文的改进

2014-01-08 07:09赵和平
物理教师 2014年7期
关键词:反电动势电流表灯泡

赵和平

(浙江省象山中学,浙江 宁波 315700)

图1

反电动势是高中物理中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在电路中,反电动势起到削弱电源产生的电流的作用,学生普遍感觉这一概念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比较难理解.《物理教师》2014年第2期刊登的“自制教具探究电动机中的反电动势”一文给出了一种很好的方法.利用等效的思维方法设计了如图1所示电路.通过实验,学生能体会到反电动势的存在、反电动势大小的影响因素和反电动势在电路中的作用,从而能较为透彻地理解这一概念.

1 原文中的实验过程与现象

(1)按图1连接电路,断开开关S,将S1与A相连.

① 闭合开关S,可观察到小电动机旋转且转速由慢到快,小灯泡亮度由强变弱,最后微亮.

② 当电动机转速稳定后,用手摩擦电动机转轮,使电机转速由快变慢,可观察到小灯泡亮度由弱变强.当电机停转时,灯泡亮度最强.

(2)断开开关S,将S1与B相连.

① 闭合开关S,将开关S2与C端相连,使电源E2接入电路中,可观察到小灯泡L微亮.调节可调电阻R1,使小灯泡L微亮程度与电动机达到最高转速时的微亮程度接近,此时接入电路中的E2、R1等效于高速转动时的电动机M的作用.

② 开关S仍闭合,将开关S2与D端相连,使电阻R2接入电路中,调节R2使小灯泡与电机M停转时亮度相同,此时接入电路中的R2等效于电动机M停止转动时电机线圈的电阻.

2 对原文两处的商讨

(1)原文中第(1)步中① 步操作可以看出电动机的反电动势与电机转动快慢有关,转动越快,反电动势越大.但在第(2)步① 步中E2为两节废玩具遥控小车中的充电电池,学生知道这样的电池电动势基本不变,作者调节可变电阻R1,达到小灯泡的亮度与S1接A时亮度相同.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这两步的操作小灯泡亮度接近,说明流过小灯泡的电流相等,但电流相等不一定说明电源E2的电动势等于电动机的反电动势,同时,R1也不一定等于电动机的静态电阻.所以,这样比较容易使学生产生电动机的反电动势不变的误解.

(2)原文实验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思想,其效果用小灯泡的亮度来表示.虽然这样操作形象生动,但小灯泡的亮暗程度是否相同难以准确判断,过于粗糙.

3 几点建议

图2

第一,根据上文所述商讨点(1),可将E2(充电电池)改为电源为3~12 V的直流电源(可以很方便的地改变电源极性的小变压器,电子商店中都有卖),同时,要注意选择一个规格合适的小电动机.实验时,先测得小电动机的静态电阻,并调节R1使其等于小电动机的静态电阻,再调节变压器,使得S1接A与接B时的电流相等.第二,仅以观察小灯泡的亮暗程度来确定两次效果相同不够精确,为避免此缺点,可给小灯泡串联一电流表(双向电流表).这样,电阻R2一路存在的意义不大,将其去掉.第三,为能更深刻地反映电动机的反电动势的存在,可另外并联一路,如图2所示.实验时断开S,闭合S2,用手摇动电动机,电流表有示数,小灯泡发光,从而说明电路中电动势的存在即反电动势.

猜你喜欢
反电动势电流表灯泡
一种基于波形等效原则的永磁电机空载反电动势在线测量方法研究
灯泡创意秀
不同占空比的无刷直流电动机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
基于改进滑模观测器的BLDCM无传感器控制
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
灯泡创意展
温度对永磁同步电机反电动势值的影响
电流表使用“四步走”
试论电流表的改装、校准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