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的教学反思

2014-01-13 08:44石培军陈晏驰
地理教学 2014年14期
关键词:物体实验教学同学

石培军 陈晏驰 陈 晓

(江阴市长泾中学, 江苏 苏州 214411)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的教学反思

石培军 陈晏驰 陈 晓

(江阴市长泾中学, 江苏 苏州 214411)

去年,笔者所教的高一年级学生中有两位地理发烧友,王鑫尉同学与奚采华同学。他们不仅课堂上回答问题很有见地,而且课后经常找机会和老师交流自己对某地理问题的看法,积极主动地给老师提出教学建议,热情地帮助老师做一些教学辅助工作。于是,我把“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演示实验任务交给了他俩。他俩和另外两位同学组成实验小组,自备实验材料,利用课余时间准备实验。通过反复调试,试验成功并总结出较为完美的操作规范。在笔者所教的四个班级的地理课上,该实验小组同学分别做了演示实验,获得圆满成功。王鑫蔚同学还写出详细的地理实验报告和一份不错的试验总结。笔者感触良深,和各位同仁分享。

一、实验报告

表1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地理实验报告1

表2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地理实验报告2

二、实验小结(王鑫蔚)

1.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第一次实验的时候,我们所用的红色液体是稀释后的红色墨水,但其流速过快,观察困难,实验几次,效果都不理想,不适合课堂演示。而且,红色墨水是化学合成剂,污染伞面后难于清洗。实验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实验过程中有同学发牢骚、打退堂鼓,产生放弃实验的想法。但经过老师鼓励、动员,我们又重整旗鼓,认真研讨,决定另辟蹊径,到学校食堂寻找合适的实验材料。我们分别用面粉、生粉、辣椒酱、胶水稀释液、食用油等替代红色墨水稀释液做试验,经过不断比对,终于确定食用油是较为理想的实验液体。在液体下注时,我们开始用茶杯,发现很难控制液体倾注量,于是改用小口饮料瓶替代,取得较好效果。“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实验,不论是实验器材,还是实验步骤看上去都非常简单,几分钟就能完成。但实验小组实际上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完成实验。同学们感叹道,事非经过不知难呀。

2.地理实验能提高同学们的综合能力

实验操作中,转伞把的同学、滴注液体的同学、实验观察与记录的同学,要通力协作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遇到挫败需要大家互相鼓励、加油以增强信心,在合作解决困难过程中我们增进了友谊,培养了大家的团队精神。实验过程中,我们互相讨论、辩驳,激发了灵感,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新路。原始实验设计方案中我们只设计了从高纬向低纬物体运动时偏转现象的演示,奚彩华同学还突发奇想把伞把倒过来做从低纬向高纬物体运动时偏转现象的演示,大家为他拍手祝贺。我们觉得实践过程能激发人的创造力。

3.科研独具魅力

大部分同学眼中的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是神圣的,但他们也是“科学怪物”。原来想象中的科学家们生活单调乏味、少有乐趣,科学家的境界离我们太遥远了,他们值得称颂,但难于学习。在实验过程中,当多次失败后终于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当某位同学产生了一个创意,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新的实验方向时,大家欢呼雀跃、互相击掌庆贺,感觉爽极了;当我们在教室内成功做好演示实验时,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内心感到相当骄傲与自豪。我们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乐趣与魅力,感悟到科学研究不总是枯燥乏味,辛苦过后必有甘甜。科学研究不总是艰辛与困顿,勇克难题后必有轻快、狂喜与艳羡。很多人献身科学不完全是品德高尚,更多的是乐于其中。

4.地理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地理科学研究方法,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同学们虽然查了很多参考资料,请教了不少教师,但在现实条件下,仍然未找到验证做东西方向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演示方法。所以在采用地理实验这种研究方法时,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教学反思

1.加强地理实验教学课程资源开发

目前,地理实验教学课程开发仍处于自发的、零散的探索性阶段。首先,对地理实验教学只在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建议,中高考地理考试说明中更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所以,现行教辅材料中少有专门的地理实验指导书籍,更没有专门的地理实验教材。其次,目前散见于地理教学刊物中关于地理实验教学的教学研究显示,各地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都是自发的,缺乏组织性、计划性;零散的,缺乏系统性;探索性的实践,缺乏规范性。比如,关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的地理实验设计,各刊物呈现的实验设计非常简单,既缺乏成功经验介绍,也少有失败案例展示,很难给普通地理教师在开展地理实验教学时给予较大的现实帮助。再次,学校地理实验室的建设及校外实验资源的开发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这是一个教育教学理念不断修正与加强的过程,路还很远。作为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共同努力,多方争取。

2.加强地理实验教学研究,提高实验教学能力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规律,以往我们通常要求学生用“右手定则”、“左手定则”记住并学会应用,很少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正如该实验小组在第一阶段的经历一样,课堂演示实验往往很难取得理想效果。所以,一般要求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完成实验。一不做硬性要求,二不检查询问,结果可想而知。据笔者调查,同行们的做法大多类似。目前,中学地理实验教学实际上陷于尴尬境地,一方面学生喜欢地理实验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对地理实验教学敬而远之。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的地理实验教学能力不足。首先,高等地理师范院校对地理实验教学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导致广大中学地理教师关于地理实验教学的知识储备与实验技能严重不足;其次,教育管理部门还没有开发出成熟的实验教材、实验器材以及完善的实验操作规范;再者,地理实验开放性强,影响实验效果的可变因素多,实验操作装置多为教师自制,简易、不规范。所以,尽管中学地理教师都认识到地理实验教学的理论价值,但实际操作少。因此,作为一线中学地理教师,我们一方面要尽快学习掌握相关实验设计知识,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实验教学经验,充实自己的地理实验教学理论。另一方面,要通过反复的地理实验操作,积累地理实验教学经验,提高实验教学技能及科学探索研究精神。再者,地理教师一般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与综合思维能力,但地理实验教学要求我们要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强化思维的缜密性,提高自然科学素养。

3.进一步激发、点燃学生地理实验兴趣

地理教师一般所教学生较多,其中必有相当数量的对地理学科或实验教学特别有兴趣的学生。比如,王鑫尉同学从小喜欢动手,热衷于科学实验探究。开学初,他坚持两个月观测月相变化,做了比较完整的月相变化观测记录,并对月相变化的速率作了细致描述,又通过资料查询,弄清了月相变化的光学原理,了解了月相变化对历法制定、对人类情绪变化的影响等问题。作为老师,我们对这些兴趣广泛、探究自然奥秘欲望强烈、动手能力强的同学一定要倍加珍惜,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给他们提供较多的展示平台,积极营造合适的成长环境,促进其快速成长。另一方面,教师要抓住契机,创造条件,让兴趣激发兴趣,让他们发挥领跑效应,带动学生的整体进步。比如,王鑫尉同学带动了他们实验小组中其他同学对地理实验、地理学科学习的兴趣,他们实验小组成员在各自教室内成功的实验演示又激活了所在班级、年级中其他同学的兴趣。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某件事与他内心深处隐秘很久的想法产生耦合与共振,他对这类事物的兴趣就被强烈地激发出来,在探索的道路上就会愈走愈远,甚至取得巨大成就。

4.引导学生写好地理实验总结,感悟实验教学的意义

事后,我要求他们写一下实验总结,但没想到他们写得那么好。地理实验教学的目地不仅仅是学生加深对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综合能力。通过学生的实验总结可以看出,学生们在试验过程中,不怕挫折、努力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毅力得以提升,互相协作的团队意识得以激发,通过争论、研讨,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得以历练等等。所有这些收获不是老师总结出来的,是学生亲身感悟的结果。学生总结的过程,就是感悟的过程,这种感悟必然对他们以后的工作与学习有重大的助推作用。

猜你喜欢
物体实验教学同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深刻理解物体的平衡
我们是怎样看到物体的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悬浮的鸡蛋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