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素在类型电影创作中的开掘与运用

2014-01-15 10:28沈振煜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王生

◎沈振煜

沈振煜,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院长,教授。责任编校:石在中

自全球电影业步入工业化及商品化之途,类型电影的制作与营销便顺势而上,发展颇为兴旺。美国好莱坞所推行的大制片厂制度及其明星制度,借助其特殊的消费意识形态与运作机制,为满足观众的娱乐需要而创造出了许多具有可复制性的、可批量生产的类型电影,其中不乏具有全球票房价值的“大片”。国外类型电影的崛起与发展自然给中国电影业带来新的启示与触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发展态势渐次开放多元,类型化已成为电影创作者最为重视的艺术方法和市场策略。虽然中国的类型电影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仅有武打(功夫) 片一枝独秀,且渐步入因国外观众审美疲劳而衰落之途。即如《泰囧》这般在国内市场能突发狂赚10 多亿票房的嬉闹喜剧片到国外却少有人问津(该片在美国的票房不过五万多美金)。但如何创作出能为中外观众广泛接受并欣赏喜爱的类型电影,仍然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方向。笔者认为,努力发掘构成影片特色的“中国元素”,对于创作更好更多的风格独具的中国类型电影,使之不仅赢得国内市场,而且真正走向世界,确是成功的关键之所在。

何谓中国元素?我感觉就是由中国人创造并在中华民族生长发展历程中凝练形成的人文传统、文化精神、文明成果等。中国元素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有形的物质元素和无形的精神元素。诸如有代表性的山川地貌、风景名胜、民族建筑、服饰器皿等有形的物质的中国元素;以及从古至今中国人有代表性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民俗文化、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无形的精神的中国元素。中华民族具有延续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更有近现代争独立、求解放、施建设以至于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涌现出来的无数新的文化成果,其中所涵盖的中国元素可谓包罗万象、数不胜数,这些是中国电影创作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最为宝贵的资源与财富,是国外影片所不可比拟的。但我国影片对中国元素的开拓与运用并不充分,倒是不少国外的大片如《功夫熊猫》等纷纷借用中国元素反过来大赚中国的票房。这难道不值得令人深思吗?我认为,重视中国元素决不等于仅仅在影片中展示中国文化现象,诸如武术招数、民间绝活、风景建筑、民俗工艺等等,这类表现尚在浅表层次。我们广大电影工作者,一应注重提炼那些最能承载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审美文化品味的重要元素,在影片中予以精彩表现;二应选择最能代表中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精华的标志性的人物事象,作为影片的题材,并进行具有文化深度的主题开掘和艺术表现;三应针对传统文化题材作富有现代意蕴的创新性开拓,去着意表现那些如何能使传统文化延续至今、能由中国向世界传播,甚至将可能流传于永恒的那些最为宝贵的我们民族的、也更是世界的中国价值观念及其人文精神。简而言之,则应以上述中国元素为载体,来传播、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精神和最具当代普世价值的中国理念智慧和人文美学意蕴,为人类社会真善美的宝库增添新的财富。

多年来,限于个人的工作性质领域及时间精力,所观看的各种类型影片十分有限,现仅就自己比较熟悉的几部影片从题材运用、形象塑造、主题开掘和艺术表现等角度简析一下中国元素在类型电影作品中的开掘与运用。

一.独具中国特色的题材运用、形象塑造及主题开掘

在中国电影艺术发展史中,有许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民间风俗、历史故事、寓言童话的佳作,这些影片的独特题材、形象塑造及其主题开掘都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我认为论及类型影片的中国元素,不能不首推最具中国特色的题材、形象及主题。

比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影片《画皮》 (我指的是2008年陈嘉上导演本),该片取材于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聊斋”是中国古代艺术成就最高的另类题材小说集,兼有“传奇”与“志怪”体小说之长,而《画皮》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如此,这部影片的取材显然体现了地道的“中国元素”,但更重要的是影片在题材运用、故事演绎、人物刻画、主题提炼等方面作了全新的具有当代意蕴的开掘。如果说蒲松龄原作讲的是一个书生遇见女鬼、道士施法除妖、妻子救活丈夫的离奇故事,故事本身已很另类,通过王生从路遇美丽的孤女而滋生邪念,将这位美女带回家私藏于书房苟且交合、直到发现其剥披画皮的狰狞本相,吓得他魂飞天外而乞求道士救己的经历,作者刻画的是一个好色而平庸的古代书生形象,铺述其因好色终被厉鬼剖胸挖心而亡之可怜可悲遭际,含有讽喻劝诫之意;那么,陈嘉上导演本影片《画皮》则借此名作之题材演绎了一个全新的故事,将原作中好色懦弱的书生改换为秦汉年间英勇善战的将军王生,写王生在西域率众大战沙匪救回一绝色少女小唯,小唯因倾慕王生之英武而爱上了对方,而王生在少女的美艳柔情面前也有所心动,以至与妻子同房时幻觉小唯已取代了爱妻。但在日常行止中,王生始终不渝规矩,更在生死关头,宁愿自己亡命也要舍身救下妻子。影片中男主角王生颇具现代女性所欣赏的铁汉柔情,集英武、真情、温柔、果断等优秀品质于一身,与原作男主角已判若两人。而女主角的形象塑造也有很大改变。原作中的女主人公真相是一个“面翠绿、齿如锯”的狰狞恶鬼,她怀着一颗害人之心来到人间,持彩笔亲手绘就一张“眉目手足、无不具备”的人皮披挂在身,装扮成二八佳丽,楚楚动人,于夜半龋龋独行,途遇王生,以其孤寂美艳之身,勾得王生“金屋藏娇”,而一旦真相败露,便立即致王生于死命,原作描绘的完全是一个阴险狠毒的女鬼形象。但影片《画皮》 中塑造的女鬼主角,则是一位由千年狐精“九霄美狐”披上画皮而扮演的美丽少女小唯,她虽有挖食人心以保画皮容颜的残忍恶行,却在真正的爱情面前显露出善良的本性,最终舍弃了自己花费千年修炼的道行而救下了王生夫妻及所有的枉死者,并不惜将自身变回美狐本相,只能与她所讨厌恶心的那个蜥蜴精长相厮守。至于写王生的妻子,也在原作恪守妇道、一心为夫的贤德女子形象基础上,延伸塑造了一位温情款款、深得丈夫及其上下人等喜爱尊敬的夫人的形象,她虽处于女鬼、丈夫及她昔日的追慕者这三者之间苦苦周旋以至生死角逐,却宁愿牺牲自我也要忠于爱情、救助丈夫。王妻佩蓉的行止,实在是演绎出了夫妻之爱的最高境界——舍己,为他(她)。影片的总体意蕴是借古人的故事、人鬼间纠葛,述说着当今世间仍在发生的悲欢离合,这里有美色的诱惑和男儿的本真,但更多的是表现了一种坚守真爱并以坚贞爱情温暖人心的人生境界,也昭示了只有坚守真爱才能战胜凶残邪恶的人生真谛。陈嘉上导演本《画皮》堪称新型的魔幻爱情影片,其成功正在于中国元素题材故事中注入了新时代的文化审美意蕴。

综观当下中国影坛,不乏由所谓明星大腕、“土豪”编导等烧钱炮制的某些“大片”,或热闹非凡、神奇无比,或奢华至极、古今穿越,其内涵却往往浅薄空虚,甚至不知所云,徒然浪费了大量的金钱与精力,却只有耗费观众宝贵时间与生命之“效能”。可见,任何一个国家的电影、戏剧乃至各类艺术作品,如果不能体现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没有一点崇高的理念作支撑,那是绝无艺术生命可言的。

相对而言,在一些取材于中华文化典籍或古代圣贤、现代大师生平业绩的剧情片、传记片中,却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中国元素”的独特文化艺术魅力。如力求还原历史原貌的电影《孔子》,能将《论语》里记载的孔子的名言融入台词中,并以一系列逼真复古的情景与场面烘托孔子形象的塑造,以表现在那个礼崩乐坏乱世中孔子所坚持的崇高的人文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儒家学说的精髓,可以让中外观众一窥孔子的真颜。但这部影片的缺憾在于未能再现一个血肉丰满、能与现代观众沟通心灵的文化巨人形象,亦缺乏对于孔子学说从古至今传承不息、传播中外、并能与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开掘。尽管如此,我们仍应充分肯定该片为今后再拍类似题材影片、打造能真正体现中国文化经典的特色品牌电影作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又如《花木兰》的国内电影版,仅以数百字的北朝民歌《木兰辞》为蓝本,编织成一部荡气回肠的情景感人的影片,歌颂了代父从军、保家卫国,令世人叹服“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也较好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崇高的忠孝、仁义、智勇美德和人性、人情的光辉。影片《英雄》则根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主题诗句来表现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其题材与人物塑造的中国元素十分突出,尤其通过影片中另一位主要人物残剑的思虑与行止,引导观众思辨是“刺秦”还是“保秦”真正有利于我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从这条主线上去展现人物的言行与命运,也对影片的主题作了富于现代性的发掘。传记片《梅兰芳》 以现代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生平事迹为轴线,运用含蓄内敛的手法表现中国艺术家的思想境界与艺术追求,在宏大的史诗背景下展示艺术家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心灵律动,构思可谓精妙。影片中展现的许多场景,诸如重重叠叠的北京四合院,青砖灰瓦的朴素民居、富丽简约的京剧舞台,其间穿插着《牡丹亭》 《汾河湾》等梅派京剧的经典优美唱段,给观众带来中国传统戏曲美不胜收的审美愉悦。这些影片的题材、人物、主题都体现了典型的“中国元素”,借助这些“中国元素”能将中国的艺术精品推向世界舞台,可让世人真正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东方艺术的神奇魅力。

二.艺术表现领域“中国元素”的深层次展示

据笔者观察,当今中国类型电影已有武侠/动作(功夫) 片、爱情片、剧情片、喜剧片等主打类型,警匪片(包括侦探、悬疑片等衍生类型)、战争/历史片,新型的魔幻/玄幻片等也颇为风行,加上具有中国革命与建设特色的“主旋律”电影及儿童片、动画片、传记片、音乐歌舞片等等,已初步构成中国电影多元纷呈的类型格局。除了在题材、人物、主题等方面要凸显“中国元素”特色之外,在艺术表现方面,也可以借助形神、意象等最具中国特色的审美元素营造独特的电影形象,一展中国文化美学的独具魅力。这不仅指如大家所熟知的张艺谋《红高粱》中营造的那个红色的意象世界,用以烘托人物的个性与命运,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与狂放不羁,或者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里那铺天盖地的金黄色彩,这些场面与情境,能为影片的整体氛围造势,确能夺人眼球,但在艺术表现上仍在比较浅表的层面。如能在神形兼备、意象统一等中国美学意蕴方面作深入探究,这必将有助于中国特色类型影片的成功创作。

所谓形神,必然涉及对世界观、自然观的理解。道家认为自然的本原为“道”,老子、庄子以“道”为宇宙世界之本原的哲学思想派生出“道法自然”之说,即以“道”为美、以自然为美、以生命之美为核心的中国美学思想体系。在人生哲学方面,则主张“惟道是依,则万事莫不成”,“无为而无不为”。因此,道家主张“出世”,崇尚高士隐逸山林,避世至善。影片《卧虎藏龙》在人物形象塑造中运用了这一法则,主人公李慕白平生追求一种内心空明、冲淡平和的道家精神境界,人物造型则为高大身材,光亮额头,蓄长发辫,著一袭宽大长衫,手执长剑,飘飘然若有仙风道骨,言语举止皆大气稳重。即使与对手交战打斗,也显出优雅风度,武功高强而不咄咄逼人,面临险境仍从容淡定,在与玉娇龙交手时,于舞剑运掌之际,还恰到好处地为对手指点迷津,始终显示出一种看似清淡无为,实为一派武林宗师,但求本门派后继有人的精神追求。形与神,在李慕白身上是高度统一的。这部影片之所以赢得中外观众击节赞赏,就在于借助了此类形神兼备、道法自然的中国美学法则。

又如对意象美学境界的追求。在《周易》中,“象”的原义为卦象,“意”则是卦中所表达的意想。“象”是方法、工具,“意”为主题、目的。意象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复合体,既是有特定意义的表象,又是有独特表象的思想或意念的载体。意象不是某种意蕴与表象的简单相加,而应达到在两者聚合中融汇创作者神思、意蕴与情趣的全新的审美境界。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意象往往经过创作者匠心独运的选择与组合,达到两者互相涵蕴和融合的境地。然而由于组成意象的物象来源不一,或来自自然万象,或来自人间世态,其包蕴的内涵韵味也千差万别,触发读者的理解与联想就呈千姿百态。故此,将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意象创造引入电影作品,亦有助于中国类型电影的特色创作。比如我们熟知的武侠片《英雄》,导演在运用中国元素方面可谓淋漓尽致,影片场面恢弘大气,可令中外观众领略中华河山之无尚壮美、中华英雄之盖世武功与经世大略。而主人公残剑对中华武功的领略,已高深到能从琴声中参悟箭法、枪法、心法的境地,通过长年潜心苦练,他渐次从变幻莫测的舞剑中参悟出剑道之魂。影片中描绘的战争场面和人物形态语言相互映衬,无不折射出“英雄”所悟得的天下之“道”。电影画面的虚与实、有与无、动与静均呈相生相克之状,为观众拓开了广阔的艺术视野与人文构想的余地。而李安导演《卧虎藏龙》的艺术表现也得益于意象统一的营造。影片中由剧情引领观众在颇具特色的中国古代山水园林、官邸民宅中穿梭,既有令人肃穆的深宅大院幽静之所,也有清新宜人的民间小桥流水之境;既展示中国传统建筑的古朴秀雅之美,又再现街头巷尾民俗风物之情,而李慕白与玉娇龙的竹林之战,则借助传统武术中的轻功绝技,展现主人公之武功高强、气度非凡,以其形神兼备、意象丛生的情景再现,深深吸引了中外观众。

总之,作为中国商业电影未来若干年发展的主要支撑,类型电影的创作既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更要与本土文化充分融合,在思想艺术创新的探寻中注重中国元素的选择、开掘与运用,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王生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品味“家常菜”
抉择
紫鼠
紫鼠
紫鼠
紫 鼠
理论设想有局限 探寻真相须实证——再与王生老师商酌
紫鼠
借尸敲诈,“死者”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