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院内感染因素调查分析及防控措施

2014-01-21 12:02丁丽霞师旭红
中国优生优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新生儿病例

丁丽霞,师旭红

(1.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儿科,张掖 734200; 2.甘肃省临泽县妇幼保健站,临泽 734200)

院内感染会给就医者造成不必要的身心和经济负担,特别是新生儿的院内感染,更会在医疗领域和社会上造成强烈反响,已成为目前住院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笔者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新生儿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以达到减少新生儿院内感染发生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新生儿1 306例,发生医院感染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5~30 d,根据卫生部2003年制订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定为院内感染[1]。

1.2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查阅病例中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病例资料并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 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率 本次调查住院新生儿1 306例,发生医院感染50例,感染率为3.83%。

2.2 医院感染部位 呼吸道感染28例,占56.00%;胃肠道感染12例,占24.00%;皮肤软组织感染5例,占10.00%;泌尿道感染3例,占6.00%;脐部感染2例,占4.00%,无感染死亡病例。

2.3 医院感染与成熟程度 在50例感染病例中,早产儿38例,占76.00%;足月儿12例,占24.00%。出生体质量≤2 500 g 42例,占84.00%;≥2 500 g 8例,占16.00%。

2.4 医院感染与原发疾病 50例感染病例中,胎粪吸入综合征22例,占44.00%;呼吸衰竭20例,占40.00%;重症肺炎治疗过程中合并真菌感染8例,占16.00%。

2.5 医院感染与侵入性操作 50例感染病例中,使用侵入性操作39例,占78.00%;非侵入性操作11例,占22.00%。

3 讨 论

3.1 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3.1.1 内源性感染 主要是新生儿自身的原因,新生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是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早产儿、极低体质量儿,其免疫功能低下,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容易受病原体侵袭,特别是一些条件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等。

3.1.2 外源性感染 是医疗器械接触的医源性交叉感染,现代化诊疗技术和侵入性操作增加,如气管插管,吸痰,洗胃,鼻饲,灌肠及各种留置通路的建立,创伤性监护、检查、治疗等。而新生儿皮肤娇嫩,这些操作增加了皮肤黏膜损伤的机会,使皮肤自然防御机制受损,失去保护屏障,从而增加了细菌感染的机会[2]。

3.1.3 人为性感染 主要是以医务人员的直接接触传播为主要途径,医护人员不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是发生感染的另一主要原因。如入室前不执行洗手、更衣制度,对听诊器的清洗消毒不重视等。

3.1.4 滥用药物性感染 不进行病原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就联合使用两种及以上的抗生素,致使正常菌群失调、菌群紊乱、细菌变异、耐药菌增加,进而产生条件致病菌迅速繁殖而致病[4],严重者还会致使二重感染的发生,导致院感率上升。

3.1.5 空气、飞沫传播性感染 婴儿呼吸道的发病率56.00%占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首位,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飞沫传播。新生儿病室因保暖的特殊要求,使空气不流通,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成为微生物繁殖的理想环境;其次人员流动量大,来回次数多,其中如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通过谈话、咳嗽、打喷嚏,极易使有传染性的病原体传播给新生儿而引起感染。

3.2 防范措施 ①防止自身感染 由于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有限,无法抵抗感染因素,需要通过母乳喂养提高患儿的抗体含量和自身免疫力[5]。②增强消毒设备 新生儿暖箱每天清洁,每周消毒,患儿出暖箱后行终末消毒;配备微波炉消毒柜,指导家属自备奶瓶、奶嘴2个以上,可在微波炉内消毒后交替使用;加强侵入性设备的消毒,防止外源性的感染。③加强医护人员感染预防教育 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手卫生教育。在必须洗手场所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张贴标准洗手图;每个病室、诊室配备快速皮肤消毒剂;加强医护人员无菌操作原则及操作规程的学习,执行标准预防,做好个人防护。④合理使用抗生素 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抗生素药物的应用指导原则、抗生素管理具体制度与措施,科学、合理、规范用药,特别是抗感染药物、激素类药物等的应用,避免引起菌群失调及真菌感染[6]。⑤保持病室空气清新 病房安装空气消毒机,每天定时早、晚消毒1次;每天9点之后,17点之前开窗通风换气2次,每次30~60 min,温度控制在22~25 ℃,相对湿度在55%~65%。严格探视制度,缩短探视时间,减少陪护者。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新生儿院内感染主要部位是呼吸道、胃肠道、皮肤软组织感染,与国内医院感染相关研究一致[7],感染与患儿原发疾病、成熟程度、侵入性操作等有关。新生儿尤其是低体重出生儿、早产儿免疫机能低下,是医院感染的易发人群。传统的护理工作程序和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是造成新生儿病室内空气污染及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儿科护士操作的规范性,医务工作者自身的健康因素,各种器械使用及侵入性操作,消毒隔离等问题都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应加强医护人员医疗安全的学习教育,以良好的医风医德严格按照现代医疗操作规范,加强对医疗器械和病房及病人的消毒隔离及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其药物,以有效减少新生儿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杜淑俊,邓双艳.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全科护理,2012,10(16):1518-1519.

[2]陈秀丽.预防新生儿院内感染分析和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2010,16(30):121-122.

[3]席明霞.医用听诊器细菌感染的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60.

[4]余本芳,何燕飞,倪益锋.预防新生儿室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5):687.

[5]倪意华,钱 倩.新生儿院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对策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3):3171-3172.

[6]杨淑芬,李新景.新生儿科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8):120.

[7]吴飞仙.135例新生儿医院感染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31(20):4645.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新生儿病例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病例”和“病历”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