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高中课程基地领跑学习的革命

2014-01-21 00:57马斌
关键词:注意事项

马斌

摘要:江苏省开展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已三年多,成效初步显现。笔者对课程基地建设进行了多次视导调研,分别召开了教育局局长、校长、教师、学生参加的课程基地座谈会。本文现从六个“围绕”展开,对推进课程基地建设作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六新”;“六围绕”;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3-3

2011年,江苏省原创性地提出普通高课程基地建设,由省教育厅组织评审,遴选出首批38所课程基地建设学校。江苏省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15年建成200个左右的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目前,全省高中课程基地已有142个,取得了初步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高中课程基地建设进行再思考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课程基地建设的成效日益凸显

江苏省教育厅至今已对第一、第二批省级课程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视导。实践证明,课程基地在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形成学校特色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阶段性成果,并展现了三大功能,即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课程基地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六新”:

创新了凸显学科情境的新课堂。长期以来,中小学缺少应有的学科情境和学科文化,大多数学科都在一个同样的空间即教室中完成。课程基地建设的首要内容就是创设有鲜明特征的教学环境。从调研看,所在项目首先加强学科环境建设,以建设学科的物化平台为基础,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追求,通过做中学、学中做方式,探究、验证、演示、巩固、拓展了教育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师生利用课程基地资源,共同操作或改进实验仪器、演示设备,借助互动平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课程的物化建设成为课程基地建设的物质载体。

促进了教学方式与育人模式的新转变。课程基地建设创设对话与开放的课堂,打破一张课表教学、一间教室教学的教育方式,推进基础教育转型升级。一是课堂教学行为发生重要变化。例如,省常州高中组织教师与课程研究专家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细化,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基础,确立重难点,通过模型建构、微视频等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二是促进高中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双高衔接”。课程基地为实现“两高”对接的常态化搭建了平台。省淮阴中学的航空航天特色课程基地尤其注重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专业院校的合作,定期输送特长学生学习交流,拓宽视野,以航空航天实物和标本为中心,引导学生形成对航空航天科学的直观感知,培养兴趣,树立志向。三是使学生进一步明晰未来发展方向。在大多数项目上,学校能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借助校外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认知。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实验室,走到专家身边,在专业的指导和影响下逐渐成长,在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学科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实践中认清成长的方向。有同学说,进了课程基地后,他终于知道以后要学什么了。

拓展了丰富多彩的新课程资源。依托课程基地项目,学校衍生出一批新的课程资源。一是整合“跨学科”的课程资源。以项目课程为龙头,整合相关学科教学力量,形成教学合力,为学生全面综合发展提供可能。二是整合“课内外”的课程资源。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突破了传统课堂的狭小时空,拓展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形式,便于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与提高。三是整合“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组建专家指导团队,参与课程建设,提升课程质量。省锡山高中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探索国学经典进入高中课程的途径,与南京大学文学院合作,探索戏剧文学创造人才的培养模式。

开创了学校特色建设的新空间。学校特色发展离不开课程建设,优势学科和有特色的学科有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课程基地建设为学校打造特色学科、最终形成办学特色提供了契机。通过基地建设,一些学校原有的学科优势得到强化,如省泰州中学的数学、南京市宁海中学的美术等;也有一批学校在基地建设过程中逐步明晰了特色学科的建设方向,如省海头高中的海洋文化、盐城一中的低碳教育、扬州大学附属中学的体育等。

搭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要在课程基地设立“名师工作室”,进一步发挥名教师在教学研究、教师培养中的引领作用。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坚持参加教研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分析诊断,以平等的对话方式,引发思维的碰撞,进一步阐明课程基地建设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加大校本教研和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体现了普通高中内涵投入的新导向。一是加大了经费的投入。在省级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下,各地切实保障课程基地建设所需经费。据初步统计,在省级财政支持的带动下,首批38所学校项目,地方财政和学校投入了16060万元,切实发挥了地方财政和学校对课程基地建设投入的主体作用,体现了向质量提高和内涵提升倾斜的新导向。二是达成了分层建设的目标。在省级项目的引领下,各市评选了一批市、县级课程基地,充分调动了各地积极性。三是优化了资源配置的结构。高中经费投入由重硬件建设向重内涵提升转变。在继续充实、完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同时,努力提高利用率,加强专业教室、专门网站、教学模型、课程资源等方面的建设与开发,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二、进一步加强课程基地的深度建设

高中课程基地的建设始终紧紧围绕如何创设具有鲜明主题的教学环境、如何突出核心教学内容的模型建构、如何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如何加强学科资源建设,如何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以及如何依托基地开展学生实践创新等内容展开。调研表明,课程基地仍须以“六个围绕”继续加大建设力度,不断深化、生发新的内容。

1.围绕课程标准,建设物态的教学平台。课程基地建设的内容都指向了学生发展。课程基地建设作为一种综合性教学平台,创新了课程标准的实施载体,特别是对如何落实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项重要的措施。课程基地的课程文化、体验实践、自主互动、探究生成、自我测评、学科精神等特征,都与课程标准一脉相承。endprint

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标,课程基地则是实现目标的平台和路径。建设物化形态的学习资源,在课程基地的实践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在实践中激发求知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努力实现学生心、脑、手的全面发展。课程基地成为助推新课标理念实施的新的重要载体。

从检查情况看,学科环境普遍都可显示,而核心内容的模型建构、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以及依托平台的探究性课程资源等体现课程标准的重点建设内容,在整个课程基地建设中还比较薄弱,这也是今后课程基地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需要各地各校加强对外合作,努力突破、强化和建树。

2.围绕从“心”享受,放大学科的文化魅力。学海无涯苦作舟一直是苦学的价值取向。事实上,乐学更容易成功。习总书记提出学生要“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学习”如何让学生“爱”起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了就会喜欢,就不觉得辛苦。因此,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必须加强学科美感的开发放大。

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与艺术在精神境界上的追求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对人心性的开发来追求一种至上的美丽和心境的静谧,实现人、心、境的超然统一。这从书画中得到一些启示。书法有不同的书体美,草书奔放、魏书刚劲、隶书苍茫、楷书挺拔、篆书浑厚,绘画有不同的画种美,国画意境、油画色彩、版画纹理、水彩韵味、水粉明快、素描清晰。不同人喜欢不同的书体、画种,就在于不同书画美切合了不同人的心性需求,给人不同的享受。

教育是对人心性的开发。要充分挖掘学科之美对人心性的培养,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审美欲望,从而喜欢学习、热爱学习。首先要提炼学科之美,如,德育的道德之美,语文的文道之美,数学的思维之美,外语的融合之美,物理的探究之美,化学的变幻之美,生物的生命之美,政治的智慧之美,历史的品鉴之美,地理的和谐之美,体育的健雄之美,音乐的韵律之美,美术的形意之美,等等,都可以进行探讨和研究,挖掘、提炼、构架、建设学科之美,通过学科文化、学科体系、学科历史、学科特点、学科美闻,营造学科情境、学科平台等,形成不同的学科文化,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学科风景,浸淫和培养学生的学科情感、学科思维、学科思想、学科伦理、学科志向、学科智慧。

学科之美是校园文化的崭新空间,课程基地成了演绎学科文化魅力的放大镜,不断彰显学科之美,激发学生寓学于乐、寓学于美的情感和学习内驱动力。

3.围绕学科思维、创新智能提升的载体建设。科学学习就是学生天性、学科特性、学习个性的有机结合。课程基地起初更多地注重学科的开发,展现具有鲜明特色的学科情境,现在要进一步加强基于学科、基于人脑的教育科学的开发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育之于卫生,教师之于医生,有同有异。人之精神不振是生病,需到医院相关科室看医生,并可根据病情不同,由低层次的医院不断向高层次医院转诊。医院层次越高,医生水平也越高,各类专业诊室越多,先进设施功能越全,仪器精密度越高,诊断和治疗病情就越准,医治流程也更加科学、规范、有效。医生是很注重依靠现代技术、先进设备进行个体治疗的。较之医生的个体看病,教师是集体教学。学生成绩不理想,原因在学困。“重病”可转更高的医院,但“差生”是无法转更好的学校。因此,教师应当是街道卫生院“全科医生”与大医院“医学专家”的有机结合。解决学生学困,应该“挂准号”,找准学生当去哪个“科室”“治疗”。学困的“科室”在哪里?要按课程标准所需各类学习能力去“挂号”,而“治疗室”就是与课程学习能力相匹配的各类智力和非智力训练室,通过训练、提升,培养学生课程学习所需要的能力,提高学习力。如高中数学学习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运算能力等,这就要建立相应的能力提升室。通过诊断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某个或多个不足,有针对性地选择思维能力训练室,进行扬长补短的项目训练,从而不断促进相应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这在现实中都有科学的证明。体育就是将运动员的特长能力愈发加长,特殊教育就是将学生的先天的能力缺陷,通过强化训练补短,最终能与正常人交流。

4.围绕瓶颈突破,促进高中多样特色发展。长期以来,困扰高中教育的两个瓶颈问题,一是千校一面难以突破,二是素质教育步履艰难。为什么?问题在“统一考试不是最好的但又是最不坏的”现实条件下,客观上演变成千万学生一张课表受教育、一套试卷进校门的“唯考”现象。高中素质教育、特色多样步履艰难,关键在于长期以来缺少应有的载体和路径。丰富多彩的课程基地向学生展现了另一种学习生态。其中:一在从硬件建设起,着力推进课程教学实施方式的改革突破,形成各具特色的学科环境。二在寻求高中与高校的积极合作,利用高校专业优势帮助高中学科建设,形成多样化的学科特色,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三在依托课程基地,开发各类选修课,在选修课基础上建立学生社团,丰富的选修课和多样的学生社团带动学生多样化发展;四在加强与本地特色资源的结合,加强加快校本课程的开发,独创反映地方本土特色的课程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素材,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五在学校寻求社会、家庭的支持和援助,使学校成为聚纳社会文化、文物的地方,以学校个性化的物型文化承载学校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课程基地项目本身就是多姿多彩的。经过三年建设,课程基地不仅覆盖了高中各门学科,还呈现出多样的课程特色,综合课程有航空航天、天文、植物育种技术与实践、机器人创新、生命教育、减灾教育、现代女性素养、科技创新、航模科技、环境生命、医药生态园综合实践等;地方文化有湿地文化、海盐文化、紫砂文化艺术、雨花石文化、汉文化学习与研究、江南水乡文化、虞山文化、汉画石像人文教育、宜文化、吴文化教育、楚水文化、府学文化、海洋文化等。课程基地的多样化必将从内核上带来学校和学生的特色多样发展。

5.围绕教学转型,形成技术推动的方法创新。曹魏时期书法家韦诞善于制墨,有“一点如漆”的美誉。他说:“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用张芝笔、佐伯纸及臣墨,兼此三者,又得臣手,然后可以逞径丈之势,方寸千言。”教育如书。简而言之,墨汁如知识,毛笔如教具,书法家如教师,学生如宣纸。书法创作就是书法家将墨汁用毛笔写到纸上,教学就是教师将知识之墨,用教具之笔,灌注至学生身上。古人云,用笔千古不易,笔法第一,同样,教法也当是第一;墨有五色,知识的呈现方式也应是五颜六色的。墨笔纸三性合一,书法家用好笔法就能创造出好的作品。同样,教师将知识、教具和学生三性合一,方法得当,就能培养出“书法名作”的好学生。endprint

教育要充分借鉴书画的创作经验,追求教学方法的创新,围绕教师、教具、知识、学生等四个方面,重视学生知识的“口感”和学习过程,利用课程基地广泛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课程内容模型,开展师生学具大赛,通过制作学具,演绎科学原理,创生新的课程资源,形成技术推动的教学方法创新。

6.围绕生本为先,努力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在座谈会上,泰州中学杨老师说:“建数学体验中心前,语文教师有点看不起数学老师,觉得数学就是数字运算,现在他们不仅感到数学的伟大,还感到在学习方法、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方面,数学教师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靖江中学侯老师说:“课程基地展现的是实践场所、动手机会、学生合作、社团合作。以前,对于天体运动,学生怎么画都不行,因为天体运动是三维的。现在,学生眼镜一戴一目了然。”建设课程基地的根本目的是致力于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其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前提,是教师由专业学科水平转向职业能力水平转变的关键。

教师之教在于学生之学。长期以来的教学、教师、教训等都是“教”字当头,教师要以课程基地项目的专业开发为契机,促进教师向学师的转型,这个“学师”之“学”指:学生之学的“学”,落实以生为本;学法之学的“学”,坚定方法为王;学习之学的“学”,终身学习,为人示范;学科之学的“学”,专业开发,提升职业能力;学问之学的“学”,学术研究,做研究型教师;学校之学的“学”,树立校长思维,全校意识;学养之学的“学”,德高为师,等等。

学校要有“书院”味,教师要有“先生”味。“先生”就是学识学养与职业能力的统一。

三、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课程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各地各校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关键在学生使用。听百遍不如手摸一遍。学生谈及课程学习时说:“做一题目是一个原理,摆弄一个东西可能是几个原理。领悟一分胜过高考几分。”学生对课程基地建设提的建议也是要求课程基地能更多地向学生开放。课程基地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使用,除了学习时间之外,在课余时间和休息日都应当对学生开放,让学生自主地去动手,去学习,去探究。

提升在加强交流。从学校到教育行政部门,从教师到校长,面对课程基地都是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取。要加强课程基地建设的交流,特别是加强同学科课程基地的交流,省教育厅也将分学科课程成立课程基地研究协作组,加强交流,扬长补短,不断推进课程基地的深度建设,学科课程的深度开发,教学改革的深度创新。

创新在不断研究。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已列为江苏“十二五”教育重大研究课题项目,不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基地建设的过程中也加强了理论研究,有的校长读研究生期间也将课程基地作为研究方向。在建设中不断探究,在探究中不断建设;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丰富理论,这是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与发展的实践特点。课程基地的科学研究方兴未艾。

突破在信息手段。要努力加强课程基地的信息化建设,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更多要通过信息化突破。研究和发挥课程基地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落实在强化检查。加强视导检查,是建好、用好课程基地的重要环节。要加强对课程基地建设时序进度的检查。特别是配套落实的资金的检查,资金不到位,是不少学校课程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地要按项目要求兑现承诺,加大投入,确保课程基地这个江苏原创改革建设项目越做越好,影响越来越大。

高中课程基地是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多样发展的一个抓手和平台,各地各校要在已有成效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建设力度,充分发挥课程基地领跑学习革命的深层价值。endprint

猜你喜欢
注意事项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自动售票机拆移的必要性及施工注意事项分析
种鸽疫苗的免疫方法和注意事项
降温小帮手
注意事项
医院大型影像设备整体搬迁注意事项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网上评卷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注意事项及改进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知识初探
下雨天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