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及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2014-01-22 11:55吴洞天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15期
关键词:可靠性检修供电

吴洞天

(广东电网惠州龙门供电局,广东 惠州 516800 )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需要可靠性更强的供电网络,同时兼顾可靠与经济的原则,在配网供电的各个环节需要进行评估,确定其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管理工作是保障电力生产与电力应用的必要手段,也是现代供电行业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1 配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

有关统计表明我国目前的用电故障中80%是配网出现问题引发。配网供电系统是直接面向用户,提供分配电能的关键环节,如果配网供电系统出现检修或者发生故障,会直接带来经济损失,我国目前的配网供电现状,需要我们加强管理措施,改造改进现有电网,提高管理水平,促使供电可靠性能够适应电力企业发展需求,以适应工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2 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在生产应用中的重要性

供电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步伐。如今,信息科技迅猛发展,对于不间断供电的要求越来越高,限电或者停电的多发将直接导致生产企业产量减少,影响经济效益的增长。所以供电企业需要尽力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适应国计民生需要。

配网供电可靠性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我们主要考虑供电可靠率﹑年平均停电时间﹑年平均停电次数这些指标来进行相关评价。这些关键指标让我们清楚了解供电能力,综合体现出供电企业的各项管理服务水平。在生产管理中,供电系统需要建立起科学的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网络以及预测评价体系,对配网供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进行评定,同时改进和创新现有系统的可靠性目标,在配网供电设备管理﹑技术管理方面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供电的安全性能,保障用户用电的可靠性,将安全可靠与质量效益完美结合。这里我们需要运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对目标﹑以及实施组织方式﹑实施技术手段进行综合评定,确定管理策略,促进供电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进步。

3 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3.1 推广新技术﹑新工艺

(1)高压电缆及绝缘导线的推广使用,特别是在农村电网改造过程中,高压电缆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提高了配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2)棒式绝缘子的推广使用,有效减少了雷雨气象时击穿现象的发生。(3)具有较高技术和安全行的真空断路器的推广使用。(4)推广使用具有更好避雷效果与防止过电压能力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5)推广使用安全性能更高且更加节约成本的全密封式变压器

3.2 采用先进设备,实现配网的信息化﹑自动化。通过使用先进设备以及互联网来实时监控配网中各个部件的运行情况,及时规避故障风险。配网的自动化能够实现故障发生段自动与网络隔离,不影响非故障段的正常供电,科学实用的自动化监控方案能够对配网的设备及负荷进行网络化管理,最高可达约99.9%的供电可靠率,大大提高了配网供电的可靠程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配电GIS 系统信息技术的运用,特别是配网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使用,能够快速便捷的提供有效信息,实时跟踪配网情况包括报警﹑故障区域﹑故障排除等,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另外,在配网自动化﹑信息化的监测过程中,联络开关与切换开关在故障发生时配合使用,转移故障段的失电负荷来减少非故障段的停电时长,快速恢复供电。

3.3 推广不停电作业。采用不停电作业的施工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损失浪费,提高供电可靠性,比如更换避雷器﹑瓷瓶等作业,都可以在带电条件下操作,这种带电作业模式已经开始逐步取代过去的停电作业方式,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渐渐成为供电企业作业的常用模式。

3.4 优化配网供电结构。合理的电网结构直接影响着供电用户的使用效果。优化电网结构,选择合适的断路器位置,增加分段开关,实现网状配电结构,有效减少故障带来的停电影响。配网供电的自动化,设备的更新改造,能够使故障停电范围减少,且能快速恢复,同时能够为事故诊断报告提供支持。

3.5 加强线路维护和巡检。日常的运行维护和巡检工作,能够有效检查设备问题,并且及时排除故障,保证供电的可靠性。首先需要加强配网供电的技术管理,其次,要是定检修计划,合理安排检修期间的各项工作,最后需要落实责任到人,严格操作工序,保证维护检修的质量。同时,日常巡检中要注意设备的避雷,做好用户的用电安全检查,及时排查问题,防微杜渐,确保用电供电安全。(1)加强配电网的技术管理,对设备缺陷加强技术分析,做好设备故障诊断。同时,增加设备故障检测仪器的配置,设备检修由定期检修逐步向状态检修过渡,以减少设备停电次数和时间。

3.6 建立健全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制度

优化现有供电可靠性管理制度,明确各机构管理职责,对于可靠性目标与评价指标进行明细化,在需要进行停电作业时,按照指标分解进行申请,严格执行停电审批程序,综合评估配网供电可靠性指标,按照工作安排,制定相应目标,并进行月度考核。

4 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1)进行可靠性成本- 效益分析。供电企业通常使用成本-效益来对电网运行可靠性与经济性进行衡量。两者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同指导供电企业的运营决策。(2)建立监管体系。成立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小组,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闭环的监管体系,将全员全过程纳入监管范围,并且编制考核纲要﹑定期进行评估分析,指导作业,保证供电的可靠性。(3)改进检修管理制度。加强供电设备预期检修管理,停电检修工作要统一安排,防止重复停电与临时停电的出现。根据设备运行分析报告,制定科学的停电检修计划,在基础环节保障供电的可靠性。

结语

改进和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能够有效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并能满足人们生活生产需要。我国供电企业的可靠性管理策略与应用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加大配网供电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推广力度,科学高效的可靠性管理策略,不断加速供电企业可靠性管理在生产中的推进,对促进供电企业的快速发展有重要意义。

[1]刘毅彬.浅谈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07(52).

[2]杨仕成.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9(10).

猜你喜欢
可靠性检修供电
战洪魔保供电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检修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论自动化焊接设备的预检修
茂名式大修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可靠性比一次采购成本更重要
2050年澳大利亚或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