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LQAS的上海石库门里弄保护与更新研究

2014-01-22 06:10立,申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4年6期
关键词:里弄石库门城市更新

申 立,申 悦

(1.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200040;2.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200062)

0 引言

21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城市更新在结构形态、社会系统、生态环境、公共治理等多维度大规模展开[1],如何将计划经济下的城市空间全面改造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都市成为城市更新的重大课题[2-3]。在此背景下,作为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重要承载,都市居住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更新尤为受到重视,上海石库门里弄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4]。石库门里弄不仅承载着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人文内涵,也是塑造上海人性格特质的重要空间,对传承上海城市文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石库门里弄保护与更新正大规模展开,相关研究也受到建筑、规划、管理、文博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并从建筑单体向整体风貌、从文化形态保护向文化生态保护、从“新天地模式”向多种更新模式、从政策制订向政策体系创新等逐步深化[5-8]。然而,由于现有研究对石库门里弄的空间分布、类型构成、使用现状等信息的整体把握较弱,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保护与更新的总体成效。

实际上,上海石库门里弄的保护与更新,既需要方法、政策、理念、模式等协同创新,更需要里弄基础数据库与空间管理技术的双重支撑。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GIS)由于具有强大的数据存储、空间分析、动态模拟、决策支持等功能,日益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领域的主要工具之一。首先,GIS有助于管理者把握石库门里弄更新过程的全貌,为开发保护、改造监测、政府决策等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其次,石库门里弄的保护与更新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应用GIS技术便于对整个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分析与管理;再次,基于GIS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还有助于突破我国城市更新中“自上而下”的决议方式,有助于社区居民、地产开发商等不同群体了解石库门里弄的发展与变迁,唤起保护意识,凝聚保护共识,使不同群体参与到保护与更新中,促进“自下而上”城市更新方案的形成,进而推进城市更新的管理机制与模式的革新。

本研究基于GIS二次开发构建上海里弄查询分析系统(Shanghai Lilong query and analysis system,SLQAS),并将SLQAS应用于石库门里弄更新进程的空间分析,为进一步制订保护与更新策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力求对今后上海石库门里弄的监控、管理、保护与更新有所裨益,也为当前我国城市更新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1 GIS与居住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更新

纵观当前城市更新的相关研究,GIS由于具有对不同维度、不同空间尺度、不同时间序列数据较强的整合性、良好的操作性与交互性、便于公众理解并拥有一定的权威性等诸多优势,在更新进程分析、决策支持、方案社区参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9-11]。近年来,GIS逐步引入到我国文化遗产、文物资源、文化景观等保护更新中,从依托通用GIS平台来协助研究,到开发专用管理系统不断深化。通常说来,为了更好地实现保护与管理的目标,主要探索以下功能。

一是信息数字化与可视化。通过实地考察、移动终端GIS等全面采集相关历史与现状数据如空间分布、建筑形态、文化特征等[12],建立时间序列数据库,实现信息查询、信息发布、信息共享、专题制图等功能。近年来,根据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要求,通过三维数字重建等技术来建立虚拟历史环境,不仅可以重建已消失的物质文化遗产,还为保护更新方案的制订提供更直观的视角。

二是更新进程的空间分析。通过GIS对文化景观演变进行动态模拟与数据挖掘,可得出文化景观演变中的隐含信息[13],相关研究重点正从物质文化景观向非物质文化景观等深入,有助于深入理解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等现象[14]。为管理者更好地把握保护与更新走向、制订保护管理方案提供分析数据支撑。

三是协助开发、保护与管理功能。1990年代起,欧美开始尝试将GIS技术与文化资源管理相结合[15]。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物资源信息管理、文化遗产地综合评价、数字博物馆、旅游开发规划等方面,例如,基于GIS对历史建筑价值综合评估的结果,针对性地提出文化遗产区保护措施[16];又如,通过对乡村聚落空间适宜性的评估,提出相应的优化调控策略[17]等等。

显然,上述研究为构建上海石库门保护与更新的GIS系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不过,对于石库门里弄来说,目前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方面,石库门里弄信息的数字化与可视化至关重要,但当前石库门里弄分布现状模糊,仅仅凭借从已有研究成果中进行数据挖掘,难以把握全貌概览,亟待大规模实地考察;不仅如此,目前,不少石库门里弄数据难以量化,而石库门历史数据等又难以采集和数字化,需要设计专用的量化方法及编码系统。另一方面,石库门里弄作为典型的都市居住文化景观,承载着深厚的都市居民文化记忆,而新天地、田子坊等著名石库门保护区的出现更引起了各地公众对石库门里弄的兴趣与需求,在系统设计上如何兼顾本地居民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尤为需要重视。

2 上海里弄查询分析系统设计与研制

2.1 用户需求分析

SLQAS设计与研制的前提在于用户需求的分析,包括两类潜在用户:一是上海市黄浦区文物保护管理所等文物主管部门,二是石库门居民、公众和学生等,调研发现,管理部门最迫切需要获取石库门规模、历史图片与实景图像、保存信息和文物价值、现状分布及其更新现状等信息。而公众则更侧重于了解石库门的前世今生、建筑样式、人文价值等,特别是部分动迁居民尤其需要得知石库门的历史信息。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问题模型,为信息系统的框架设计与功能构建奠定基础(表1)。

表1 SLQAS开发的问题模型举隅Tab.1 Examples of SLQAS development problem model

2.2 SLQAS研发目标

在此基础上,确立上海里弄查询分析系统(SLQAS)的研发目标:(1)实现对上海石库门里弄信息的科学组织、科学管理与信息共享。(2)帮助公众更有效地获取石库门的基础知识、历史信息及基本数据。(3)协助管理人员进行里弄信息快速查询、高效管理、规划制订等,提升保护效果与管理绩效。

2.3 SLQAS基本框架与应用界面

2.3.1 数据层。除了包含上海内环线以内道路、河流、轨道交通、公共交通、行政区划等基础地理数据之外,根据2006—2012年课题组对上海210个地块石库门里弄的实地调研,采集丰富的石库门空间和属性数据,基于Geodatabase构建石库门里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框架与结构。

(1)石库门分布系列。现状信息:如2006—2012年上海市内环线以内210个地块石库门里弄的分布、规模、价值等;历史信息:根据《上海地名志》、《上海指南》、《上海里衖精图》等文献记载的6 000多个里弄,将多个年份的里弄历史地址信息进行地理编码,增加1949,1996年的上海里弄历史分布数据,目前正在逐步增加1930,1938,1946年的历史分布数据。

(2)石库门RS影像系列。帮助用户把握各个地块内部石库门里弄的空间形态,包括主弄、支弄、布局以及与周围其他建筑物的空间关系等,为石库门里弄的保护区划定和相关规划等提供RS图像依据。

(3)石库门实景图像系列。包括不同样式石库门的门头、山墙、门窗、老虎窗、过街楼、花饰等图像以及具有文化价值的信息,通过拍摄实景图像,以jpg格式存储入GIS系统,方便用户及时查询,是石库门管理的辅助资料。目前,课题组仍在进一步完善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来重建石库门街区的任务,提供用户对石库门里弄的直观感受。

(4)石库门综合价值系列。众所周知,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对现有石库门里弄进行综合价值评价,是里弄保护与更新的主要依据。综合价值评价体系的建立涉及物质(房龄、结构、材料、风格等)、空间(公共空间等)、功能(居住、商业等)、居民(革命家、文学家、普通市民等)以及历史价值、历史意义和代表性等[8]。在实地调研中,很难对以上数据进行面面俱到的采集,为此,根据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里弄保护更新的现实需求等,主要考察了石库门里弄的商业区位、交通通达度、石库门规模、门头、山墙、外墙、门窗、老虎窗、阳台、过街楼、花饰等完整和丰富程度、居住舒适程度等。构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并采用AHP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对上海石库门里弄进行综合价值的评估,将各指标与综合评价结果等输入 SLQAS[1]。

2.3.2 功能层。除了具备基本的数据添加、数据浏览、距离量算、专题制图输出、用户管理等功能以外,还具备以下功能:(1)石库门信息监测与查询功能。可根据用户差异需求,对任意图层、任意年份上海石库门各项信息进行查询,有助于对不同年份的里弄更新过程进行监测。查询结果不仅会列表显示,还可以高亮方式在主窗口中显示,将自动出现在“查询结果”对话框中,查询方法包括:①按名称查询:根据名称、所属行政区,输入任意长度字段来查找;②按地址查询:可根据道路名称、门牌号、年份、行政区等要素查询。③按道路查询:可选道路名称、年份、范围等,便于对道路沿线一定距离内的石库门进行查询。④自定义查询:通过动态图层自定义图形,可查询自定义图形周边一定距离内的石库门里弄,还可查询石库门里弄的各类属性数据等,比如,可查询综合价值得分较高的里弄,并搜索交通线路,便于游客的参观游览。(2)石库门相关管理功能开发。一是对上海石库门里弄的价值评价,或是调用SLQAS数据库中的石库门综合价值数据,为拆除保存价值较差、景观连续性不强、周边风貌不协调的石库门里弄等提供依据;或是根据现有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其他的评价体系来进行综合评价。二是上海石库门里弄保护区划定和旅游规划功能。当前,上海市各区正在进一步细化石库门里弄保护区的范围。SLQAS特别设计了用户自定义的动态图层操作,通过自带的缓冲区分析功能等来划定石库门的保护区范围、核心保护建筑等;或是检索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与旅游价值的石库门里弄,划定为建筑保护单位或特色旅游点等。

2.3.3 交互层。面向城市管理者和普通公众用户,实现人性化操作。基于ArcGIS、Visual Basic 6.0和 ESRI公司的二次开发组件MapObjects 2.3开发SLQAS,力求将时间与空间信息融合在人机交互界面上,更好地实现上海石库门里弄历史与文化过程的可视化表达。以人性化交互操作为导向,设计SLQAS操作界面,通过信息工具直接点击石库门分布图进行信息识别,包括该地块内包含的石库门基本信息、石库门综合价值评价、石库门规模数量、交通线路数量、石库门遥感图像等,并进一步显示石库门门头、主弄、支弄、过街楼等实景图像(图1)。

3 更新进程的空间分析

对上海石库门里弄保护与更新进行有效管理,首先要把握石库门里弄的更新进程,发现更新的内在机理。

图1 SLQAS软件界面与功能Fig.1 The visual expression and recognition function of SLQAS

基于SLQAS对近年来各时段石库门里弄分布的叠加分析,2006年上海石库门里弄的分布呈现3个特点:(1)沿河分布。分布于虹口区俞泾浦、沙泾港沿岸以及闸北区、黄浦区和静安区的苏州河沿岸等;(2)边界集聚。分布于原南市区与黄浦区交界,徐汇区与卢湾区(现黄浦区)和静安区边界、闸北区与虹口区边界等,由于行政分割,这一布局实际上并不利于划定整体性的历史风貌保护区;(3)同心圆特征。综合价值相对较高的石库门里弄分布于以人民广场为圆心的2 km以内,而外围的石库门里弄综合价值则相对较低。2006—2012年,上海内环线以内的石库门里弄总共拆除28处,目前仅剩182个地块,2006—2008年拆除的石库门主要分布于街道中心,如4,5,8,9,11,12,13,16,22,27 号石库门等,而2009—2012年拆除的石库门更多地分布于街道边界,如1,2,3,15,17,18,21,23,24,26,28 号石库门等(图2、表2)。

图2 2006—2012年拆除的上海石库门分布Fig.2 The destruction Shikumens in Shanghai City from 2006 to 2012

通过SLQAS对上海石库门里弄更新过程的监测发现,石库门更新进程不仅呈现出显著的经济逻辑即拆迁后改造成城市综合体、创意产业区、高档酒店和住区等,更呈现出显著的行政逻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更新区位并非集中于市中心,而是位于不同街道建制。倘若以地块商业价值为杠杆,石库门更新应当集中在地价水平更高的市中心地区,由此才能激发出较高的市场价值和经济潜力。但实际情况却是,石库门更新分散于不同街道,这是因为,市中心规模较大石库门的动迁成本极高,规模较小的石库门很难有条件进行高利润的商业开发,而当前“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下,充分调动了区政府和街道两级的积极性,旧城改造深化到街道层面,因而各个街道的石库门改造基本同步进行。另一方面,更新对象并非集中于综合价值较低的石库门,而与街道建制具有相关性。一般说来,综合价值较高的石库门更值得保存,反之则面临着拆除风险。但实际情况却是,城市更新更倾向于改造位于街道中心的石库门里弄,这些石库门却往往又是综合价值较高的,石库门更新围绕着重大项目如新天地(编号8、9号石库门)、城隍庙(编号12,13,14号石库门)、吴江路商业街(编号4号石库门)等展开;紧接着,城市更新才会涉及街道边界的改造。街道边界地区管理相对较弱,石库门里弄的修缮等相对滞后、里弄衰败较快、综合价值较低,因而,在近年来成为改造重点区域。显然,尽管石库门综合价值对于更新的确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随着城市管理由城区向社区层面下移,位于管理稳定的街道中心的石库门率先更新,然后再涉及街道交界处的石库门更新。把握石库门更新的基本逻辑对于进一步制订保护与更新策略起着重要作用。

表2 2006—2012年拆除的上海市石库门基本数据Tab.2 The data of the destruction Shikumens in Shanghai City from 2006 to 2012

4 保护与更新策略

上海石库门里弄的保护与更新涉及保护范围划定、规划机制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管理模式创新、利益平衡补偿、配套政策支撑等诸多内容[5,8]。SLQAS尽管难以解决石库门里弄保护与更新的所有问题,却提供了有力的分析与管理工具。

一是划定石库门保护与更新的范围。对更新进程的分析发现,就石库门更新而言,尤其是要重视位于街道中心、综合价值较高石库门里弄的管理,避免在城市更新中被误拆;也要重视对街道边界地区、综合价值较低石库门里弄的管理,加紧建筑拆除或修缮;当然这些更新不能“一刀切”,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实地调研来“一事一议”,并明确改造目标,制定改造标准,加快改造实施。就石库门保护而言,通过SLQAS所展现石库门分布来看,不少连续分布的石库门分散于不同的市辖区,已很难划分出空间景观连续性较强、建筑保存价值较好的石库门历史风貌区进行保护。因而,应当强调就综合价值较高的单个地块石库门或具有人文历史价值的石库门单体建筑进行保护,主要包括“张家花园”“四明村”“斯文里”“恒丰里”和“四达里”等,通过SLQAS缓冲区分析灵活划定适宜保护的边界与范围,根据SLQAS所提供的地块RS影像图,进一步协助该地区石库门更新改造的专项规划,保证石库门里弄年代、样式、类别、布局等的完整性。

二是创新保护与更新的方法模式。现有的石库门更新模式包括步高里模式、新天地模式、田子坊模式等,对应着不同的权属、原住民迁移方式、地块功能变化、石库门建筑改造等[8]。如何针对特定的石库门里弄,选择合理的更新模式,必须兼顾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需求。通过SLQAS查询石库门规模、保存价值等信息,其中,石库门规模较大但综合价值较低的地块偏向于全部拆除并改造,如安远路62弄(干光坊)有128座石库门,但该地块里弄保存价值极差,民生改善需求颇为强烈。而石库门规模较大且综合价值较高的地块,居民数量较大、动拆迁成本较高,可采用步高里模式,当然,倘若该地区商业价值显著,新天地模式和田子坊模式也是可借鉴的。显然,SLQAS可在里弄更新初期协助更新模式的选取,具体模式的选择仍需要结合实地调研等来考量。

三是强化各个主体对于石库门里弄保护与更新的参与。政府、学者、企业、居民、公众等在石库门保护与更新中的角色各异,SLQAS尽管仍处于初创阶段,数据与功能方面仍不完善,但也正向提供多方共同合作平台的方向努力。伴随着SLQAS不断升级换代,地方政府可借助该系统辅助旧城改造的决策,服务石库门民生问题的改善;而学者可依托该系统实现对里弄数据的管理和进一步的科研分析,为石库门评价体系构建、保护清单的确立、更新过程监督等提供数据;企业可应用该系统明确开发过程中具体石库门的“留”或“拆”,更好地参与旧城改造的过程;而通过SLQAS向公众开放信息,可帮助公众理解石库门里弄的建筑、文化、历史价值以及保护更新的意义,积极配合保护与更新工作的开展。当然,回应多方利益诉求、实现多方参与的共治格局,仅仅通过SLQAS是不够的,仍需要公众参与机制、动拆迁政策、保护法律法规的制订等一揽子的制度创新。

5 结论与展望

纵观我国城市更新历程,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城市物质环境改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型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1990年代经济转型期地产开发与经营主导的结构形态更新,21世纪以来快速城市化下多维度更新展开等阶段[1-2,18]。与其说这体现了当前城市更新理念与实践的发展趋向,还不如说,这恰恰反映出多方利益主体在城市更新中复杂博弈的现实,而破解利益主体协调难题,不仅需要体制机制设计与制度创新,还需要城市更新相关信息平台为支撑。

本研究通过构建上海里弄查询分析系统为石库门保护与更新提供管理平台。近年来,上海石库门里弄更新进程依然体现出显著的行政逻辑,即政府在多方参与中具有主导性力量,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下,石库门更新首先位于管理稳定的街道中心地区,然后再涉及街道边界地区,因此,倘若没有严格的石库门保护政策,在街道中心地区,哪怕综合价值较好的石库门都可能面临因旧城改造与经济开发等而被拆除的风险,而街道边界地区往往又容易成为里弄管理的薄弱地带,在今后管理中应当予以关注。基于SLQAS平台,有助于协助管理者划定石库门里弄的保护与更新范围、创新保护更新模式和方式、促进多方的实质性参与等。今后,围绕服务公众参与能力提升这一目标,SLQAS将不断升级,从专项数据到建筑、历史、文化、规划等综合数据的数据库完善,从单机产品到网络产品的公众访问方式创新,从公众单向获取信息到利益相关者多方信息沟通的专项功能开发等。当然,通过管理平台来促进管治模式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还要结合管理政策、机制、体制创新等加以深化。本研究的探索期待对于其他城市都市居住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更新都有所裨益。

[1] 林拓,水内俊雄.现代城市更新与社会空间变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01-158.

[2] 翟斌庆,伍美琴.城市更新理念与中国城市现实[J].城市规划学刊,2009(2):75-82.

[3] 柴彦威.城市空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 申立.上海里弄的空间变迁[J].城市问题,2012(8):68-72.

[5] 罗小未.上海新天地——旧区改造的建筑历史、人文历史与开发模式的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6] 娄承浩,薛顺生.老上海石库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8-42.

[7] 范文兵.上海里弄的保护与更新[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8] 万勇,葛剑雄.上海石库门建筑群保护与更新的现实和建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51-59.

[9] Mayer I,Bueren E,Bots P,et al.Collaborative Decision Making for Sustainable Urban Renewal Projects:A Simulation-gaming Approach[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2005,32:403-423.

[10] Ceccato V,Snickars F.Adapting GIS Technology to the Needs of Local Planning[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2000,27:923-937.

[11] Silvia G.Urban Regener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of Informationaccess:CitiStat Experience in Baltimor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9,90(6):2012-2019.

[12] 胡明星,董卫.GIS技术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学报,2004(12):63-65.

[13] 赖进贵,黄清琦,叶高华.古地图的空间认知探索——以1878年《全台前后山舆图》为例[J].地理学报(台湾),2005(42):47-67.

[14] 李建华,米文宝,冯翠月,等.基于GIS的宁夏中卫县地名文化景观分析[J].人文地理,2011,26(1):100-104.

[15] 李凡,朱竑.GIS在历史及文化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国外研究进展综述[J].人文地理,2009,24(1):41-47.

[16] 郑晓华,沈洁,马菀艺.基于GIS平台的历史建筑价值综合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以《南京三条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1(4):19-23.

[17] 单勇兵,马晓东,宣勇.基于GIS的徐州市乡村聚落空间适宜性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6):156-160.

[18] 胡娟,罗静,余斌,等.制度演进与城市旧城区更新活动的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4):69-74.

猜你喜欢
里弄石库门城市更新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传承红色基因 从石库门开启
上海石库门里弄房屋分类情况简析
TOD/城市更新
多元与包容
——上海里弄居住功能更新方式探索
多元与包容
上海里弄认同的多层线性分析与政策建议
抢救并保护上海的文脉石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