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添加豆粕对产量的影响*

2014-01-23 05:15张志鸿
中国食用菌 2014年2期
关键词:豆粕木耳基质

张志鸿

(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漳州 363000)

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添加豆粕对产量的影响*

张志鸿

(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 漳州 363000)

白背毛木耳属木腐性真菌,添加适量的氮源可以显著的提高木耳的产量,试验结果表明,膨化豆粕可以作为白背毛木耳的理想氮源,5%的添加量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膨化豆粕的添加量增加,污染率也显著上升。

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豆粕

白背毛木耳属木腐性真菌,通过胞外酶降解基质获得营养,葡萄糖、蔗糖、木质素、纤维素可以作为碳源营养,并能从木材表皮细胞组织及培养基中的麦麸、米糠或牛粪中获得氮素营养,生长也需要钙、镁、磷、硫等矿质营养。上世纪90年代初从台湾引进,首先在漳州规模生产,质地脆滑、风味独特,富含多糖和食用纤维,素有“树上海蛰皮”的美称[1-4]。在人工栽培中,栽培基质原料来源主要是利用阔叶树种的下脚料木屑和生产面粉的剩余物麦麸。膨化豆粕作为大豆生产油脂后的产物,由于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氨基酸构成较全理而被广泛应用于饲料[5],且在生产过程中豆粕成份里的尿素酶和胰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得到有效的去除,降低饲料蛋白质的溶解度和分散指数,同时提高了淀粉的消化率和利用率[6],是食用菌氮源的理想原料。近年来,白背毛木耳的原料成本、人工成本不断上涨,而价格却一直没有回暖的迹象,如果在产量上没有新的突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肯定会受到影响,本所从栽培基质的配方上入手,探索栽培基质中添加豆粕是否能提高白背毛木耳的产量和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的木屑是经过堆放并淋透水3个月以上阔叶树木加工后的下脚料,麦麸和豆粕是从饲料市场购买、新鲜无霉变的饲料原料。菌种是漳州市农科所自己选育生产的品种“漳耳43-28”。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不添加豆粕(CK);添加豆粕1%;添加豆粕3%;添加豆粕5%。

经堆放发酵、制包、灭菌、接种后,按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放置于同一个生产大棚中,同样的管理工作,观测各潮次的产量和污染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添加不同比例豆粕对白背毛木耳产量的影响

白背毛木耳在添加不同比例的豆粕粉的基质中表现的产量见表1。

结果显示在白背毛木耳的栽培基质中添加膨化豆粕粉可以提高毛木耳的产量。在第1潮木耳干品的产量中,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增加,添加5%的处理,产量最高达到71.2 g·袋-1,对照的产量最少,只有63.3 g·袋-1,相差达到7.9 g·袋-1;第2潮木耳干品的产量来看,添加膨化豆粕各个处理的产量都比对照差别大,5%处理的产量最高达到16.7 g·袋-1,对照最少只有11.3 g·袋-1,相差达到5.4 g·袋-1。对各潮次的产量及总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第1潮产量中5%的处理与3%相比不显著,但与1%和CK比较达到显著水平,3%与1%和CK相比不显著;从第2潮木耳的产量来看,5%、3%、1%三个处理相比不显著,但与CK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从总产量的分析结果来看,添加5%的膨化豆粕粉与CK比达到极显著的水平,5%与1%、CK,3%与CK相比均达到了显著水平。

2.2 不同添加比例产生效益的比较

效益是衡量结果的最终指标,添加不同比例膨化豆粕粉的效益与对照比较产生的增值与利润见表2。

注:第1潮价格24 元·kg-1,第2潮价格16 元·kg-1,豆粕价格4 000 元·t-1。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第1潮木耳的增值中,添加量越大,增值越多,且增加的梯度达到0.09元,但1%处理与对照相比相差不大;第2潮各处理木耳的净增值与对照比相差较大,添加豆粕后每个处理每袋净收入增加0.07元以上,但有添加豆粕的3个处理产值相差不大;第2潮木耳的产量产生的效益是可观的,添加1%、3%、5%产生的净增值分别为0.08元、0.17 元和0.28元。由于膨化豆粕的单价较昂贵,表现的成本也较大,而各个处理中所增加投入的人工成本差别很微小,可忽略不计,则最终产生的净利润相差也很大,添加豆粕处理的利润是可观的,分别达到0.06元、0.11元和0.18元。

2.3 不同添加比例造成污染的比较

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的污染对产量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严重的污染可以导致整袋不出耳,而大部分轻微污染或多或少是可以出耳的,膨化豆粕粉不同添加量与白背毛木耳栽培基质污染的关系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膨化豆粕粉的添加量越大污染率越高,添加3%的膨化豆粕粉污染率达到5.21%,添加量5%,污染率达到6%;而适当的添加量反而污染率会较低,只有2.14%,比对照2.49%还低。通过对污染率的差异性分析,5%与1%、CK,3%与CK相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白背毛木耳的栽培基质中添加豆粕是可行的,并且随着豆粕量的增加,产量也显著增加,特别是在第2潮木耳的产量更是比对照的效果好,达到极显著的水平,这说明添加豆粕后,栽培基质的有效营养成份提高了,菌丝体的活力更强,营养积累和后续发力更好。

从这次的试验效果看,白背毛木耳的栽培基质中添加5%的豆粕效果最好,相同的试验袋数,不扣除污染数量,各潮次的产量和总产量测出均最高,如果在栽培过程中控制好菌袋的污染率,还有提高产量的可能。是否还可以再增加豆粕的添加量,成本、污染率及产量的关系如何,最适的添加量是多少还需进一步试验。

膨化豆粕生产过程中经处理后,豆粕中的尿素酶、胰蛋白酶抑制素、凝血素等不利于动物消化吸收的抗营养因子完全可以被破坏,降低饲料蛋白质的溶解度和分散指数,同时提高了淀粉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对于真菌白背毛木耳来说,其营养吸收的机理是否和动物一样,对毛木耳的生长促进作用是否是正相关,采用大豆粉的效果是否会更好,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严秀红. 白背毛木耳代料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05(5):123-124.

[2]夏建平,刘勇勇,夏建美,等. 白背毛木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蔬菜,2012(12):17-19.

[3]黄毅,谢宝贵,朱坚. 白背毛木耳集约化产体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1996,15(2):17-19.

[4]袁滨,张金文,张志鸿,等. 漳州白背毛木耳集约化生产关健技术[J]. 长江蔬菜,2012(18):64-66.

[5]宋玉卿. 饲用豆粕生产式艺简介[J]. 饲用工业,2008,29(11):57-60.

[6]陶晓敏,孔爱华,陆国权. 加工对饲料营养效应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9):47-50.

Effects of Adding Soybean Meal in Culture Substrate on Production ofAuriculariapolytricha

ZHANG Zhi-hong

(Zhangzhou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Zhangzhou Fujian363000)

Auriculariapolytrichawas a kind of wood-rot fungi, and adding the right amount of nitrogen source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roduction ofAuriculariapolytrich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ding 5% soybean meal could increase yield by 12.5% and income by 0.18 yuan. The contamination rate wa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soybean meal.

Auriculariapolytricha; Culture substrate; Soybean meal

*项目来源: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4)。

张志鸿(1975-),男,农艺师,研究方向:食用菌研究与开发。E-mail:fjphzzh@163.com

2014-01-18

S646.6

A

1003-8310(2014)02-0025-02

猜你喜欢
豆粕木耳基质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金银花扦插育苗基质复配及验证
粉色木耳你见过吗?
豆粕:新疫情恐拖全球经济,国内豆粕需求或延迟
不同栽培基质对一品红扦插苗的影响
豆粕:养殖饲料需求回升 国内豆粕价格上涨
豆粕:贸易谈判持续进行 国内豆粕价格振荡
豆粕:贸易谈判再生变数 国内豆粕价格上涨
不同基质对一串红种苗生长的影响
巧洗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