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效平教授自拟“小儿止咳方”治疗小儿反复咳嗽经验总结

2014-01-23 10:52彭伟周庆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僵蚕蝉蜕宣肺

彭伟,周庆

石效平教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组方严谨、用药审慎。在中医治疗咳嗽经典方剂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根据小儿反复咳嗽常见的证候类型,石教授拟定了“小儿止咳方”,治疗小儿反复咳嗽200余例,取得良好疗效。组方:炙麻黄、杏仁、白前、桔梗、炙百部、紫苑、苏子、炒葶苈子、桑白皮、地骨皮、蝉蜕、僵蚕等。该方结合三拗汤、止嗽散、苏葶丸、泻白散、三子养亲汤等中医经典方剂,具有宣肺、止咳、化痰、祛风等功效,对小儿反复咳嗽中医辨证属因痰、因风等导致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嗽均有较好的效果[1]。现将石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咳嗽经验总结如下。

1 石效平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咳嗽的学术思想

1.1 注重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偏胜,百病丛生”。石效平教授注重阴阳和脏腑之间相互平衡。咳嗽是肺脏病变的反映,但与其他脏腑也有密切关系。《内经》云:“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石教授认为小儿久咳与肺、脾关系密切,在临床中,还注重调理脾胃、顾护津液等。

1.2 注重辨证论治 石教授注重临床审证求因,辨证施治,临床不可执一方而通治,必须辨证选方用药。根据患儿的临床证候、舌苔、脉象等体征,辨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根据风热、风寒、痰热、痰湿、气虚、阴虚等不同情况,灵活加减化裁。在疾病发展的不同时期石教授治法也不同。咳嗽初期注重宣肺,中期加强祛痰祛风,久病久咳则注重健脾养阴,这种方式体现了石教授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

2 石效平教授治疗小儿反复咳嗽的用药特点

2.1 注重宣发肺气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为五脏六腑之华盖,肺腑娇嫩,卫外不固,则易为外邪所侵,邪侵于肺,肺气郁闭不宣,清肃之令不行,肺失宣发,肺气上逆则为咳。或因外感风寒,邪留肺脏,肺气郁闭,宣降无权而发病;或久咳肺虚,阻碍肺气的肃降而发病。或脾不能运化水湿,痰湿内阻,肺失清肃而发病。石教授认为咳嗽的病机主要在于肺气不宣,治疗应注重宣肺。石教授对于肺气不宣者,必用炙麻黄、杏仁。方中用炙麻黄辛散,杏仁开宣肺气,共奏宣肺平喘之功。

2.2 注重化痰祛痰 小儿脾胃本不足,加之长辈溺爱,多食肥甘厚腻,食滞不消,积而化热,化湿生痰,咯痰不爽。患儿若素体脾虚,运化失健,则易内生痰浊,蕴阻于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石教授认为止咳先祛痰,对痰液黏稠不易排出者,主张加用天竺黄、瓜蒌以清热豁痰使痰液易出。方中白前降气化痰,紫苑、百部润肺化痰止咳。另外,对于痰少黏稠,咯吐不爽,石教授临床注重促痰排出,针对患儿不会咳嗽吐痰的特点,石教授指导家属为患儿晨起、睡前拍背,使宿痰松动,利于排出。

2.3 注重调理脾胃 小儿久咳耗气,又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对于反复咳嗽的患儿,常出现久咳肺虚,脾肺气虚。在治肺的同时,要注重调理脾胃,健脾益气。石教授临床体现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思路。治疗初期,予以“小儿止咳方”止咳化痰;在治疗后期,患儿出现面色萎黄、虚浮少华、胃纳不香、倦怠无力、自汗、舌淡、苔少、脉缓无力,石教授自拟“小儿健脾方”调理脾胃。常选用茯苓、厚朴、炒枳壳、苍术、砂仁、炒莱菔子等,健脾化湿祛痰;对病后食欲不振的患儿,在健脾开胃的基础上多加用石斛、生地、元参等以滋养胃阴;对于湿邪困脾,常用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湿之药来悦脾、醒脾。

2.4 注重顾护津液 小儿在生理上具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特点。特别是反复咳嗽迁延日久,灼伤肺津,形成肺阴亏虚证,阴津亏虚,造成肺脏失于濡养,滋生内热,以致久咳不已。多表现为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午后潮热、口燥咽干、便干溲黄、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等特征。此证当以养阴清热,润肺止咳为法。方中,浙贝清热润肺;地骨皮以滋阴清热,清肺降火,生津止渴;天竺黄清热养阴。石教授临床中顾护津液、滋养肺阴常用药物有很多,如芦根、白茅根、北沙参、玄参、麦冬、玉竹、花粉等。常用方剂如沙参麦冬汤、清燥救肺汤等。对反复咳嗽、低热不退者,善用青蒿、鳖甲、知母、竹叶、元参、生地等。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润肺,顾护津液,扶助正气。石教授同时也强调疾病初起,不可过早应用滋阴之品,以防恋邪[2]。

2.5 重视虫药应用 小儿“肝常有余,肺常不足”,认为肝常有余易肝阳化风,五脏之中肺为娇脏,小儿肺常不足,外感内伤均易伤肺,外感之中,风邪最多,风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失宣肃,咳嗽不止,敷布津液失调,以致肝阴不足,肝木偏盛,反克于肺,肝气犯肺,故石教授从“风”论治,善用虫类药物,以熄风清热、通络解痉,促其宿痰排除。特别对于喉痒作咳,夜间咳嗽、干咳无痰,咳嗽剧烈者,效果更佳。常选用僵蚕、蝉蜕、地龙等。

2.6 善用对药 石教授临证善用对药,对药配伍起到了协同作用,专其所长。方中,前胡配桔梗,前胡清肺下气,降气化痰,桔梗既升又降,以升为主,二药合用一升一降、升清降浊、祛痰平喘;地骨皮配桑白皮,地骨皮清血分之热,桑白皮清气分之热,二药合用,泻肺平喘、清热凉血;苏子配葶苈子,苏子清利上下,降气平喘,葶苈子苦寒沉降,泻肺气而祛痰平喘;百部配紫苑,百部润肺止咳,紫苑润肺下气,化痰止咳,用以肃降肺气以定咳喘。麻黄配杏仁,麻黄宣肺平喘,杏仁辛散苦降,下气平喘,一升一降,效果明显;蝉蜕配僵蚕,蝉蜕善宣肺,清肝经风热,僵蚕入肝、肺经,二药合用祛风解痉,熄风清热。特别对于活动后咳嗽加剧、有过敏史者、咳甚夜不眠者、剧咳连声、挛急不己者,加蝉蜕、僵蚕效果更佳。

3 典型病例

张某,女,6岁。咳嗽咽痒1个月,伴见有鼻塞流涕,干咳痰少,查咽红、扁桃体大,舌尖红苔薄黄腻,脉细。予以“小儿止咳方”7剂而愈。石效平教授认为咽喉性咳嗽多与过敏有关,常加蝉蜕、白鲜皮之类。此型临床多见,以咽喉不适,咽部干涩痒咳,诸药效差,久咳不止为特点。方中炒葶苈子、蝉蜕等有利咽止咳之效。

刘某,女,5岁,咳嗽2月余,干咳痰少,夜间及晨起咳嗽,阵发性咳嗽,曾予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大便偏干,舌红,苔白,脉弦。石效平教授认为肝属木,肝失疏泄,郁而化火或肝阴不足导致肺金无法正常宣发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嗽。肝脏疏泄有序,肺气通利,咳嗽自止。故治疗以疏肝理气、清肃肺气、化痰止咳为法。给与“小儿止咳方”7剂,每日1剂,分2次服。复诊:咳嗽基本痊愈,大便正常。方中蝉蜕善宣肺,清肝经风热,僵蚕入肝、肺经具有熄风清热,解痉挛,抗过敏作用。

4 讨论

近年来小儿慢性咳嗽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多样,石效平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的学术思想及用药特点是以中医整体观出发,以“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为指导,治病力求治本,用药重视药物性味,善用经方。

尽管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多样,但是中医对小儿咳嗽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中医治疗方法主要采用辨证论治,根据咳嗽的不同症状,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根据临床证候进行辨证论治,这样才便于用中医的思路抓住病机要点,正确实施治疗。

[1] 石效平,王巍.中药浓煎剂小儿止咳方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应用体会[A].第二十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345-346.

[2] 石效平.浅谈小儿温病之保津养阴[J].中医函授通讯,1988,40(3):5-6.

(收稿日期:2014-03-12)

猜你喜欢
僵蚕蝉蜕宣肺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蝉蜕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滴心湖:致蝉蜕
提壶揭盖法治疗闭经的探讨
僵蚕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祛风宣肺止咳方治疗风痰闭阻型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
蝉蜕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