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泄泻的治疗体会

2014-01-24 02:39成礼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8期
关键词:温服方用舌质

成礼明

慢性泄泻的治疗体会

成礼明

慢性泄泻;治疗

慢性泄泻往往是由急性泄泻失治或迁延日久而致, 临床往往伴见倦怠乏力, 面色少华, 或形体消瘦, 浮肿气怯等脾虚症状。作者根据临床不同表现, 分别采取益气健脾、温肾健脾、疏肝健脾等法, 其效灵验, 现叙述如下。

1 脾肾阳虚型

症见形寒肢冷, 便溏或滑脱不禁, 完谷不化, 或五更腹泻, 肠鸣, 泻后则安, 苔白滑, 脉细弱。治宜温肾健脾, 涩肠止泻。方选四神丸加减。

患者, 男, 60岁, 2014年1月12日初诊。因饮食不节罹患慢性泄泻10余年, 时轻时重, 反复发作, 初服黄连素之类等药可奏效, 但停药即发, 晨起即泄, 形寒肢冷, 形体消瘦,面色少华, 舌质淡苔薄白, 脉沉细。证属脾肾阳虚。治宜温肾健脾, 固肠止泻。方选四神丸加减:吴茱萸12 g, 补骨脂12 g,五味子12 g, 肉豆蔻12 g, 白术15 g, 茯苓18 g, 诃子15 g, 肉桂6 g, 1剂/d, 水煎早中晚饭后温服。连服20剂, 大便成形, 精神转佳, 饮食增进。继服10剂诸症悉除。随访至今, 病未复发。

2 肝郁脾虚型

症见郁闷不舒, 或性急易怒, 腹胀肠鸣, 腹痛即泻, 泻后痛减, 得矢气胀缓, 苔薄白, 脉弦细。证属肝郁脾虚。治宜疏肝健脾。方用痛泻要方加减。

患者, 女, 42岁, 2012年12月21日初诊。因情志不遂诱发泄泻4年余, 腹痛腹胀, 大便日行3~5次, 溏而不爽, 夹有黏液, 泻后痛减, 食少, 胸闷嗳气, 苔薄, 脉弦细。证属肝郁脾虚。治宜疏肝健脾。方用痛泻要方加减:炒白芍30 g,白术18 g, 陈皮12 g, 防风6 g, 茯苓30 g, 山药18 g, 柴胡9 g,升麻6 g, 制半夏12 g, 1剂/d, 水煎早中晚饭后温服。服药6剂,症状大减。继服10剂病已痊愈, 随访年余, 病未复发。

3 脾胃虚弱型

症见怠惰嗜卧, 食欲不振, 形体消瘦, 肠鸣腹泻, 稍进油腻之品诱发加重, 舌质淡, 苔白体胖, 脉细弱。证属脾胃虚弱。治宜益气健脾。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

患者, 男, 51岁, 2013年8月16日初诊。患者3年前因饮食不节引起腹泻, 日行3~4次, 稍进油腻之品诱发加重,经多方医治乏效。刻下:腹泻腹胀, 日行4~5次, 大便稀溏无脓血及黏液便, 形体消瘦, 精神疲惫, 饮食不振, 舌质淡苔白, 脉细弱。证属脾胃虚弱。治宜益气健脾。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白术12 g, 党参18 g, 白扁豆18 g, 山药15 g, 木香9 g,车前子15 g, 茯苓30 g, 大枣12 g, 炒三仙各20 g, 1剂/d, 水煎早中晚饭后温服。连服20剂, 病已痊愈。

4 小结

慢性泄泻患者由于脾胃功能虚弱, 消化吸收功能甚差,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 不可忽视对患者的饮食指导, 大凡生冷、粗硬、刺激性食物皆当忌之。

2014-06-19]

402295 重庆市江津区石蟆中心卫生院

猜你喜欢
温服方用舌质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三款药膳,养血安神
痛风试试薏苡仁桑枝核桃饮
汤药温服不刺激肠胃
喝中药不是越烫越好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中医舌象与慢性肾脏病微炎症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