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熔铸中医观之辑释
——关于中医药学在中华文化复兴和国际交流合作中的重要地位、意义与作用

2014-01-24 12:29孙光荣
中医药通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医药学中华文明中医药

● 孙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熔铸中医观之辑释
——关于中医药学在中华文化复兴和国际交流合作中的重要地位、意义与作用

● 孙光荣*

编辑的话国医大师、著名中医药文化学者孙光荣教授虔诚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心辑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熔铸中医观的部分,加以诠释。《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9月25日第一版起连载,本刊特予结集发表以飨读者。这是因为,本刊认为:孙光荣教授的辑释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的精髓,彪炳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弘扬了中医的特色,彰显了中医的优势,振奋了中医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的古训确为至理名言。

中医观 中医药学 中华文明 国际交流合作

1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中医孔子学院把传统和现代中医药科学同汉语教学相融合,必将为澳大利亚民众开启一扇了解中国文化新的窗口,为加强两国人民心灵沟通、增进传统友好搭起一座新的桥梁。”(辑自2010年6月20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澳大利亚出席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办的“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讲话,重要意义有三:一是全新、明确地界定了中医药学在中华文化复兴新时期的关键地位,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二是指出了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的积极意义,是“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三是揭示了中医药学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是“开启一扇了解中国文化新的窗口,为加强两国人民心灵沟通、增进传统友好搭起一座新的桥梁”。

中华文明开启于上古炎黄,世世代代继承发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平衡的整体观、统一变易的世界观、义利相济的人生观、仁者爱人的处世观、贵中尚和的价值观等六大核心理念,持续传承至今已越五千年,独具特色,生生不息。但近百年以来,中国受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攻击,中华文化也随之受西方文化直接、巨大的冲击,致使中华文明宝库蒙尘受垢。进入21世纪,“东方之狮”觉醒,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文化亦随之洗尘涤垢而生辉,世界各国和地区正在重新认识、积极探索、日益认同、增进交流曾被他们曲解、贬低、排斥的中华文化,世界正在寻求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虽然,蕴含体现中华文明特色的瑰宝数不胜数,但能担当“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的唯有中医药学。因为只有中医药学全面、系统、完整地保有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只有中医药学在基本观念、实质内容、思路方法、表述方式等方面,能够全面、系统、完整地保有中华文明的基因;只有中医药学在凝聚中国古代哲学智慧、健康养生理念、防病治病的理法方药等方面,能够全面、系统、完整地保有中国古代科学的成果。所以,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就是这一把:中医药学。换而言之,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开路先锋。

中医药学既是中国的主流医学科学,又是古老而现代的生命科学。作为中国独有的医学科学,具有丰富的原创内涵。历代医家通过不断深入观察和反复的临床实践(不是动物实验),以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创造性总结了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规律性认识,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技术方法。诚然,中医学、西医学,都是人类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医学科学,目的一致,但又是不同的医学体系:西医学属于自然科学;中医学既属于自然科学,也属于社会科学;西医学属于生物医学模式,现在公认是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中医学是整体医学模式;西医学在还原论指导下,基于解剖学基础发展而来,诊疗思维着重于寻求致病因子和精确病变定位,然后采用对抗式思维,定点清除致病因子,使机体恢复健康;中医学是在整体观指导下,基于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中国哲学基础发展起来,诊疗思维着重于寻求致病因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和正气、邪气的消长定位,然后采用包容式思维,并非定点清除致病因子,而是通过扶正祛邪、补偏救弊使机体恢复健康。因此,中医治病的最大特点不是定点清除致病因子,而是调理、矫正致病环境,使致病因子难以生存和发展,使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人类的生命科学至今还是一个尚未打开的迷宫,而中医药学关于天人关系、脏腑关系、经络关系、表里关系、精气神关系、“生长壮老已”关系等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都涉及医学和生命科学之“钥”。因之,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必将凸显中医药学的鲜活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防病治病、维护人民健康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中医药作为中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与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幸福息息相关,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有着重要意义。澳大利亚的中医孔子学院把中医药学同汉语教学相融合,把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充分体现我国文化软实力,契合国际文化交流、养生保健的双重需要,所以习总书记寄望中医药学的传播“为澳大利亚民众开启一扇了解中国文化新的窗口,为加强两国人民心灵沟通、增进传统友好搭起一座新的桥梁。”

推而广之,从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应将发展中医药事业纳入国家战略,用好中医药学这把“钥匙”,打开中华文明的“窗口”,搭起国际友好交流的“桥梁”,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事业和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做出更大、更新的贡献。

2 中医药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中国是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充满发展活力的东方大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就有40多处。中华书画、京剧、中医等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雄伟壮丽的三山五岳、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独一无二的兵马俑、享誉世界的少林寺、阳光明媚的热带海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异彩纷呈。”(辑自2013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举行的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

中医药,由于历史传承、现代发展,得天独厚地成为中国的养生保健旅游资源,这正是刘延东副总理总结中医药具有五大优势资源的“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的原因之一。比如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药王山”、河南省南阳市的“仲景祠”、甘肃省庆阳市的“岐黄故里”及扁鹊、董奉、李时珍等历代中医名家的习医、行医的古建筑、古医案、古医具、古医籍、古碑林等故址遗迹,以及名医、名科、名院、名药、名厂、名店和已经建立的全国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是传承与传播中医药文化得天独厚的稀缺资源;各中医药高等院校和中医药院所创建的健康服务基地,是养生保健方法传授的珍贵资源;各道地药材的产地、市场,是名优特稀药材、药品观光购药的重要资源;各疗养院和美容养生处所,是健美疗养的优秀资源。概括而言,中医药既是医药保健的优势资源,又是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医药与名闻遐迩的中华书画、京剧相提并论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与三山五岳、万里长城、兵马俑、少林寺等相提并论为享誉世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中医药作为独具特色优势的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刚刚起步,难免鱼龙混杂,必须加强引导和监管,防止、杜绝将中医药资源西化、虚化、玄化、庸俗化而借机借势敛财的行径,要使养生保健旅游资源正当地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如何将中医药资源优势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关键在于如何挖掘、梳理、整合优势资源,如何展示、运用、释放蓄积力量。

2014年2月21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代表双方签署了《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合作协议》,两局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合作机制,推动各级旅游机构与中医药的全面合作,共同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建设发展。

正如王国强所说,“中医药与旅游业合作是市场经济下的历史必然结果,独具中国特色,具有重要意义。”两局将围绕中医药健康旅游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两局业务司之间合作协调机制,共同研究如何引导中医药健康服务,规范和引导中医药健康市场,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标准规范等问题。同时,尝试选择一批旅游与养生、养生与养老相结合的中医药健康旅游试点,重点扶持,在探索中总结经验。邵琪伟认为,“此次合作对国民素质提高、中医药文化传播都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双方务实推进,可以想见,中医药将在旅游业发展中绽放其光前裕后的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上述讲话是对全国以及各省市保护、开发、利用中医药这一“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的指引,如何让中医药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活力、激发活力、展示活力?各地所拥有的中医药资源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如何整合利用、如何规划开发、如何抓住当地亮点产生辐射、如何凸显当地特色与优势?如何跨专业、跨行业、跨领域地进行“跨界”融合?这不仅仅是单向地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而且是双向地利用中医药资源促进中医药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大学问、大文章,需要大智慧、大魄力。还有很多蓝图可绘,还有很多事情能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

“中方重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要作用,愿继续加强双方合作,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共同帮助非洲国家开展疾病防治和卫生体系建设,为促进全球卫生事业、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作出更大贡献。”(辑自2013年8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时的谈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谈话阐明了中国在全球卫生事业发展中的立场、重点、目标。

一方面,世界卫生组织在研究政策方案、制订规范标准、培训专门人才、防治重大疾病、维护大众健康、监管医药行业、处理卫生事物危机等方面在全球发挥了指导和协调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大众健康水平,正是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元素之一。《易·乾》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二者之间,目标可以求同。因而,大力发展医药卫生事业,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必然“同声相应”;积极维护人民大众健康,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必须“同气相求”。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表明了在“中方重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要作用”的前提下,中国在全球卫生事业发展中“愿继续加强双方合作”的立场,这就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坚定不移的正确立场。

如何加强双方合作?中国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方依凭什么优势进行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可以贡献于世界卫生事业的中国医药卫生三大重点:中西医结合、中医药、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

中医药具有“个性化的辨证论治,求衡性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给药途径,天然化的用药取向”的五大特色,并拥有“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服务方式灵活,文化底蕴深厚,创新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的六大优势;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具有“名、优、特、新”的品牌、质量和功效优势。通过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将中医药和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一步推向世界,必将惠泽全人类。

中西医结合,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医疗领域的首创,将中医的宏观辨证与西医的微观辨病结合起来,采用中医、西医互补的治疗方案,为解决新、疑、难、重疾病提供新型的治疗方法,而且已经在医疗实践中涌现了诸多成功的范例。

然而,由于中医学、西医学毕竟是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医学科学,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疾病治疗的认识论、方法论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何从认识的结合上升到结合的认识论、如何从方法的结合上升到结合的方法论,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中西医结合,绝不是两种医学等量齐观的结合,而必须是“中体西用”的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西医结合是一种创新,只有不忘中医这个“本来”,才能开辟中西医结合这个“未来”;只有善于继承中医,才能更好地创新中西医结合。这是一条需要探索的道路,必须探索的道路,值得探索的道路。

西医学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医学,有着探索中西医结合的巨大空间,将中西医结合这一首创优势,通过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推向世界医坛,必将为全世界医学科学的创新做出新的贡献。

《孟子·尽心上》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是医药卫生领域的中国创造,是体现中国传统、中国风格的中国优势。运用自身优势“兼济天下”是应有所为。

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当前重点目标是“共同帮助非洲国家开展疾病防治和卫生体系建设”,主要目标是“为促进全球卫生事业、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中医药走向全球势所必然,中医药走向全球可以所为,中医药走向全球大有作为。

4 传统医学是各方合作的新领域

“传统医学是各方合作的新领域,中方愿意同各成员国合作建设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利用传统医学资源为成员国人民健康服务。”(辑自2013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讲话开辟了以中国优势资源加强国际合作的新路径。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传统医学是各方合作的新领域”。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鼓励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及其它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当初并没有重点涉及服务人民健康的合作领域,更没有提及成员国之间以传统医学合作服务于人民健康,只是原则上鼓励“其它领域”的有效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经贸、反恐、科技、能源、交通等领域取得一定合作成效的基础上,2013年9月13日召开了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这正是共同探讨合作新领域之时,也正是共同整合合作新资源之机,如何把握机遇从“其它领域”中开辟合作新领域?《九州春秋》曰:“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以发。”“人民健康”,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安全与稳定的永恒基石、民富国强的永恒需求。抓住“人民健康”这一共同关注的问题,将我国医药卫生的优势资源“传统医学”一击而开“各方合作的新领域”,诚可谓顺时而动、因机而发。由此可见,执政者必须时时处处了解、掌握主观领域的优势资源的“家底”,时时处处了解、掌握客观领域的真实需求的“时机”,唯有心中有大格局、大数据、大谋略,才能知己知彼,才能深悉时代脉动,才能把握大机遇,才能在风云际会之时出奇谋、开新径、展宏图。

目标明确,即当举措随行。如何开创传统医学国际合作的新领域?关键在于搭建平台、夯实基础、充实资源。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清晰地提出:“中方愿意同各成员国合作建设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利用传统医学资源为成员国人民健康服务。”2014年5月19日至24日,第67届世界卫生大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率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外交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驻日内瓦代表团及港澳特区卫生部门等组成的中国代表团与会。我国提出的《传统医学决议》经大会讨论并审议通过,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传统医学是各方合作的新领域”的宏旨,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医学惠泽万邦开启了通道。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国中医药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已形成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和加速拓展国际交流合作领域的新局面,我国在中医医疗机构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优秀临床人才培养、特色优势培育、诊疗资源整合、医疗保健质量提升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可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建设中医医疗机构和利用中医优势资源等项目中有效合作,共创、共建、共赢。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习近平总书记开辟了以传统医学合作为新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的新道路,这条道路很长远,关键在于坚信笃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充分利用传统医学资源为成员国人民健康服务的大事,这件事很艰巨,关键在于坚为做实。让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执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谋略,中医药就必将嘉惠于全人类。

孙光荣,男,75岁,国医大师。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委员、继教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文化分会学术顾问、继教分会第一任主任委员;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训班班主任;全国第五批、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孙光荣传承工作室建设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中西医结合三级医院和平里医院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专家,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工作室顾问。

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

猜你喜欢
医药学中华文明中医药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值守中华文明——解码文化传承
浅述葛洪及其医药学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医药学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