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左右气血分主病理生理特异性探讨

2014-01-25 09:12张云忠杨富贵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4期
关键词:陇南医家生理

张云忠 杨富贵

1.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郭河乡卫生院,746043

2.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医院

中医左右气血分主病理生理特异性探讨

张云忠1杨富贵2

1.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郭河乡卫生院,746043

2.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中医院

中医病理生理 气血 左右

自《黄帝内经》以降,历代众多医家曾对人体左右气血分主特异性做了大量的阐述,并将其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有的医家倡导“左血右气”说,有的又主张“左气右血”说,如朱丹溪论中风时说:“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左属死血、无血;在右属痰、有热、气虚”(《金匮勾玄》),而清·刘止唐在《医理大概约说·四诊》中又说:“左属气,右属血”。在笔者的求学过程中部分老师讲课时对涉及以上相关问题的认识也并不一致,似乎谁是谁非,莫衷一是。那么到底那一种说法更有道理呢?下面就谈谈笔者的看法,以期与同道探讨。

生理情况下人体左右气血分主的特异性

因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其生理必然与自然界相通应,犹古人曰:“天地者乃大宇宙也,人体乃一小宇宙尔”。中医通过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将人体与宇宙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人体小宇宙,不仅人体是一小宇宙,而且人体宇宙和天地宇宙又构成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大宇宙。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阳也……西方阴也。”从地理方位而言,东方为太阳升起的地方,五行属木,其气主升,故属阳;西方为太阳落下去的地方,五行属金,其气宜降,故属阴。对应人体,则左侧属阳,右侧属阴。《素问·刺禁论》中又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可见人体五脏中肝位虽在右胁,但其生发之气却源于左侧;肺位虽在胸中、居上,但其生理功能却尤主右侧。这是因为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属阴中之阳,其气主升,而人体左侧属东方,在五行属木,即是升发之气生发之方,同气相求,故肝生于左;肺为华盖,主气而助心行血,其气肃降,为阳中之阴,在五行属金,而人体右侧亦属西方,在五行属金,金主肃降,同气相求,故肺藏于右。正如《素问识》所言曰:“人身面南,左东右西,肝主春生之气,位居东方,故肝生于左;肺主秋收之气,位居西方,故肺藏于右。”《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曰:“上者左行,下者右行。”《类经附翼》曰:“左主升,右主降。”《局方发挥》中也说:“上升之气,自肝而出。”因左侧主升,右侧主降,一升一降,则维持了人体气血的周流循环,在这一周流循环的过程中,升赖阳而动,左为阳,故以左为主;降赖阴以行,右为阴,阴主降,故主右。气血赖升降以周流,而在升降的循环中,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升降相因,如环无端。正是这一升降有序,无过不及的冲和协调的状态才维持了人体的健康。“气为阳宜升,血为阴宜降”(《局方发挥》)。“天地之大总是以阳流阴,人身之生总是以气流血。”所以说人体左侧以气为主,右侧以血为主,也就是所谓之“左属气,右属血”是也。

病理情况下人体左右气血分主的特异性

在临床中,有好多疾病具有偏于一侧的特点,如中风、偏瘫、偏头风、左右体温不一致等。如果进一步弄清楚其好偏一侧肢体的病理属性,则会更有利于指导临床的诊治。在生理情况下,如上所述,左属阳,主气;右属阴,主血。但在病理情况下,主病的一侧若偏于左侧则与血的关系最大,若偏于右侧则与气的关系最密切,即“左属血,右属气”是也。究其原因,是因为在生理情况下,左侧属阳,主气,气旺于血,不管是邪气干体,还是内伤所乱,因气旺而血衰,故气不易病而血易病;同理,右侧主血,主降,血旺于气,故血不易病而气易病,所以说“左属血,右属气”。在治疗上,左侧当偏于理血,右侧当偏于理气,如朱丹溪治疗中风,“其左手脉不足,及左半身不遂者,以四物补血之剂为主治;右手脉不足,及右半身不遂者,以四君子汤补气之剂为主治”(《金匮勾玄》)。朱丹溪以来,许多名家在治疗发于身体一侧的疾病时,也都是根据左右气血阴阳属性不同进行辨证并分别治疗的。明代医家赵献可在《医贯》中论述曰:“或问人有半肢风者,必须以左半身属血,右半身属气。”清代医家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也谈到:“头痛偏左属虚火盛也……头痛偏右者属痰与气虚也。”近代医家施今墨提出了“郁金行右,橘叶行左;陈皮行肺闭以右胁为宜,青皮行肝滞以左胁痛为宜”的观点。由此可见,人体左右气血的偏盛均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小结

通过以上探讨,可以看出人体左右气血分主特异性当分生理与病理之不同情况去辨识,以免把生理之“左气右血”与病理之“左血右气”混为一谈而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治,中医之临床诊治与处方用药都需要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左气右血”是就生理情况下的人体左右气血盛衰及其阴阳升降之特异性的概括;“左血右气”是就发生于身体一侧或一侧表现较严重或明显的疾病的病机概括。另外,虽然古代医家对人体左右气血分主特异性的认识为后世医家诊治相关疾病起到了指导和启示作用,同时也丰富了中医学之理论,但仅散见于古代部分医家的各种医案或医话当中,而没有形成系统而深入的学说,因此应该进一步深入挖掘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

2013-10-21)

猜你喜欢
陇南医家生理
陇南江南华源电力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青青之岛 悠悠陇南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陇南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