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行胃部分切除、吻合后残胃领状返折的预后和反流情况的临床分析

2014-01-26 18:02金凤玛杨树成吴必超袁志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2期
关键词:食管炎流性反流

金凤玛 杨树成 陈 健 吴必超 袁志超

(江苏省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江苏 盐城 224000)

胃癌行胃部分切除、吻合后残胃领状返折的预后和反流情况的临床分析

金凤玛 杨树成 陈 健 吴必超 袁志超

(江苏省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江苏 盐城 224000)

目的是探讨胃癌可行胃部分切除,吻合后残胃领状返折,术后患者的预后和反流情况分析。方法2000年3月至2014年3月360例。在我院期间收治的胃癌,行手术治疗病例分两组手术方式:对照组全胃切除(180例)和胃部分切除组(180例),比较两组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跟踪随访术后并发症,术后反流,生成率之间差别。结果胃部分切除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快,并发症少,低于全胃切除组,反流性食管炎低于全胃切除组。结论胃癌患者中,根据病灶大小、部位,病灶转移情况,如果可行胃部分切除能达到治疗目的胃癌患者,行胃部分切除,较全胃切除患者比较,手术损伤小,生理功能存在,术后并发症及风险也小,相对恢复较好,不影响生存率,提高患者术后预后水平,同时吻合后残胃领状返折可减轻和改善术后反流情况。

胃癌;手术;预后

胃癌是我国盐海地区高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手术切除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手术方式选择非常重要,主要以手术损伤最小,并发症最少,术后生活质量高,生存率高为目的。我院2000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胃癌,可行手术治疗患者360例为讨论对象,胃癌部分切除、吻合后残胃领状返折的预后和反流情况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0年3月至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360例胃癌患者,其中男260例,女100例,平均年龄为54.8岁,所有患者均事先确诊,且符合手术指征。为确保手术成功率,首先要求入选研究的患者无精神及智障方面的疾患,入院前均能从事一定量的体力劳动和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且无其他系统严重影响手术的疾病。由于患者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将所有讨论的对象分为对照组(即全胃切除组)跟研究讨论组(即胃部分切除组),各18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探讨方法

本次探讨的病例中,时间跨度大,可选择性大,对照组和研究探讨组各方面的条件相差不大,只是所选择的手术方式方法不同而已,但有一定比例患者中只能行全胃切除。对照组患者使用胃癌根治性全切术,切除范围包括全胃及部分腹段食管,行食管残端和空肠吻合,并清扫周围淋巴结。胃癌部分切除组患者采用根治性胃部分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肿瘤本身、胃壁切线距离瘤体应≥5 cm,根据清扫淋巴结的要求,并清扫周围淋巴结。两组吻合口均用吻器吻合,对照组大部分用进口吻合器吻合,胃部分切除组,主要用国产吻合器。对于用进口吻合器,吻合完毕,吻合口不作加强处理缝合。研究探讨组,吻合后均加强,再在吻合口下方约3~5 cm处作残胃悬吊3~5针,行成残胃领状返折袋,可减轻吻合口张力,再者残胃领状返折可增加术后食物反流的缓冲带,使食物反流的量和压力下降。一般探讨研究标准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术后情况的比较,包括术后通气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日期及术后住院日期。②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血常规,白蛋白检测结果数据比较,主要来源于患者术后的常规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血清白蛋白和肿瘤标志物。③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进行了比较。如:吻合瘘,反流性食管炎,预后情况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比较:部分切组患者术后通气早,进食早,术后下床早,术后住院时间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情况比较如下:全切除组(180例):术后下床时间(2.5±1.2)d,术后通气时间(3.96±1.2)d,住院时间(7.98±2.96)d;部分切除组(180例):术后下床时间(1.3±0.47)d,术后通气时间(3±0.66)d,住院时间(6.05±1.1)d。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血常规中血红蛋白,白蛋白检测结果数据比较,主要来源于患者术后的血常规、生化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中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肿瘤标志物。研究结果显示,部分切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含量高于全切除组、血常规血红蛋白恢复正常时间短,高于全切组,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差别不大,均明显下降,总体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反流性食管炎、预后情况的比较:在180例全切除组患者中,发生并发症18例(10%),其中9例肺部感染、4例切口并发症、2例腹腔感染、2例肠梗阻、1例吻合口并发症。180名部分切除组患者中,发生并发症10例(5.56%),其中肺部感染、切口并发症各3例、2例腹腔感染、1例吻合口并发症、1例肠梗阻。所有患者并发症均得到及时处理,康复出院。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反流性食管炎分为(无/轻/中/重):术后定期来院综合治疗的同时,常规复查胃镜看胃排空,吻合口及反流情况,吻合口及排空无统计学意义。但反流情况有比较性,全切组无反流性食管炎:有16例无反流,14例轻度反流,30例中度反流,120例重度反流。部分切除组反流性食管炎:有76例无反流,66例轻度反流,28例中度反流,10例重度反流。预后情况分好、中、差,其中全切组,预后好的112例,中等48例,差的20例。部分切除组,预后好的134例,中等41例,差的5例,均给予对症治疗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盐海地区是我国胃癌高发区,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地区早已对各类癌症作统计学上报,胃癌以腺癌为主,我盐海地区,贲门癌占胃癌很大比例,患者早期无症状,少部分患者中以体检出来胃癌病变。就诊时大部分有症状,基本上都是中晚期,预后效果很不理想。在手术的选择上,我们既要考虑患者的临床效果,还要考虑可能会对其机体造成的创伤及经济方面等因素。本次研究,我们发现,相较于胃全切术,胃部分切除术能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得到了保护、使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大大降低,从而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情况。

3.2 本研究结果显示,全切组患者有于手术创伤较大,在术后下床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多于部分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进一步的比较,胃部分切除术对于患者机体的损伤更小,恢复时间更快。研究结果提示,全切除组患者,术后进食迟,自身消耗大,血清白蛋白含量低于部分切除组。全切组术中失血相比较,比部分切除组大些,术后血红蛋白也相对低于部分切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与术前检测肿瘤标志物值,下降值比较,均下降,但差距不大,其手术效果相当,无比较差异性统计学意义。

3.3 在本研究中,全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部分切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反流性食管炎分为无、轻、中、重。均为术后行综合治疗定期复查结果,或定期门诊随访时胃镜等检查结果,重度反流性食管炎个别患者肿瘤内科调整治疗好转,中度反流性食管炎,给予止酸及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从胃镜检查看,食管炎有明显差别,部分切除的反流程度轻,反流食管的长度短。

3.4 本研究中,吻合后残胃领状返折的预后和反流的影响。全切除组中,术中均是空肠和腹段食管,术式大部分以Roux-en-y吻合为主,由于肠管较细,吻合后领状返折无法完成,反流物多,压力高,得不到缓冲,直接反向食管,术后胃镜检查时,发现反流情况重,反流性食管炎长,发生率也相对高。患者的烧心感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夜间平卧后因反酸重常引超,呛咳,严重者,呛咳引吸入性肺炎。部分切除组,吻合后残胃领状返折缝合悬吊,开成衣领样返折,当残胃反流压力增高时,吻合口1周形成一个缓冲带,少部分胃内容物反流向食管,压力得到缓解,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大大降低,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同时残胃领状返折又减轻吻合口的张力,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也大大下降。

3.5 本研究结果显示预后情况分(好/中/差)及生成率之间差别。全切除组术后情况好的112例,中等的48例,差的为20例。部分切除组术后情况好的134例,中等的41例,差的为5例。从数据中发现全切除组预后情况明显低于部分切除组。由此可以推断,在胃癌患者中胃部分切除术既能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也不损伤患者的免疫功能,还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术后综合化疗治疗的耐受能力也大大提高,进而提高患者的临床预后水平。相比而言生成率之间差别大于全切术。

[1] 曾平湖,崔西玉,李兆滔.237例胃切除术后胃镜下所见与并发症的关系[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8):168.

[2] 李明朗,刘鑫.120例胃癌手术治疗体会[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3,12,26(6):524-525.

[3] 胡祥.胃癌根治术式选择与原则[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3,7(1):4-6.

[4] 张卫宁,线胤生,任磊鹏,等.全胃切除术治疗进展期胃癌56例临床分析陕西医学杂志,2013,42(8):1051-1052.

[5] 区显立,区华,辉蔡枝,等.胃部分切除治疗胃癌的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74-75.

[6] 蔡峻.胃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8):51-53.

[7] 李明朗,刘鑫.120例胃癌手术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9, 47(22):148-149.

[8] 曹缙锋.42例残胃癌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7): 45-46.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Antireflux Techniques in Proximal Subtotalgastrectomy

JIN Feng-ma, YANG Shu-cheng, CHEN Jian, WU Bi-chao, YUAN Zhi-chao
(Department of Surgical, Yancheng Second People’s Hosital, Yancheng 224000, 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antireflux techniques used in proximal subtotalgastrectomy.Methods360 cases of cancer patients accepted during 2000.03 and 2014.03. it was divided into totalgastrectomy and subtotalgastrectomy,and compared the complications and survival rates of two groups.ResultsFewer complications especially reflux esophagitisoccurred in the subtotalgastrectomygroup.Conclusions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according to tumor size, location, lesion transfer case, if feasible partial gastrectomy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to achieve therapeutic purposes, gastric resection, compared with total gastrectomy in patients with relatively small surgical injury, the presence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the risk is small, the relative recovery is better, does not affect the survival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in patients after surgery, while the remnant stomach after anastomosis fold back collar-like ease and improve postoperative reflux conditions.

Gastric cancer; Combined antireflux techniques; Prognosis

R735.2

B

1671-8194(2014)22-0033-02

猜你喜欢
食管炎流性反流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8个月的胃酸反流经历 苦难终于熬出头了!
胃袖状切除术后并发胃食管反流的防治研究进展
体质指数与反流性食管炎之间关系的研究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胃食管反流病腔内治疗进展
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