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目的分组的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构成演变趋势探讨

2014-01-27 01:04张国平刘晓鹰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城镇居民

张国平+刘晓鹰

内容摘要:文章将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按旅游目的分为观光游览、探亲访友、商务出差、度假休闲、其他等五组,在整理1995-201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出游人次数、人均花费的基础上,计算出每年各分组旅游消费占旅游总消费的百分比(即分组消费贡献率)。借助折线图、拟合模型工具,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构成的演变趋势,并得出结论。最后,文章对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构成未来的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旅游目的 城镇居民 国内旅游 消费构成 演变趋势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旅游迅猛崛起,在总量和增速上均大大超越入境旅游,成为我国旅游总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国内旅游中,城镇居民在出游率、人均花费上均远远高于农村居民,是支撑国内旅游消费的主要群体。因此,研究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问题,对于把握我国旅游经济发展规律与趋势、科学制定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学界对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如人均可支配收入、消费价格指数、人口发展、交通运输、年平均利率、储蓄增加额、住房消费等)、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构成、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特征比较等四个方面。考察已有研究成果,从按旅游目的分组的视角,对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构成进行研究的成果,尚不多见,而城镇居民国内旅游目的的变化,反映了国内旅游市场需求的演变趋势,跟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供给直接相关,因此,从按旅游目的分组的视角来研究城镇内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构成,有助于旅游企业跟踪市场变化、调整产品发展战略。

数据整理与计算

(一)数据来源

论文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1995-2008)、《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09-2012),包括1995-201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出游人次数、人均花费两组数据(按旅游目的分组)。

(二)数据分组

在1995-2011年的旅游抽样调查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数据按旅游目的分组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1995-1998年)分为休闲观光游览度假、探亲访友、健康疗养、会议、商务、交流与专业访问、宗教朝拜、其他等8组;第二阶段(1999-2007年)分为观光游览、探亲访友、商务、公务会议、度假休闲、宗教朝拜、文化教育科技交流、其他等8组;第三阶段(2008-2011)分为观光游览、度假休闲(2011年增加娱乐)、商务出差、探亲访友、健康医疗、其他等6组。为了保证数据的前后一致性和可比性,本文根据旅游活动特点相似和出游人均花费水平相近的原则,将会议、公务会议、商务、交流与专业访问、文化教育科技交流、商务出差等组别归并为“商务出差”,将健康疗养、健康医疗、宗教朝拜、其他等组别归并为“其他”,再加上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探亲访友三组,一共分为五组。

(三)数据整理

1995-1998年“休闲观光游览度假”数据的分解。1995-1998年抽样调查数据未将观光游览、度假休闲进行区分,通过观察1999-2011年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人次数占总人次数的比例,发现度假休闲人次数占总人次数的比例呈线性上升趋势,而观光游览人次数占总人次数比例的线性变化趋势相对较弱,于此,可以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中的一次移动平均预测法,以2年为时间间隔跨越期,逆向计算出2011-1999年度假休闲人次数占总人次数比例的平均趋势变动值为-0.876%,最后一项一次移动平均趋势值为14.73%,由此可以估测出1998-1995年度假休闲人次数占总人次数的比例依次为13.9%、13%、12.1%、11.2%,然后据此比例计算出1998-1995年度假休闲的具体人次数,最后再将度假休闲人次数从“休闲观光游览度假”中减除,余下的则为观光游览人次数。运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1998-1995年度假休闲、观光游览的人均花费。

“商务出差”与“其他”组别的人次数、人均花费的计算。将每年会议、公务会议、商务、交流与专业访问、文化教育科技交流、商务出差等组别的人次数求和可得到每年“商务出差”的人次数;将每年“商务出差”包含组别的加权人均花费之和除以每年加总后的人次数,可得“商务出差”每年的人均花费。运用同样的方法,可计算出“其他”组每年的人次数和人均花费。

对2009、2010年总人均花费的修正。在整理2009、2010年的数据时,发现各分组加权人均花费之和大于“总人次数*总人均花费”,这说明统计数据可能存在计算误差。由于各分组人次数之和与总人次数是吻合的,而总人均花费又是基于各分组数据计算得到的,所以误差只可能存在于总人均花费。用各分组加权人均花费之和除以总人次数,得出2009年、2010年的总人均花费分别为829.9元、913.1元,高于抽样调查资料中的801.1元、883元。

(四)数据汇总

将整理后的数据和不需要整理的原始数据进行汇总,得到表1。

(五)数据计算

按旅游目的分组的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构成是指各分组花费占总花费的比例构成,这里将每年各分组旅游消费占旅游总消费的百分比称为“分组消费贡献率”,可由下列公式计算得出:

(1)

根据表1、式(1)计算出历年各分组消费贡献率见表2。

数据分析

研究旅游消费构成的演变趋势即是研究分组消费贡献率的演变趋势,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各分组间消费贡献率的相对变化,另一是各分组内历年消费贡献率的绝对变化。下面借助折线图、拟合模型工具,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来分析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构成的演变趋势。

(一)折线图分析

将表2 中分组消费贡献率数据绘制成折线图见图1。endprint

观察图1,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构成的演变,首先表现为分组旅游消费贡献率相对位次的变化。在1995-2010年期间,商务出差分别于1997、2002、2007年被观光游览、探亲访友、度假休闲所超越,由第一位跌到第四位,观光游览、探亲访友、度假休闲则依次提升一位,在2007年开始形成较为稳定的观光游览、探亲访友、度假休闲、商务出差、其他的高低位次格局。因此,可以这样说,在1995-2010年期间,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构成的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商务出差的地位逐步被观光游览、探亲访友、度假休闲所取代的过程。

在2011年,商务出差突然大幅度超越探亲访友、度假休闲,提升到第二位,同时,观光游览在2009、2010年大幅回升的情况下突然下降到2000年以后的历史最低点,这一结果与实际观察有很大的出入。笔者认为,这可能跟2011年抽样调查样本总数急剧减少有关(2010年为44627人次, 2011年为21985人次),由此,2011年数据与前面年份数据不具有可比性,本文不予采纳。鉴于2011年的旅游发展状况是2008-2010年演变趋势持续发展的结果,而2010年数据与2011年数据最接近,因此,本文研究中2011年的数据参照2010年的数据。

除了相对位次的变化外,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构成的演变,还表现为各分组消费贡献率伴随时间变化而呈现出的数值的绝对变化。观察图1,可以将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构成的演变过程划分为1995-2007年、2008-2011年两个阶段。之所以出现这种阶段划分,原因在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国际金融海啸等事件对国内旅游尤其是观光游览造成了巨大冲击,中断了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构成持续演变的进程。将前后两个阶段的演变趋势进行比较,2008-2011年的数据演变表现出向前一阶段中2007年数据收敛的特征,换句话说, 2008-2011年的数据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1995-2007年数据演变趋势的回归。因此,研究1995-2007年的数据变化,就可以大体呈现我国十多年来旅游消费构成的总体演变趋势。

从图1可知,在1995-2007年期间,除了探亲访友、其他两组外,观光游览、商务出差、度假休闲三组的消费贡献率具有显著的随时间持续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具体到各分组,观光游览的消费贡献率波动较大,但总体上升趋势明显;探亲访友的消费贡献率少数年份在一定程度上与观光游览负相关,多数年份则围绕20%的比率小幅波动;商务出差的消费贡献率具有线性较快下降的特征;度假休闲的消费贡献率具有线性缓慢上升的特征;其他的消费贡献率在1996-1998年间略高出10%,其他年份则围绕5%的比率小幅波动。

(二)拟合模型分析

为了更精确地了解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构成的演变趋势,这里再用模型拟合法对1995-2007年的数据进行定量研究。所谓“模型拟合法”,指的是把时间作为自变量,相应的时间观测值作为因变量,建立序列值随时间变化的回归模型的一种研究方法。趋势拟合模型并不揭示事物及其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只是反映事物及其现象的某一数量特征依时间推移所呈现出来的某种变动的规律性,因而趋势拟合模型也被称为非因果关系的定量模型。

建立模型。本文以年份(设1995年为1,其后年份逐年增加1)为自变量,以分组消费贡献率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

Yi=αi+bit+εi(t=1,2,3,... ;i=s,v,b,l,o) (2)

(2)式中,Yi表示分组消费贡献率,t表示年份,αi、bi为待估参数,εi为随机扰动项。i表示不同的组别(s代表观光游览, v代表探亲访友,b代表商务出差,l代表度假休闲,o代表其他)。

参数估计。借助SPSSv19.0软件,对1995-2007年各分组消费贡献率数据和年份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整理回归结果得如下方程:

Ys=0.247+0.02t (3)

Yv=0.206+0.001t (4)

Yb=0.393-0.023t (5)

Yl=0.062+0.006t (6)

Yo=0.093-0.004t (7)

模型检验。拟合优度检验:由回归结果可知,五个估计模型的可决系数R2分别为0.794、0.006、0.897、0.879、0.472,说明方程(3)、(5)、(6)的拟合优度较高,对原始数据的解释能力较强,方程(7)的拟合优度较低,对原始数据的解释能力较弱,方程(4)的拟合优度极低,对原始数据几乎没有解释能力。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给定α=

0.05,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1=13-1=12时的临界值2.179,由回归结果可知,方程(3)-(7)解释变量系数的t值分别为6.517、0.262、-9.798、8.933、-3.139。方程(3)、(6)解释变量系数的t值大于

2.179,方程(5)、(7)解释变量系数的t值小于-2.179,方程(4)解释变量系数的t值在-2.179~2.179之间。所以,除了方程(4)外,年份对分组消费贡献率有显著的影响。

综合以上分析,(3)、(5)、(6)回归方程的统计学检验获得通过,(4)、(7)回归方程的统计学检验未获得通过。

模型分析。方程(3)说明观光游览在1995-2007年间的消费贡献率以每年2%的速率上升,方程(5)说明商务出差在1995-2007年间的消费贡献率以每年2.3%的速率下降,方程(6)说明度假休闲在1995-2007年间的消费贡献率以每年0.6%的速率上升。方程(4)、(7)的统计学检验未获得通过,说明探亲访友、其他两组的消费贡献率随年份变化而出现的趋势性变化不显著。显然,模型分析结论与前面的折线图分析是吻合的。endprint

结论与预测

文章根据1995-201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出游人次数、人均花费两组数据(按旅游目的分组),将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按旅游目的分为观光游览、探亲访友、商务出差、度假休闲、其他等五组,在数据整理、数据汇总的基础上,计算出每年各分组的消费贡献率。通过观察分组消费贡献率折线图和分析趋势拟合模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从各分组间消费贡献率的相对变化来看,商务出差的地位不断下降,逐步被观光游览、探亲访友、度假休闲所取代。第二,从各分组历年消费贡献率的绝对变化来看,其过程可分为1995-2007年、2008-2011年两个阶段,后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回归;在前一阶段中,商务出差每年以2.3%的速率下降,观光游览每年以2%的速率上升,度假休闲每年以0.6%的速率上升,探亲访友、其他两组的变化趋势不显著。

基于上述研究,在抽样调查方法基本不变、样本选取比例维持在2011年以前水平的条件下,可以对今后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构成的演变趋势进行以下预测。

商务出差的消费贡献率会继续下降。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目前已显现下行趋势,政府和企业用于商务出差的预算难以提升;另一方面,十八大后政府和国企施行了精简会议、规范出访、简化接待等措施,必将减少公务出差的人次数、降低消费水平。受经济减速和政策因素的双重影响,商务出差的消费贡献率将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观光游览、度假休闲的消费贡献率会继续上升。主要原因有:一是商务出差消费贡献率的下降会导致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消费贡献率的相对上升;二是近几年“黄金周”长假国内多地景区客流“井喷”现象表明,国民的旅游休闲需求因受制于时间约束而远未满足,市场潜力巨大;三是国务院今年2月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政策导向有利于观光游览、度假休闲的消费贡献率的提升;四是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农村人口的市民化必然促进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人数的增长。

观光游览独大的地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撼动。国内旅游学界和旅游行业长期以来盛行“我国旅游业将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型”的说法,有学者不认同这个说法,本文对此结论也不予支持。一是我国观光旅游资源异常丰富,而适合度假休闲的旅游资源相对较少;二是本文研究表明,十多年来观光游览消费贡献率提升速度一直高于度假休闲;三是度假休闲并非一定就是“高层次消费”,1995-2011年观光游览的人均花费大多是度假休闲的1.5倍以上。

探亲访友、其他两组的消费贡献率最终会出现下降趋势。在商务出差份额下降到很低的情况下,由于探亲访友、其他两组的人次数增长有限,观光游览、度假休闲必然会继续挤占探亲访友、其他两组的份额,从而导致探亲访友、其他两组的消费贡献率最终也趋于下行。

在历经多年的演变后,五个分组的消费贡献率可能会处于一种动态均衡的状态。

基于以上预测,本文认为,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趋势,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旅游产品开发仍将是以观光游览产品为主,度假休闲产品应适度发展,其他旅游产品再次之。

参考文献:

1.张丽峰.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8,24

2.杨建春,刘晓鹰.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3.周文丽,李世平.基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旅游消费与收入关系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

4.翁钢民,徐晓娜,尚雪梅.我国城市居民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问题,2007(4)

5.任雪.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17)

6.姬文婷.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2008(11)

7.刘文彬.我国城乡居民住房消费与旅游消费关系的分析[J].中国商贸,2010(10)

8.李一玮,夏林根.国内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结构分析[J].旅游科学,2004(2)

9.周文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特征统计研究[J].旅游论坛,2011(8)

10.周文丽,李世平.基于ELES模型的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实证分析[J].旅游科学,2010(3)

11.刘霁雯,冯学钢.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平均旅游消费倾向关系经验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12.李享.旅游调查研究的方法与实践(第二版)[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13.徐哲.应用统计学:经济与管理中的数据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4.师守祥.旅游产业高度化的本质特征:产业融合与信息化[J].旅游学刊,2012,27

15.刘思敏,陈蓉.解析“从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型”的误区[J].当代旅游(学术版),2011(5)endprint

结论与预测

文章根据1995-201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出游人次数、人均花费两组数据(按旅游目的分组),将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按旅游目的分为观光游览、探亲访友、商务出差、度假休闲、其他等五组,在数据整理、数据汇总的基础上,计算出每年各分组的消费贡献率。通过观察分组消费贡献率折线图和分析趋势拟合模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从各分组间消费贡献率的相对变化来看,商务出差的地位不断下降,逐步被观光游览、探亲访友、度假休闲所取代。第二,从各分组历年消费贡献率的绝对变化来看,其过程可分为1995-2007年、2008-2011年两个阶段,后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回归;在前一阶段中,商务出差每年以2.3%的速率下降,观光游览每年以2%的速率上升,度假休闲每年以0.6%的速率上升,探亲访友、其他两组的变化趋势不显著。

基于上述研究,在抽样调查方法基本不变、样本选取比例维持在2011年以前水平的条件下,可以对今后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构成的演变趋势进行以下预测。

商务出差的消费贡献率会继续下降。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目前已显现下行趋势,政府和企业用于商务出差的预算难以提升;另一方面,十八大后政府和国企施行了精简会议、规范出访、简化接待等措施,必将减少公务出差的人次数、降低消费水平。受经济减速和政策因素的双重影响,商务出差的消费贡献率将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观光游览、度假休闲的消费贡献率会继续上升。主要原因有:一是商务出差消费贡献率的下降会导致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消费贡献率的相对上升;二是近几年“黄金周”长假国内多地景区客流“井喷”现象表明,国民的旅游休闲需求因受制于时间约束而远未满足,市场潜力巨大;三是国务院今年2月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政策导向有利于观光游览、度假休闲的消费贡献率的提升;四是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农村人口的市民化必然促进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人数的增长。

观光游览独大的地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撼动。国内旅游学界和旅游行业长期以来盛行“我国旅游业将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型”的说法,有学者不认同这个说法,本文对此结论也不予支持。一是我国观光旅游资源异常丰富,而适合度假休闲的旅游资源相对较少;二是本文研究表明,十多年来观光游览消费贡献率提升速度一直高于度假休闲;三是度假休闲并非一定就是“高层次消费”,1995-2011年观光游览的人均花费大多是度假休闲的1.5倍以上。

探亲访友、其他两组的消费贡献率最终会出现下降趋势。在商务出差份额下降到很低的情况下,由于探亲访友、其他两组的人次数增长有限,观光游览、度假休闲必然会继续挤占探亲访友、其他两组的份额,从而导致探亲访友、其他两组的消费贡献率最终也趋于下行。

在历经多年的演变后,五个分组的消费贡献率可能会处于一种动态均衡的状态。

基于以上预测,本文认为,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趋势,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旅游产品开发仍将是以观光游览产品为主,度假休闲产品应适度发展,其他旅游产品再次之。

参考文献:

1.张丽峰.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8,24

2.杨建春,刘晓鹰.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3.周文丽,李世平.基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旅游消费与收入关系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

4.翁钢民,徐晓娜,尚雪梅.我国城市居民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问题,2007(4)

5.任雪.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17)

6.姬文婷.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2008(11)

7.刘文彬.我国城乡居民住房消费与旅游消费关系的分析[J].中国商贸,2010(10)

8.李一玮,夏林根.国内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结构分析[J].旅游科学,2004(2)

9.周文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特征统计研究[J].旅游论坛,2011(8)

10.周文丽,李世平.基于ELES模型的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实证分析[J].旅游科学,2010(3)

11.刘霁雯,冯学钢.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平均旅游消费倾向关系经验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12.李享.旅游调查研究的方法与实践(第二版)[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13.徐哲.应用统计学:经济与管理中的数据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4.师守祥.旅游产业高度化的本质特征:产业融合与信息化[J].旅游学刊,2012,27

15.刘思敏,陈蓉.解析“从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型”的误区[J].当代旅游(学术版),2011(5)endprint

结论与预测

文章根据1995-201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出游人次数、人均花费两组数据(按旅游目的分组),将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按旅游目的分为观光游览、探亲访友、商务出差、度假休闲、其他等五组,在数据整理、数据汇总的基础上,计算出每年各分组的消费贡献率。通过观察分组消费贡献率折线图和分析趋势拟合模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从各分组间消费贡献率的相对变化来看,商务出差的地位不断下降,逐步被观光游览、探亲访友、度假休闲所取代。第二,从各分组历年消费贡献率的绝对变化来看,其过程可分为1995-2007年、2008-2011年两个阶段,后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回归;在前一阶段中,商务出差每年以2.3%的速率下降,观光游览每年以2%的速率上升,度假休闲每年以0.6%的速率上升,探亲访友、其他两组的变化趋势不显著。

基于上述研究,在抽样调查方法基本不变、样本选取比例维持在2011年以前水平的条件下,可以对今后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构成的演变趋势进行以下预测。

商务出差的消费贡献率会继续下降。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目前已显现下行趋势,政府和企业用于商务出差的预算难以提升;另一方面,十八大后政府和国企施行了精简会议、规范出访、简化接待等措施,必将减少公务出差的人次数、降低消费水平。受经济减速和政策因素的双重影响,商务出差的消费贡献率将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观光游览、度假休闲的消费贡献率会继续上升。主要原因有:一是商务出差消费贡献率的下降会导致观光游览、度假休闲消费贡献率的相对上升;二是近几年“黄金周”长假国内多地景区客流“井喷”现象表明,国民的旅游休闲需求因受制于时间约束而远未满足,市场潜力巨大;三是国务院今年2月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政策导向有利于观光游览、度假休闲的消费贡献率的提升;四是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农村人口的市民化必然促进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人数的增长。

观光游览独大的地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撼动。国内旅游学界和旅游行业长期以来盛行“我国旅游业将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型”的说法,有学者不认同这个说法,本文对此结论也不予支持。一是我国观光旅游资源异常丰富,而适合度假休闲的旅游资源相对较少;二是本文研究表明,十多年来观光游览消费贡献率提升速度一直高于度假休闲;三是度假休闲并非一定就是“高层次消费”,1995-2011年观光游览的人均花费大多是度假休闲的1.5倍以上。

探亲访友、其他两组的消费贡献率最终会出现下降趋势。在商务出差份额下降到很低的情况下,由于探亲访友、其他两组的人次数增长有限,观光游览、度假休闲必然会继续挤占探亲访友、其他两组的份额,从而导致探亲访友、其他两组的消费贡献率最终也趋于下行。

在历经多年的演变后,五个分组的消费贡献率可能会处于一种动态均衡的状态。

基于以上预测,本文认为,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趋势,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旅游产品开发仍将是以观光游览产品为主,度假休闲产品应适度发展,其他旅游产品再次之。

参考文献:

1.张丽峰.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08,24

2.杨建春,刘晓鹰.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

3.周文丽,李世平.基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旅游消费与收入关系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

4.翁钢民,徐晓娜,尚雪梅.我国城市居民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问题,2007(4)

5.任雪.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17)

6.姬文婷.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2008(11)

7.刘文彬.我国城乡居民住房消费与旅游消费关系的分析[J].中国商贸,2010(10)

8.李一玮,夏林根.国内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结构分析[J].旅游科学,2004(2)

9.周文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特征统计研究[J].旅游论坛,2011(8)

10.周文丽,李世平.基于ELES模型的城乡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实证分析[J].旅游科学,2010(3)

11.刘霁雯,冯学钢.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平均旅游消费倾向关系经验分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12.李享.旅游调查研究的方法与实践(第二版)[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

13.徐哲.应用统计学:经济与管理中的数据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4.师守祥.旅游产业高度化的本质特征:产业融合与信息化[J].旅游学刊,2012,27

15.刘思敏,陈蓉.解析“从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型”的误区[J].当代旅游(学术版),201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城镇居民失业保险制度问题研究
宿州市城镇居民保险意识的调查分析
省份一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出炉
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研究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
基于收支结构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