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扑动的临床治疗分析

2014-01-29 10:47张聪雅赵治宇侯雪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7期
关键词:复律窦性心房室

张聪雅 赵治宇 侯雪梅

黑龙江省商业职工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心房扑动的临床治疗分析

张聪雅 赵治宇 侯雪梅

黑龙江省商业职工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目的探讨心房扑动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44例心房扑动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4例患者经治疗,痊愈24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81.8%。结论积极治疗引起房扑的原因和诱因,特别是一些可逆性病因和诱因的纠治,可能会终止或减少心房扑动的发生。

心房扑动;急症处理;非急症处理

心房扑动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冠心病。临床症状取决于心室律的快慢。房扑的治疗主要是复律。因为心房扑动时心室率不稳定,会因运动而突然加快,而长期控制房扑的心室率又存在一定的困难[1]。选取2012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44例房扑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44例心房扑动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12例,年龄45~78岁,平均58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伴有高血压16例,冠心病22例。

1.2 方法

直流电复律为首选方法,转复成功率达90%以上。一般使用较小的电流(25~75焦耳)即可转复为窦性心率。但是如果在电击后患者的心律仍为心房扑动的情况,也可试用5~10焦耳的极低电能将心律转为心房纤颤。

药物洋地黄也可作为紧急治疗措施,洋地黄的功能是增加心房扑动频率,可使心房扑动转为心房纤颤;也可以使房扑直接转为窦性心率。如果在用药的过程中出现心房纤颤,需停用洋地黄1~2 d,最长至1周,心房纤颤常自动消失而恢复窦性心律。

电起搏对I型房扑有效,对于Ⅱ型房扑无效,这是因为Ⅱ型房扑并非单一的环行运动所导致的。起搏频率宜比房率高10~20次/min,持续半分钟时间。

非急症处理房扑时,如果心室率较慢(小于100次/min),同时患者无急性左心衰或低血压的现象,可口服地高辛,使房扑转为房颤,并使心室率减慢至70次/min左右,此时停用地高辛,并持续观察,部分患者可能自动转复为窦性心律。如停用地高辛后48 h仍未恢复窦性心律,可以给患者口服维持量的地高辛,同时加用奎尼丁口服。由于两种药物存在药物动力学的作用,联合使用时应将地高辛用量减半。奎尼丁能减慢心房扑动率而使房室结隐匿传导明显减少,可使心室率加快(如房扑率为360次/min,且呈4∶1房室传导时,心室率为90次/ min。服奎尼丁后房扑率减为300次/min,并发生2∶1房室传导,则心室率达150次/min)。因此,当同时使用奎尼丁配合治疗心房扑动时,必须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能使部分患者的房扑转为窦性心律。地高辛加心得安,如果单用心得安可减慢房扑时的心室率,但很少能恢复窦性心律。当患者已洋地黄化后,可用心得安代替奎尼丁。亦可用洋地黄、奎尼丁及心得安三药联用。联用时各药物剂量均酌情减小。超短效的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EsmoM)亦可用作减慢房扑时的心室率。

2 结果

44例患者经治疗,痊愈24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81.8%。

3 讨论

心房扑动的临床症状取决于心室律的快慢。心室律慢者可能没有症状。房室传导比例固定时心室律整齐,房室传导比例改变时,心室律会突然加倍或减半。未经治疗的患者,房室传导多为2∶1,心室律在150次/min左右,患者常有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患者心房扑动波达到250次/min左右时,有可能1∶1下传而形成极快的心室率,可出现低血压、心绞痛,甚至心原性休克和晕厥[2]。有不规则房室传导时,心脏速率不规则,像心房颤动,临床不容区分。如表现为固定比例传导时,类似室上性心动过速,增加迷走神经张力的方法能增加房室传导阻滞而使心室率减慢。相反,增加或减少交感神经张力的方法迷走神经张力心室心房扑动将显著加快。

积极治疗心房扑动引起的原因和诱因,特别是一些可逆的原因,防止诱因发生,可能会终止或减少心房扑动的发生。如治疗甲亢,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当快速心室率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或有明显的血液动力学障碍时,应给予紧急处理。心房扑动的治疗主要是复律,在情况紧急时首选同步直流电复律,在非紧急情况时也可首选电复律。使用药物转复有一定的效果,也可采用,但较费时,其转复成功率不及电击复律。电起搏复律对I型房扑有效,对Ⅱ型房扑无效。对慢性心房扑动,也可使用电击复律,但复律后较难长时间维持窦性心律,常在复律后不久又变为心房扑动。因此对慢性心房扑动主要是控制心室率,首选洋地黄,也可用β受体阻滞剂或异搏定。

参考文献

[1]陈新.临床心律失常学电生理和治疗[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390-391.

[2]徐苏平.胺磺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新发心房扑动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20):208-209.

Analysis of Clinical Treatment for Atrial Flutter

ZHANG Yacong ZHAO Zhiyu HOU Xuemei The Commercial Employees Hospital,Heilongjiang 150010,i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 for atrial flutter is to be discussed.MethodsClinical treatment data of 44 patients with atrial flutter was analyzed.Results44 patients were treated. There are 24 patients cured with 12 effective cases and 8 ineffective cases with a total effectiveness rate of 81.8%.ConclusionTreating causes and inducements of atrial flutter actively, especially the treatment of some reversible causes and inducements of atrial flutter can terminate and reduce attack from atrial flutter.

Atrial Flutter;Acute-care;Non acute-care

R541.75

B

1674-9316(2014)17-0035-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7.025

猜你喜欢
复律窦性心房室
心脏超声血流参数对肥厚型心脏结构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律成功的预测价值
同型半胱氨酸、脑钠肽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的临床分析
预激双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形成1∶2房室传导1例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473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抗凝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窦性心律,心跳应该是多少次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
窦性心动过缓需要安起搏器吗?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误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