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直肠三维超声联合双平面超声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14-01-29 01:37王效青魏均任刘霞易杨巧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4年6期
关键词:肠壁直肠直肠癌

王效青 魏均任 刘霞 易杨巧

(内江市中医院超声科 四川内江 641000)

直肠癌是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该病发病率较高,且近年来呈不断增高趋势[1]。直肠癌的治疗,根治性手术无疑是其最为有效且彻底的治疗手段,但该治疗方式需要医师在术前充分了解疾病病变范围及其分期,以制定最为合适的手术方案。直肠癌的临床分期以及手术方式均直接与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及其生活质量有着密切关系[2]。国内直肠癌患者中75%甚至更多为腹膜反折以下的低位直肠癌,且患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严重,手术方式的选择较为重要,以避免不适当的造口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及生理痛苦[3]。因此,直肠癌术前浸润程度、病变范围的评估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经直肠三维超声与双平面超声联合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评估的价值,笔者对76例患者进行了超声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肛肠外科于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直肠癌患者76例,其中男52例,女24例,年龄34~76岁,平均(55.2±19.8)岁,病程1个月至2年,平均(11.6±9.2)个月。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大便性状改变,便血等,均经术前直肠指诊、肠镜、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为直肠癌,且经术后病理证实直肠癌诊断。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放化疗。

1.2 方法

1.2.1 三维超声检查 所有患者均采用Philips IU22型超声诊断仪,并使用3D9-3V型腔内三维探头进行检查。嘱患者检查当日排净大便,取左侧屈膝卧位,双手抱膝,充分暴露肛门。探头表面均匀涂抹耦合剂,套橡胶套,并于橡胶套表面涂抹耦合剂以润滑。嘱患者深呼气,探头缓慢插入肛门,对肿瘤的位置、浸润深度、层次、内部回声以及与邻近组织器官的解剖关系等信息进行观察并记录。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二维超声检查,清晰显示直肠的矢状面轮廓,之后采用三维模式,使容积框充分包绕肿瘤,并将扫描角度设置为85°[4],嘱患者屏气保持静止状态,将探头固定,自动三维成像,将图像存储之后回放并行后处理,调整X、Y、Z三条轴线,清晰显示直肠正中的矢状面,从而得到清晰的直肠肿物轮廓。使用系统自带软件计算肿瘤体积,并采用多普勒技术测量血流分布及特点。

1.2.2 双平面超声检查 采用Philips IU22型超声诊断仪,并使用双平面超宽频直肠腔内探头(凸阵面频率为5~9MHz,线阵面频率为5~12MHz)进行检查。检查前患者准备同三维超声。探头进入直肠后,仔细观察肿瘤大小、内部回声、局部肠壁浸润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血流分布、周围淋巴结情况等,对于女性患者则同时行经阴道超声检查。

1.3 诊断标准

1.3.1 直肠癌超声分期诊断标准[5]①UT1:肿瘤局限在直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未破坏第二条高回声带;②UT2:肿瘤侵犯直肠固有肌层,但仍局限于直肠壁,已破坏第二条高回声带,图像显示直肠肌层增厚或中断;③UT3:肿瘤穿透直肠壁并累及周围纤维或脂肪组织,破坏第三条高回声带;④UT4:肿瘤累及前列腺、阴道等周围邻近组织器官,受累组织器官正常边缘回声带消失,肿瘤与其界限不清楚。

1.3.2 术后分期诊断标准 根据外科手术所见即手术标本病理诊断结果进行病理分期,分为PT1~PT4四期与超声检查结果相对应。

1.3.3 观察指标 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计算超声检查对直肠癌分期的准确性。并对比单纯经直肠三维超声检查与三维、双平面联合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分析,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单纯经直肠三维超声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价值分析76例术后分期为PT1者3例,PT2者16例,PT3者47例,PT4者10例;单纯经直肠三维超声检查UT1准确率为66.7%(2/3),UT2准确率为81.3%(13/16),UT3准确率为85.1%(40/47),UT4准确率为80.0%(8/10),对直肠癌分期诊断的总体准确率为82.9%(63/76)。详见表1。

表1 单纯经直肠三维超声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价值分析

2.2 经直肠三维超声联合双平面超声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价值分析 经直肠三维超声联合双平面超声检查UT1准确率为100.0%(3/3),UT2准确率为93.8%(15/16),UT3准确率为91.5%(43/47),UT4准确率为100.0%(10/10),对直肠癌分期诊断的总体准确率为93.4%(71/76)。详见表2。

表2 经直肠三维超声联合双平面超声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价值分析

2.3 两种方法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价值对比联合应用直肠腔内三维超声与双平面超声检查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为93.4%,显著高于单纯经直肠三维超声检查的82.9%(P<0.05)。

3 讨 论

直肠癌是国内外最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相关统计表明,每年约有40万人因该病死亡。全球范围内,该病的男性发病率为11.9/10万人,女性为7.7/10万人[6]。在我国,结直肠发病率为(3.1~10.7)/10万人,其中直肠癌约占60%甚至更高的比例[7]。直肠癌恶性程度相对较高,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较低。因此,早期诊断,尤其是术前的早期分期诊断对于该病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患者预后的改善均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影像学检查项目均可用于恶性肿瘤的术前分期诊断。对于直肠癌的术前分期评估,CT作为临床最为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空间分辨率较低,同时难以对肠壁进行分层定位和判断,导致该检查手段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较为局限。内镜技术近年来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该项检查属于侵入性检查,尤其是肠镜检查,部分患者难以接受,导致该检查项目临床推广限制较多[8]。

超声近年来随着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不同超声检查技术以及探头的开发,在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也逐渐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超声检查便捷、经济、无创,这些特点均为广大患者所乐于接受[9]。二维超声能够较为清晰的显示直肠肠壁分层,更精确的判断直肠癌肿瘤浸润深度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比邻关系,但因视野较为有限,同时提供的信息较少,故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仍较为局限。三维超声能够提供冠状面、矢状面以及横断面三个截面的声像图,分辨率再次提高,另外可重建立体图像,对于占位性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近年来推出的双平面腔内超声探头,同时具有凸阵与线阵面,发射频率增高,伪影减少,图像质量改善,同时操作过程中不受操作角度的影响而能够更加全面的对病灶进行观察,同时由于采用了侧向扫查,减轻了患者的不适[10、11]。为了探讨经直肠三维超声与双平面超声联合应用对于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临床价值,笔者对76例直肠癌患者进行了术前检查并与术后分期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单纯经直肠三维超声检查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总体准确率为82.9%(63/76),而经直肠三维超声联合双平面超声检查的准确率则为93.4%(71/76),联合检查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单纯经直肠三维超声检查(P<0.05)。直肠为管状结构,肠壁具有较丰富的弹性,黏膜表面较为光滑,经直肠超声由于能够较近距离的接触肿瘤,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故能够更加清楚的显示肠壁的结构和周围组织。直肠壁在超声声像图上一般表现为五层带状回声,与直肠的解剖结构相吻合,若超声检查中发现肠壁回声带中断或增厚,即可认为肿瘤侵犯该层。本研究中UT3分期中,两种检查方法均出现过度分期现象,可能与该期肿瘤周围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及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低回声带与肿瘤浸润难以鉴别有关[12]。过度分期可能造成手术范围更广泛,因此,从临床治疗的角度来看,是可以接受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经直肠三维超声与双平面超声联合应用于直肠癌的术前分期诊断,准确性较高,能够对患者术前病情进行准确评估,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以及患者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1]李其龙,薛峰,姚开颜,等.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结直肠癌流行趋势[J].中国肿瘤,2014,23(2):81-86.

[2]赵波,钟华戈,吴卫,等.结直肠癌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3,19(3):199-202.

[3]阮之平,南克俊.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期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肿瘤,2011,20(3):186-189.

[4]于英蛟,王学梅,杨志伟,等.应用三维能量超声及超声造影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检测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1,26(6):142-146.

[5]Alexander AA,Liu JB,Palazzo JR,et al.Encdorectal color and daplex imaging of the normal rectal wall and rectal masses[J].J Ultrasound Med,1999,13(7):509-515.

[6]You YN,Baxter NN,Stewart A,et al.Is the increasing rate of local excision for stageⅠrectal cancer in the United States justified?: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from the National Cancer Database[J].Ann Surg,2007,245(5):726-733.

[7]顾晋.低位直肠癌外科手术[J].肿瘤学杂志,2006,12(1):27.

[8]赵亮,王颢,傅传刚.直肠癌术前分期研究进展[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17(6):411-414.

[9]彭海花,游凯云,王成涛,等.经直肠超声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再分期的诊断价值[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12):1203-1207.

[10]刘长珠,王会敏,曹务腾,等.经直肠双平面超声联合经直肠三维超声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4,23(2):143-146.

[11]郭发金,任俊红,王思宇,等.经直肠双平面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17):1318-1321.

[12]刘作良,梁小波,马峻杰,等.直肠腔内超声联合癌胚抗原对直肠癌术前分期[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4,26(4):230-234.

猜你喜欢
肠壁直肠直肠癌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