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印度尿素招标剖析

2014-01-30 04:08
中国化肥信息 2014年44期
关键词:优惠政策氮肥尿素

分析预测

第四次印度尿素招标剖析

印度第四次尿素招标

10月21日,印度发布新的不定量尿素标购,此标购于10月29日结标,交期在12月10日,这是印度今年内第四次尿素招标。

据业内人士分析,印度于10月下旬急忙进行尿素招标,主要与中国即将进入尿素高关税期有关。根据关税政策,中国尿素低关税期于10月31日结束,从11月1日开始进入高关税期,税率将比低关税期增加15%,相当于要增加出口成本200元/吨以上。“印度此时将截标期放在了10月29日,是考虑中国窗口期关闭的因素,这样可以将不想保税的货低价扫净,因此可以这样猜想,本轮印度招标有港口捡漏的嫌疑”。有市场人士如此分析说。

据报道,10月29日印度尿素标购共收到17家贸易商投标,177万吨实量及65.5万吨可选择量。Liven投标最低到岸价为308.65美元/吨, Aries投标第二低到岸价为309.9美元/吨。按照海运费15-18美元/吨计算,折合中国离岸价291-294美元/吨,较上次招标价上涨6美元/吨。具体报价情况如下:东海岸到港收到的报价,Liven公司出价最低,为308.65美元/吨CFR,投标6.6万-7.2万吨尿素;其次是Aries公司,投标6.5万吨(外加6万吨可选货物),报价为309.9美元/吨CFR;再次是SwissSingapore公司,出价311.33美元/吨CFR,投标6万吨货物。西海岸到港方面,Liven公司同样出价最低,以310.5美元/吨CFR价格投标了6.6万-7.2万吨货物。

11月4日,印度STC公司确定了最终招标结果,合计标购110万吨尿素货物,价格从308.65—311.33美元/吨CFR不等。

中国尿素需要增加自信心

从今年6月份开始,印度共举行了四次尿素招标,总体来看,招标结果均低于市场预期,这四次招标中,以最后一次也就是这次的结果最好,中标价格最高,比第三次上涨了6美元/吨,同时与国际市场的价差也有所缩小,但即使是最好的一次,也是低于预期的。在此次招标结果出来之前,就有国际化肥媒体分析说,合理价位应该是CFR320美元/吨左右,而实际结果却只有CFR308.65—311.33美元/吨,相差10美元/吨左右。第一次招标结果是最差的,最低价格仅为到岸价266美元/吨,相当于中国离岸价不到250美元/吨,而当时国际尿素市场的正常价格在290美元/吨以上。印度的尿素招标价低于国际市场一大截,明显是在恶意做空中国尿素,损害中国企业的利益,这引起了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的强烈愤慨。

印度尿素招标频现低价,一方面是国际市场在恶意做空中国尿素,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尿素出口国,去年出口量达到826.53万吨,今年预计将突破1000万吨,把中国尿素价格压低了,买方可获得最大利益,而印度尿素招标大多数都是中国尿素中标,压低印度尿素招标价格是做空中国尿素的最好方法。另一方面也与国内企业缺乏自信心有关。有些人总觉得中国尿素产量太大,就应该是低价产品,只有用低价才能占领市场。试想想,印度尿素招标把价格压得那么低,如果国内尿素厂家不提供货源给中标商,那他们采购不到低价尿素,他们还敢随意报低价投标恶意做空么?正因为国内有部分人愿意把低价尿素卖给他们,他们才有底气来压低价格。

笔者在此大声疾呼,是应该恢复中国尿素自信心的时候了!总体来看,尿素市场已度过了最困难时期,面临的利好因素在增加:

一是行业没有了杀价的底气。

2014年是氮肥行业非常艰难的一年,一方面企业开工率长期维持低位,氮肥产量出现下降;另一方面氮肥市场极度低迷,价格跌至十年来最低值,行业大面积亏损。

根据石油和化工行业统计数据,2013年度全国肥料制造业利润总额较2012年度下降19.2%,其中氮肥、磷肥行业分别下降51.4%和30.9%; 2013年度统计口径内,肥料制造业亏损企业数增加18.5%,其中氮肥、磷肥亏损企业数分别增加27.7%和35.7%。而2014年的情况更为糟糕。今年前8个月,化肥行业共实现销售总额累计4994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利润总额118.39亿元,同比降低31.6%。其中氮肥、钾肥、磷肥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476.15亿元、152.98亿元、534.94亿元,同比分别降低5.1%、增长14.4%、增长16.1%。受尿素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影响,氮肥行业1-7月份亏损达32.81亿元,利润率低至-2.22%,行业亏损面达到49.1%。现在众多尿素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没有了杀价的底气。

二是煤炭价格企稳反弹。

我国70%左右尿素是以煤为原料,今年尿素价格大幅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煤炭价格大幅下跌。但目前煤炭价格出现了企稳反弹迹象。在国家高层提出减产方案、发改委等三部门遏制煤矿超能力生产背景下,煤炭企业积极落实,国内煤炭产量和进口量双双出现下降。今年9月,全国煤炭产量2.92亿吨,同比减少2197万吨,下降7%,其中山西省9月份煤炭产量7209万吨,环比下降8.81%,同比下降10.55%,为今年以来同比降幅最大的1个月;内蒙古9月份煤炭产量7368万吨,同比下降14.3%。大型煤企带头积极落实限产政策是煤炭产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神华9月份产量同比减少4.6%、环比减少8.46%。煤炭供需结构的改善将有助于推升国内动力煤价格上涨。

在产量大幅下降同时,近期国内进口煤数量也出现明显萎缩。9月份全国煤炭进口量2116万吨,同比减少457万吨,下降17.8%。其中,中国神华9月进口量同比减少66.67%、环比减少71.4%。近期进口煤数量的减少,主要受到此前限制劣等煤进口等因素的影响,而此次进口煤零关税的取消,进口煤价格优势将进一步消失,对国内动力煤价格形成支撑。

11月5日,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发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06元/吨,比前一报告期上涨了9元/吨,创出今年以来最大周涨幅,相比于前期价格低点480元/吨,累计上涨了26元/吨。

在9月份时,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建议把国内动力煤价格回升到0.1-0.12元/大卡左右,认为该价格是煤炭上下游企业都可以接受的价格。以发热量5500大卡的动力煤为例,相当于上涨至550-660元/吨,而目前该价格仅为506元/吨,还有较大差距。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煤炭生产减量措施的落实,煤炭进口政策收紧,以及冬季用煤高峰期的来临,后市煤炭价格还有10%左右上涨空间。如果真是这样,那尿素价格上涨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三是冬季天然气供应紧张。

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天然气迎峰度冬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2014〕2337号),明确提到,供气企业要压减油气田自用和系统内化肥、化工、液化等生产用气,努力增加管道气外供量,以保证冬季民用气供应。随着冬季寒冷天气的到来,预计停产检修待气的气头化肥企业将会比较多,这将降低尿素市场供给量。

11月3日至5日,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办的“2014年氮肥行业营销工作会”在辽宁大连召开,各相关部委领导及企业代表200余人出席。会上传出的信息是,对明年尿素市场谨慎乐观。会议重点分析了近期国内外氮肥市场情况,据协会的分析报告预计,今年国内尿素产量减少100万吨,出口增加170万吨,工业消费增加150万吨。比去年国内尿素资源量预计少400万吨。但是市场却持续低迷,1-9月氮肥行业盈亏相抵净亏损42.3亿元,去年同期行业盈利35.2亿元,同比下降220%。预计由于今年产量下降,出口量增加,明年春季氮肥供大于求的矛盾不突出;产品增支因素增大,对产品价格形成支撑,氮肥市场形势比较乐观。

据悉,在此次会议上,参会代表热议明年的化肥政策调整因素:

第一,天然气价格调整。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尿素企业41家,尿素产能2236万吨,2013年产量1831万吨,占尿素总量的27.3%。气头企业未来的方向是保留一批,作为调峰,退出一批、改造一批、转产一批。估计有1000万吨产能将陆续退出;第二,可能恢复征收增值税,尿素每吨增加成本30-50元;第三,化肥出口政策调整,有利于出口运营,对明年春季化肥市场有一定影响;第四,煤炭进口关税上调,征收资源税由从量改为从价。煤炭价格上涨,导致煤头企业成本增加;第五,淡储量减少400万吨,对明年春季市场有一定影响。

市场化手段淘汰部分产能

总体来看,对尿素市场影响最大的还是产能过剩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尿素市场就难以得到健康发展。目前尿素产能过大,远高于尿素需求量,必须对部分落后产能予以淘汰,但淘汰落后产能依靠行政手段往往难以奏效,要更多的依靠市场化手段来淘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逐步取消化肥优惠政策。

目前化肥行业享有电价、天然气价格、税收、铁路运价等诸多优惠政策,其中尿素行业又属于在化肥行业中享受优惠政策最多的。如果说优惠政策在行业发展之初起了推动作用的话,那么现在随着化肥产能过剩,优惠政策对行业的发展反而起到负面作用,那些本该被淘汰的落后企业因为有优惠政策的支撑,而没有被及时淘汰。化肥行业优惠政策的存在,不仅使得行业与行业之间存在不公平,而且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存在不公平,例如,现在尿素行业的优惠政策主要为20世纪80年代前后存在的一些老的中小企业所享受,后来新建的化肥企业就没有多少优惠政策,大的化肥企业也没有多少优惠政策。为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保进行业健康发展,逐步取消化肥优惠政策势在必行。

二是用环保手段淘汰落后产能。

距离明年1月1日新环保法实施的时间越来越紧迫,环境保护部正抓紧制定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10月下旬,《环境保护按日连续处罚暂行办法》、《实施环境保护查封、扣押暂行办法》、《环境保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暂行办法》和《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暂行办法》4个征求意见稿正式对外公布,环保部试图用更加规范、严格、明确的配套措施,保障新环保法的贯彻实施。

据了解,这些条例中,按日计罚最具杀伤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竺效举例解释说,《水污染防治法》在2008年修改前的处罚上限是100万元,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故造成严重损害,但根据原来处罚的办法最多罚100万元,对企业来讲是九牛一毛。2008年《水污染防治法》修改后,造成重大损害的根据直接经济损失评估额的20% -30%处罚。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发生后,国务院评估的经济损失是3300万元,福建省环保厅按照30%的上限,最后开出了900多万元的罚单。新环保法实施后,启动按日计罚,那可能就是每天罚900多万元,这恐怕是任何企业都承担不起的。这也将有效破解以往“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老大难问题,企业违规排污,恐怕会被罚得倾家荡产。

另外,还有重点排污企业强制公开信息、减排不力可被查封扣押、超标超总量企业可限停等措施。随着环保标准不断提高,化肥企业将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一方面将提高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有些企业可能因环保问题而被淘汰。环保因素对化肥市场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原野)

猜你喜欢
优惠政策氮肥尿素
预计今年氮肥消费或将增加
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实证研究
挖掘机尿素喷嘴散热改进
尿素涨价坐实的两个必要条件
尿素再涨 也换救不了市场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
2017春季各地氮肥市场掠影
各城市具体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