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药物治疗

2014-01-31 02:13张丽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2期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病例

张丽波

40例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药物治疗

张丽波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治疗有效治疗途径。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临床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 临床治愈24例, 好转14例,无效2例, 有效率95%。结论凡发生呕血或便血的患者, 应收住院, 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病情变化。

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 是临床常见的致命的消化系统急症, 病死率高。呕血黑粪, 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呕血和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表现, 由于急诊内镜的广泛使用, 大多数上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和病因都能被迅速查明[1]。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临床药物治疗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上消化出血患者40例,男22例, 女18例;年龄37~53岁, 平均42岁。均经纤维胃镜或胃钡透及B超、大便隐血试验等检查证实,急诊胃镜检查时间于发病4~48 h, 平均26 h。胃溃疡9例, 十二指肠溃病12例, 急性胃炎14例, 肝硬化3例, 胃癌1例。有呕血、黑便、失血性休克, 不同程度的发热, 血象升高, 出血后疼痛等表现。单纯黑便8例, 呕血6例, 黑便伴呕血31例, 伴休克5例, 单纯失血性休克1例。

1. 2方法

1. 2. 1止血剂的应用 维生素K1常用剂量10 mg,安络血10 mg, 2次/d肌注, 有精神病和癫痫史者慎用。抗纤溶药物高浓度的6-氨基乙酸对纤维蛋白溶酶有直接作用。适用于纤维蛋白溶解亢进者, 对肝硬化出血有良好效果。

1. 2. 2制酸剂 H2受体拈抗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及法莫替丁有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 或法莫替丁奥美拉唑注射液, 也可用奥美拉唑胶囊。

1. 2. 3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 奥曲肽首次100 μg, 静脉推注, 然后以每6 h 100 μg, 用微量泵维持, 出血停止后, 也可以改为皮下注射, 施他宁首次剂量, 250 μg, 静脉推注, 然后, 3000 μg/12 h, 维持。

1. 2. 4血管加压素 垂体后叶素首先静脉推注最大剂量可用至0.6 U/min, 但随着剂量的增加, 其全身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加, 出血停止后, 剂量渐减至0.1 U/min, 维持治疗40~72 h。疗效:首次出血患者其止血率为50%~60%, 但出血停止后24~48 h内再出率为40%。

2 结果

4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 临床治愈24例, 好转14例, 无效2例, 有效率95%。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以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常见。临床上, 对出现急性循环衰竭症状(在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1000 ml或出血量占循环血量的20%), 经输血才能纠正循环衰竭的上消化道出血者称为大量出血;仅有呕血和黑便, 但不伴有循环衰竭症状者称为显性出血, 而只表现为粪便隐血阳性的出血为隐性出血[2]。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 大多数是上消化道本身病变所致, 少数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最常见的病因依次是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其他少见的病因有食管裂孔疝、食管炎、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十二指肠球炎、胃间质瘤、胃黏膜脱垂、胆系胰腺病变等。消化性溃疡出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50%, 其中尤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居多。致命性出血多属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或胃小弯穿透溃疡腐蚀黏膜下小动脉或静脉所致。部分病例可有典型的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疼痛,出血前数日疼痛加剧, 出血后疼痛减轻或缓解。这些症状, 对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很有帮助。但有30%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病例并无上述临床症状。

迅速补充血容量当上消化道出血时, 首先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必须迅速而谨慎的补足血容量,目标是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血红蛋白大约8g/dl。一般也应避免大量补充盐溶液。因为在上消化道出血时, 大量补充盐溶液不利于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而且容易诱发或加重肝硬化腹腔积液或其他部位血管外液体蓄积。显著凝血障碍和(或)血小板减少患者可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及神志变化。观察呕血及黑便情况, 定期复查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

临床上常对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用各种止血药物,包括局部止血药和全身止血药。局部止血药如孟氏液、肾上腺素、凝血酶、各种硬化剂、组织黏合剂等, 通常用于口服或内镜下局部止血, 是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的一个重要方法。而全身止血用药如氨甲环酸、氨甲苯酸、酚磺乙胺、巴曲酶、维生素K等, 临床实践证明,除非消化道出血合并有出血性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的肝病等, 存在凝血机制障碍时使用, 一般的上消化道出血, 则没有必要使用全身止血药。以下简单介绍上消化道出血时临床上常用的止血药物。

[1] 王吉耀, 刘文忠.现代消化科手册.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89-90.

[2] 李岩.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28(3):168.

R573.2

A

1674-9316(2014)02-0042-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2.026

116041 大连市旅顺口区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消化性溃疡病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病例”和“病历”
都是“溃疡”惹的祸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超声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探析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