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碳铵市场分析及2014年展望

2014-02-01 16:24
中国化肥信息 2014年3期
关键词:氮肥尿素化肥

行业综述

2013年碳铵市场分析及2014年展望

2013年碳铵市场分析

在整体化肥市场走势疲软的情况下,2013年碳铵市场走势也较差,前5个月价格还能维持在相对高位,出厂报价大多在600元(吨价,下同)以上,高的超过了700元。但6月份出现明显下跌,到10月份达到年内价格低点,河北地区最低出厂价在500元,11月份后价格有所回升,河北、山西的出厂报价大多在550元以上,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出厂报价大多在600元左右。年底与年初价格相比,跌幅在100元左右。

虽然2013年碳铵市场走势不佳,但在氮肥品种中却是走势最好的,与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等其他品种价格大幅下跌相比,碳铵是跌幅最小的。碳铵的含氮量只有17%,是氮肥品种是含氮量最低的,硫酸铵的含氮量为21%,氯化铵的含氮量在23.5%以上,然而2013年碳铵的最低出厂价都能达到500元,而硫酸铵的最低出厂价只有300多元,氯化铵的最低出厂价也只有400多元,相比于硫酸铵和氯化铵而言,碳铵价格明显偏高,与尿素价格相比,大部分时候,也是偏高的。

碳铵价格走势相比其他氮肥品种要好,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碳铵以销定产,供需矛盾不突出。由于市场需求在萎缩,一大批碳铵企业破产倒闭或转产,碳铵产能在不断下降,还在继续生产的碳铵企业也基本上是以销定产,因为生产成本较高,过大的亏损企业承受不起,宁愿停产或者转产液氨等其他产品,这样使得碳铵市场始终处在供需基本平衡状态,产需矛盾不突出,对价格有支撑。二是碳铵用途单一,炒作性差。碳铵主要用于农业,工业用量很少,同时碳铵是我国独一无二的产品,基本没有进出口问题,不会有国际价格影响因素,不像尿素等其他氮肥品种一样,受多种因素影响,炒作性强。三是市场封闭性强,厂家和商家易于控制市场和价格。碳铵的区域性特征很强,只是部分区域在使用,在这些区域内,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对碳铵价格的控制能力相对比较强,市场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封闭性,不像尿素受整体市场影响比较大。尿素市场的典型特征就是整体性,作为单个的厂家和经销商对市场的影响力非常有限,就是几个厂家和经销商合在一起对市场的影响力也不强,尿素价格的投机性比较强,受市场心态的影响比较大,容易出现非理性上涨或非理性下跌。碳铵由于单位价值低,长途运输不合算,是典型的地产地销产品,生产厂家及经销商对当地市场的控制力比较强,使得碳铵价格能保持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价位。四是碳铵企业产量小,库存压力小。近些年来,我国尿素企业发展非常快,并且普遍向大规模发展,年产能超过百万吨的尿素企业已超过10家,有些企业尿素日产量在4000吨甚至5000吨以上,如果企业销售不畅或者运输受阻,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就会出现大量库存,只得降价促销。而碳铵企业普遍规模小,日产量超过500吨就算大的了,这样即使十天半个月销售不好,企业的库存量也不到万吨,用不着急于降价销售以降库存。

2014年碳铵市场展望

与其他化肥一样,2014年碳铵市场最大的利好来源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加大对农业的补贴与扶持,不断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2013年10月13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2014年最低收购价水平。2014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每50公斤118元,比2013年提高6元。2008年以来,针对粮食生产成本上升较快的情况,国家连续6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2013年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斤1.39元、1.12元,6年累计分别提高了0.67元、0.41元,提高幅度分别为92%、57%。2014年的稻谷最低保护价标准预计也将进一步提高。粮食价格的不断提高,对化肥市场是一大利好。

但总的来看,2014年碳铵市场不容乐观,产销量将进一步下降,市场逐渐萎缩,碳铵厂家将出现新一轮的缩减,行业呈现衰退状态。

自2009年以来,随着“上大压小”步伐加快,以尿素为代表的我国氮肥产业进入了高速增长期,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然而碳铵行业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却呈不断下降之势,近些年有2000多万吨碳铵产能陆续退出。据氮肥协会统计,2012年,我国生产合成氨6008.2万吨,生产尿素6198.6万吨,在所有氮肥产品中,尿素产量所占比重为66.48%,硝铵为3.79%,而碳铵比重下降至7.78%,氯化铵下降至7.33%。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今年1月初发布了《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17年底,石化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2年下降18%,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由2012年的1402千克标准煤/吨下降至2017年的1340千克标准煤/吨,下降幅度为4.4%。目前碳铵企业大多为几十年前所建老厂,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想进行技术改造又没有钱,面临的安全环保及节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而碳铵市场又在逐年萎缩,看不到前途,在这种状况下,有些碳铵企业也自愿退出化肥行业,转产其他行业,或完全倒闭,腾出土地用于其他用途,只要政府部门给予适当的补偿即可。

据媒体报道,去年9月份,福建省8家碳铵生产企业联名上书福建省经贸委,诉说当前遭遇的困难,请求省政府参照第一轮(1999年)小化肥退出时的鼓励政策给予扶持。如果扶持政策到位,8家碳铵企业中5家愿意主动退出,仅保留3家企业为全省农业生产提供碳铵。

联名信列举了眼下福建省碳铵企业遭遇的三大困难:一是这些生存下来的企业成本逐年上升,而化肥产品因支农的特殊性,价格一直上不去,企业获利极微,特别是2013年以来受国内国际大市场的影响,企业亏损更加严重;二是这些企业生产能力在持续技改中逐步扩大,造成全省碳铵产能进一步过剩,企业间无序竞争加剧,日常运行举步维艰;三是由于企业长期微利经营,员工工资不高,情绪不稳,流动性大,导致企业管理难上加难。

据福建省石化行业协会化肥分会陈国清会长介绍,福建省氮肥行业在上世纪90年代第一轮结构调整时就有部分碳铵企业逐步退出市场,碳铵企业数量从最多时的47家调整到13家。2010年以来碳铵企业形势更加严峻。2011年,13家碳铵企业中又有5家退出市场。时至今日,保留下来的8家碳铵企业由于种种原因,生产经营又陷入了极度困难。

福建省这8家碳铵企业分布在福州、三明、泉州、漳州、龙岩、南平等地,碳铵年产能为130万吨。由于近几年碳铵销售市场锐减,企业压缩碳铵产量,增加商品液氨生产,加上优惠电量限制, 2012年碳铵实际产量为60万吨,而全省农业使用量不超过40万吨,产能严重过剩,产品积压。2013年上半年,8家碳铵企业产量仅25万吨,本地市场过剩,部分产品还销向省外。由于产品滞销、价格下跌,8家碳铵企业有7家亏损。据企业介绍,如果8家企业继续全部保留,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市场无序竞争。只有再次进行结构调整,部分碳铵企业退出,才能让保留下来的企业继续生存下去。因此,龙岩港昌、永定众旺、连城鸿泰、漳平化肥、海汇化工5家企业愿意主动退出,让长庆化工、清流氨盛和南平龙盛3家外部等条件稍好的企业继续生产。这3家企业按现有生产能力稍加填平补齐,每年就可生产40万吨碳铵,省内农业生产用肥完全有保障。

福建的这种状况是全国碳铵行业的一个缩影,这些年绝大多数碳铵厂家都过得很艰难,并且越来越艰难,越来越多的碳铵企业将走向退出这条路。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前不久发布的氮肥行业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快氮肥市场化进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的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建议政府部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转型或退出,具体建议有三条:

一是国家建立能源消耗指标、合成氨优惠用电指标和排污权的交易制度,退出企业通过出让上述指标获取收益,用于职工安置;

二是退出企业原有土地、厂房、设备等的出售收入,国家应免征所得税,这些收入优先用于职工安置;

三是退出企业的职工安置、养老、医疗和再就业培训等费用,国家和地方财政应给予必要的补助,确保地方的安定团结。

不过对碳铵行业及碳铵市场也不宜过分悲观。虽然碳铵市场不断萎缩是不争的事实,但碳铵作为我国曾经的当家化肥,目前仍有一定的市场,不会很快消失。广东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每月仍有数万吨乃至十几万吨的碳铵使用量。据广东省耕地肥料总站统计,2013年,广东共销售碳铵80多万吨,最多的2月份达11万吨,3月、6月的单月销售量也在10万吨左右,最少的12月份也有3万吨。

预计2014年,碳铵的区域性特征将更加明显。碳铵不再是一个全国性的化肥品种,而是一个区域性的化肥品种。在部分区域可能完全不使用碳铵,而在另外一些地区,碳铵仍是一个重要的化肥品种,目前碳铵的生产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河北、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等地,这些省份有悠久的碳铵生产历史,农民对碳铵的需求量也比较大,有比较好的市场基础。

从价格方面看,由于碳铵市场的区域性很强,市场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独立性,各地区之间的价差比较大,要高于尿素地区之间的价差。

综合生产成本及需求等因素考虑,2014年碳铵的合理出厂价为500—700元/吨,市场批发价为550—800元/吨,市场零售价为600—900元/吨。

(原野)

猜你喜欢
氮肥尿素化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预计今年氮肥消费或将增加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挖掘机尿素喷嘴散热改进
尿素涨价坐实的两个必要条件
尿素再涨 也换救不了市场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
乱七八糟的“尿素”是该好好治一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