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观点

2014-02-02 21:48
浙江共产党员 2014年4期
关键词:弱者改革思维

博览.观点

“入职一年受贿6万”也是只“麻雀”/王传涛

据北京卫视报道,2011年硕士毕业后入职中石化某下属公司采购部工作的乔某,因贪欲入职仅一年就接受6万元贿赂,结果因婚外情被岳父举报,日前朝阳区检察院对乔某以涉嫌受贿罪提起公诉。

在“打老虎”之际,这位刚毕业就受贿6万元的“愣头青”乔某,很是抢眼。坦白讲,他也就是一只小“苍蝇”。但因为这则新闻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它很快成了微博中的热门话题。某种程度上,乔某的腐败经历,也是金额虽小但五脏俱全的“麻雀”。

它让人讶异的一点,就是乔某只是个国企基层职工,但他刚入职就有机会接触到受贿,卷入招标腐败案,如果不是被“亲人”检举揭发,很可能养“蝇”成“虎”。试想,这要是换作一些资历深点的,岂不是诱惑更多?

让人好奇的,还有乔某这么年轻,竟能在妻子和小三间进行斡旋,这节奏跟一些落马官员很相似。最终,他劣迹被曝光,也没离开“亲人反腐”的范畴——都是因情感处理不好,所以“后院起火”,导致玩火自焚。

“入职不久受贿6万”,再度说明了,再小的权力都可能膨胀。而在权力规制方面,高学历、年轻靠不住,靠得住的还是深入肌理的制度约束。

(新京报)

“弱势群体”不能成挡箭牌/寒竹

当前中国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人都喜欢声称自己属于弱势群体。当社会中发生利益冲突或个人纠纷时,一些冲突的当事人常常会声称自己属于弱势群体。其实,在很多情况下,社会矛盾、社会冲突跟社会群体的归属并无多大关系,而是跟矛盾冲突当事人的个人行为有很大关系。以目前各地出现的医患冲突为例。医生作为一个由不同个人组成的社会群体,很难说是弱势群体;同理,患者就一定是弱势吗?有钱有势、横不讲理的患者或患者家属也大有人在。

把弱势作为招牌滥用有一定的社会根源。中国社会传统上同情弱者,这跟崇尚强者的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20世纪以来,同情弱者的传统文化又跟阶级斗争文化结合在一起。于是乎,弱者,或被压迫阶级在中国社会自然而然地占领了道德制高点和政治制高点,他们做的事一定是正当的。这在20世纪有其合理性与正当性。但如果把同情弱者与阶级斗争的观点推到极端则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中国社会已经为此付出过相当大的代价。

在社会转型期,不同群体的社会成员都应认识到,在法律面前,只有具体的个体和当事人,而没有抽象的阶级或社会群体,任何人都没有法律豁免权。强者不能凭借权势来践踏法律,弱者也不能凭满腔悲愤冲破法律的规范。不允许任何人挑战法律的权威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环球时报)

以系统思维聚合力/人民日报评论部

有人说得好,“当别人说1+1=2的时候,如果你是智者就应该思考,如何让1+ 1>2”。这句话体现的思维方式,对全面深化改革同样颇有启示。以简政放权为例,只有处理好“两只手”的关系,才能让市场更有效、政府更有为。反之,如果只谈市场决定性作用,不讲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放权越多,市场的固有缺陷越会凸显。举一反三,其他领域的改革又何尝不是这样?

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而在谈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时,他再次强调,“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这些重要论述,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方法论:以系统思维聚合力,用系统方法谋全局。

系统思维,简单说就是大局观和协调意识,形象说就如杂技师同时转十几只盘子,左右开弓、运转自如。改革之广阔宏大,唯有整体考量才能驾驭全局,改革之关联耦合,唯有统筹协调才能协同推进。改革的系统思维,不仅是理顺改革复杂关联的必需,更是凝聚改革共识、催生改革动力的关键。

春秋时期,晏子曾以煮羹设喻论述“和”,和如羹,各色食材“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羹便美味可口。“和合”形态,同样是系统推进改革的目标追求。统筹起各领域、各层次、各个阶段的改革,努力做到全局与局部相配套、当前与未来相协调、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我们一定可以聚合改革能量,激荡起书写历史的磅礴伟力。

猜你喜欢
弱者改革思维
强者和弱者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强者搭桥,弱者筑墙
思维跳跳糖
改革之路
弱者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