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弘扬仡佬族优秀文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4-02-05 06:02梅,郑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仡佬族民族文化

杨 梅,郑 枫

(1.遵义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遵义563000;2.铜仁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贵州铜仁554300)

传承和弘扬仡佬族优秀文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杨 梅1,郑 枫2

(1.遵义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遵义563000;2.铜仁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贵州铜仁554300)

仡佬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仡佬族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仡佬族文化为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但现代社会在不断发展,仡佬族亦必然地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如何科学地传承和弘扬仡佬族文化是仡佬族发展和变迁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仡佬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主要应采取革故鼎新、文化整合和统筹协调三个方面的策略。

仡佬族;文化;问题;对策

仡佬族是贵州世居的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57.94万人,主要分布在遵义市的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以及铜仁、安顺、毕节等地,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仡佬族人民与其他民族一道,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丰富多彩而又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很多史书都记述了其辉煌的农耕文化、冶炼文化和音乐文化等优秀文化,它们为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长期以来,仡佬民族由于历代战争、长期迁徙和民族融合等原因,其文化、风俗、语言等各方面都不断儒化和汉化,以至于在今天谈到仡佬族文化时,一般人无法明确地表述它富有代表性的文化特征。特别是在中国社会走向城镇化的大趋势中,仡佬族的传统文化也存在一些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仡佬族地区的发展面临着如何科学地对待仡佬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因此,探讨仡佬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于促进仡佬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发展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仡佬族文化面临的几个问题

仡佬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仡佬族独特的历史境遇及其特殊的文化生态环境有关,仡佬族文化是一种比较封闭的文化,由于历史上仡佬族聚居区在空间上的相对隔绝,因此其文化传承体系在漫长的发展和变迁中衍生出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具有比较强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封闭性,在创新性方面明显不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民族文化融合趋势的不断加强,仡佬族文化在传承中面临的问题就凸显出来,据课题组的调研,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语言方面的问题

仡佬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有自己的语言。仡佬语言是属于汉藏语系,但事实上能够完全用仡佬语交流的仡佬族人不到一万人,他们只会说一部分母语。[1]由于历史上仡佬族各支系之间互不通婚,彼此交往很少,故各支系之间语言差别很大,甚至不能相互通话。实际上汉语成了仡佬族各支系共同语言和主要的交流工具。在这种情况下,仡佬语的使用范围日益缩减,以致说本民族语言的人越来越少。在课题组赴务川、道真的调查中发现,现有的60岁以上的老人,会讲仡佬语的都很少,几乎都讲汉语,这对于仡佬族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风俗习惯方面的问题

仡佬族人的风俗习惯从总体上看来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比如仡佬族的巫术。如在边远乡村,“打保符”、“冲滩”偶有所见,“算八字”、“看相”、“看风水”比较盛行。更为突出的是,有的生病不去打针吃药,而是去请“巫师”卜算,若巫师算出是生病之人有鬼魂缠身,则家人便要请巫师“打保符”收鬼。请神送鬼等封建迷信活动,耽误了医治时间,有的病人因此死亡。在婚姻方面,过去仡佬族人一般不与外族通婚,在本民族内盛行同一支系互结姻亲,甚至有“亲上加亲”的姑表婚。从遗传基因来讲,很不科学,影响了仡佬族人口素质的提高。而现在,仡佬族和其他民族杂居在一起,与外族通婚,因而仡佬族自身的民族血统也处于不断消亡中。

3.民族教育方面的问题

仡佬族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仡佬族人民积累了大量的生产、生活经验,在只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没有文字的劣势下,仡佬族人把生产生活技能、日常生活经验以及对其成员进行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教育等内容编成歌谣,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唱交流,达到对其社会成员进行教育的目的。仡佬族民歌在劳动中产生,表达了仡佬族人的情感和愿望。虽然仡佬族没有文字,仡佬族人的民歌都是是口头创作流传的,民歌真实地反映了仡佬族人丰富多彩的生活,表达了仡佬族人的心声和情感,就成为仡佬族人获得生产生活知识和伦理道德等方面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仡佬族人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今天,随着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仡佬族对其成员进行民族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是汉文化教育,教育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仡佬族通过民歌传唱进行民族教育的方式也逐渐改变,仡佬族民族教育也因此越来越失去自身的特点。在传统的手工艺方面,仡佬族人的服饰、纺织、刺绣、蜡染、剪纸、雕刻、首饰加工等技术,想学的人越来越少,久而久之,也许有失传的可能。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仡佬族文化在传承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既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也有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无论其原因怎样,都需要我们采取相关措施予以克服和解决。

首先,仡佬族多居于封闭的地理环境中。绝大多数仡佬族聚居区分布在云贵高原,形成了佬族聚居区之间相互隔绝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文化自足封闭体系,使仡佬族难以形成一种广泛的民族认同,难以形成一种统合的文化与社会机制。

其次,仡佬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过于频繁地迁徙。必然造成其社会和文化频繁地震荡,而每一次迁徙中总要丧失一些过去的文化传统,这也将影响其文化的形成和传承。从大量的仡佬族传说、古歌和服饰图案来看,仡佬族人的远祖曾取得过比较高的文明,但随着历史上不断地迁徙、其文明的进程不断受到制约,甚至会出现一种文明的倒退现象。

再次,仡佬族文化虽本身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形成了比较强大的隔离机制。例如各仡佬族支系之间相互间很少通婚,缺少交往,仡佬族聚居区各有自己的语言和风俗。这种隔离互为因果,加剧了仡佬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困难。

三、传承和弘扬仡佬族优秀文化的对策

在当下,传承和弘扬仡佬族优秀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传承和弘扬仡佬族优秀文化应遵循仡佬族优秀文化与汉文化“和而不同”的原则,采取以下对策:

(一)继承发展、革故鼎新

仡佬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是一个饱经战乱、苦难和被压迫的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指引下,仡佬族同胞与其他民族兄弟一样成为国家的主人。党和国家帮助仡佬族,在政治上给予了相应待遇,在经济发展上给予了帮扶,仡佬族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无数事例告诉我们:不发展的民族,是一个落后的民族;不发展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和生存空间的民族。因此,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一方面应该发展继承佬族文化的优秀基因,使仡佬族的民族性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仡佬族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又应革故鼎新。所谓“故”是指那些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落后的传统文化,对“故”只有在革其“故”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鼎“新”。总之,我们对仡佬族文化的的发展,既不能采取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态度,对其一概继承,也不能采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其全盘取缔。正确的做法是在革除仡佬族文化糟粕的同时,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的基因,并通过不断的文化创新活动促进仡佬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文化整合

历史上由于仡佬族长期被迫迁徙,在颠沛流离中保存和发展而来的仡佬族传统文化,难免人文气息浓厚而科学氛围淡薄。这种文化特质,已经不能满足仡佬人的文化需求。在今天的仡佬社会里,仡佬族人民已经有了新的知识、新的观念、新的价值体系,仡佬族人民渴望按新的方式生活。于是,仡佬族社会就需相应地改变自己的发展方式,由此带来的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结果,就是仡佬族文化将走上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整合的道路。

20世纪末以莫伊谢夫等人为代表的苏联——俄罗斯学者们了提出两种文化整合观。他们认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已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任何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对立起来的行动对于文化来说都是错误和有害的。人们要想脱离以往的坏习惯,就要建立新的认识论基础,而这个新基础就是被称作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伟大综合”。[2]因此,跨学科、跨地域地进行仡佬族文化研究,把各地的仡佬族文化研究成果综合起来,加以应用,并在仡佬族群众中加以推广。

(三)统筹协调

传承和弘扬仡佬族优秀文化应该统筹协调、全面发展。一方面,仡佬族文化的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与全面推进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相适应,与城镇化的进程相融合,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仡佬族文化的发展要本着“保留特色、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开展学术活动。开展仡佬族学者参加的仡佬族文化交流、研讨的活动,促进仡佬族文化的发展。

2、以现代影视、网络、媒体为中介传播仡佬文化,发展仡佬文化。广播是传播先进文化最便捷、最迅速的现代传媒之一,而广播文艺则是传播先进文化最直接的平台。深入走访了务川仡佬族自治县,我们可以看到,广播进入了广大农村,为传承仡佬族文化,发展仡佬族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继承传统民间文化的基础上,各地要积极创作、创新、改编、翻译、演唱仡佬族民歌和表演仡佬族舞蹈,并用现代乐器伴奏部分仡佬族音乐,为仡佬族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并通过网络进行及时地传播。

3、把目前仍保存完好的仡佬族村寨开发为旅游村。围绕仡佬族的文化内涵,梳理、整合、精心策划和打造文化与旅游的综合平台,把目前在仡佬族传统文化仍然保存完好的村寨开发为旅游村;在中小学尝试做一些“母语复兴”工作;通过举办仡佬族传统的文艺表演营造传承和发展仡佬族文化的良好氛围。

4、将仡佬族优秀的民族体育、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民族服饰和仡佬族民族知识等作为校本课程,引入仡佬族聚居地的中小学校,成为课堂和课外活动的必学内容。凡参加或举办大型活动时,各校师生均应穿着把传统元素与现代因子结合起来的既有时代气息又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

5、大力开展对仡佬族文化的调查和保护工作。要以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对仡佬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用现代工具将仡佬族民间的各种文化进行全面的收集、拍摄和整理,制作成光碟在仡佬族地区直接推广,强化各种仡佬族文化保护的措施。

[1]张济民.仡佬语研究[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11.

[2]白夜昕.李杰.苏联-俄罗斯两种文化整合研究[J].北方论丛,2008,(2):114.

(责任编辑:娄刚)

On the Problems of Inheriting and Promoting the Essence of Gelao Culture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YANG Mei1,ZHENG Feng2
(1.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Zunyi Normal Colleg,Zunyi 563000,China;2.Tongren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Tongren 563000,China)

Gelao nationality,a nationality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unique culture,creates a brilliant culture in the long history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Though Gelao nationality makes a contribution to the progress or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it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developed for the sake of suiting the developmentof modern society in thatthe modern society per se is constantly advancing.Therefore, how to inherit and promote Gelao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we hace to fac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Gelao nationality.And besides,we should take such measures as innovation,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planning and coordination,etc.to inherit and promote the essence of Gelao culture.

Gelao nationality;culture;problem;counter-measure

K28

A

1009-3583(2014)-0054-03

2014-05-13

2012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课题“仡佬族民歌中的教育思想研究(12ZC181)”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杨 梅,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民族教育研究;郑 枫,男,铜仁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讲师。

猜你喜欢
仡佬族民族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们的民族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谁远谁近?
少数民族音乐
多元民族
试论遵义仡佬族人民族认同蕴含的精神文化基因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武陵山区仡佬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