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技术专业国际化教学标准研究与实践

2014-02-05 00:30孙锋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软件技术国际化标准

孙锋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软件技术专业国际化教学标准研究与实践

孙锋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350)

文章介绍了开发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背景和工作进展,阐述了对"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含义的理解和如何开发、推广。结合软件技术专业国际化教学标准的制定,从途径、原则、主要内容以及解决的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剖析,最后提出了反思。

软件技术专业;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实践

一、研究背景

我国突破产业转型“瓶颈”的有效途径就是为高水平的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高水平技能人才。而只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提升职业教育的水平,不仅要以专业教学为核心,还要建立一个与现代产业体系配套的、可为其培养所需技能型人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2年6月,教育部根据《关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展职业教育部分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提出要开展课程体系和专业培养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的改革。由上海市和天津市在全国率先试点,分别选择50个专业,引进国际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标准、制度和相关资源,服务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中外合作办学。到2012年11月底,此项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果,2013年1月,上海市首批13个专业、天津市首批12个专业的国际水准专业教学标准已开发完成,并在天津召开会议,向教育部领导和专家作了汇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就是这25个专业中的其中之一。

二、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国际化”涵义、体现和推广

(一)“国际化”的涵义

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是指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教学标准,“国际化”的涵义是什么?是指国际化人才还是国际化专业?是要引入国际化课程还是要依靠国际化教师?国外的就是国际化的吗?搞清这些问题是开发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基础和前提。首先,“国际化”是指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即工作能力符合国际企业要求,能适应国际企业间的交流,能够在国际企业任职等;其次,“国际化”不一定就是国外的或国际组织的,但国际化一定是要得到世界公认的。

(二)如何体现“国际化”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曾说过“教学标准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基本要求,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尺,同时也是社会用人单位选用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重要参考。”那么,在专业教学标准中,如何体现“国际化”要素呢?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既要符合中国国情和高职的教学实际,又要充分考虑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接,在课程理念、职业能力标准、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开发技术以及开发团队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具有国际水平的要素。

1.开发理念的“国际化”

要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德国、瑞士等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做法,结合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做好顶层设计。要以职业能力标准的国际对接为基础,以国际水平的跨国企业人才要求为目标,以体现国际发展趋势的专业课程开发为核心,以教学条件的国际化水平建设为保障,以国际权威职业资格证书为引领,以引进国际化优质教学资源为切入点,从而使专业教学标准达到国际水平。

2.开发依据的“国际化”

高职院校制定任何专业的教学标准都需要进行广泛的行业、企业调研,要制定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就不仅仅要进行本地区或国内的行业、企业调研,还要对国外同类院校、不同国家相同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需求、国际化组织的职业标准、国际权威职业资格证书等进行调研。其中,国际水平跨国企业人才要求是重要依据。

3.开发技术的“国际化”

开发技术达到国际水平,采用先进国家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做法。在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应用过程中,要紧跟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追踪产业的发展变化、企业生产过程变化,密切校企之间的合作,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课程以及专业的国际化水平。同时注重我们自己改革实践的经验与国外先进经验相结合。

(三)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推广

专业教学标准一般都采用文本形式呈现,虽然此次开发的是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但也要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要有中国特色,绝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

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工作要强调重点围绕区域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要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应考虑其普适性,应为国内的其他地区专业建设提供借鉴和示范,即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应该具有先进性和院校自己的特色,是可操作、可借鉴、可参照的。但必须明确的是,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不可能,也不应该适用于全国一所有学校。

三、软件技术专业国际化教学标准的开发

(一)开发途径

本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坚持了借鉴、融合、创新的理念,调动了长期专业教学实践的创新与积累,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是教学标准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德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大学(以下简称BCIT)的合作办学项目已经持续10年,与德国、新加坡等国也有频繁的交流与合作。多年来,中德学院一直注重各种模板和规则的制定,然后不断地实践、积累及完善。并且认为,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标准的制定,也一定要有行业企业的参与。

(二)课程体系的开发原则和方式

制定专业教学标准的核心任务是建立课程体系。经过前期调研分析发现,按原专业教学标准培养的毕业生在专业知识、能力方面基本能满足国际化企业对软件技能人才的要求,而在职业文化、交流沟通、职业发展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中德学院确定的课程体系开发原则是“倡导人文课程、拓宽基础课程、重视综合课程”。总结多年来专业建设经验,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进行技术技能的积累,借鉴国外的课程设计模式,设立了宽基础+模块,搭建“平台+岗位系列课程链”的专业课程体系。

1.搭建专业组群平台课程

每个重点专业都应能够带动一个专业组群,搭建平台课程将减少课程种类和数量,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在平台课程中除了专业基础课和典型专业技术课外,还应增加素养类课程,例如人文课程、新技术课程、经贸类课程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确立专业核心课程

每个专业按照各自人才培养目标确立3~5门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应体现具体工作岗位的主要专业需求,并与其专业获取的职业资格证书衔接。

3.构建岗位课程链

为强化学生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根据预期就业岗位设置2~3个岗位课程链,即开设2~3门学期连续课程,形成某专项技能的课程链,其中,应至少包含1门核心课程。

4.开发综合大实训课程

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积累实践经验,提前熟悉岗位工作流程,每个专业设置2~3个综合大实训项目,并结合学生自身兴趣和专长完成一个工程实践创新项目。

5.拓展课程(项目)

建议每个专业在2~4学期分别开设拓展项目,该项目不一定与专业相关,但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6.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

建立规范的顶岗实习制度,安排足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学时,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以保障毕业生质量。

(三)专业教学标准的主要内容

该专业教学标准基于国家级示范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软件技术专业和中加软件技术专业(历经10年国际合作),以借鉴、融合、创新的理念开发了符合中国国情和天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一整套可操作、可推广的软件技术专业国际化教学标准,该标准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环境、教学团队等方面特色显著,具有达到国际企业用人标准或国际认可的行业标准的软件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优势。

1.培养目标

在软件技术专业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中,确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专业素养和较强创新能力;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两种以上程序设计语言和国际企业通用开发工具;了解国际软件开发规范和流程,能够按照软件工程规范要求熟练完成程序编制任务;了解软件设计思想,初步具备软件项目需求分析能力,熟悉IT职场英语,具备较强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具备一定的国际文化理解与交流能力以及国际交往经验。

2.毕业条件

明确列出学生的毕业条件,并以定量的方式描述。例如“累计完成5000行以上代码编写,熟悉1~2类国际通用软件开发平台,累计完成9个月以上企业顶岗实习”等;不便于定量的也尽可能具体化,例如“获得IT英语证书或具备一定英语运用能力,即可以阅读简单的英文技术文档和任务书,可以阅读、书写工作英文邮件,可以进行一般的英语交流”等。

3.职业证书

根据实际情况把学生应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类,有必取证书、有选取证书,也有可替换的证书。

4.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平台+岗位系列课程链”的课程体系,是以一般软件产品的开发工作过程(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实现、软件测试、产品支持)为依据,结合企业实际需要,确定培养目标(岗位)。通过设置的弹性化模块系列课程组织教学,形成“岗位系列课程链”,进行某一岗位技能的培养。即把职业岗位要求的一项专门技术作为一项复杂的真实任务,并设计成一个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课程链;用核心技术课程奠定基础;以岗位系列课程链培养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如图1所示。

图1 “平台+岗位系列课程链图

引进BCIT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包,并对软件技术专业所有课程实行课程包管理,每个课程包中有原版教材、教学大纲、教案、习题等相关教学资料、项目设计、学生作品、专业委员会对该课程建议、学生反馈等。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教师资源共享、课程项目的丰富以及教学质量监控。

5.教学条件

(1)师资队伍。建设中外结合、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以教师资格准入制(执教教师必须拥有企业工作或海外学习工作经历;兼职教师必须有国际企业工作经验)为基础,以“三专业带头人制”(由专职教师、企业专家、外籍专家担任的专业带头人)为专业建设优势。同时,借助引智机制、聘请客座教授制度以及保证外籍教师的比例,通过海外培训、网路课堂等逐步拓宽教师的国际化视野。(2)实训条件。校内实训条件,必须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需求,建立项目工作室(低年级每班至少2个工位,高年级每班至少5个工位),配备国际企业通用开发环境等。校外实训基地,要保证每名学生累计9个月以上的顶岗实习。(3)教材、国际化教学资源。引入国际公认经典教材、国外合作院校课程包和权威机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资料,借助网络平台广泛搜集优秀教学资源,把其中适宜的部分纳入课程体系和教学中。

(四)解决的主要问题

中德学院制定的“软件技术专业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很好地解决了当前高职教学中面临的几个“瓶颈”问题。(1)生师比高,教师负担重。解决方法是构建岗位课程链,使每位教师只要专注一条课程链上的课程开发和教学即可,教师精力更集中、专业特长更加突出;采用课程包的管理方式,建立教学资源库,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率,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2)学历教育与培训取证的矛盾,包括基本专业学习与个性化培养问题。解决方法是把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作为突破口,使得部分课程可以把取得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纳入考核评价范围;设置工程实践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在专业学习基础上,结合个人兴趣进行专业领域的深入实践。(3)学生顶岗实习难。解决方法是成立项目联络组,主动寻找校内、外的潜在实习项目;允许把部分顶岗实习学时分散到高年级的假期完成,鼓励学生在课余、假期参与学院真实项目开发维护,参与企业项目实习,以累计的方式进行统计。(4)提升学生英语水平难。解决方法是开展全方位、多途径的侵入式英语教学,不仅有基础英语教学,IT英语教学也贯穿始终。大多数高职生入学时英语水平还达不到接受双语教学的水平,只能先要求关键专业术语使用英语,考试中必须有部分英文试题,全部使用英文工具软件,然后才是部分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最后引入1~2本英文原版教材,如图2所示。

四、运行效果及反思

(一)运行效果

中德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已经试运行2年。(1)在课程建设方面,完成了全部5门核心课程的初步开发,编写出版2本适用教材。目前正在开发2门核心课程的双语教学网站。(2)毕业生海外留学人数提高了20%,到国际企业就业率增加50%。(3)学生的专业技能有了明显提升,2年来在各类全国和省市级技能竞赛中屡创佳绩。(4)大大提高了学生国际交流能力,2013~2014年加拿大BCIT来访教师和学生均由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负责接待,全程陪同。(5)师资队伍的海外经历(留学、工作、培训)率提高到80%。(6)该专业教学标准已经推广到本市的一些合作院校。

图2 学生英语水平提升图

(二)反思

(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仅仅有教学标准还是不够的,要达到预期效果,还要加强教学管理方面的学习和借鉴工作,切实提高日常教学管理水平,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2)突出国际化的教学特色,增强毕业生就业优势,应探索海外实习机制。(3)总结国际化专业教学经验,开发系列化专业教材,以此为平台推广国际化专业建设成果。(4)拓宽合作企业,尤其是国际知名的企业,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保持专业人才培养的先进性。

总之,开发具有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是加快构建中国现代职教体系,全面提升职教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是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有力抓手。

[1]姜大源.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刍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9).

[2]鲁昕.在职业教育部分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试点工作汇报会暨论证会上的讲话[EB/OL].教育部官方网站,(2013-02-07).http://www.moe.deu.cn/public 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6/201302/147545. html

[3]鲁昕.进一步做好职教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试点工作[N].中国教育报,2013-02-01.

编辑 郑晶

G712

A

2095-8528(2014)01-061-04

2014-04-20

孙锋(1972-),女,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教育技术学等。

猜你喜欢
软件技术国际化标准
聚焦港口国际化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UGNX软件技术在农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软件技术的组合逻辑电路模型分析与实现研究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