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老年人室内环境设计研究

2014-02-06 10:56李银秀
中国艺术 2014年1期
关键词:个人空间室内环境心理学

李银秀/文

环境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专门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科学。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其主要任务和目标是研究个体与围绕个体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寻求满足人和环境和谐一体的合理需要。环境心理学理论体系复杂,适用于环境设计的理论主要有环境认知、空间认知和空间行为理论。最初从环境中得到感受的是感觉器官,环境认知是人对环境刺激加以储存、了解、组织与重新建构的过程;空间认知则是由个体在空间中的一系列的心理感受转化所构成的,个人以此获取、储藏、回忆及解释与其日常生活空间环境中各现象的相关位置及属性有关的信息;空间行为则是指人在空间中所产生的行为活动。各种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阶段,老龄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而与老年人活动相关的室内坏境研究是一个符合社会进程的课题。针对我国社会老龄化的特点,加强对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方面的研究,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十分必要。老年人在生活中,心理方面与生理方面都面临着诸多问题。老年人在生活中容易出现孤独、焦虑以及安全感缺失的心理问题,生理方面存在着生理机能与抵抗疾病能力下降的现象。老年人自身的居住环境水平,对于老年人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并且因其生活环境对老年人自身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影响,老年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需要良好的环境给予满足。环境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是研究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的学科。以环境心理学为基础,对老年人室内环境设计进行研究,可以提高老年人室内环境的设计水平,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一、老年人室内环境设计的意义

目前,我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主要以与子女合住为主,但是大多数老年人在观念上已经存在着和子女进行分居的想法,并且中年人与青年人也有这种想法。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以往合住的养老方式将会逐步发生变化,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方式将会变为以养老机构为主,老年公寓以及养老院等将会逐渐被大众接受,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也会逐渐多样化,并且老年人自主生活将成为主要的养老方式。

对老年人所居住的环境进行研究与设计,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研究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体现了我国养老事业的不断进步,也体现了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通过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心理需求,有助于建设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老年人居住环境,可以有效地保证老年人生活质量,真正实现让老年人安度晚年的目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动服务老年人的各项事业发展社会意义重大。与此同时,老年人环境心理研究工作也具有相当的学术意义。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结合老年人的实际心理特点,并分析现有室内环境设计的不足,可以为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水平提供良好的创新基础。

二、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老年人室内环境设计影响因素

基于环境心理学对于老年人室内环境设计,必须要对于环境知觉、空间认知以及空间行为三个因素进行分析。

首先,环境知觉对于老年人的居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环境知觉是个人内心的感官经验与心理需求,属于一种基础性的认知。室内居住环境中的不同因素,会使老年人产生不同的反应。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协调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满足老年人的心理与生理方面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对老年人室内的感受进行控制,有效地保证老年人的情绪水平。

其次,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空间认知也是影响老年人心理的重要因素。空间认识是一种对空间的辨识,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随着时间的增长不断退化,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空间的易识度,让老年人更加容易地辨识空间。空间的认知与心理需求息息相关,并且空间认知是老年人认识环境、熟悉环境的基础,只有保证老年人对环境的熟悉,才能让他们更加安心地居住,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要对老年人的记忆水平加以重视,避免出现陌生环境,造成老年人的不安与生活中的不便。

最后,设计中要关注个人空间的设计,并且注重老年人的私密空间。如果个人空间设计得过于封闭,就会让老年人感觉到孤独;如果空间设计得过于开放,则会让老年人缺乏安全感。这两种情绪都会对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目前,我国为老年人所做的室内环境设计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仅仅处于初级阶段。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多,现存老年人室内环境上的问题,给老年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多困扰。通过对影响老年人心理状况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树立与修订有关设计原则,更好地进行设计工作,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真正改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促进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老年人室内环境设计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与适用性是室内设计的基础。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下降,并且自身的感官与心理状态水平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进行空间设计时,必须要保证空间的安全性与舒适性,让老年人在居住的过程中,不被空间环境影响自身的心理情绪。如果不能保证室内设计的安全性与舒适性,老年人的心理就会产生很大的负面情绪,进而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二)合理把握刺激原则

环境刺激在环境心理学中是人的内心对于环境认知的重要因素。室内环境的刺激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光线刺激、色彩刺激、视觉刺激等。而不同的刺激因素对人心理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老年人在受到过多刺激的时候,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而老年人受到的环境刺激因素不足,就会造成其情绪难以得到稳定控制。因此,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要对刺激因素进行慎重设计,保证适中的室内刺激,最终达到稳定老年人情绪的目的。

(三)熟悉性原则

在对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进行空间设计时,室内设计必须要保证熟悉性原则,即通过合理的设计与布局,提高老年人对室内空间的记忆水平。根据环境心理学的有关内容,人对于地形、地理的认知,需要通过良好的记忆,来对空间形象进行认知。老年人在对于环境的认知上,需要保证对环境的熟悉度,从而让老年人安心地在环境中生活。在室内环境设计上,如果让老年人感觉倒陌生,就会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不安,影响其正常生活。

(四)积极原则

根据环境心理学有关心理暗示的内容可以得知,环境中的不同认知会对人的内心造成不同的心理暗示。心理暗示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不同的心理暗示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情绪状态。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让人更好地保持自身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就会造成情绪消极,降低生活质量。对老年人所居住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要注重实现积极的心理暗示,通过合理布局室内各种因素,稳定老年人的思想情绪,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状态,让老年人在积极的心态之中生活。

(五)合理个人空间原则

在室内环境设计中,要重视个人空间的设计,并且对个人空间中的可变性进行调整,保证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在个人空间内都得到良好的满足。老年人的心理与生理特征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不同,并且周边环境对老年人自身的影响较大。在亲密区的设计上,要增强领域性的空间的设计。在社交区域的设计上,要重视空间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保证有足够的个人空间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结语

在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注重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与精神需求。室内设计者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考虑到空间种类的不同以及使用功能的不同,首先对空间的功能性进行设计。在进行完空间功能设计之后,还要注重实现空间的精神功能,让居住者的心理得到良好的满足,这是环境心理学开展的最终目的。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老年人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是社会福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相关养老制度不断完善之后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心理状态影响着老年人的生理状况,良好的心态是老年人健康生活的重要保证。老年人居住的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心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多老年人身体上的疾病,与老年人的器官病变与心理因素都有所关联。关注老年人的心理,为老年人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是老年人居住环境室内设计的重要内容。现阶段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的阶段,成为了国际社会中的“大龄”国家,解决老年人老龄生活中的困难,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身心健康地度过晚年生活,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性课题。

[2]卢晓萌、徐波.《住宅室内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1年5期

[3]胡先进、张红洲.《老年人常见心理活动过程和行为特点与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年12期

[4]贺娟、李婕.《环境心理学对室内空间组织的决定作用——从人的心理行为阐述》[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猜你喜欢
个人空间室内环境心理学
软装饰元素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让每一口空气都变得清甜无比
随身携带的避风港:个人空间
请远离我的个人空间!
多肉植物垂直绿化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探究
植物在航站楼室内环境中的应用
基于高职学生个人空间的学习方式变革研究
室内环境下移动机器人三维视觉SL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