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浅析

2014-02-06 11:31杨炜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20期
关键词:教学仪器仪器设备仪器

◆杨炜茹

作者:杨炜茹,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100083)。

如今,教学仪器在高校实验室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开展教学还是进行科研工作,教学仪器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保证教学仪器完好无损及其安全性,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仪器的积极作用,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政府部门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教学仪器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越来越好。近五年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共投入经费150万余元,用于购置教学仪器设备,极大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科研成果明显增加。但同时也提出新的挑战:怎样做好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设备的作用,更好地为教学及科研工作作出贡献?这也是需要高校认真研究探讨的问题。

1 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仪器设备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国内许多高校不重视教学仪器和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忽视对教学仪器和设备的科学管理。教学仪器设备隶属于学校,是国有资产。但很多院校的教学设备由于账目不清,缺乏科学的仪器信息管理系统,借用、转调不能及时登记,给教学设备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混乱。而且一些实验技术人员待遇不高,学历低,使得不少仪器设备不能充分开发使用,造成闲置浪费。加上实验人员数量较少,部分仪器设备无专人管理,设备故障率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进行。

设备购置前论证欠缺,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设备管理系统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设备购置前的论证工作,这同时也是对仪器设备进行管理的开端。仪器设备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中重视程度不够,还需要改善许多运行体制。目前,很多院校的仪器设备实行二级管理体制,通常是由各级实验室根据自身情况提前申报,然后经主管部门领导审批,由于缺乏严格精确的评估机制,主管部门不可能对所申报的设备做出精确的论证与评价,不能全面了解全校及学校周边地区类似仪器设备的数量和使用情况,并且对购置后的使用效益等缺乏预测分析,就造成部分仪器设备购置不当,闲置浪费或重复购置。而日常管理又缺乏明确的制度及具体的措施和方法,设备管理随意,无法发挥其最大功能,不能实现充分共享,最大效益无法实现。而且,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护工作不到位,导致仪器设备加速老化,故障率增加,加上教学经费有限,不能及时维修,从而造成资源浪费。

仪器设备老旧,更新率低,维修滞后 由于目前高校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科研经费投入较高,往往购置高端精密的科研设备;而教学设备投入少,仪器设备老旧严重,更新率低。而且教学仪器设备使用频率高,容易出现故障,加上实验室运行经费不足,维修和运行机制又不完善,导致故障仪器得不到维修,只能闲置,影响正常实验教学进行。

2 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的解决对策

认清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正常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就是教学仪器能够正常使用。在当今,随着高科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科学管理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教学仪器设备是学校完成教学科研重要的物资保障,是学校国有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办成高水平大学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科学保护好学校的固定资产,使其完好,尽可能合理有效地分配国家资金,使其在学校教学、科研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加强设备管理的宣传与教育,开办讲座,张贴宣传画,利用网络增强师生的设备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重视和理解,并得到必要的支持,从而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工作作出贡献。

建立以责任制为核心的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短时间内得到完善,需要做出大量具体和细致耐心的工作。为了更好地管理国有资产,北京林业大学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引进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对国有资产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负责协调统筹;第二部分为院级仪器设备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院的仪器设备管理;第三部分是具体的各级实验室,负责本实验室的人员管理和仪器管理;第四部分是仪器设备的直接管理员,对仪器设备进行保管使用及维护登记。这四个环节相互协作和沟通,保证制度的执行畅通。

同时,加强对设备管理的考核工作,考核指标明确具体,对于违反仪器使用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人员严格按规定进行处理。对仪器使用率高,故障率低,创造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给予相应奖励。科学的管理和高水平的实验教师队伍是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的基础。但目前实验技术人员在评定职称、提升空间上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应在学校层面上制定相应政策,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资待遇,鼓励实验技术人员申请基金课题,从而吸引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加入到实验系列队伍中来。除此之外,还要不定期组织实验人员参观交流,创造实验人员的进修机会,加强业务学习。也可以聘请专家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技能,从而加强管理能力和使用技能。

科学论证,建立仪器共享机制,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 规范高校设备管理部门的设备采购制度,需要对采购计划进行科学管理。结合本专业实际,无论经费来自哪个项目,都必须对各部门计划购置的设备仪器做好采购前的可行性论证工作,并组织校内外的相关专家学者对其可行性报告实行评审。关键是对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进行审核,在保证仪器的技术指标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防止申购单位片面追求高、精、尖,最大程度保证仪器的使用效益及利用率。此外,对闲置的设备进行部门间调剂,制定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制度,根据教学需求和科研工作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充分考虑资源的共享性、相关专业的共性,科学合理地配置设备,以实现教学仪器设备的共享,最大化地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建设专门的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维修管理队伍 目前,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往往请代理公司或厂家来修,报价高昂,周期长。建设一支学校自己的教学仪器设备维修管理队伍,可有效地及时解决仪器设备使用中的故障;涉及更换配件的,只收配件费,降低维修费用。因为是同一支维修队伍,对学校的仪器设备比较熟悉,设备有了小问题,能够得到快速有效的维修,保证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注意加强维修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多开展业务培训,使其具备相关技能;同时提高仪器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加强科学管理和维修。建立健全的教学仪器设备维护与维修制度是保障教学仪器设备在技术生命周期内正常运转的必要手段。教学仪器设备的维护与维修制度建立的依据是其技术要求,必要的维护与维修资金是其实施的基本保障,应建立合理的维护与维修基金,保障该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3 结语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高效地将教学仪器设备效益发挥到最大,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引进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开放共享教学仪器,并提供有偿使用和有偿服务,是目前较为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此外,一支充满活力、责任心强、积极向上的管理团队,运用科学的管理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科学的管理理念,是实现这项工作的基础。

[1]翟鸣.对高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初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96-97.

[2]常传忠.论高校的教学仪器设备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9):96-98.

[3]贾功利.对加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8):160-162,166.

[4]黄国文,李军,许俊强,等.提高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有效利用的几点尝试[J].实验室科学,2013(5):190-192.

[5]曲文静.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措施[J].华章,2011(12):112,117.

[6]黎凤婵.浅议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0):237.

[7]杨芳华.教学仪器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探讨[J].新课程,2013(10):189-190.

猜你喜欢
教学仪器仪器设备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加强教学仪器装备合理配置,提高运用水平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
北京近4万台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
用教学仪器测试电磁炉外泄电磁辐射
星敏感器用仪器星等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