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同步放射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4-02-06 07:21夏铀铀宋大安黎世秋蒋晓东
重庆医学 2014年34期
关键词: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基线

夏铀铀,王 磊,宋大安,黎世秋,蒋晓东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 222002)

含铂方案的同步放射治疗是中晚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1],同步放射治疗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增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食管癌最佳同步化学治疗方案尚未确立,本研究应用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方案同步放射治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初步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该同步治疗方案对54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54例食管癌初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2009年中国非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期专家小组制定的“非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期”[2]。入组标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制定的肿瘤患者体能状态评分(ECOG)≤2,年龄小于或等于70岁,Ⅱ~Ⅲ期,X线片无食管瘘及食管穿孔征象,无活动性食管出血;WBC≥4.0×109个/L,Hb≥90 g/L,PLT≥100×109个/L;总胆红素(TBIL)≤2.0×正常值上限(ULN),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2.0×ULN;血清肌酐(Cr)≤133 mol/L;无严重内科疾病。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胸部放射治疗和全身化学治疗。所有入组患者均要求签署治疗同意书及填写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如患者理解困难则由医护人员讲解后协助填写。54例患者年龄40~70岁,中位年龄64岁。具体临床资料见表1。

表1 患者临床资料

续表1 患者临床资料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 同步放射、化学治疗方案的设计为单臂、开放性Ⅱ期临床研究(NCT01410370,Clinical Trials.gov)。研究方法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放射治疗方案:德国西门子ONCOR直线加速器,6MV-X线放疗。临床靶区参考文献[3]勾画,计划靶区处方剂量60 Gy/30次,2.0 Gy/次,5 次/周。化学治疗方案:雷替曲塞剂量为2.6 mg/m2,静脉滴注15 min以上,放射治疗第1天和第22天应用。雷替曲塞后应用奥沙利铂,剂量为100 mg/m2。在放射治疗过程中给予2周期化疗。近期疗效评价采用韩春等[4]提出的食管癌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评价方法,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缓解或病情进展(NR),有效为CR+PR。放射治疗结束后1个月首次随访评价近期疗效。

1.2.2生活质量评价工具 使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发布的食管癌专用量表(QLQ-OES18)[5],翻译为中文。QLQ-OES18根据症状分类包括18个条目。其中有4个多项条目:OESDYS(吞咽困难,3个条目)、OESEAT(进食,4个条目)、OESRFX(反流,2个条目)、OESPA(疼痛,3个条目)及6个单一条目:OESSV(口水)、OESCH(吞咽梗阻)、OESDM(口干)、OESTA(食欲)、OESCO(咳嗽)及OESSP(言语)。每一个条目分4个等级,定义为1~4个等级分别表示没有、有点、相当及非常,每项评分越高表明症状越重。各项评分参考文献[5]转换成0~100分的标准分,评分越高相应的症状越严重。所有患者均按时完成了量表评分,完成及回收率为100%。其中43例患者独立完成问卷,11例因文化认知水平所限,在家属及医护人员协助下完成。对生活质量量表行信度分析,克朗巴赫系数α=0.74。

1.2.3生活质量评价指标 记录放射治疗前1 d(基线状态)、放疗后1 d,放疗结束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分析比较各生活质量条目在放疗结束后1 d、放射治疗结束后1个月分别与基线状态的差异。将治疗前基线状态与治疗后1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差值与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近期疗效(CR、PR、NR)行相关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Excel2010建立生存质量数据库,SAS9.1.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生存质量数据行信度分析,两组非正态分布配对计量资料或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生活质量评分差值与治疗近期疗效行等级秩相关分析。近期疗效赋值:1=CR,2=PR,3=NR,检验水准取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治疗完成情况及近期疗效 全部54例患者完成了放射治疗。52例(96.3%)患者完成2个周期同步化学治疗,其中2例患者因治疗不良反应未完成第2周期化学治疗。54例患者CR 9例(16.7%),PR 37例(68.5%),NR 8例(14.8%),有效率达 85.2%。

2.2不同时间节点生活质量评价 治疗结束后1 d,吞咽困难、进食困难、咽口水3项评分较基线状态显著降低(P<0.05),进食疼痛评分较基线状态显著增加(P<0.05),其余条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评分除了反流和言语外,其余条目均较基线水平显著降低(P<0.05)。见表2。各项评分在3个治疗时间节点的变化趋势,见图1。

表2 患者治疗前后QLQ-OES18各项得分比较分,n=54)a

a:分值越低生活质量越好。

图1 各项评分在3个治疗时间节点的变化趋势

2.3生活质量评价与近期疗效的关系 治疗结束后1个月与基线状态的差异与同步放射、化学治疗近期疗效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吞咽困难、进食困难、吞咽梗阻及疼痛4个条目的变化与近期疗效呈显著正相关(r=0.85,P<0.05;r=0.55,P<0.05;r=0.73,P<0.05;r=0.32,P<0.05)。其余条目的变化均与近期疗效无显著相关性(P>0.05)。

3 讨 论

随着医学模式逐渐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以肿瘤患者主观感受为中心的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因此,能否改善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中晚期食管癌治疗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是由EORTC开发,不同疾病的生活质量评价方法不一,QLQ-OES18食管癌补充量表则是针对食管癌常见症状制定的特异性评分量表,常常用于食管癌患者疗效的生活质量监测与评估[6]。

本研究观察了应用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同步方案后不同时间节点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放射治疗结束后1 d的生活质量评分显示患者的、食欲减退及咳嗽3项较基线水平加重,其中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结束后1个月,多数生活质量评分较基线状态显著降低,相关症状基本得到改善。分析原因,考虑放射、化学治疗结束时食管、气管、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尚存在,其中食管反应较明显。经对症治疗及休息调整,不良反应得到控制,生活质量则可以逆转。Chie等[5]应用QLQ-OES18量表对接受手术或化学治疗的食管癌患者的研究发现,在治疗中(指化学治疗期间或手术后1 d)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吞咽困难、口干、食欲3项症状均较基线明显加重,考虑为治疗的不良反应导致。Safieddine等[7]研究发现,食管癌患者经术前新辅助放射、化学治疗后生活质量降低,经过休息及对症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在术前可恢复至基线水平。Pijls-Johannesma等[8]应用高剂量放射治疗或同步治疗肺癌患者,发现治疗结束后由于放射化学治疗对于肺部、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患者生活质量有所下降。但3个月后生活质量会随着机体功能的修复而逐渐恢复正常。以上研究说明多数放射化学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一过性的影响,提示治疗期间应及时与患者沟通,告知不良反应的暂时性,并给予对症处理后可减轻相关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9]。本研究发现吞咽困难、进食困难等食管癌典型症状随着同步治疗时间的延长,症状逐渐缓解。国内外有研究也分析出类似的结果,国内1项针对食管癌的研究表明患者在放射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均得到改善,生存质量也相应提高[10],Van Meerten等[11]应用QLQ-OES18量表观察食管癌患者新辅助放射化学治疗不同时间点的生活质量,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吞咽困难、疼痛等症状逐步改善。

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替曲塞和奥沙利铂同步方案治疗后1个月的治疗有效率达85.2%,且生活质量评分提示4个条目吞咽困难、进食困难、吞咽梗阻及进食疼痛的改善与近期疗效呈正相关。提示治疗结束后1个月生活质量改善越明显,客观疗效越好。近年来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社会学特征如性别、经济状况等,疾病特征如分期、治疗方式等方面[12]。而与近期疗效的相关研究较少。Timilshina等[13]对血液系统肿瘤的研究发现,患者基线水平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情况与疾病的CR率无显著相关。Zhou等[14]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表明,患者接受化学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改善与客观的治疗反应率呈正相关,良好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提高肿瘤的治疗疗效。以上研究结果的不一致考虑与肿瘤种类、治疗方案、观察时间节点的差异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同步放射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过性影响,随时间延长,大多数患者食管相关生活质量逐渐改善。因本研究病例数较少,需后续进一步行大样本、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

[1]Gwynne S,Hurt C,Evans M,et al.Definitive chemoradiation for oesophageal cancer--a standard of care in patients with non-metastatic oesophageal cancer[J].Clin Oncol(R Coll Radiol),2011,23(3):182-188.

[2]中国非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分期专家小组.非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期标准(草案)[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0,19(3):179-180.

[3]殷蔚伯,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558-559.

[4]韩春,任雪姣,王澜,等.钡餐造影结合CT评价食管癌放疗近期疗效的研究[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3,22(1):26-29.

[5]Chie WC,Tsai CJ,Chiang C,et al.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oesophageal cancer in Taiwan: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aiwan Chinese(Mandarin)version of the EORTC QLQ-OES18:a brief communication[J].Qual Life Res,2010,19(8):1127-1131.

[6]Blazeby JM,Conroy T,Hammerlid E,et al.Clinical and psychometric validation of an EORTC questionnaire module,the EORTC QLQ-OES18,to assess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oesophageal cancer[J].Eur J Cancer,2003,39(10):1384-1394.

[7]Safieddine N,Xu W,Quadri SM,et al.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esophageal cancer:effect of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followed by surgical intervention[J].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09,137(1):36-42.

[8]Pijls-Johannesma M,Houben R,Boersma L,et al.High-dose radiotherapy or concurrent chemo-radiation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only induces a temporary,reversible decline in QLO[J].Radiother Oncol,2009,91(3):443-448.

[9]Lnkvist CK,Hojman P,Gehl J,et al.Exercis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for People with cancer during active treatment[J].Ugeskr Laeger,2013,175(13):873-876.

[10]马立敏,王翠珍,郝丽霞,等.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近期生存质量的观察[J].河北医药,2008,30(9):1369.

[11]Van Meerten E,Van Der Gaast A,Looman CW,et al.Quality of Life during neoadjuvant treatment and after surgery for resectable esophageal carcinoma[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8,71(1):160-166.

[12]王海东,杨康,廖克龙,等.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12):1162-1163.

[13]Timilshina N,Breunis H,Brandwein JM,et al.Do quality of Life or physical function at diagnosis predict short-term outcomes during intensive chemotherapy in AML?[J].Ann Oncol,2014,25(4):883-888.

[14]Zhou SW,Ren SX,Yan LH,et al.Impact of erlotinib treatment on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2008,30(6):469-472.

猜你喜欢
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基线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化学治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一种SINS/超短基线组合定位系统安装误差标定算法
含奥沙利铂化学治疗方案对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一种改进的干涉仪测向基线设计方法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颅咽管瘤放射治疗进展
拉米夫定预防HBsAg阳性乳腺癌患者化学治疗中病毒再激活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