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智能高效站点是未来发展方向

2014-02-11 14:38
通信电源技术 2014年1期
关键词:网管温控机柜

刘 旭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518129)

0 引 言

近年来,通信网络发展速度惊人。2014年LTE网络在全球会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全年LTE基站发货量将超过50万,无线站点数量也会迅猛增加。室外站点凭借站点易获取、节能节地、快速部署等独特优势,已经成为主流建站模式。但是,随着室外站点数量越来愈多,传统运维模式和扩容手段受到极大挑战,运营商期待新一代站点能够带来全新的建站模式和运维体验。

1 一体化融合是未来趋势

未来通信站点电源不再仅仅供电,而是与主设备融合。随着主设备向集成化、小型化发展,天面汇聚、地面融合的趋势已不可避免。第四代高效、高密电源的出现,为通信机柜节省了更多用户空间,使单机柜具备更强的收容能力,可以收容BTS和传输等主设备,基站一体化成为可能。

未来通信站点供电系统要支持市电、油机、太阳能、风能等多能源输入与调度管理。传统站点供电系统以市电为主,弱电网地区会配有油机。在节能减排和运营成本的双重压力下,多种能源输入的站点会不断涌现,并通过一体化监控实现智能调度,确保站点整体能源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未来的站点动环监控,是与主设备网管可分可和的智能网管系统。传统动环监控系统与主设备完全独立,如果主设备有多家不同供应商,则用户界面会有多种网管系统,操作极为不便。另一方面,因为动环厂家与各种配套设备是完全独立的,站点配套设备并不能通过网管完全实现集中管理,站点管理往往存在盲区。与主设备网管共同部署时,可以把动环系统直接接入主设备网管系统,实现用户使用界面统一;独立部署时,可以实现站点配套资产100%可管理。

2 站点级效率将成为能效标杆

高效部件的叠加,并不一定带来最佳的整站效率。传统模式下,电源和机柜只是简单集成,并未经过系统能效测试。如果机柜内部设备布局、风道设计不合理,温控配置不匹配,即使是高效模块,也未必能带来最佳的节能效果。

要实现整站高效,除了高效部件做基础,还要实现与设备联动节能。机柜厂家要深入理解通信设备,在布置格局、风道设计方面,尽可能匹配主设备风道;在温控系统选择和控制方面,要熟悉主设备工作环境,智能调节温控工作模式,实现精细化能效管理;另外,电源设计中,还要考虑如何减少电池长期浮充导致的能量损耗;监控系统要具备电网质量检测功能,根据电网质量,自动降低浮充能量,实现与蓄电池的联动节能。

站点级节能需要一个可以体现整站能效的KPI指标。部件级高效都有自己的KPI,如电源模块效率、温控系统能效比,但这些参数都不能反映整站节能情况。因此制定一个可以体现整站能效的KPI至关重要,比如可以参考数据中心,以主设备能耗为基准,把站点效率(SEE=主设备能耗/交流输入总能耗)作为站点级能效指标,并根据站点效率进行站点能效分级。

3 站点向智能化网元演进

未来站点要实现对站点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保护。

首先,智能化站点可以帮助运维人员远程获取站点资产信息,比如资产名称、供应商、出场时间、实时工作状态等;同时可以远程掌握站点可用资源,比如冗余功率、配电、空间、制冷量等,在站点扩容或共享时,实现免工勘。

其次,智能化站点可以实现对内部设备的远程管理和控制。未来站点的温控系统,会具有不同的工作模式,比如静音模式、备电优先模式等,不同模式可以通过自动或手动切换。未来站点的储能系统,可以实现精确地测算电池SOC(荷电状态)和SOH(健康度)。根据SOC计算电池备电时间,实现合理资源调度,避免意外宕站;根据SOH检测,诊断电池健康状态,识别并替换落后单体,提升使用寿命,保护现有投资。

最后,智能化的站点可以实现对内部通信设备的可靠防护,可以支持电子门锁、声光告警、视频抓拍等功能。在未经授权情况下,无法开启站点门锁,强行进入时产生声光告警并触发视频抓拍功能,一方面可以产生心理震慑,另一方面提供视频取证。

未来站点将成为网元。站点监控会逐步演进成集成控制器,所有站点配套系统全部由集成控制器统一管理,不需要二次下站部署。站点一旦开通,会自动在网管中心呈现。站点近端,不再需要复杂的LCD操作和繁琐的WEB链接,可以通过移动APP轻松实现开站、设置、查询等功能。

未来站点会一体化集成供电、监控、温控和机柜系统,使配套资产与主设备深度融合,每个站点都会成为一个网元,不存在管理盲点,通过智能监控手段,可以实现站点资产可视、可控、可管理,为运营商带来前所未有的建站和运维体验。

猜你喜欢
网管温控机柜
一种计算机联锁机柜工程图纸的自动化生成方法
BIM技术在铁路信号室内机柜布置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T89S52的智能调节温控风扇设计
给水网管的优化布置研究
一种机柜装舱通用工装的设计
北京市中小学网管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光学微球腔温控封装平台设计方法
一种一阶延迟惯性环节温控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五制配套”加强网管
聚酯工厂DCS机柜盘内布置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