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陶艺的艺术形象传达*

2014-02-11 20:30朱峻熹
陶瓷 2014年5期
关键词:艺术形象肌理陶艺

朱峻熹

(景德镇陶瓷学院 江西 景德镇 333001)

环境陶艺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属于环境艺术与现代陶艺的交叉学科部分。它既是现代陶艺向人工环境或自然环境延伸的部分,又是环境艺术中采用陶瓷材料进行表达的一种分支艺术门类。

在环境陶艺中,艺术形象的传达至关重要,对整体作品的艺术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环境陶艺作品通过艺术形象反映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的诉求,其艺术形象具有直观性和可感性。人们通过环境陶艺作品的整体形态和表面肌理、色彩等视觉形象,感受其独特的视觉形态特征,进而引发人们的情绪体验和审美联想。

1 环境陶艺中艺术形象的形成过程

艺术形象的传达包括艺术生产和艺术接受2个环节。环境陶艺家创造的审美意象经艺术媒介的动态化转化为一种审美图像,是由环境陶艺作品表达的艺术形象。在环境陶艺创作过程中,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形成想要表达的意象雏形,再利用粘土的可塑性和延展性,融合划、刻、揉、塑等手工技法和釉色色料的综合运用,入窑烧制,通过不同的气氛、温度烧制成形,再经过拼装组合,安置在室内或户外的人工或自然环境中,形成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符号属性的环境陶艺作品。这种由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形象还要在观赏者的接受过程中经过审美主体再创造,才能最终完成艺术形象的表达。即观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象,最终实现环境陶艺中艺术形象的审美价值,是一个由审美图像转化为审美意象的过程。

艺术形象是感性具体的,形象所具有的真实性是艺术作品内在的生命。这种真实性表现在既要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又能够反映出生活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著名陶瓷工艺美术设计大师何炳钦教授为景德镇昌江广场设计的大型户外环境陶艺壁画“千年窑火源远流长”,通过对景德镇的制瓷历史的生动再现,将景德镇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陶瓷文化影响力表达得淋漓尽致。

2 环境陶艺的艺术形象要素

环境陶艺中具有5种形象要素:线条、色彩、肌理、构成、空间。

2.1 线条

线产生于点的运动,表现出一种内在运动的张力。轮廓是物体外缘形成的线条。环境陶艺的轮廓线将物体与周围的环境区分开来,将包含在其内的物质体量感表达出来,这些或大或小、或强或弱、或曲或直、或方或圆的形状包含的各种主观的情绪因素,会在审美过程中在人脑中留下深刻的情感印记和视觉意象。线条的节奏感在环境陶艺形象传达中十分重要。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形态各异的线条中蕴藏着环境陶艺家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对作品内在精神的追求。

2.2 色彩

色彩赋予环境陶艺作品一种朴感和丰富感。陶艺的色彩应利用泥土本身的色彩语言来表达,其釉色不宜过于华丽,以免遮蔽陶瓷泥质本身的色彩语汇。通过对材料本体语言的多层面表达,包括泥料的选择,烧制方式的选择,可以实现环境陶艺中色彩的丰富性和统一性,激发人们对泥火艺术的质朴向往。

2.3 肌理

肌理可以分为粘土肌理和烧制肌理。粘土肌理是在未烧制的粘土表层利用陶瓷的可塑性用压印、划刻等技法制造各种肌理效果,烧制肌理是通过不同的烧制方法创造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和质地效果。常见烧制窑有:柴窑、煤窑、气窑、电窑等。不同种类的窑炉烧制气氛各异,会形成不同的烧成效果,从而形成不同的烧制肌理,为环境陶艺增添一种原始质朴的气息,给作品注入一股蕴藏天地灵气的神韵。很多优秀环境陶艺作品的精神内涵正是依靠烧制肌理产生的丰富意象传达出来。肌理语汇成为环境陶艺艺术形象的重要体现。日本当代著名陶艺家会田雄亮的陶艺壁画作品就充分展现了陶瓷的肌理泥性和火的语言,丰富的肌理语汇构成气势磅礴的画面效果。

2.4 构成

环境陶艺中的构成是在立体环境空间或二维环境子空间中经营各构成要素的位置和组合方式。包括立体构成式的环境陶艺和壁画式的环境陶艺。构成环境陶艺的内在结构和形式内核,它有机地安排设计着环境陶艺的各种元素,将各种视觉元素按照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艺术家创作意图,有序地将其组织和安排在一定的空间环境中。壁画式的环境陶艺是由陶瓷砖块拼合而成的,砖块与砖块间的内在结构有着丰富的变化形式,可以极大地体现构成的多样性。有些艺术家索性将砖块做成一块块形态各异的形状相互拼合。形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有些陶艺壁画中强化砖块的栅格化构成,体现规整、次序;还有些将体积更小的马赛克拼贴成绚丽多彩的抽象画。

2.5 空间

环境陶艺的空间不仅包括了自然、人工环境空间,如天空、山水、草地、建筑、道路等;还包括了作品自身的体量空间,例如:壁画式环境陶艺形成的墙面二维体量空间和立体环境陶艺所占剧的三维立体体量空间。进行环境陶艺创作时,先要考虑周边的空间环境与自身体量空间之间的协调关系。开放建筑空间的户外环境陶艺作品可以向着大体量方向发展,成为具有地标性的环境艺术品和具有代表性的区位符号;密闭建筑空间中的室内环境陶艺作品可以向着墙面壁画和小型立体环境陶艺方向发展。环境是制约环境陶艺创作的因素,但它也是引导环境陶艺创作向着更科学、环保,表达当今人们生活诉求的发展方向的助推力。当今人们受到都市化影响,更渴望回归自然,追寻人与自然的亲近,环境陶艺作品应更多体现人们的这种诉求,主动地考虑并结合周边的环境因素,利用利于创作表达的自然或人文环境因素,更好地创造出具有人文关怀和自然温情的环境陶艺作品。自然环境中的山与水就有着强烈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将水景、远山与环境陶艺作品结合,既可以起到延伸作品视觉空间之作用,又可以营造出一种虚静意象,让观者走入其中可以领略到共游山水之间的乐趣。环境的制约性也给予了环境陶艺创作无限的可能性,把握好一切可利用的环境因素是环境陶艺艺术形象传达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3 结语

环境陶艺中的艺术形象传达是一切创作元素的合理布局表达,是将线条、色彩、肌理等元素的多层次构筑和整体架构,最终所产生的艺术效果绝非所有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来源于创作者对各元素的精心、布局,方寸之间彰显创作者的素养和修为,可领略到艺术家的气魄和胸襟。环境陶艺用最质朴、纯真的材料语言传达艺术家心中的审美意象。环境陶艺是对人、自然、建筑的思考与审视,也是对城市发展、人类生存、自然环境三者间的协调,寄托了人类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期望和对人类自身健康发展的关注。

猜你喜欢
艺术形象肌理陶艺
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形象的多元一体建设与推广研究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疯狂”的陶艺
岸然的形象?唯美的语言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
当代陶艺
陈烈汉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