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心理感觉和情感表达

2014-02-12 01:08方世华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暖色色相明度

方世华 纪 红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色彩的心理感觉和情感表达

方世华 纪 红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在现代设计中有三大要素即文字、图形、色彩。在这三个要素中,色彩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总是不知不觉地左右着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唤起人们的情感及联想。

色彩;心理感觉;情感表达

色彩具有强大的心理作用。约翰·伊顿在他的《色彩艺术》中写道:“色彩就是力量,就是对我们起正面或反面影响的辐射能量,无论我们对它觉察与否。艺术家利用有色玻璃的各种色彩创造神秘的艺术气氛,它能把崇拜者的冥想转化到一个精神境界中去,色彩效果不仅应该在视觉上,而且应该在心理上得到体会和理解。”色彩既是一种感觉又是一种信息,人们对不同波长光信息的刺激所产生的视觉反应,经过思维与以往的记忆及经验产生联想作出判断,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色彩心理反应,形成视觉生理和视觉心理。在更多的时候,色彩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观感经验。

一、色彩的心理感觉

色彩对人的直接作用是生理上的,但它的形象.构思以及色相的倾向性能借助印象、象征等因素影响人的精神、思想和感情。也就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色彩的生理作用与心理作用常常是无法分开的。

冷色具有冷意,暖色具有暖意,明度的色彩使人感到活跃,灰调子的色彩使人感到安静,这些冷暖动静的感觉,是属于人们对色彩的心理感受。除了心理因素外还有生理因素,色彩之所以有寒暖之分,是由于对客观事物的某些联想,中国早在梁代画论中就有“炎绯寒碧”的说法;另外根据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程度,由“色光”波长的长短所决定,明度高的色彩有扩张感,明度低的色彩有收缩感,暖色有近迫感,这些对不同色彩产生的大、小、远、近的感觉来自视觉的直接反映。这些生理和心理感受结合起来,就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感受。

1.空间感

当我们观察色彩时,高纯度、高明度的暖色具有向前迫近与扩大的感觉,被人们称为前进色。低纯度、低明度的冷色有后退与收缩的感觉,所以称为后退色。故暖色属前进色,冷色属后退色。此外,明度高的有前进感,明度低的有后退感;彩度高的有前进感,彩度低的有后退感。相同的一种颜色,彩度高而明度低的颜色要比彩度低而明度高的颜色,更能使人感到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当前进色与后退色并置时,便形成平面上的前后空间层次感觉。一幅画面,底色深而色相灰有退缩之感,图色明而色相鲜则有突出向前之感,可形成底衬图、灰托鲜的清晰的前后空间关系。

2.色彩的质感

有些色彩使人觉得很柔和,有些色彩使人觉得很坚硬,这种感觉主要是由明度及彩度所产生。感觉柔和的色彩,通常是明度较高、彩度较轻的颜色。相反,使人感觉较硬的色彩,通常是明度较低.彩度较高的颜色。例如,淡淡的蓝色如同河水与蓝天一般,就显得格外的轻柔、明澈;而暗红色则显出如同男性一般坚强的力量感。在彩色系中,冷色系有坚硬感,暖色系有柔和感。例如黄色和粉红色显得软弱无力,青色则显得较为坚硬。就无彩色系而言,黑白有坚硬感、灰色有柔和感;金、银色则闪闪发光,有金属的坚硬感。

3.色彩的轻重感

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都能影响色彩的轻重感,而明度的影响最大。如果把同样大小和质量的两个石块分别涂上黑和白两个颜色,人们会毫不犹豫地判断白色的轻、黑色的重。明色会形成轻飘、上升、轻巧的感觉倾向,犹如蓝天中的朵朵白云、大海中的片片白帆,飘逸、自由。而暗色有沉重、下降的感觉倾向,好像黑铁般的刚强、坚硬。相同明度的色之间,纯度低的色感到重,纯度高的色感到轻。在色相方面,红、橙、黄等暖色给人以重的感觉,青色、蓝色、蓝绿色等冷色则给人以轻的感觉。

一幅画面,如果上半部色彩的明度和纯度都较高,而下半部的色彩深沉、低明度、低纯度,就会使人感到画面具有稳定感,如果倒过来则会有头重脚轻的感觉。色彩的位置、面积关系和色彩的明度、纯度关系对色彩的轻重感表现出共同的作用。

4.色彩的冷暖感

色彩的冷暖是人体本身的经验和习惯赋予人的一种感觉,绝不能用温度来衡量,因为色彩本身并没有温度,而冷和暖这两个词是指温度的经验,如太阳、火本身的温度很高,它所折射出来的红橙色光有导热的功能,使人的皮肤被照射后有温暖的感觉;像大海、远山、冰雪等环境有吸热的功能,这些地方的温度总是比较低,有寒冷感。这些生活的经验和印象的积累,使视觉变成了心理的先导,只要一看到红、橙、黄色,心里就会产生温暖和愉快的感觉,一看到蓝色就会觉得冰冷、凉爽,所以色彩冷暖感是一个纯心理活动。从色彩心理学来考虑,在设计用色上,食品的颜色、包装的色彩多采用暖色,会给人温馨甜美的感觉,而冷饮的包装设计常采用冷色,视觉及心理上会引起对这些食物冰冷的感觉,冬日把卧室的窗帘换成暖色,会增加室内的暖和感。

5.色彩的时间感

色彩所具有的时间感,是一种完全依靠人们的生活经验而产生的心理反应。色彩的时间感主要依赖于彩度的高低变化,使人感受到新或旧的时间概念。如:在调配颜色时,有时因成分、比例掌握不好,常常调出一块低明度、低彩度的颜色,看上去十分陈旧。出土文物上面的颜色大多是暗谈无光、彩度极差。昔日的淡黄色会变成灰褐色,铅白会变成深灰色。

古画复制商为了追求效果,把雪白的宣纸、绢都染成灰黄色。新烧制的唐三彩,往往要用黄土泥水蘸一遍等等。这都是为了模仿出土文物的色彩,尽可能地给人陈旧感。

一幅悬挂已久的图画,由于受到日晒、烟熏、潮湿的影响,色彩也会由鲜艳变灰暗。人们透过这些色彩,可以估计出绘制的年代。各种土色,如土黄、土红、土绿、深褐和各种灰色都会使人感受到年代的久远。所以古玩店的招牌大多爱用琥珀色或黑色,上面用石绿色写字,就像镶嵌了宝石一样,又像青铜器上的粉绿锈斑。

色彩的时间感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见,灯光照明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在青白色的荧光灯下,人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而在温暖的白炽灯下,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因此,如果单纯出于工作的需要,最好在荧光灯下进行。白炽灯会使人感觉时间漫长,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反之,卧室中就比较适合使用白炽灯等令人感觉温暖的照明设备,这样会给主人营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悠闲空间。

6.色彩的音感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明度对比、色相对比、彩度对比来表示;声音越高,明度越强,明度对比、色相对比、彩度对比也就越大。

声音的感情可以用色相来表示,如红色表示热情的声音,最典型的是聂耳作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及法国19世纪著名作曲家比才谱写的歌剧《卡门》中的斗牛士之歌,都洋溢着无比雄壮的热烈与激情。

黄色表示快乐的声音,中国现代著名作曲家刘天华的二胡曲《光明行》、英国19世纪著名作曲家亨德尔的《水上音乐》都表现出一种快乐、积极、向上的情绪,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黄绿色表示清闲的声音,如中国的古典乐曲《渔舟唱晚》。

蓝色表示哀伤的声音,如美国黑人的蓝调音乐就充满了幽怨和哀伤的情感。康定斯基认为:“强烈的黄色给人的感觉,就像尖锐的小喇叭声音,浅蓝色的感觉像长笛,深蓝色随着浓度的增加,就像低音提琴的音效。”所以不同色彩的配合可以形成各具有特色的节奏和旋律感。具有鲜明强烈色彩对比的画面,旋律起伏显著,节奏欢快,如同跳跃、快速变化的音乐让人产生激动的情绪变化。有些以色环中邻近色所组成的画面,其旋律和节奏就和缓平静得多,可表现出柔和的音乐效果。现代电子出版物正是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展现了丰富、新颖的视听效果。

7.色彩的味觉感

色彩所以能产生味觉感,是完全凭借人类长期的生话体验而得知的。有些是通过联想,有些是出于条件反射。因此,根据极多数人的调查结果,已证实色彩与味觉之间所具有的非常特别的关系。

酸——使人联想到未成熟的果实,因此以绿色为主。从带黄色的绿到有点绿色的黄。直到蓝色为止。都能表示酸的感觉。如柠蒙黄,是一块含有绿味的亮黄色,当人们看到它时,常会想到柠檬本身所具有的酸味,因此柠檬黄色具有酸味。

甜——色相以暖色系为主,且明度及彩度较高,较适于表现甜的感觉,因此以橙黄到红色为主。暗灰或混浊的色彩都不适合表示甜味,表示最甜的颜色是鲜红色,有点甜的颜色是粉红色。

苦——以低明度叫低彩度、带灰的浊色为主。海军蓝、橄榄绿.紫色、褐色、黑褐色、黑色、灰色皆可。褐色、黄褐色、含有绿味的褐色、黑褐色等,特别具有中国传统中药的苦味。暗绿色、猪肝色常给人苦涩之感。

辣——由辣椒及其刺激性得到联想,故以红色、黄色为主,以对比性的绿带灰的蓝为辅。

色彩在给人以美的同时,也从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活动。从直接的视觉刺激到通过间接联想而产生,这些影响总是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作用,左右我们的情绪、情感、思想及行为。

二、色彩的情感表达

色彩本身没有感情,但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经验产生某些联想,将自然景色“拟人化”。由于性格、经历、情绪的不同,对客观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对某种自然色彩的感受,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可以是“绿肥红瘦”,也可以是“恰纽陕绿”。至于“伤心碧”,“寒烟翠”,“绿生凉’,人们对色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感表达。

在色彩运用中每一种色彩都有其自身的魅力,负载着人们不同的思想感情。表现主义画家声明:创作的目的就是“给绘画恢复精神内容”,利用形态与色彩来表现内心和精神上的体验。各种色彩在画面中的分布,体现着独特性格的同时又相互协调配合,构建出一幅完整画面的情感与内涵,给人各种多样的审美感受。

1.单色系的情感表达

红色是一种具有强烈心理作用的色调,能起到煽动人情绪的作用,既热烈又闪烁,既旺盛又活跃,注目性高,刺激作用大。它给人的心理反应是热闹艳丽、自信权威、热情活泼、引人注目,是庄严、稳重而又能量充沛的色彩,让人感到幸福吉祥、喜气洋洋。高明度的红给人以健康、优美的感受,粉红色则有柔美、梦幻、愉快、幸福的感觉,几乎成为女性的专用色彩。消极方面是红色会给人妒忌、暴力、血腥、控制的印象,令人疲劳,容易造成心理压力,同时也给人以恐怖的心理。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给人无限的安全感受。绿色表达了青春、和平、自然、淳朴、安详、新鲜、舒适的意念。黄绿色给人清纯细嫩、欣欣向荣、宁静舒畅的心里感觉,带给人们春天的气息。明度较低的绿则给人成熟、老练、沉稳、深远、睿智等知性的印象。

黄色是明度最高的颜色,是最富有光亮感、前进感、扩张感的色彩,给人以透明、轻快、活泼、健康等印象。但黄色过于明亮而显得刺眼,并且与他色相混即易失去其原貌,故也有富于心计、警惕、注意、猜疑轻薄、不稳定等不良含义。

紫色优雅、浪漫,具有神秘、高贵、优美、庄重、奢华的气质,带有庄严、高不可攀的感觉,但紫色又是极不稳定的色彩,它的变化是极其微妙的,易引起心理上的忧郁和不安,令人感到孤寂、消极,尤其是较暗或含深灰的紫,易给人以不祥、腐朽、死亡的印象。

橙色富于母爱或体贴的热心特质,给人亲切、坦率、开朗、健康的感觉,它使人联想起光明、甜蜜、幸福,是最温暖、响亮的色彩。橙色既有红色的热情又有黄色的光明、活泼的性格,是浪漫中带着成熟的色彩,让人感到安适、放心,是人们普遍喜爱的色彩。

蓝色是灵性和知性兼具的色彩,是典型的寒色,给人以崇高透明、冷淡沉静、理智高深的色彩意象,有浓厚的信仰,暗示着理智,象征着达观超俗、神秘高深。靛蓝、普蓝因在民间广泛应用,传达稳重清高的境界似乎成了民族特色的象征。明亮的天空蓝则传达希望、理想、独立的意象;浅蓝色有飘逸、柔和、宁静、高洁的效果,可以让自己、让对方完全放松。蓝色也有其另一面的性格,如刻板、冷漠、悲哀、恐惧等。

白色表达了神圣、善良、明快、轻盈、朴素、光明的意愿。在它的衬托下,其他色彩会显得更鲜丽、更明朗。多用白色还可能产生平淡无味的单调、空虚之感。白色也使人联想到卫生、雅洁、纯洁及不祥和哀伤。

黑色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极分化的意象,积极方面具有高贵、稳重、庄严的意象,往往给人感觉沉静、神秘、刚正、庄重、铁面无私;消极方面让人产生悲哀。黑色给人的心理作用则是阴森恐怖,烦恼忧伤,联想到死亡、罪恶、沉默、绝望、恐怖、不祥等印象。

2.色彩组合的情感表述

(1)调性表述

华丽的纯色调中每个色相都个性鲜明并富有强烈的挑战性。整体色调富有动荡、积极向上的意象并有伸张、外向、前进的感觉。梵·高《向日葵》作品以饱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仅散发着秋天的成熟,而且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那一块块炽热的黄色,不仅融集着自然的光彩,而且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他对色彩和线条有内在的敏悟。自然物象在他的眼中,只是表达主观情绪的载体和象征,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是那样艳丽、华美,同时又是那样和谐,优雅甚至细腻,色彩的对比是如此的单纯强烈。

(2)感觉表述

1)冷暖感觉

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温度感,色彩的冷暖是比较而言的,因此孤立地说色彩的冷暖变化是不确切的。人们见到红、红橙、黄橙等色后,马上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物象,产生温暖、热烈、危险等感觉。见到蓝、蓝紫、蓝绿等色后,则很易联想到太空、冰雪、海洋等物象,产生寒冷。埋智、平静等感觉。故而暖色使人兴奋,冷色使人镇静。

2)华丽和朴素的感觉

色彩的华丽和朴素与色相关系最大,暖色和鲜艳的色彩给人的感觉华丽,而冷色和灰暗的色彩给人的感觉朴素。明度高的色彩给人的感觉华丽,而明度低的色彩给人的感觉朴素。质地细密而有光泽的给人以华丽的感觉,而质地疏松、无光泽的给人以朴素的感觉。

3)舒适与疲劳感

视觉刺激性大的颜色容易使人兴奋也容易使人疲劳。绿色是视觉中最为舒适的色彩,而红色是最为刺激的色彩。一般地讲纯度过高、色相过多、明度反差大的色组容易使人疲劳。

4)兴奋与沉静感

不同的色彩能使人产生兴奋与安静的感觉,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暖色和纯度高的色彩具有兴奋感,所以红、橙、黄等鲜艳而明亮的色彩给人以兴奋感;冷色和纯度低的色彩会造成沉静感,所以蓝、蓝绿、蓝紫等色彩使人感到沉着、平静。

色彩组合的对比强弱程度直接影响人的兴奋与沉静感,强者容易使人兴奋,弱者容易使人沉静。此外暖色、高纯度色、丰富多彩色、强对比色感觉跳跃、活泼,有朝气;冷色、低纯度色、低明度色感觉庄重、严肃。

(3)色彩的象征性

自古以来,人类就懂得使用色彩来表达某种象征性的意义。阴阳五行是首先由我国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邹衍提出的思想学说,其中的象征性色彩表达的是中华民族固有的色彩观念和思维方式。阴阳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与青、红、黄、黑、白五色相对应,青色象征东方、龙、春天、酸味、森林、肝脏等,红色象征南方、鸟、夏天、苦味、太阳、阳气等,白色象征西方、虎、秋天、辛味、风,黑色象征北方、龟蛇、冬天、咸味、水等,黄色象征中央、土地、甘昧、皇帝、心脏等。

当今世界,许多民族都习惯赋予色彩象征性的意义,以表明身份、地位或是作为神话、宗教思想的象征等。有些色彩的象征性在世界中有共通性意义,也有些色彩的象征性只是个性,是各民族不同的传统习惯所赋予的意义。

有时色彩的象征性并非出自视觉美感,也不是为了传达情感,而是像象征文字一样,所表达的完全是抽象的意义或某种特定的精神。

在中国人的用色习惯中,红色象征喜庆、吉祥、革命,白色象征着死亡和哀伤。而在欧美,葬礼上黑色象征着死亡和哀伤,婚礼上白色象征着纯洁和幸福,黑色显得庄重高雅,象征着爱情的永恒。

绿色象征着春天、生命、希望、和平、安全,所以国际上都以绿色的橄榄枝作为和平的标志。而国际著名的倡导以非暴力的和平方式解决国内外争端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组织,就称为绿色和平组织。

蓝色象征着理智、尊严、高科技、真理。在西方,蓝色象征贵族,所谓“蓝色血统”是说明出身名门或具有贵族血统。在一些轻工业产品中,蓝色象征高科技,能给消费者传达一种精确、智慧、效率的信息。

紫色象征优越、优雅、高层次,但也有孤傲、消极的象征。在西方,“紫色门第”曾经专指贵族子弟。在古代中国,只有高官才能穿紫色袍。现在无论在东方或西方,紫色都被认为是最高级的服装色。

三、色彩情感表述的局限性

诗人泰戈尔说过:“美丽的东西都是有色彩的。”人们在选择运用何种色彩抒发美好情感的同时,须得考虑作品面向的是哪一个社群,有无色彩禁忌。一个民族对色彩的好恶是与其宗教信仰、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分不开的,其中包括社会群体对个性的强制,使之不得使用某种色彩,还包括个体心理意念的自我克制、抑制对某种色彩的使用。色彩禁忌在世界各地有很大的不同,如红色在中国、印度等国是吉祥色,意味着喜庆和幸福,但在阿拉伯地区、非洲一些国家如尼日利亚以及美洲的墨西哥不受欢迎,被认为有晦气之意;黄色在欧美、阿拉伯地区成为禁忌,是绝望和死亡的象征,而在亚洲一些国家则是一种高贵的颜色,代表着智慧和财富;白色在欧洲代表着纯洁、神圣,但在亚洲一些国家常与死亡有关,成为丧服色;紫色在中国和日本是高贵而庄重的颜色,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在拉美地区大多数国家不被喜欢,因为它与死亡联系在一起。城市居民见到山水树木的机会相对较少,所以比较喜好森林的绿色、天空的蓝色等冷色相。而农村居民天天面对山水树木,他们更喜好的是红色、橙色等暖色相。

四、结语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在认识和辨别自然界色彩的同时,心理和生理上也不断受到自然界色彩的影响,从而感受、欣赏着色彩。同时根据其年龄、性别、民族、环境等不同,由色彩视觉能联想到一些相应的事物。但色彩具有相对性,某一色彩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得保持稳定,而是随着不同情境而改变的。色彩或色彩群体似乎以非常特定的方式来影响我们的感知与情感,单一的色彩表意功能并不完整,色彩只有进入到结构层面才具有审美价值。只有在各个特定的语境中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它的价值,表现出色彩固有的情感关系,我们更多感受的是色彩的价值而不是色彩本身。

[1]何克峰,曹帅.从色彩与意境谈装饰艺术[J].美术大观2012,(6).

[2]李中阳.创意源标志创意[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

[3]林家阳.设计色彩教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

[4]超英欧阳.标志创意与设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5]色彩学编写组.色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王跃飞)

J063

:A

:1671-752X(2014)01-0041-05

2013-11-04

方世华(1962-),女,安徽铜陵人,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纪红(1968-),女,安徽铜陵人,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

猜你喜欢
暖色色相明度
陈为习
基于Coloro色彩体系不同色深公式的颜色深度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颜色三属性及其在图像调节中的应用
色相、心相与舞台造型——民国京剧批评中的“扮相”品评
暖意除夕
如何让学生在设计中有效认识和使用色相环
浅谈中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与表现
高支纱羊绒衫缩水率问题的试验分析
红潮来袭Are U R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