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语音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

2014-02-12 10:27林萍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模因语调语音

林萍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350007)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语音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

林萍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350007)

模因论是关于语言记忆与传播的新型理论,它揭示了语言在传播中的内在规律。英语语音习得的过程就是语音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语音教学是利用语音模因的特点帮助学生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语音模因。文章介绍了模因概念及其四个生命周期,阐述了模因论四个阶段与语音教学的结合。

模仿;复制;模因论;语音教学

一、模因论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其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meme)”。该术语是牛津大学教授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写的《自私的基因》里首次提到的[1]。在他看来物种演化的源动力是基因或者模因。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基因也是十分自私的,它只对自己的生存和繁衍感兴趣,它决定了生物的主要特征。与基因类似,模因是文化信息存储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个体的文化特性,模因依靠复制、传播而得以生存。模因可以复制一个人的思想、价值、认识、风俗、习惯、语言等,并将其传播给另外一个人,并且在传播的过程中,保持传播对象如思想、价值、认识、风俗、习惯、语言的相对稳定。当然,由于每个受体不同,在模因复制与传播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变异。在与外界环境的适用中,一些好的变异得以保存,以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一些不好的变异被淘汰,很好地验证了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2]。

模因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其他宿主需要4个生命周期:(1)同化阶段,指模因成功感染宿主进入宿主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所呈现的模因需要具备凸显性,使宿主易于理解和接受。(2)记忆阶段,指模因在宿主的脑中保留的时长,停留的时间越长,传播和影响共他宿主的可能性越大。(3)表达阶段,为了能广泛传播,模因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宿主能够感知的有形体,这个过程称作表达。(4)传输阶段,主要指模因的传播方式,它需要凭借一些具有稳定性的物质载体,模因从一个宿主传输到一个或更多的潜在宿主,它应该有很强的稳定性以保证表达的传递不会失真或变形。以上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形成一个模因复制和传播的循环路径[3]。模因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探讨英语语音教学。

二、高职英语语音教学的现状分析

经过调查和笔者多年从事语音教学的经验,目前高职院校在语音教学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语音课在高职院校的地位尴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语音课是一些专业尤其是师范专业的核心课程,另一方面学校安排的课时很少,通常开一个学期。

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单音的教学而忽视朗读技巧和能力的培养,如重音、连读、弱读、失去爆破、意群停顿、节奏等相关内容的教学和操练,这种模式使学生很难掌握好的语感,对学生的英语流利程度和交际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三是教学方法保守和单一,通常是教师讲解理论要点、教师示范、学生跟读、教师纠错和课后操练。这种教学方式较为枯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是语音教学应以实践操练为主,但目前的教学由于课时少,为了完成进度,教师课上理论讲解之后,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操练甚至省略了一些操练。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就不够全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基于语音教学的现状,作者认为将模因论与语音教学相结合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尤其必要。

三、模因论与英语语音教学的结合

结合模因生命周期的划分即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四个阶段,高职院校的语音教学可划分以下阶段:

1.同化阶段

在英语语音教学的同化阶段,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创设有利的语音模因传播环境,如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语音材料,引导学生充分熟悉和理解这些材料,结合所学的语音知识,进一步培养语感,从而经历语音模因同化阶段。

2.记忆阶段

同化阶段之后,记忆阶段的关键在于记忆英语语音的模因要素。模因记忆的形成主要依靠三个方面:模仿、反复和应用,是语音记忆阶段的教学重点。首先是模仿,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分析材料,仔细辨别出模仿材料中的模因要素,如词汇发音、重音、连读、弱读、失去爆破、意群停顿、节奏连续音、同化音等,然后对模因要素进行模仿。其次是反复,即在头脑中强化模因要素。根据模因论,模因在受者的头脑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反复的次数越多,记忆的效果就越好。通过反复的语音语调模仿,形成良好的语音语调,也就是对语音语调的记忆过程。再次,要在实践中应用,应用能起到强化的效果,促进模因要素的记忆,不断内化为学习者的模因,提升英语语言的应用水平。

3.表达与传输阶段

表达与传输阶段是对同化和记忆阶段的一种检验,在这两个阶段,学生需要机会来表达自己,所以教师应采取各种手段帮助学生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如在课堂上可组织开展朗读成果展示、情景对话、朗读互评等活动,在课后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比赛、电影配音、生动的英文小故事演讲和话剧表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在真实的语言交际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语音语调模因,并促进其复制和传播,达到语言创造性输出的目的。

四、模因论对英语语音教学的启示

1.语言材料的选择是实现语音模因习得的基本条件

学生要成功完成语音习得的四个阶段,一个基本的条件就是要有大量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这些材料必须具备可理解性和易接受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应选取语言地道规范、内容生动形象和模仿性强并能引起学生强烈兴趣的材料,难度要稍低于的现有阅读,以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语言材料的成功选择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模仿到地道的语音语调,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保持积极性。

2.模仿法对学生语音模因的习得具有重要意义

语音的模仿就是对英语语音语调的注意、理解和记忆的过程。在模仿的过程中,学习者掌握的各种音素的发音和语音知识会不断地得到复制,通过不断的模仿训练,语音语调模因会内化为他们认知系统的一部分。在语言运用中,语音语调模因就会进入表达和传输阶段。因此,在英语语音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模仿的作用。模仿能够有效帮助学习者掌握记忆音素的发音,重音、连读、弱读、失去爆破、意群停顿、节奏连续音、同化音等技巧。

3.背诵法能够促进学生语音模因的习得

模因论认为模因通过模仿进行复制和传播,背诵的语音材料是一种模因,学生背诵的过程是对语言材料进行模仿、复制和传播的过程。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背诵前先听课文录音,然后跟读课文,通过跟读对单词的发音和句子的节奏、语调进行模仿,完成同化阶段;多次朗读后熟练掌握单词的发音和语调节奏,在背诵时对这些语音进行记忆,使语音模因复制、传播入大脑,进入记忆阶段,完成模仿行为的强化,使语音语调内化成为学习者认知系统的一部分,根据情景的需要应用适当的语音语调,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完成表达和传输阶段。因此,老师应该重视学生对语音材料的背诵。

4.实践环境的创设不容忽视

学生在同化阶段接受到了具体的语音模因,在记忆阶段经历了模因记忆和强化,而把语音模因转化为自己的语音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因此,学生不能只是接触大量自然真实的语言,还需有相关的竞赛活动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表达与传输。所以,朗读比赛、电影配音、生动的英文小故事演讲和话剧表演互动能为学生创设实践环境,更好地进行表达与传输,促进交际能力的提高。

5.测试和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学生语音模因固化的保障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语音教学模式应该建立不同方位、不同阶段的全程测试和评价体系。不同方位即在建立统一评价标准的前提下,除英语语音课外,其他课程如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等各门课程中也应全方位加强语音水平的测试和评价,通过测试和评价,使学生能够对教师的反馈和存在的错误及时进行修正,强化正确语音模因的复制与传递。在模因的四个阶段分别对学生的语音水平进行评价,即同化阶段前对学生开展语音水平摸底测试;同化和记忆阶段开展录音、教师评价,指出问题,学生整改;在表达和传输阶段开展最终的全面评价。通过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测试和评价,学生可以得到较为全面和细致的指导,并不断练习、修正和巩固,使得正确的语音模因在学生头脑中固化,形成自己的语音模因。

语言本身即是一种模因又是模因的主要载体之一,模因可以通过语言复制、传播而生存。基于模因概念的特征及其成功复制传播四阶段的特性,英语语音习得的过程就是语音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模因论对语言学习进行指导,首先讲解理论知识,然后提供可理解、易接受和模仿性强的语音材料,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反复倾听,完成语音语调的同化;在记忆阶段要重视模仿和背诵,使语音模因复制、传播入大脑,形成长期记忆,使语音语调内化,成为学习者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模仿,创设语言交际环境氛围,让学生在动态过程中完成表达与传输,最终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要做好学生语音水平的测试和评价工作,使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语音教学模式取得最佳效果。

[1]张运桥,严敏芬《.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评介[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9(3).

[2]Dawkins,R.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3]HeylighenF.SelfishMemesand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J].Journal of Ideas,1992(4).

编辑 朱荣华

G712

A

2095-8528(2014)03-014-03

2014-10-11

林萍(1980-),女,福建连城人,硕士,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语用学、英语教学。

此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编号:JB13578S)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模因语调语音
基于语言模因论的朝汉语言接触探析*——以汉字词形态构成为例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谈谈诗歌的语调
谈歌词语调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试论翻译中的模因*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