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特征及主要模式研究
——以360doc个人图书馆实证分析

2014-02-12 17:31庄新豪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资源

庄新豪

(许昌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现如今,个人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一股新时尚,它能够提供系统化和个性化的图书信息管理,随着个人数字图书馆技术和软件的不断发展,用户在计算机上的信息和知识资源可以被个人数字图书馆很好地组织起来,因而深受广大用户的认可和推广,在个性化品格张扬的今天,e时代的“私人藏书楼”——个人数字图书馆被认为是最贴近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图书馆[1-2],然而它毕竟还是新生事物,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主要对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特征、发展模式作相关的探讨.

1 个人数字图书馆概述

所谓的“个人数字图书馆”,顾名思义,是指以用户为核心,以个性化选择为界面的图书信息资源搜集方式,也是图书馆提供给用户的本馆信息资源的一个门户[3].在个人数字图书馆中,用户在自我需求的基础上搜寻信息或资源,并将之纳入个人图书馆信息系统,实施系统化、个性化的信息管理.一般来说,它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一是作为个人案卷式收藏出现,可以将个人著述、家族照片、信件往来等纳入其中;二是作为个人研究专题数据库,当个人需要一些网络信息资料时,就通过收集并加以重新组合的方式来累积相关知识,用以助力个人的学术探究.三是作为个人爱好的集邮式档案馆,将自己喜欢的方面收集起来,如绘画、书法、音乐或书籍等等[4].

在网络时代下,要将某类数字图书馆归为个人 数字图书馆,则需要具备这几方面的特质:(1)为了减少或避免信息负荷,该数字图书馆只为用户提供其需要的信息资源数据库.(2)集散用户的需求资源,通过智能分析,及时对满足用户特定资源需求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更新.(3)以便携式网页的方式嵌入到其他网络资源中,方便潜在过滤及合作过滤[5].(4)为了方便潜在过滤以及合作过滤,数字图书馆要以便携网页的方式,在其他网络资源中嵌入.

2 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特征

2.1 数字化的信息资源

无论将个人数字图书馆以公共数字图书馆资源的个性化闪亮登场,还是定位于图书馆的个人数字信息化,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数字化”[6].在这里,不管它收集的是何种类型的信息资源,归根结底都是数字化的信息类型.一方面,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提供的信息将文字、图片、声音和动画等有机组合在一起,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用户的感官体验也更加优化;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化资源不再稀缺,人们既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也可以通过扫描、刻录、拷贝等方式来获得相关资料[7].

2.2 个性化的信息处理

个人数字图书馆从问世以来,就致力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要求.唯其为用户私人定制式服务,才有存世的根本.以武汉大学陈光祚教授曾经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行的一种电脑软件,在国内建立的首个“个人数字图书馆”为例,从信息资源的创新、选择再到整合,都是由自己来完成,而最终形成的图书资源模式,也完全是用户个性、爱好、馆藏倾向的展示,可以称其为“按照用户需求进行量身定做的数据资源库”[8].总之,用户总是可以在个人数字图书馆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对页面风格进行设置,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服务.

2.3 全新的交互功能

个人数字图书馆之所以具备交互性的个性特征,是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导致的.在现代社会,人们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网络作为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而被许多人所认可.然而,数量繁多的网络资源容易扰乱人们的思路,这时就需要将个人需要的信息保存在一个合适的地方,但闭门造车不利于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储备信息资源的基础上,还要和他人沟通交流.而用户利用个人数字图书馆也能够和他人进行互动,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人不断进步.所以说,个人数字图书馆的交互性会使其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3 当下个人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主要模式

3.1 定制模式

定制模式下的个人数字图书馆,是指建立于数字图书馆系统或者远程信息服务平台之上的,由用户与后台管理员共同控制的一种个人数字图书馆类型.现行的定制模式一般以web2.0作为推送服务的技术基数,通过图书馆系统、远程信息服务平台或者其他的网络资源进行文献信息服务,比如My Library系统就是这样的模式.

用户具备一定的检索能力是定制模式必须要求的,定制模式能够限定所需资源的搜索范围、阶段性成果以及资源出处等,继而才是由资源提供它所指定的资源内容,并将其下载到个人数字图书馆中.现阶段,已经有很多定制模式的个人数字图书馆相继出现,比如 CNKI网络版个人数字图书馆、My Library系统、360doc个人图书馆等[9]12.

3.2 自建模式

自建模式的个人数字图书馆,是指利用免费或者基本免费的管理软件,建立在本地计算机上的个人数字图书馆类型[3].这类软件在信息存储、检索和输出方面的功能很强,能够从网络中获取所需要的资源,也可以将自己拥有的纸质资源通过扫描、录入等方式转变为数字化资源纳入馆中,还能将馆内所有资源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最终成为多媒体资源终端.这类管理软件的开发者不少,并有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但大部分都是建立在公共网络资源的基础之上的.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陈光祚教授曾经基于winisis软件建立的个人数字图书馆,他用winisis软件制作的个人数字图书馆,颇具规模,容纳了许多资料信息,既有陈教授自己的作品、私人信息等内容,也有他历年来累积收藏的网络资源,内容广泛,包含艺术类的书画作品等,还有一些媒体对他本人的采访报道等;从内容上来看,家居、美食、服饰、文化历史等多方面信息都有涉猎,因此自称为“百科全书”.相比较而言,自建式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构建均由用户自主进行,有一定的隐私性,因而也更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4 “360doc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实证分析

360doc个人图书馆可以说是web 2.0系统下比较完善的个人数字图书馆案例.如果与中国知网个人数字图书馆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360doc个人图书馆有这些特点:界面更简洁直观,平台响应较快,功能设计较为人性化,操作起来也较为容易,收藏容量不设限,更重要的是所有的服务都是不收费的.这些特点极大地降低了用户的费用支出,在休闲娱乐方面较受大众欢迎.在前文对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以定制模式中的360doc个人图书馆这一案例,对其作更为深刻的实证研究:

4.1 360doc个人图书馆的创建

360doc个人图书馆的创建步骤非常简单.首先,登陆360doc个人馆首页(http://www.360doc.com/),找到注册页面,按照网站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就能够得到一个通行证 .成功注册后登陆的“我的首页”,基本上就构成了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界面.其次,在“我的首页”部分,分布着多个模块,这些模块有助于用户迅速熟悉网站的排列布局并快速应用,方便快捷,且这些模块并不是不可移动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设置布局.最后,在“我的首页”完成个人化设计布局后,用户就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资源进行自己的图书馆建设,既可以直接转载网站上的内容,也能够进行原创活动,如撰写文章、制作相册等来编辑自己收集的信息资源并上传至网络,这些步骤都很清楚,用户可自行操作.

4.2 360doc个人数字图书馆的主要模式和功能

(1)定制模式及它的主要功能.定制模式下的360doc个人数字图书馆最为显著的是它的管理功能.管理功能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界面设置,界面设置非常方便,用户如果想换个装饰风格、改动模块位置或者更换版面设计时,只要轻点相关功能模块,即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设置.其中,添加模块是实现私人化定制的重要方式,提供给用户的模块多达18种,用户可以自由选择使用.二是馆藏内容的管理.360doc个人图书馆使用文件夹分类来进行内容管理.用户点击“馆藏分类”,就能够添加新文件夹并自己加以命名,方便用户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主题资源管理.当用户要搜索自己发表的文章时,可以填写摘要、关键词、主题词或类别,就能很快从众多资源中找到自己的文章;并且用户还可以对自己的馆藏资源进行权限设置,公开分享的资源设置权限为“公众公开”,只与朋友分享的资源权限是“好友公开”,如果仅限于自己收藏则设置为“仅自己看”.此外,对于转载的信息资源也能够进行复制、粘贴、删除、添加关键词等简单操作.

然而,360doc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定制模式也有着它的欠缺之处,首先是网络和公共数字图书馆的资源限制了它收藏的文献,致使它并不是特别稳定;另外,部分资源由于受到版权限制必须收费;最后,它必须依赖网络,无法在不联网的状态下进行管理.

(2)自建模式及它的主要功能.在360doc个人数字图书馆中,通常用户在建立的个人数字图书馆时,会容纳许多资料信息,既有自己公开的信息,也有私人信息等内容,还会有一些收藏的网络资源,内容相对而言比较广泛,包罗万象.相比较而言,自建模式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构建均由用户自主进行,有一定的隐私性,因而也更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自建模式有着两个显著功能,首先是它的保存功能.保存功能是其主要的功能,用户上传的创作文章、收藏的书籍等各种资料以及360doc个人图书馆阅览室本身的资源,用户都可以加以保存.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通过与使用者互动、RSS订阅模块等途径获得更多的资源;也可以通过网文摘手插件来自动获取网络上的信息资源,通过诸多途径来累积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在360doc个人图书馆中,阅览室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它的功能非常齐全,既可以开展原创工作,也能够转载网络资源,还能够分门别类地显示最新更新的资源等,内容主题容纳大千世界于一体,从如何改善生活到情感慰藉,从经济社会到政治生活等等,无所不包.360doc个人图书馆每天都会推送新的信息资源,用户可以按照兴趣来收集资源,也可以随意阅读,

然后是它的分享展示功能.具体来说,它又可以细分为三个类别,一种用于用户订阅网站资源,用户通过RSS订阅或关键词订阅就能够获取网站的最新推送内容,不仅能得到馆内会员的相关资源,还能够对别人的博客、网址等网络资源进行订阅.只要它们进行了更新,360doc就能够及时将内容发送到用户的空间中.如果用户使用的是关键词订阅方式,就能够阅读到其他用户收集的此类信息资源.二是公开权限.360doc个人数字图书馆是一座知识的宝藏,蕴含着难以计数的信息内容,不管用户需要哪方面的资源,都能够从中得到一些相关内容.一般来说,除非涉及到用户的隐私内容,他们都愿意公开自己的信息资源,与其他用户进行沟通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三是结交好友,360doc个人数字图书馆为了加强用户之间的互动,专门设置了邀请好友、关注馆友等功能模块,这让兴趣一致的馆友可以进行友谊活动.在它的首页就有“我的关注”模块,一旦用户关注了其他用户,就能得到他们的动态展示,彼此之间还可以共享资源,进行互动,如评论资源,沟通交流心得体会等;如果用户的馆内建设独具特色或资源质量好的话,吸引了其他用户来访,还会被系统作为头条进行发布,让更多的用户去与之互动.如:在360doc推荐馆友里,有一名“追溯古今”的用户,在他的个人数字图书馆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他的图书馆信息,既有文章内容,也有访问流量和关注人数.他收藏的资源以文化艺术和书法绘画为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分类管理,有历史论文25篇,民间创作21篇,中外数字化绘画作品338篇,文学作品45篇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齐白石绘画》、《于右任作品》、《徐悲鸿画作》等资源.从这些资源中我们可以看出,“追溯古今”对历史文化、书画作品和艺术创作这些内容都有所涉猎,通过360doc这个网络共享平台,他与网友分享资源,互相学习,实现了这个平台开放的目的:资源共享、互助互利.

5 结束语

总体而言,历经多年发展,个人数字图书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卓有成效.本文在前人探索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将其定义,明确其概念特定,并介绍了常用的几种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从创新性角度出发,以360doc个人图书馆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阐述了它的定制模式和自建模式,表明360doc个人数字图书馆的保存、管理、分享展示几个功能有机结合,三位一体,既有着极强的实用性,又易于操作,集休闲娱乐学习为一体,很受大众欢迎.但它也有自己的弱点,尤其是在资源质量方面,因为很多资源都是由网民提供编辑,这些人文化素质各不相同,使得资料来源的不可靠性增大,而质量也得不到保障,这需要用户提升自身素养,学会鉴别资源的好坏;另一方面,因为资源管理是开放性的,这使得同一种资源可能会被不同的用户发布出来,资源的重复性将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本文希望起抛砖引玉作用,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影响力和作用力,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雪.个人数字图书馆概念辨析[J].现代情报,2004(3):76-77.

[2]雷刚.个性化数字图书馆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3]陈春艳.试论个人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共享[J].情报杂志,2010,29(1306): 302-303.

[4]李书宁,李亚子,王立贤,等.类MyLibrairy个人数字图书馆构建方案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8 (2):54-58.

[5]谭恺.个人数字图书馆模式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5):31-32.

[6]沈向若.基于Web2.0的个人数字图书馆[J].现代情报,2007(7):90-94.

[7]张银犬,朱庆华. 国内外个人数字图书馆研究述评[J].图书与情报,2008(5):19.

[8]黄义侠,张银犬.个人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关键技术[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1):56-57.

[9]罗志勇.知识共享机制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答数字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