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事业还是职业 ?

2014-02-12 11:37姜弘
粤海风 2014年1期
关键词:海风刊物杂志

姜弘

《粤海风》即将出满百期,总第99期上发表了主编徐南铁先生的卷首语,谈到“杂志的生存”问题。同期还发表了几篇与此有关的文章。这些文章深深触动了我,引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与思考。

首先想到的是1957年的“鸣放”。这一年接连发生了既相互联系又完全不同的三件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运动、整风运动,、反右斗争。“鸣放”时春光明媚,“整风”时阴晴不定,“反右”时疾风暴雨。在那个阳光灿烂的春天,办杂志是一件颇不容易而又饶有兴味的事,因为“鸣”和“放”,主要都体现在报刊上,于是就有了“杂志也要个性解放”的呼声,要把杂志办得有个性、有特色。为此,大家不约而同地回过头去寻找五四和三四十年代的老刊物,向鲁迅、巴金、茅盾等老前辈学习。一时间各种文艺刊物纷纷改版,更改刊名,变换封面,调整栏目乃至改变开本,争奇斗妍,一片繁荣景象。《人民文学》推出了改版革新号,《文艺报》由十六开本改为八开本。这期间有人提出了办“同人刊物”的主张,引起了热烈争论。时任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主席兼《长江文艺》主编的于黑丁,谈到他们三四十年代办杂志的经验,就主张办同人刊物。他说,由志同道合的人按自己的意愿去办杂志,那是一种事业,把服务社会与实现自我相统一,才能把杂志办得有生气、有个性,像现在这样,,人多摊子大又机关化,上班下班,照章办事,既不利于文艺事业的发展,也无法办好杂志。不少人有同样的看法,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同人刊物”。如四川的《星星》,江苏筹办的《探索者》,我在武汉和几个朋友也筹办《野草》,刚获批准,反右的疾风暴雨就把这一切一扫而空——这是五四思想启蒙和文学革命的一次短暂的回光返照。

这一期《粤海风》上有两篇文章谈论《青年论坛》——出现在另一个特殊年代的有个性有特色的青年人办的杂志。1980年代,那是二十世纪中国又一个思想文化高峰。思想解放,重新启蒙的潮流又一次把青年推到了历史发展的前列。读着这两篇文章,我眼前就浮现出那些充满朝气的年轻的面孔,其中有好几位和我有过交往。是蔡崇国给我送来了《青年论坛》,还有他那篇《论1957年》,他还向我转述了胡德平在有关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内容。这一切都使我感到熟悉又亲切,并深感这些年青人远比当年的我们清醒也更深刻。《青年论坛》像是同人刊物,又不全是同人刊物——说它是同人刊物,因为那是一批热血青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共同奋斗的事业,他们是杂志的主人。但它又不是同人刊物,在行政上它属于湖北省社联;在精神上、在思想资源上,它属于珞珈山和武汉大学。短短四年,薄薄的十几本杂志,却显示出一个充满矛盾又热情激荡的时代的精神风貌。《青年论坛》所论,全都围绕着改革,而改革的关键在自由。胡德平的《为自由鸣炮》,胡平的《论言论自由》,是其中的标志性文章。现在想来,当年的《青年论坛》确有《新青年》的遗风。无论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所论无不指向自由。那篇《论人的现代化》,点出了这一中心。人的本性是自由。民主是自由在政治上的体现。所以严复说“自由为体,民主为用”。《青年论坛》高举“自由”的旗帜,提出“人的现代化”这一根本性目标。事实上,船坚炮利也好,立宪国会也好,都是人为了人的自由发展而创造出来的。富国强兵、政治改革,都离不开人的解放,人的现代化。梁启超说“新民”,严复论“群己权界”,胡适介绍娜拉出走,鲁迅借狂人之口述说“吃人”,关注的都是人,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也就是“启蒙”、“立人”。可见,《青年论坛》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转型中人文主义文化主潮中的一朵浪花。

后来,他们中的一些人去了广东和福建,当时叫做“孔雀东南飞”。他们不是去下海淘金的,而是像海燕,去迎接风浪,探测大潮起落的深浅和规律。他们进入那里的大学和媒体,继续从事在武汉时所从事的工作,依然是精神界的战士。当时,改革开放在广东不仅仅仅限于经济领域和物质方面,深圳是经济改革的试验区,广州则一直是南中国的文化重镇。这是历史的必然——五千年中华文化发祥于黄河流域,从黄土高原一路走向东南,从周秦到两汉又到唐宋,文化政治中心从长安到洛阳、到开封、又到杭州,繁荣昌盛,盛极而衰,陷入停滞、腐败。近现代中国的复兴大业,则是反向而行,从东南沿海向北推进。康梁的维新变法,孙中山、黄兴的辛亥革命,后来的国民革命即北伐,都是从广东开始的。这次的改革开放,又是从广东开始,深圳是经济改革特区,广州则是思想文化领域改革开放的基地,吸引了全国有志于改革的知识分子,到这里来从事精神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这可以从那里的传媒和出版事业的迅猛发展得到证实。南方报系的地位和影响就不必说了,这里只说我读过的几种杂志,《随笔》、《花城》、《同舟共进》、《粤海风》,都具有全国性影响。而且各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这里只说《粤海风》。除了上面所说它与《新青年》、《青年论坛》所共有的那种来自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潮的关系之外,它也很重视本土文化资源。这就是广东所特有的“岭南”、“客家”文化——其中有保存得完好的古老的中原文化遗产。这种既重视海外新潮,又珍视民族遗产的态度,不就是一百多年前鲁迅提出的“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的主张吗?

然而,从徐南铁先生的卷首语里,我却读出了他的困惑和不安。杂志即将出满百期。理应总结成绩和经验,他却在这里提出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即杂志究竟是一种事业,还是职业?这是从怎样看待杂志的发行量和经济效益问题引发的。在期刊社长主编座谈会上,生活实用和消费娱乐类杂志与人文社科类杂志的负责人有着不同的表现:前者大多意得志满,而后者多有困惑不安。主要因为杂志的发行量和经济效益的不同,获得了不同的评价。

其实,无论从事实还是从道理上说,这样的比较和判断都是不适当的,因为这两类杂志的性质和对象都不同。一种属于精神生产、精神创造。一种与物质生产和消费(享受)直接相关,因而就有是否以营利为目的的区别。人文社科类杂志属于前者,创办的目的是在提供精神产品,从思想文化方面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生活实用和消闲娱乐类杂志则不同,主要是为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从饮食男女到声色狗马,以传播这些知识技能谋生的,是职业。精神产品的创造和传播,包含有人的自我实现成分。因而会减少或排除牟利成分而成为志同道合者共同参与的事业,

事实也正是这样:上面提到的《新民丛报》、《民报》、《新青年》、和《青年论坛》,就都属于这类不以营利为目的而生产精神产品的带有“同人”(同志)性质的出版物,应该属于事业。

在理论上,马克思早就论证过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区别,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区别,告诉人们,作家、编辑不同于印刷厂和书店老板,演员和导演也不同于戏园子的经理,而且明确指出:“诗一旦变成诗人的手段,诗人就不成其为诗人了”,“把出版物贬为单纯物质手段的作家应该遭受外部不自由——检查——对他这种内部不自由的惩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1956年版87页)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外部不自由”和“内部不自由”,不就是上期《粤海风》上陶东风的文章里所说的“老大哥”和“自由新世界”的作用吗?在这种情况下,《粤海风》能够一直坚守学术立场,保持这种事业型办刊风格,实属不易,尽管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愿百期后的《粤海风》坚守精神生产的原则,把这块园地耕耘得更好。

猜你喜欢
海风刊物杂志
刊物贺词
杂志收纳碗
亲亲我
去海边吧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
刀韵海风
欢迎到邮局订阅2010年杂志
读者论坛等
编后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