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粤海风》同行

2014-02-12 11:49裴德海
粤海风 2014年1期
关键词:创刊号海风刊物

裴德海

当年《粤海风》创刊时,定然没有想到100后会在刊物林立的世界里撑起自己的一片天空。谁都无法否认,今天她已成长为一份国内驰名的文化批评刊物。这100期的行走,作为见证人,我与刊物一同前行。

记得刊物在创刊之始,徐南铁兄便邮来了那期创刊号。我与南铁兄青岛相识,一见如故,近30年的交往,我一直关注着这位兄长的前进脚步。期间我们俩虽多有身份变化但友谊却日益成长,见到创刊号及南铁兄秀雅潇洒的书法,那是一份久违的感动与兴奋。一则佩服刊物的勇气,一则带来一股新风。但我不敢相信带着理想主义行走在中国土地上的徐南铁会否成为下一个唐·吉诃德?记得在2007与2008年我就给杂志写了稿件《试问天人如何合一?》《哲学的无用与有用》等,因此,我应该称得上是杂志忠实的作者。

100期来我从来没有移开过自己的视线,我不仅关注杂志的具有独特的人文视角,从杂志上,我还深入地认知了当下的社会文化,杂志还帮助我认识了新的朋友和许多情感共识的同仁。因此,我应该称的是杂志忠实的读者。

我还能记得,一位家住合肥的郑阿姨,偶然间读到我发表的《哲学的无用与有用》,老人家爱不释手,将这篇文章一直保持至今,尽管时间已久,可老人竟然能背诵出所有的字句,她将这篇文章中所有的文字都工整抄录在她的笔记本上。老人家直到去年九月才通过多种方式好不容易见到了我,她说,我的这篇文章是让她活下来的动力,那一刻,面对仅比我母亲小两岁的阿姨,我泪流满面。我无法相信我的文字会对他人有如此的帮助?

在安徽作协副主席、安徽文学评论家协会主席、安徽大学王达敏教授的新书发行沙龙上,我曾经说过,文学是哲学栖息的芳草地,而好的文学,一定是哲学意义的存在。感谢《粤海风》,让我的思想作为观念意义得到敞扬。记得有了天人合一的思考我才逐步转入哲学领域的中、西、马的交汇研究,以致在中国哲学点招收博士生,由此可见,杂志还拓展了我专业的视域。

100期了,《粤海风》已渐渐走向成熟,黑格尔说:“我们必须明白承认的,乃是一个民族具体的精神,而且因为它是‘精神,就只有从精神上通过思想来理解它。只有这种具体的精神,推动那个民族一切的行动和方向,它专事实现自己,满足自己,明白自己,因为它要的是自身的生产。但是在精神方面,最高的成就便是自知”,而精神的自我认识通常被视为一个民族的最高成就。这正是这本杂志的精神追寻。

100期来我已经与杂志结下深厚的情谊,《粤海风》已成为我不可替代的良师益友,期待在未来的时光里,我们仍一路相伴,让岁月记住我们,记住我们曾经拥有的历史存在。

猜你喜欢
创刊号海风刊物
刊物贺词
亲亲我
永不过时的珍品
总第100期杂志“晒创刊号”活动得奖石友藏品展示
去海边吧
刀韵海风
我的创刊号世界等
读者论坛等
从拍卖《收藏》创刊号谈起
编后絮语